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课件(共37张PPT).pptx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课件(共37张PPT).pptx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31 16: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时空观念】梳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明确其政策出台的时代环境。
【唯物史观】了解历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史料实证】了解朝贡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体制。
【历史解释】认识到朝贡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
【家国情怀】了解中国历代王朝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认识古代中国的外交对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传播做出的贡献。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教学难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区别及认识。
目录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
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3
元明清的民族关系
4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唐朝《礼宾图》壁画;右图是乾隆帝接见英使马夏尔尼情形。
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方面的历史现象
那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有何内容与特点 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1.民族分布:
(1)东北的夫余、乌桓;
(2)北方的匈奴;
(3)西北的羌、氐;
(4)南方的夷、越。
2.管理措施:
(1)中央:
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
(2)地方:
①北方:军事—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②南方:行政管辖—南抚夷、越,在岭南(两广)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③经济:推动交通建设加强地域联系。
3.意义:
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融。
历史概念:
1.典客:秦置,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负责接待和秦朝有友好往来关系的边疆民族首领。
2.典属国:主要负责已经归附秦朝的边疆民族的事务,汉朝并入大鸿胪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汉朝的民族关系:
1.概况:
问题思考:汉代边疆管理的特点和意义。
政治 机构 中央设 (秦朝典客演变而来) 措施 北方 和亲 对北方的匈奴采取 。
军事征服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
①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 内迁,逐渐汉化;
②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③北匈奴数败之后 远方。
西北 行政管辖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 ”。
前60年,设 。
东北 西汉设 。
经济 在边疆推行 ,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1)特点:
①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手段;
②边疆防御体系逐渐完善;
③因俗而治;边疆民族有较大的自主权。
(2)意义:
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促进了边疆开发,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②推动了民族交融;
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大鸿胪
和亲政策
南匈奴
西迁
河西四郡
西域都护府
护乌桓校尉
屯戍政策
问题探究: 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
材料 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方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提示:
①抵御匈奴的入侵;
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
③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边疆开发;
④推动了民族交流和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背景:
(1)中原地区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
(2)“五胡内迁”与中原汉族南迁,各民族杂居相处。
(3)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2.表现:
(1)五胡内迁;
(2)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4)北方人民南迁,加强了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3.意义:
(1)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大交融;
(2)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3)为国家统一和隋唐繁荣奠定基础。
问题思考:根据图片和【历史纵横】
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些?
民族迁徙
民族交流
通婚杂居
汉化政策
共同开发
经济交流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大迁徙、大交融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隋朝民族关系:
机构 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措施 边疆 武力 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
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机构 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因俗而治)。
岭南 册封 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琉球 交流 隋朝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
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流求国:
或称“流求”(今中国台湾),在公元7世纪初(大业年间),隋炀帝派遣二名武将(朱宽、陈棱等人),数次到达流求国。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唐朝民族关系: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中央:设礼部(礼部司和主客司)和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
2.措施:设机构、和亲、册封、会盟。
(1)东北:
玄宗册封大祚荣“渤海郡王”。
(2)北部:
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怀仁可汗”。
(3)西北:设置机构
在东北、西北、北方、南方设立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4)吐蕃:和亲、会盟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5)西南:南诏
加封南诏诸王,南诏遣子弟入唐学习。
材料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历史概念: 都护府与都督府
(1)都护府:是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由唐朝派官员及士兵驻守。
(2)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需向朝廷缴税。
历史解释: 羁縻府州制度
材料 对归附的边族地区,唐朝创造性地实施宽松怀柔的“羁縻”政策。
中央政府遵循“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内附各族部落中设置一种不同于内地的特殊行政区划,分为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羁縻州的长官多由原先的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朝廷则颁发印信予以确认。部落首领保持其原有的称号与权力,统领原先的部众,自理内部事务,依照本族习俗生活,中央政府不加干预。
——《大学中国史》
(1)含义:
①“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②“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2)特点:
①不改变部落原有社会组织和风俗(因俗而治);
②部落列置州县,分级管理;
③长官由原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以夷制夷);
④中央间接管理,加以节制。
(3)作用:
①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②促进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问题探究: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影响?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材料二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异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方式:
①设立机构;②册封首领;③武力征服;④和亲;⑤会盟通好。
(2)特点:
①以和为主,政策开明;②因俗而治;③手段多样,措施灵活。
(3)影响:
①有利于民族交融;②有利于边疆的稳定,促进边疆开发,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③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④推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宋代民族关系:
1.特点:
(1)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吸收: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
2.影响:
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促使宋代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②南方经济发展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③各族割据战争,交流交往中进一步加强了民族交融。
问题思考:观察地图并结合教材,分析宋朝民族关系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
材料二 宋对金的输出以茶为大宗,其次为南方的绢帛、麻布、木及生姜等药物。另外,宋的书籍亦是重要商品之一……金对宋的输出有皮毛、人参、甘草、马匹、盐等物品。
材料三 官办的榷场贸易不断受到双方政治斗争的影响,大部分榷场时罢时复……走私贸易仍很盛行。绍兴三十年(1160)年,官僚王淮向宋廷报告说,淮南淮北间走私贸易量非常大,蒋州的郑庄,“号为最盛”,每年从这里卖与北贾的茶不下数万引,耕牛多至七八万头。……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也有把军事物资,如马鞍、刀剑、犬马皮、鲨鱼等私贩到北方的。宋政府对此则严加禁止。
——材料均引自《简明宋史》
问题探究: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宋金时期的榷场?
