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三首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30 13:24: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14、诗词三首
《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行路难
李白
《行路难》题解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解析题目

字可见作者怎样的心情
怀



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
形容场面非常的盛大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说明世途的艰难,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蕴含着无限的悲慨之情。
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
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到达理想的彼岸。
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课堂小结
《行路难》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中遭遇艰难时依旧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活动三:品读诗情
(要求:任选一联加以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惆怅
希冀
1、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 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3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D
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部编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也写了一首诗回赠。
返回
链接资料
诗题解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朗读诗歌
诗人用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
这一典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颈联,哲理句。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乐观进取、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诗句
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哲理
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赏析诗句
要求:任选一联,赏析批注。
课堂活动
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2、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
苏轼简介
入诗境
总结:上阙叙述了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把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时,作者又犹豫了,“又恐",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不仅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含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党派相争的意思。
总结:下阙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旷达情怀作结。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紧承上阙,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要在人们不能团聚的时候圆呢?
这三句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月亮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规律,既然如此,就不必感叹和悲伤了。表现了作者心胸的开阔、旷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真诚的祝福,表现了他豁达的胸襟。
品读诗歌
苦闷
矛盾
向往
开朗
豁达
通脱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