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解说流程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说评价、反思
说教材
已学知识
整数加减法及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简单的小数
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本课知识
将要学习
的知识
小数的乘
除法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的编排
小数加减法
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
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
小数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整数加减法运算推广到小数运算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本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小数乘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法
整数加减法
理解、运用、深化
解决
基石
生活实际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的初步认识,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本节课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
二、已有生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初步接触到小数加减法的相关问题。比如:去超市购物,是学习本课的很好的生活经验。
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重点 、难点
教法: 学法:
探究、引导
知识迁移法 “自主学习”为主,
合作、探究
说教法、学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的教法是探究引导及知识迁移教学法,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说教法
与教法相对应,我为学生提供的学法指导是自主学习为主的合作探究法。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说学法
西方历史回顾
检测反馈
归纳整理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复习导入
说教学过程
列竖式计算下列两题。
645+429= 1074 645-429=116
说说整数的加减法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6 4 5
+
4 2 9
1 0 7 4
6 4 5
4 2 9
1 1 6
-
答:(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并从低位算起。
(2)两数之和,满十的要进一。
(3)做减法时,借掉的一要当十去用。
1
强调:注意三个事项:1、对位情况(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做题顺序从右往左(从低位)算起;3、进位与退位
意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复习导入
1
《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多少元?
自主学习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多多少元?
数学家的故事
童话选
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16.45 +1 4.29= ?
我能行
30.74
1 6 . 4 5
+
14 . 2 9
4
7
列竖式:
小数点要对齐
30
.
(元 )
答: 《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10.74元.
独立尝试
1
16.45-14.29= ?
我能行
2.16
1 6. 4 5
-
1 4. 2 9
6
1
列竖式:
小数点要对齐
2
.
(元 )
答: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多2.16元。
独立尝试
1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
也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加法时满十进一,减法时借一当十。
都要从低位算起。
合作探讨
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又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计算12.53+4.67 16.67-5.78
小数末尾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意图:通过计算带有末尾有0的小数加减法,唤起小数的基本性质,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
巩固练习1
巩固练习2
设计意图:再次明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
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12.56+5.8=
设计意图:小数位数不相同的加法,体现单元整体教学。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我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总结的方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这样安排有利于通过对比、迁移学会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说板书
板书设计
新课标指出:“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的评价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说评价
在许多人心目中数学就是一堆数字和公式,抽象深奥甚至神秘。其实数学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才汇聚成今天人类知识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帮孩子把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变成跳动的音符,与孩子共同享受艺术般的快乐吧!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