提示:
①有利于边境和平与稳定;②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地区开发与经济发展;③丰富各族人民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④加强各民族政权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交融。
⑤政府出于政治考量,对军事物资严加禁止,但民间贸易生活必需品等,异常活跃,说明当时人民交往、交流是历史的主流。
三、元明清的民族关系
(一)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
①“行汉法”(用儒学治国)
②推行民族差别政策(四等人制)
2.管理机构:
中央:宣政院;
地方:设行省,征发服役。
3.边疆管理:
①西藏: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②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屿和琉球;
③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
④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将它们纳入行政体系之中,征发赋役。
历史概念: 宣政院
初名总制院,根据唐朝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臣之例更名为宣政院。元朝时设立,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历史纵横】 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jimi)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三、元明清的民族关系
(二)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机构 中央: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北方 军事:修筑长城,设置“九边”重镇,马市贸易。
经济:开放马市,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
羁 縻 政 策 东北: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奴儿干都司)。
西北: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设土司。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
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藏 宗教: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
政治: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乌思藏都司)等机构
经济:进行贡赐、茶马贸易等
知识拓展: 马市贸易
(1)目的:保障政府收益;换取军队所需战马;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增强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
(2)作用: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互补互利,促进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 明代与西北少数民族实行茶马互市制度。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实行了金牌制度,使中央政府有效地控制了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在当时,金牌具有法律作用,任何个人是不允许染指茶马贸易的,民间贸易在严厉取缔之列:“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明初的这种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对舞弊走私者严惩不贷,即使对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巡茶御史刘良卿认为陕西地区设立三茶马司以收茶易马,“虽以供边军征战之用,实以系番夷归向之心”。
——摘编自《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思考点: 明朝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未能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
提示:
(1)军事:长城可以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但不能完全把对方抵御于长城之外。
(2)经济:长城内外的交流是必须进行的,双方有必要互通有无,“九边”地区开放马市,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互市贸易;不过生意上的往来要受长城关隘是否打开的影响。
总之,长城内外的交流并没有完全被隔断,各民族同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在发展,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三、元明清的民族关系
(三)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中央管理:
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地方管理:
(1)蒙古: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2)青海、西藏: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3)新疆: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5)东南: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历史概念: 改土归流
始于元,明完善,清被废止,中原王朝在西南少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叫土官,指由当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的宣蔚使、知府、知州等职务。须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割据性,不利于地方稳定。
清雍正时起,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
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交融。
综合归纳: 从秦汉到明清历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
(1)进行册封:
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册封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2)经济往来:
宋代榷场,明朝在边境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
(3)民族战争:
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
(4)民族迁徙:
魏晋时期“五胡”内迁,杂居、通婚、生活习俗影响。
(5)和亲、会盟、和议:
西汉与匈奴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6)会盟和议:
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
(7)政治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
(8)羁縻政策:
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明朝的羁縻卫所与土司。
合作探究: 历史上民族交融的三次高潮及影响。
(1)三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法,推进民族交融;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
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2)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②经济上: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促进中原与边疆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③生活习俗上:衣食住行不同地相互吸收、相互促进,丰富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④文化上:加强了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⑤民族上: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古民族关系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和平形态是主要形式。民族战争没侵略非侵略之分,但有正义非正义之分。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先秦至汉代:
1.先秦: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秦汉:
(1)陆路:
①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开辟了丝绸之路。
②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
①印度南部: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②日本: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3.汉朝外交特点:
(1)中外交往水陆并举。
(2)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3)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二)隋唐时期:
1.原因:
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对外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放。
2.表现:
(1)陆路:
①隋朝: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②唐朝:与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2)海路:交流活跃
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②唐朝: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特点:
(1)范围广、领域全,是亚洲文化的中心。
(2) 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贸易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3)影响巨大,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4)海陆并举。
材料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 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
——李庆新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三)宋朝时期:
1.背景:
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表现:
