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阿伏加德罗常数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阿伏加德常数
1. (2024·浙江卷)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 催化剂降低NO与CO反应的活化能
C. 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降低为0价的N2,1个NO得2个电子,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O中C为+2价,化合价升高为+4价的CO2,失去2个电子,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A.根据分析,1molCO2转移2NA的电子,A正确;
B.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正确;
C.根据分析,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C正确;
D.根据分析,N2为还原产物,CO2为氧化产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2. (2024·安徽卷)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X、Y均为氮氧化物),羟胺(NH2OH)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参与循环。常温常压下,羟胺易潮解,水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盐酸羟胺([NH3OH]Cl)广泛用子药品、香料等的合成。
已知25℃时,Ka(HNO2)=7.2×10-4,Kb(NH3 H2O)=1.8×10-5,Kb(NH2OH)=8.7×10-9。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X和Y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0.1NA
B. 1L0.1mol·L-1NaNO2溶液中Na+和NO2-数均为0.1NA
C. 3.3gNH2OH完全转化为N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D. 2.8gN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6NA
【答案】A
【解析】在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X,X在X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Y,X、Y均为氮氧化物,即X为NO,Y为N2O。
A.标准状况下,和N2O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1mol,氧原子数为,故A正确;
B.HNO2为弱酸,因此能够水解为HNO2,溶液中数目小于,故B错误;
C. 完全转化为时,N的化合价由-1上升到+3,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故C错误;
D.物质的量为0.1mol,N的价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为5,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故D错误;
故选A。
3. (2024·黑吉辽卷)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中原子总数为
B. 溶液中,数目
C. 反应①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
D. 反应②每生成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解析】A.标况下SO2为气体,11.2L SO2为0.5mol,其含有1.5mol原子,原子数为1.5NA,A错误;
B.SO为弱酸阴离子,其在水中易发生水解,因此,100mL 0.1mol L-1 Na2SO3溶液中SO数目小于0.01NA,B错误;
C.反应①的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反应中每生成3mol S消耗2mol H2S,3.4g H2S为0.1mol,故可以生成0.15mol S,生成的原子数目为0.15NA,C错误;
D.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SO+2S2-+3H2O,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2-,每生成2mol S2-共转移4mol电子,因此,每生成1mol S2-,转移2mol电子,数目为2NA,D正确;
故答案选D
4. (2024·河北卷)超氧化钾可用作潜水或宇航装置的吸收剂和供氧剂,反应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键的数目为
B. 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
C. 溶液中的数目为
D. 该反应中每转移电子生成的数目为
【答案】A
【解析】
【解析】A.(即)中键的数目为,A正确;
B.由和构成,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B错误;
C.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故溶液中的数目小于,C错误;
D.该反应中部分氧元素化合价由价升至0价,部分氧元素化合价由价降至价,则每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每转移电子生成的数目为,D错误;
故选A。
5.(2023·全国甲卷)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电子的数目为
C.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答案】A
【解析】A.异丁烷的结构式为,1mol异丁烷分子含有13NA共价键,所以0.50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A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SO3状态为固态,不能计算出2.24L SO3物质的量,故无法求出其电子数目,B错误;
C.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0.01mol/L,则1.0L 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0.01NA,C错误;
D.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CO会发生水解,所以1.0L 1.0 mol/L的Na2CO3溶液中CO的数目小于1.0NA,D错误;
故选A。
6.(2023·辽宁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键数目为
B.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C.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
D.溶液中含数目为
【答案】C
【解析】A.分子含有2个键,题中没有说是标况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键个数,A项错误;
B.2.8g的物质的量,1mol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12,则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1.2,B项错误;
C.0.1mol晶体含有离子为、,含有离子数目为0.2,C项正确;
D.因为水解使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D项错误;
答案选C。
7.(2023·浙江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
B.1.7g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C.向1L0.1mol/LCH3COOH溶液通氨气至中性,铵根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答案】A
【解析】A.1个C2H4O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乙醛)或7个σ键(环氧乙烷),4.4gC2H4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A正确;
B.1.7g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B不正确;
C.向1L0.1mol/LCH3COOH溶液通氨气至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CH3COO-)+c(OH-)=c(NH)+c(H+),中性溶液c(OH-)=c(H+),则c(CH3COO-)=c(NH),再根据物料守恒:n(CH3COO-)+n(CH3COOH)=0.1mol,得出铵根离子数小于0.1NA,C不正确;
D.标准状况下,11.2L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D不正确;
故选A。
8.(2022·全国甲卷)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
B.溶液中,的数目为
C.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的数目为
D.电解熔融,阴极增重,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答案】C
【解析】A.25℃、101kPa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Al3+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生成Al(OH)3,因此2.0L 1.0 mol/L的AlCl3溶液中Al3+数目小于2.0NA,故B错误;
C.苯甲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mol苯甲酸燃烧生成7molCO2,则0.2mo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1.4molCO2,数目为1.4NA,故C正确;
D.电解熔融CuCl2时,阳极反应为,阴极反应为,阴极增加的重量为Cu的质量,6.4g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阴极反应可知,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数目为0.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9.(2022·福建卷)常温常压下,电化学还原制氨气的总反应方程式:,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
