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第三单元第11课《预防传染病》分层练习
1. 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脆弱性和宝贵性,认识到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从而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
2. 科学思维:通过对传染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与传染病相关的问题。
3. 探究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式,探究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4. 态度责任:让学生意识到预防传染病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快乐填空。(5题)
1.疫情期间,外出活动时应该佩戴好
。
2.传染病是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 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 。
3.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80%是由 引起的。
4.感冒是一种由 或 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 传染病。
5.禽流感由 病毒引起,是一种人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
二、选择乐园。(5题)
1.雾霾天,下列措施有利于自我防护的是( )
A.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B.勤开窗,保持通风
C.外出戴防雾霾专用口罩
2.为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
B.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学会科学洗手
C.紧闭门窗,避免病原体入侵室内
3.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正确的防护措施是?( )
A.及时接种疫苗
B.可以参加聚会
C.人少的商场可以不戴口罩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要( )。
A.勤洗手 B.戴口罩 C.常聚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
1.无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没必要进行隔离。( )
2.当我们遇到特大疫情时,也需要打“预防针”。( )
3.只有控制传染源,才能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
4.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有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
5.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 )
综合题(2题)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呢 (写出3条)
2.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由什么引起 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三、拓展提高:
1.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它的传染性强,通常具有潜伏期,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能传染他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它让全世界经历了一场与传染病斗争的特殊战役。
(1)“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这是人体缺乏( )导致的。
A.氧气 B.维生素 C.能量
(2)同学们在日常预防新冠病毒时,应做到以下哪些措施?请在正确的□中打“√”。(多选)
□及时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公共就餐使用公勺、公筷
□正常情况下,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经常进行体育训练,增强肺活量
□时刻戴好口罩,睡觉也不能摘下来
□吃自己爱吃的食物,不用考虑营养均衡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快乐填空
1.【答案】口罩
2.【答案】病毒;细菌;病原体
3.【答案】病毒
4.【答案】细菌;病毒;呼吸道
5.【答案】流感
二、选择乐园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能力培养】
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正确
3.【答案】错误
4.【答案】正确
5.【答案】正确
二、综合题
1.【答案】不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蝇虫;饭前便后要洗手
2.【答案】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由病毒以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拓展提高】
1.【答案】(1)A
(2) 及时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公共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区 正常情况下,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经常进行体育训练,增强肺活量
核心素养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提高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