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一 选择题
1.苏辙《栾城集》中提到:“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的“蕃汉”是指( )
A.西夏、北宋 B.吐番、唐 C.金、南宋 D.辽、北宋
2.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他们各部的首领是( )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德光
3.按照和约,北宋要给辽、西夏岁币。下列对岁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 B.促进了和约双方的边界贸易
C.给北宋换来了永久的和平 D.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
4.澶渊之盟规定:……每年向……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此盟约的双方是( )
A.南宋与辽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北宋与西夏
5.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期间发生在辽与北宋之间的故事是( )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捷 C.台州九捷 D.杯酒释兵权
6.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巡检司
7.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的发展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8.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黄河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10.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 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11、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疆域图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或政权掌控的领土领海现状,包括领土领海的面积、边界、海陆位置以及疆域内部的行政区划、山川形势、岛屿分布等.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疆域图,把握有关信息,判断这是何朝的疆域图?(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3.“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宋朝的强大 B.元朝疆域的辽阔
C.民族战争不断,社会经济遭破坏 D.阶级矛盾尖锐
1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地图(局部)中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
A B C D
15.《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16.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写道:“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事件发生在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18、“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9.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推崇佛教外,还有( )
A.佛经浅显易懂 B.雕版印刷佛经
C.人们企盼安定 D.道教开始流行
20.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在( )
唐朝的长安 B.北宋的开封 C.元朝的大都 D.明朝的北京
21.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2.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 )
东晋与前秦对峙 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辽国对峙 D.南宋与元对峙
2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24.“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25.如图中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度使权力,从而加了中央集权。他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当时皇帝也想南逃,但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前线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打退辽军……双方订立协议,规定宋每年送给辽银30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二: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西夏虽屡胜但均系惨胜,掠夺所获也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双方决定议和,并达成协议。
(1)材料一中的“宋朝皇帝”是谁?他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到哪里督战?
(2)材料一中的“协议”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协议的签订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二中西夏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西夏为什么在战争屡屡获胜的情况下与北宋议和。
(4)材料二中“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协议”与材料一中的“协议”在内容上有何共同点?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两个协议?
27、据“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情况?
(3)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请你总结一下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了欧洲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结合材料一说明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 依据有关事实,说说“第三种东西”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遂一天下是什么回事?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 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4) “琉球”指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大都指今天的哪一个城市?
答案
1-5DACBA 6-10BDCAA 11-15CCBCB; 16-20BBBDC 21-25BBCCA
26、.(1)宋真宗。澶州。
(2)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3)元昊。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4)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北宋都要给对方岁币。
(5)两个协议对宋朝来说都是屈辱的,都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但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言之有理即可)
27、(1)港口贸易获利最多,如果经营方法得当,所获得的利益可以用上百万来计算。
(2)(南)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3)市舶司。
(4)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造船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提供条件;
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28、(1)1271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
(2)秦朝、西晋、隋朝.
(3)大都,北京,行省制度.
(4)吐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9、(1)活字印刷术。毕昇。火药。
(2)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可重复使用。(任答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3)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地开辟创造了条件;西方殖民者通过开辟新航路,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言之成理即可)
(4)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0、(1)1271年;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2)行省制度;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3)西藏;是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之内。
(4)台湾;澎湖巡检司;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