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随堂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随堂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9 18: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
1.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 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具体目标(  )
A.解决了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
B.旨在确保粮食需求得到满足
C.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
D.确保优质食物生产足够丰盛
2.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材料认为该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  )
①辣条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
②工人在辣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③辣条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够
④原料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从公报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0.97万平方千米。各地调整和减少了低质、低效作物的种植,扩大了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规模。受市场价格和大豆补贴政策影响,东北地区增加了大豆等作物的种植,豆类播种面积达到11.07万平方千米。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
B.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D.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
4.随着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鲜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反映出(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5.据此分析,该时期我国(  )
我国粮食主产区对粮食安全贡献率(%)
地区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河北 ﹣14.81 ﹣20.89 ﹣4.51 ﹣0.86
内蒙古 35.87 ﹣6.47 29.25 83.75
辽宁 ﹣0.44 ﹣0.24 ﹣0.28 ﹣0.17
吉林 31.00 72.38 60.94 73.38
黑龙江 64.92 89.55 162.96 172.44
江苏 ﹣1.47 ﹣5.35 0.73 ﹣4.12
安徽 ﹣5.05 ﹣0.66 13.93 25.81
江西 ﹣7.89 6.38 3.29 4.61
山东 ﹣16.80 ﹣19.58 ﹣12.07 ﹣12.12
河南 5.13 5.39 8.65 11.10
湖北 ﹣11.89 ﹣12.17 ﹣10.95 ﹣7.12
湖南 ﹣11.25 ﹣16.93 ﹣1.48 ﹣5.76
四川 ﹣13.33 ﹣23.53 ﹣18.85 ﹣22.88
粮食主产区 ﹣7.71 ﹣5.76 5.07 12.92
A.粮食主产区重心集中在北方
B.粮食安全贡献率呈持续上升
C.退耕还林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D.南方有优越的经济区位优势
6.1996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中,提出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方针是(  )
A.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B.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
C.统筹消除饥饿的共同资源
D.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7.“过去人们吃不起,现在人们不敢吃。”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
A.高致病性传染病多发
B.民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
C.霉变变质食物影响健康
D.转基因食品影响粮食安全
8.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使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该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世界纪录。这说明20世纪以来(  )
A.发展中国家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
B.现代化农业机器得以广泛使用
C.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不断突破
D.世界人民已逐渐消除饥饿问题
9.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  )
A.两极格局导致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
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10.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能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瓜果和蔬菜,冷链物流产业脱颖而出。下列哪项不是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点(  )
A.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
B.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
C.具有非常高的效率
D.对贮藏运输要求不高
11.人类社会的食物储备技术在不断创新,从利用地窖和陶器到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了 (  )
A.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粮食储备技术发展的根本条件
B.食物储备技术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C.人类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D.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推动粮食储备技术更新
12.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甩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
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
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D.西方国家的粮食产量逐渐落后于中国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 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1月1日,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这是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此后,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卫生法》。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进入21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许可职能。200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食品安全法》,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此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取代卫生部成为更高层次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摘编自唐爱慧《中国食品质量
安全监管的演进(1978—2014)》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食品监管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食品监管改革的意义。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
1.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 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具体目标(  )
A.解决了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
B.旨在确保粮食需求得到满足
C.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
D.确保优质食物生产足够丰盛
【答案】B
2.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材料认为该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  )
①辣条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
②工人在辣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③辣条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够
④原料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3.从公报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0.97万平方千米。各地调整和减少了低质、低效作物的种植,扩大了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规模。受市场价格和大豆补贴政策影响,东北地区增加了大豆等作物的种植,豆类播种面积达到11.07万平方千米。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
B.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D.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
【答案】A
4.随着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鲜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反映出(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答案】A
5.据此分析,该时期我国(  )
我国粮食主产区对粮食安全贡献率(%)
地区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河北 ﹣14.81 ﹣20.89 ﹣4.51 ﹣0.86
内蒙古 35.87 ﹣6.47 29.25 83.75
辽宁 ﹣0.44 ﹣0.24 ﹣0.28 ﹣0.17
吉林 31.00 72.38 60.94 73.38
黑龙江 64.92 89.55 162.96 172.44
江苏 ﹣1.47 ﹣5.35 0.73 ﹣4.12
安徽 ﹣5.05 ﹣0.66 13.93 25.81
江西 ﹣7.89 6.38 3.29 4.61
山东 ﹣16.80 ﹣19.58 ﹣12.07 ﹣12.12
河南 5.13 5.39 8.65 11.10
湖北 ﹣11.89 ﹣12.17 ﹣10.95 ﹣7.12
湖南 ﹣11.25 ﹣16.93 ﹣1.48 ﹣5.76
四川 ﹣13.33 ﹣23.53 ﹣18.85 ﹣22.88
粮食主产区 ﹣7.71 ﹣5.76 5.07 12.92
A.粮食主产区重心集中在北方
B.粮食安全贡献率呈持续上升
C.退耕还林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D.南方有优越的经济区位优势
【答案】A
6.1996年,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中,提出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方针是(  )
A.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B.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
C.统筹消除饥饿的共同资源
D.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答案】D
7.“过去人们吃不起,现在人们不敢吃。”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
A.高致病性传染病多发
B.民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
C.霉变变质食物影响健康
D.转基因食品影响粮食安全
【答案】B
8.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使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该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世界纪录。这说明20世纪以来(  )
A.发展中国家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
B.现代化农业机器得以广泛使用
C.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不断突破
D.世界人民已逐渐消除饥饿问题
【答案】C
9.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  )
A.两极格局导致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
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答案】D
10.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能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瓜果和蔬菜,冷链物流产业脱颖而出。下列哪项不是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点(  )
A.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
B.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
C.具有非常高的效率
D.对贮藏运输要求不高
【答案】D
11.人类社会的食物储备技术在不断创新,从利用地窖和陶器到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了 (  )
A.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粮食储备技术发展的根本条件
B.食物储备技术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C.人类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D.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推动粮食储备技术更新
答案:B
12.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甩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  )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
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
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D.西方国家的粮食产量逐渐落后于中国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 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1月1日,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这是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此后,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卫生法》。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进入21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许可职能。200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食品安全法》,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此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取代卫生部成为更高层次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摘编自唐爱慧《中国食品质量
安全监管的演进(1978—2014)》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食品监管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食品监管改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立法规范,逐渐法制化和制度化;建立机构进行管理;注重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具有渐进性。
(2)意义: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演变;与世界接轨,加强中外交流;提高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