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图①、图②、图③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
B.清政府“自救”的努力
C.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D.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尝试
2.“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耳。”梁启超这一言论旨在( )
A.宣传兴民权的维新思想
B.肯定西方的共和制民主
C.勾画中国未来政治蓝图
D.反对清朝旧式官僚体制
3.1897年,康有为将儒家经典《春秋》与西方宪法相比较,称“《春秋》者,万身之法,万国之法也。尝以泰西公法考之,同者十八九焉。”这表明,康有为( )
A.坚持中体西用理念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力主推行尊孔复古
D.借助传统减少变法阻力
4.“公车上书”作为戊戌变法的核心事件,晚清以来即被浓墨重彩地叙述。然而,现有学者认为此事件根本不存在,康有为的“万言书”根本没有递出。要考辨公车上书的真实性,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 )
A.揆诸都察院等官方所藏档案
B.历史论著对戊戌变法的描述
C.翻阅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
D.专家学者对戊戌变法的研究
5.近十余年的戊戌变法研究,内容质量越来越高,发现了很多新的史料……思考角度越来越新,如心态史学、比较史学等。据此可知( )
A.新史料比传统史料更具价值
B.新视角利于多元认识历史事件
C.史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D.传统的史实重建已不适应时代
6.曾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评价近代某场运动时说道:“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这场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7.义和团运动时期,团民广泛使用揭帖进行宣传,如“神发怒,佛发愤,派我下山把法传……不用兵,不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揭帖的内容反映了( )
A.中外矛盾的尖锐化 B.阶级矛盾的复杂性
C.反帝思想的先进性 D.封建统治的腐朽性
8.有学者认为,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清政府代表分别有军机大臣荣禄、“全权大臣”李鸿章和东南督抚张之洞三个派别,三者之间矛盾重重。为了平衡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代价。该学者强调的是( )
A.中央集权遭到挑战
B.东南经济实力增强
C.专制体制腐朽至极
D.民族意识尚未形成
9.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边疆危机 B.甲午中日战争
C.东南互保 D.辛亥革命
10.下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下列与该条约无关的是( )
A.允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纳税进口
B.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各国派兵驻守
C.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D.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驳斥了地主阶级顽固派咀嚼二千多年的“重本抑末”“以农立国”的信条。在发展工、农、商、矿各业的经营形态方面,反对洋务派用以垄断新式工业的“官办”“官督商办”等企业经营形式,要求除了货币和邮政仍由国家统一经营外,其余一切生产、流通事业,都应该听任私人资本家投资经营。
——摘编自陈文亮《康有为经济思想述评》
材料二 以维新思想集大成者而成为维新派领袖的康有为,在批判继承李鸿章、张之洞主导的洋务运动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同时,积极探索、深度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其极具特色的经济主张,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指引了思考的方向,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刘琳、李丽坤、李卫花《康有为
“富国养民”的经济主张发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经济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8分)
12.《国闻报》于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该报主要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如维新派《保国会章程》等;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思想。据此可知,该报( )
A.呼吁效法日本改革政体
B.是维新派的机关报
C.号召知识分子积极参政
D.以救亡图存为宗旨
13.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十年里,梁启超等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并引入新式“历史”概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他们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为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B.引入西方近代史学观念
C.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D.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
14.1898年9月19日,康有为会见日本外相伊藤博文,告知光绪帝所处的困境,请求他从国际局势的危机角度说服慈禧太后赞成变法。在会谈中,两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连谈了3个多小时。这说明( )
A.维新派的不成熟
B.日本支持中国变法
C.维新变法已失败
D.变法缺乏社会基础
15.德国《前进报》发表的题为《铁拳》的社论评价中国近代某次运动:“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德国发出侵占的信号,俄、英步其后尘,而这一切的自然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一个民族自卫的团体。”该运动( )
A.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色彩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启迪资产阶级改革变法
16.“当京师扰乱之时,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时开衅。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故列邦商务,得以保全,而东南疆臣亦藉以自顾。”与材料涉及的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晚清东南督抚曾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宣布无论其他地方发生何种骚乱,双方必须遵守各款规定。这些协定( )
A.阻遏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B.体现了清廷统治危机的加深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完全出于维护西方在华利益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表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
表1
(一)
汰冗员议 广取士议 厚养廉议 减兵额议……
(二)
均赋税议 兴水利议 筹国用议 罢关征议……
(三)
重儒官议 改科举议 改会试议 停武试议……
(四)
收贫民议 稽户口议 严盗课议 复宗法议……
(五)
制洋器议 善驭夷议 采西学议 重专对议……
表2
稿本 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
抄本 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
津河广仁堂刻本 光绪九年(1883)
江西豫章刻本 光绪十年(1884)
弢园老民活字印本 光绪十一年(1885)
潘氏敏德堂刻本 光绪十八年(1892)
丰城余氏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弢园老民铅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文瑞楼石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聚丰坊校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冯世澂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上海书局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仿泰西法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北洋官书局石印本江右两仪堂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据《江苏艺文志》等
(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4分)
(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8分)
1.A [《资政新篇》体现出农民阶级的探索,《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体现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据此可知,其共同主题是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故选A项。]
