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海、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课文导读
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在园中进行掠夺和毁坏。英军首领额尔金在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园中纵火焚烧,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
事件经过
背景介绍
圆明园这座历史文化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园中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损失
背景介绍
赞誉( ) 恍( )若 绸( )缎
琉璃( ) 惊骇( ) 瞥( )见
劫掠( ) 赃( )物
zàn yù huǎng chóu
liú li hài piē
jié lüè zāng
读准字音
早期指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现也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或场面华丽而盛大。堂皇:气势盛大。
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
(1)剪影:
(2)制裁:
(3)富丽堂皇:
(4)丰功伟绩:
词语积累
雨果,法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文学和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治文章,在法国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走近作者
快速默读浏览课文,思考:这封信是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就法军上尉巴特勒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作为法国人的雨果是怎么看的?
课文研读
阅读信的第一段:巴特勒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巴特勒的观点是什么?
分析:(1)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2)在你看来 ,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荣光,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课文研读
阅读信的第一段:巴特勒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巴特勒的观点是什么?
巴特勒的观点是: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
课文研读
(1)在你看来 ,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荣光,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巴特勒是真的想要征求雨果的意见吗?
思考:
分析:不是!很显然,巴特勒并不是在征求雨果的意见。雨果作为著名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等,在法国及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巴特勒是想要借用雨果显赫的声望为远征中国的胜利歌功颂德。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点吗?
知识拓展: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点吗?
分析:(1)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2)在你看来 ,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荣光,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3)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请那就请往下看吧。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点吗?
分析:雨果是不认可巴特勒的观点。他并没有像巴特勒一样认为“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而是用“你认为”“在你看来”“而你很想知道”“既然你很想了解我的看法”等语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课文研读
思考: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允以重视。在你看来 ,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荣光,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请那就请往下看吧。
以下这些标注了红色下划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删去后:
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共同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你想让我对这次胜利给予一些赞誉。请那就请往下看吧。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允以重视。在你看来 ,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荣光,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请那就请往下看吧。
原文:
思考:
以下这些标注了红色下划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分析:不能删去。删去后虽然看起来更为简洁,但却不能表达作者与巴特勒所不同的态度与观点。正是“你认为”“在你看来”“打着....的旗号”等语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与巴特勒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问题探究
刚刚我们已经分析了这封信的第一段,得出雨果对于远征中国这件事是与巴特勒持不同态度的。那么雨果的这封回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 第3自然段
第三部分: 第4-5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6-10自然段
——写信原因
——赞美圆明园
——痛惜圆明园遭劫
——怒斥强盗行径
问题探究
赞美圆明园
痛惜圆明园遭劫
怒斥强盗行径
层层推进
雨果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的?
鲜明对比
坚定立场
鲜明态度
表明批判态度
问题探究
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立场和态度的句子,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提示:关注7、8、9自然段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雨果的观点:
谴责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事实,火烧抢夺圆明园的罪行,同情遭受劫难的中国。
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立场和态度的句子,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在雨果的眼中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评价它的?
原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分析:在雨果眼中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艺术地位如同巴特农神庙,与埃及金字塔等相提并论,是为了各国人民而建的,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问题探究
圆明园是中国的,为何不说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迹。这里可否将“世界”一词换成“中国”一词?
改写后:
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迹。
原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 迹叫圆明园。
分析:不能换。雨果是站在世界人民角度为世界文明发声,从全世界、全人类的眼光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精读课文
共赏圆明园之美:雨果是如何描写圆明园的?
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比喻
排比,突出圆明园的富丽堂皇。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殊元素美化圆明园
建筑具有特色
材料昂贵精贵
装饰华丽精美
精读课文
共赏圆明园之美: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圆明园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艺术价值高,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艺术价值高
精读课文
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排比
写出了圆明园中景色之繁多,奇珍异兽数不胜数。
精读课文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类比
用类比将圆明园与世界著名建筑相提并论,凸显圆明园的地位 。写出了圆明园作为东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承载着文明的智慧的结晶。
艺术地位高
我读出圆明园美在富丽堂皇,你看,“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一句,用排比的手法,以“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等写出了圆明园中建筑材料的珍贵。
课堂小练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圆明园的美。
精读课文
如此美得令人心醉的圆明园,现在怎么样了呢?
原文: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美得让人心醉
毁得让人心碎
精读课文
对于圆明园的毁灭,雨果是如何讽刺侵略者的?找出相关语句。
(1)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2)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3)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知识点拓展: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故意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
精读课文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两个强盗是谁?
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这两个强盗做了什么事情?
(1)两个强盗:英国和法国
(2)两个强盗做了什么: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分走。最后一个塞满了腰包,一个装满了箱箧。
作用:采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真面目。
精读课文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精读课文
英法联军劫掠行径的本质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陋,强化了谴责效果。
反语
精读课文
对于两个强盗的所作作为,作者雨果是什么态度?
雨果态度:毫不客气的指出了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精读课文
文中还有那些地方使用了反语?请找出相关语句。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精读课文
使用反语对强盗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是诗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正是自翊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熟是孰非?一目了然。
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
精读课文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语气稍缓、沉重在的语气
怒斥
重读
精读课文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期待、歉疚的语气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
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
中国为什么会被掠夺?
中国晚清朝政腐败,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婢膝来苟延残喘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精读课文
如何理解这句话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精读课文
像出庭作证一样,郑重、义正言辞。
朗读时语气要坚定
直接指出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事实
写信缘由
亚洲文明的剪影
呼应开头
主体
赞美圆明园
揭露与控诉
世界奇迹
谴责英法联军
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强盗洗劫、焚毁圆明园
——巴特勒征求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主持正义胸怀博大
结构梳理
问题探究
雨果是法国人,但面对法国的胜利,他并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揭露和批判的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呢?你认为雨果是个什么样的人?
思考:
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立场,维护真相的勇敢之人
写一封给雨果的信
主要内容: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2、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3、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么做呢?
作业:
谢谢聆听!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