(1)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2)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3)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3.特点:
陆路受阻,海路发达。
4.影响:
(1)外贸税成为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2)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及航海造船技术,传入欧洲,对西方向近代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材料 泉州港甚至比辛迦兰(广州)还大,他所在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地方……
——[意]雅各《光明之城》
问题思考: 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1)政治:
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
②政府重视并鼓励对外贸易;
③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专门管理海上贸易;
(2)经济:
①经济重心南移;
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
(3)科技:
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
问题探究:根据这两幅地图,分析宋朝与唐朝对外交往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1)不同:
①陆上交通线基本断绝。
②海上交通线增多。
(2)原因:
①宋朝经济繁荣;
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③航海技术的发展;
④西夏、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相继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陆上通道。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四)元朝时期:
1.表现:
(1)通往欧洲的海陆道路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3)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特点:
海陆通道恢复畅通。
(五)明清时期:
1.特点:
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2.表现:
(1)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历史概念:“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
“朝”:臣下觐见君主;
“贡”: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
“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但在秦汉以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体制”反映到经济上便是“朝贡贸易”。
材料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知识拓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朝贡体系的特点及解体原因。
(1)特点:
①政府垄断、控制;
②依附于各国使节的朝贡活动;
③“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
④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④以儒家价值为基础;
⑤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
⑥结构稳定,维系千年。
(2)解体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冲击;
②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
③清朝国力的衰落;
④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五)明清时期:
2.表现:
(2)清朝:
①中俄关系: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平等的条约)。是清政府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该条约还首次出现了“中国”字样(表明清政府对外关系正在转型。这种转型是缓慢的)。
②中英关系: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关上了对外交往的大门(闭关锁国)。
历史解释: 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十三行一处对外通商。
2.原因:①根本(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直接:防范沿海人民和外夷勾结,威胁封建统治;③思想: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3.评价:(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2)消极: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归纳综合: 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概况及特点。
(1)概况:
①形式:以和平为主
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②趋势:由开放走向封闭
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③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汉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时期(海路为主)
④内容: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2)特点:
知识拓展: 弘扬丝路精神
(1)内含: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2)意义: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2023·湖北高考)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由材料可知唐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充分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相对落后的现实,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强调对边远诸族的统治和国家统一,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 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与材料“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不符,排除D项。
B
高考真题演练:
2.(2023·浙江高考)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护乌桓校尉②单于都护府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帅府③西宁办事大臣D.①安西都护府②单于都护府③西宁办事大臣
B
【解析】唐朝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①为安西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西域军政事务,②为北庭都元帅府;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③为伊犁将军,故选B项;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而①为唐朝的机构;唐朝北方设单于都护府,而西域在西北,②错误,排除A项;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而①为唐朝的机构;③清朝在青海设立西宁办事大臣,而非西域,排除C项;唐朝北方设单于都护府,而西域在西北,②错误;清朝在青海设立西宁办事大臣,而非西域,排除D项。
3.(2022·重庆高考)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  )
A.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
B.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
C.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
D.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材料主要围绕蜀地墓葬的变化,战国至西汉初期以蜀文化因素为主,西汉中期墓葬形式以汉文化因素为主,随葬品也具有明显的关中特征,这反映出蜀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并融入了汉文化中,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蜀地墓葬平民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无关,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仅就墓葬文化来看,不能得出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的结论,排除D项。
B
高考真题演练:
4.(2022·海南高考)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解析】根据材料“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可知两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认同中原汉族政权的做法,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体现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西夏和金朝属于独立王朝,不属于宋朝的疆域,排除A项;政府鼓励种植桑树和枣树是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排除B项;西夏、金朝和宋朝属于不同的国家政权,周边少数民族认同的是中原政权的文化而不是政权本身,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5.(2022·海南高考)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
B
高考真题演练:
6.(2022·广东高考)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据材料“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知汉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此设置了一系列的驿站和类似的管理机构,以便确保国家政令在基层的畅通,故选D项;亭传邮驿是古代的文书传递系统,排除A项;丝绸之路是当时民间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排除B项;边疆稳定是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结果,基层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乡里组织,排除C项。
D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