2.A [根据材料“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在此百年内进于文明耳”可知,梁启超认为兴民权能振兴国家,即宣传兴民权的维新思想,故选A项;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兴民权,没有强调未来中国实行何种政治制度,与勾画中国未来政治蓝图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强调兴民权的意义,使国家强盛文明,与反对清朝旧式官僚体制无关,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康有为将儒家经典《春秋》与西方宪法相比较”可知,康有为把《春秋》与西方宪法相比较是为了宣传西方宪法,借助传统减少变法阻力,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理念主要是洋务派的观点,而康有为是维新派,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进程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孔复古是袁世凯当政时推行,排除C项。]
4.A [根据材料可知,要考辨公车上书的真实性,揆诸都察院等官方所藏档案,看看康有为有没有递出“万言书”,故选A项。]
5.B [由于“发现了很多新的史料……思考角度越来越新,如心态史学、比较史学等”,所以才会使得“近十余年的戊戌变法研究,内容质量越来越高”,据此可以得出,增加新视角对于多元认识历史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故选B项。]
6.C [根据材料赫德对这场运动的评价“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可知,这场运动发生于19世纪到20世纪的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发生于这一时期,故选C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排除A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要杀鬼子不费难……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可知,这些揭帖反映的是义和团要与外国列强作斗争,体现了中外矛盾的尖锐化,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矛盾激化,而不是阶级矛盾复杂,排除B项;“不用兵,不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说明义和团利用宗教思想反帝,反帝思想并不先进,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矛盾尖锐,没有体现封建统治的腐朽,排除D项。]
8.C [根据题干可知,清政府内部的不同派别为了平衡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说明各派别完全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专制体制腐朽的表现,故选C项。]
9.C [根据材料“长江、川……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应允”可知,义和团运动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C项;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法国、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年至1895年,排除B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排除D项。]
10.A [根据材料“京师”“廊坊”“大沽”“山海关”可知,图片指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取得了京师附近的驻兵权,而允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纳税进口是《天津条约》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辛丑条约》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各国派兵驻守,不许中国人居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使清政府落入了列强的武力控制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1)经济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工立国;反对洋务派的垄断政策,发展私营资本主义企业。(6分)
(2)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破产;西学传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4分)
历史意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借鉴。(4分)
12.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闻报》在此背景下创刊,《国闻报》刊登的《保国会章程》体现了救亡图存的目的,《国闻报》连载的《天演论》,强调变法维新来避免亡国灭种,体现了该报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故选D项;严复、康有为都没有特指“效法日本”,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的机关报是《中外纪闻》,排除B项;《保国会章程》和《天演论》未涉及号召知识分子积极参政,排除C项。]
13.C [根据材料“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梁启超等人企图通过探索构建近代新型史学的方式以激发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故选C项;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十年里”可知当时变法已失败,排除A项;引入西方近代史学观念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排除B项;号召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的主要目的也是救亡图存,排除D项。]
14.A [根据材料“康有为会见日本外相伊藤博文,告知光绪帝所处的困境……言无不尽”可知,维新派寄希望于日本的支持,是自身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对帝国主义认识的不清,故选A项;日本不支持中国变法,不希望中国强大,排除B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才失败,排除C项;维新变法代表的是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中下层士绅以及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未取得过广大普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缺乏社会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5.A [根据材料“运动发生的时期应从德国强占胶州湾算起”可知应为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显示了中国人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故选A项;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色彩,其口号为扶清灭洋,并不具有反封建色彩,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受中国本土宗教影响,与西方宗教思想无关,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无法启迪资产阶级改革变法,排除D项。]
16.D [由材料“京师扰乱之时”“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东南疆臣亦藉以自顾”可知,这里涉及的是东南互保,与之直接相关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D项;中英鸦片战争时,“京师”并没有被扰乱,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京师扰乱”是符合的,但是当时并未出现过东南互保,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是在黄海海面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展开,并未涉及京师和东南各省,排除C项。]
17.B [根据材料“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属于“东南互保”的内容,“东南互保”使得清廷颜面扫地,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统治危机加深,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义和团运动已经兴起,排除A项;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使东南地区免受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并非完全维护西方在华利益,排除D项。]
18.(1)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的时代;西学东渐的时代;传统与现代并行的时代。(4分)
(2)从1861年到1883年,该作品的抄本在士大夫中流传,可以反映士大夫重视作品的主张,但从侧面认识到清政府没有正式接纳该思想,受到顽固派的阻扰。从1883年到1892年,该作品不断地被民间刊刻,有助于认识到洋务运动开展后社会的变化。从1897年到1898年,该作品民间刊刻更加频繁可以反映甲午战败后国人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