B.每产生失去的电子数为
C.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数少于
D.消耗(已折算为标况)时,产生的分子数为
【答案】D
【解析】A.H2O分子中孤电子对数为=2,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故A错误;
B.该反应中N2中N元素化合价由0价下降到-3价,34g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产生,得到6mol电子,数目为6NA,故B错误;
C.氨水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的分子数,故C错误;
D.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0.5mol,产生的0.75mol,数目为,故D正确;
故选D。
10.(2022·辽宁卷)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B.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气体中数目为
D.的溶液中数目为0.01NA
【答案】A
【解析】A.1个原子中含有10个中子,的物质的量为,故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中子数为,故A正确;
B.乙烯分子的结构式为,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键, 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B错误;
C.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故C错误;
D.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的溶液中的数目,故D错误;
选A。
11.(2022·重庆卷)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14gN2生成NH3分子数为2 NA
B.消耗1molH2,生成N-H键数为2 NA
C.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H3,电子转移数为2 NA
D.氧化1molNH3生成NO,需O2分子数为2 NA
【答案】B
【解析】A.由方程式可知,消耗14g氮气生成氨气的分子数为×2×NAmol—1=NA,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消耗1mol氢气生成N-H键数为1mol××3×NAmol—1=2NA,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反应电子转移数为×3×NAmol—1=3NA,故C错误;
D.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1mol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需氧气分子数为1mol××NAmol—1=1.25NA,故D错误;
故选B。
12.(2022·浙江卷)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个阳离子
B.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
C.含有中子数为
D.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答案】C
【解析】A. 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其中的阳离子只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因此,其中只含有个阳离子,A说法不正确;
B.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此,无法确定其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B说法不正确;
C.分子中有6个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含有的中子数为,C说法正确;
D.和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D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3.(2022·浙江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时,1L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1NA
B.1.8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NA
C.足量的浓盐酸与8.7g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32g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答案】A
【解析】A.1L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浓度为0.01mol/L,物质的量0.01mol/L 1L=0.01mol,OH-的数目为0.01NA,A正确;
B.1.8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为:0.09mol,所含质子数为0.9NA,B错误;
C.足量的浓盐酸与8.7gMnO2(0.1mol)反应,+4价Mn转化生成M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C错误;
D.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32g (1mol)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D错误;
答案选A。
14.(2022·广东卷)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中含有个电子
D.被还原生成
【答案】A
【解析】A.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到葡萄糖,故A正确;
B.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含有O元素,不是烃类,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
C.一个CO分子含有14个电子,则1molCO中含有14×6.02×1023=8.428×1024个电子,故C错误;
D.未指明气体处于标况下,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选A。
15.(2022·河北卷)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9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
B.1.2g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
C.2.7g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个数为0.1NA
D.6.0gSi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SiO的个数为0.1NA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3.9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1×NAmol-1=0.05NA,故A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无论生成氧化镁,还是氮化镁,镁均转化为镁离子,则1.2g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时,转移电子个数为×2×NAmol-1=0.1NA,故B正确;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2.7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个数为××NAmol-1=0.15NA,故C错误;
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6.0g二氧化硅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硅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NAmol-1=0.1NA,故D错误;
故选B。
16.(2022·海南卷)在2.8gFe中加入100mL3mol/LHCl,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mol B.HCl溶液中数为3NA
C.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
【答案】A
【解析】2.8g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00mL 3mol·L-1HCl中H+和Cl-的物质的量均为0.3mol,两者发生反应后,Fe完全溶解,而盐酸过量。
A.Fe完全溶解生成Fe2+,该反应转移电子0.1mol,A正确;
B.H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mol,因此,Cl-数为0.3NA,B不正确;
C.56Fe 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2.8g56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此,2.8g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5NA,C不正确;
D.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A。
考点二 离子反应
1.(2024·浙江卷)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O2 B. HCl C. NaOH D. BaSO4
【答案】A
【解析】A. CO2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生成的碳酸电离,不是自身电离,不属于电解质,A符合题意;
B.HCl溶于水电离出离子导电,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NaOH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电离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BaSO4在熔融状态能电离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4·浙江卷)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H+、I-、Ba2+、NO3- B. Fe3+、K+、CN-、Cl-
