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湘教版必修二 4·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新课程要求
学习目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1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区域认知:能够说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认识其基本概况。
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查阅或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况,进而认识我国的宏观发展格局。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
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新时期优化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也是由长江经济带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优势以及其存在的紧迫问题决定的。
长江经济带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 区位 途径 目标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黄金水道” 作用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
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
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Inland Economic Belt
E01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 …
… …
分析长江经济带内河航运的优势条件?
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平稳;
降水丰富,流量大,水位高;
全年无结冰期;
流程长,通航里程长,干流纵横东西,直通海洋;
南北支流众多,水系发达,沟通南北
经济腹地广阔,工农业发达
人口众多,城市密布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zone
E02
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
… …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Internal and external opening up zone
E03
… …
… …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Pilot demonstration area
E04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
… …
… …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
Spatial patter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
长江黄金水道
一轴
沪瑞、沪蓉
两翼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三极
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多点
(1)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参考答案】
优势:资源环境条件:淡水、矿产、旅游和生物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农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腹地范围广;内部空间结构:区域内城市联系紧密,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对外空间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辐射引领作用,长江经济带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衔接,对外联系便捷。
限制性因素:丘陵、高原、山地地形复杂,旱涝、台风灾害多发,水污染严重,湖泊萎缩,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生态恶化,化石能源短缺。 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上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可能的影响: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②市场无序竞争,区域发展不协调。
解决措施:①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②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恢复;③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④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避免产业同质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03
项目 优势 限制性因素
北京 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层次高、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城市化问题突出
天津 有北方最大综合性港口;沿海土地资源较丰富;制造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多 水资源严重短缺;
专业化高端人才相对缺乏
河北 地理位置优越,矿产、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力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农业基础好。 科技水平、产业层次、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不完善
议一议,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有哪些?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114.8
2151.6
2170.5
2172.9
2170.7
2154.2
2153.6
2.00%
1.50%
1.00%
0.50%
0.00%
-0.50%
-1.00%
北京市常住人口统计
北京市常住人口(万人)
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以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呈增长趋势,2017年开始,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现下降。
结合统计图描述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特征
人口“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开展导致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减少。
推测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
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
房价高涨
北京为什么开展人口“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2017 年 4 月,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规划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医疗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2)议一议,设立雄安新区,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①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②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分工合作;
④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
重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容
合作学习:结合上图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
京津冀地形分布
京津冀交通分布
京津冀人口密度分布
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地地缘临近,位置相近,交往半径相宜,利于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自然地理背景。
京津冀地区地形地势:
西侧是太行山山脉,北侧是燕山山脉,东临渤海,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自然地理背景。
京津冀地区的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京津冀地区的水系:
①京津冀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北运河为核心水系。
②湖泊有白洋淀,白洋淀由100多个湖泊组成。
水资源问题: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诱发严重的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等问题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自然地理背景。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自然地理背景。
京津冀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及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北京、天津资源缺乏。
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天津沿海土地资源丰富,河北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文地理背景。
思考:依据以上表格和图像,说出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人口: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大;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高校多,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文地理背景。
城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北京“大城市病”突出;
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
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思考:依据以上表格和图像,说出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材料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或差异程度,可以用相似系数来衡量。相似系数越接近于 1,说明这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越高。下表为京津冀各省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年份 京/津 京/冀 津/冀
2003 0.9803 0.5114 0.5720
2004 0.9610 0.4818 0.5326
2005 0.9597 0.3589 0.5104
2007 0.8700 0.3840 0.6769
产业分布特征:
产业结构相似性高,区际分工程度不高;
材料二:一般而言,若产业趋同带来“重复建设”,区域内集聚程度高的行业应呈现出更为典型的“恶性竞争”现象,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行业具有较低的利润水平。北京工业行业中 52%的行业利润水平低于全国相关行业的水平,天津为 82.6%,河北为 42.3%。京津冀区域趋同的优势行业,其行业本身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政府投资或行政推动背景。 因而,地方利益的刺激下重复建设现象有可能预演愈烈。而这时产业趋同所导致的恶性竞争最终会破环产业的发展。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文地理背景。
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文地理背景。
产业分布特征:
津、冀地区传统工业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体”,传统市场向河北转移,科技企业抢滩天津和河北。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
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着力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雄安新区。
京津冀发展定位
知识型
北京
加工型
天津
资源型
河北
产业与技术扩散
产业与技术扩散
资源、劳动、初级产品、农副产品
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
产业与技术扩散
资源、劳动、产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定位
1.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机械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金融业2.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③加强城际联系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图,完成1~2题。听课手册P88《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2017 年 4 月,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规划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医疗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1)说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
②交通便捷通畅;
③坐落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周围,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④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发展空间充裕。
小结
我国其他的区域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