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郑本进
单位
平度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鸦片战争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理解一个 “沦”字,沦者,淹没,沉沦、没落之意,中国好比停在海上的一艘大船,在猝不及防的英国强盗的炮火下受伤了,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开始下沉。其次,分别解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独立,实质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等都受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奴役,仔细观察五处通商口岸和 香港岛的地理位置,不难发现,这是英国掠夺中国原料和倾销工业品的据点和通道。清政府军事上处于劣势,几乎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半封建”是原有的 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随炮火接踵而至,并占有一定成分,但清政府(中国)仍保留封建剥削制度,维护其腐朽统治。
?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分析如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归纳: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形式上虽然是独立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受到外来干涉,紧闭的大门已被打开;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由一元趋向多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教师课前准备:制作ppt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国是怎样由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社会调查:突出鸦片战争中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这一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①英国与 中国贸易逆差,借机从事毒品鸦片贸易;②走私鸦片让英国牟取了暴利,给中国带来灾难;③林则徐严厉禁烟,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是中英《南京条约》:①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战败;②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③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 害。
授课过程: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flash动画、ppt等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深切感悟、体味历史,为现实服务
播放电影《鸦片战争》,营造悲愤情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实现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同时ppt展示文革图片,并配以教师编写的导入语
静聆听,培养情绪,进入状态
ppt展示《鸦片战争》图片
探究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展示问题,并对学生自学提出要求
2、组织学生竞赛,解决自主学习的知识,教师适时补充、评价并赋分
?
、阅读课本结合ppt展示的材料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2、竞赛抢答,展示成果
?
史料教学
探究二: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影响
、??Ppt展示学生自主学习需解决的问题
2、??重难点突破
①?????组织学生活动
②?????播放视频《鸦片战争》。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④?????组织小组交流,及时评价赋分并总结拓展学生讨论成果
?
1、学生通读教材初步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
3、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5、小组交流,积极发言,作好记录
?
?
1、表格
?
?
三、小结升华
、Ppt展示有关当前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上的吸毒现象的图片,配以沉重的音乐,截取网友言论,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解毒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要性,任重而道远。
在沉郁的音乐中观看图片,思考网友评价,得出自己的结论,使心灵得到一次洗涤和升华
音频、图片、网络资源、社会资源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在教学设计上,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让学生获得只有国力强盛,才不致于受欺凌的认识。、
2、在课件制作上,尽量使用现实照片,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触,使学生贴近生活。还有许多生动的文字材料,我把它作为学生的预习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3、课前调动学生参与资料搜集并分工合作,课中注意采用学生的劳动成果,增强对学生的肯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注意调动一切肢体语言,通过语气、表情、设问等方式形成与学生的交流与共鸣
?
课件15张PPT。第12课鸦片战争岳麓版必修Ⅰ云南唐金彬鸦片战争云南师大附中问题探究1:
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一、鸦片战争—— 一段屈辱的历程问题探究2: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一、鸦片战争—— 一段屈辱的历程问题探究2: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1: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1、获得大量赔款
2、割占中国领土
3、开放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5、领事裁判权
6、片面最惠国待遇
7、居住及租地权
8、军舰可在通商港口和长江自由航行①开创赔款恶例,加重财政负担
②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领海、贸易、关税、司法、文物等)
③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进程,中国逐步沦为被支配和被奴役的国家
④国门洞开,列强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⑤刺激了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野心《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失败原因
(1)主要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思想等角度分析)(2)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2: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2: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英国铁甲舰清帆船(1)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的差距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2: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男耕女织机器生产(2)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差距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距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2: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对外扩张和世界贸易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3)闭关锁国和对外扩张的差距
外交理念和经济模式的差距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2: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4)文化专制和思想解放的差距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文字狱
八股取士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思考2: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两场战争暴露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君主立宪君主专制
(5)封建君主专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差距
军事
经济
外交
思想
科技
制度落后思考3:
面对列强侵略的现实和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材料二 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一个不认识世界的国家,是无法实现近代化的。近代中国的先驱者们在认识世界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经过了漫长、曲折、艰难的历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一 为了摆脱西方强加给它的枷锁,中国首先需要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自身“西方化”。)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1)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 (师夷长技以制夷)(2)调整国家机构以适应时局变化 设置总理衙门、设置总税务司、设置同文馆(3)洋务运动掀开中国近(现)代化运动的序幕(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海军、近代教育)思考3:
面对列强侵略的现实和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改变?二、两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困苦,使中国不断深陷列强侵略的深渊,它是弱小中国屈辱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由自大到屈辱、到彷徨、到无奈的开端。但是,列强侵略的号角深深震撼了中国大地,冲击了中国的旧观念、旧思想和旧体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震撼了人们的心灵,那些先进的士大夫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虽然这种道路的探索十分艰难和缓慢,但中国人毕竟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而可喜的一步,只要这样的每一步得以连续,只要爱国热情得以弘扬,只要那颗奋斗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不倒,那么,历史赋予的任务就会完成,现代化的中国就会实现。
曾经的灾难让我们深感耻辱
曾经的奋斗让我们倍加振奋
记住昨天的岁月,不是为了忧伤,而是为了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