C. Na+、SiO32-、Br-、Ca2+ D. NH4+、SO42-、CH3COO-、HCO3-
【答案】D
【解析】
【解析】A.三种离子会反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会生成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会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虽然不同程度水解,但水解是微弱的,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3. (2024·湖北卷)过量与以下的溶液反应,下列总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 产生淡黄色沉淀
B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C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D (含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答案】A
【解析】A.过量 与的溶液反应,生成产生的淡黄色沉淀是S,还生成,过量不能生成,因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
B.过量 与的溶液反应,生成,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正确;
C.过量 与的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正确;
D.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其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过量 与的溶液反应,生成,溶液显酸性,因此,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4. (2024·全国甲卷)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
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
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
【答案】D
【解析】A.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用氢氟酸刻蚀玻璃时,SiO2和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A错误;
B.Fe3+可以将Cu氧化成Cu2+,三氯化铁刻蚀铜电路板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B错误;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硫代硫酸根成硫酸根,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C错误;
D.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钙,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使硫酸钙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选D。
5. (2024·新课标卷)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
B. 工业废水中的用去除:
C. 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
D. 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答案】C
【解析】A.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银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银和一氧化氮 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不正确;
B.由于的溶解度远远小于,因此,工业废水中的用去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不正确;
C.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在水溶液中将还原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被氧化为,属于弱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6. (2024·湖南卷)下列过程中,对应的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天工开物》记载用炉甘石()火法炼锌
B 用作野外生氢剂
C 饱和溶液浸泡锅炉水垢
D 绿矾()处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
【答案】A
【解析】A.火法炼锌过程中C作还原剂,Zn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ZnO、CO2,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还原性气体CO,CO还原ZnO生成Zn,因此总反应为,故A项错误;
B.为活泼金属氢化物,因此能与H2O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故B项正确;
C.锅炉水垢中主要成分为CaSO4、MgCO3等,由于溶解性:CaSO4>CaCO3,因此向锅炉水垢中加入饱和溶液,根据难溶物转化原则可知CaSO4转化为CaCO3,反应方程式为,故C项正确;
D.具有强氧化性,加入具有还原性的Fe2+,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Cr3+,Cr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至+3,Fe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至+3,根据守恒规则可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是A项。
7.(2024·北京卷)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
B.用绿矾(FeSO4·7H2O)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Cr2O转化为Cr3+:6Fe2++Cr2O+14H+=== 6Fe3+ + 2Cr3+ + 7H2O
C.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D.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答案】D
【解析】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发生置换反应,A正确;可以将氧化成,B正确;结合生成沉淀,可以阻止被人体吸收,C正确;与反应属于沉淀的转化,不能拆分,D错误。
8.(2023年6月·浙江卷)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 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A
【解析】A.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
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故选:A。
9.(2023·北京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B.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D.去除废水中的:
【答案】B
【解析】A.Cl2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除了Cl2和H2O不能拆写其余均可拆写为离子,A项正确;
B.食醋为弱酸不能拆写为离子,反应为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B项错误;
C.FeCl3将Cu氧化为CuCl2而自身被还原为FeCl2,反应为2Fe3++Cu=2Fe2++Cu2+,C项正确;
D.Na2S将Hg2+转化为沉淀除去,反应为Hg2++S2 =HgS↓,D项正确;
故选B。
10.(2023·湖南卷)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MnO2+H2O+e-=MnO(OH)+OH-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
C.K3[Fe(CN)6]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K++Fe2++[Fe(CN)6]3-=KFe[Fe(CN)6]↓
D.TiCl4加入水中:TiCl4+(x+2)H2O=TiO2·xH2O↓+4H++4Cl-
【答案】B
【解析】A.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生成MnO(OH),电极方程式为MnO2+H2O+e-=MnO(OH)+OH-,A正确;
B.铅酸电池在充电时阳极失电子,其电极式为:PbSO4-2e-+2H2O=PbO2+4H++SO,B错误;
C.K3[Fe(CN)6]用来鉴别Fe2+生成滕氏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K++Fe2++[Fe(CN)6]3-=KFe[Fe(CN)6]↓,C正确;
D.TiCl4容易与水反应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4Cl-,D正确;
故答案选B。
11.(2023·浙江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C.铜与稀硝酸:
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答案】B
【解析】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碘离子与氯气恰好完全反应,:,故A错误;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故B正确;
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故C错误;
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氢钠:,故D错误;
答案为B。
12.(2023·浙江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D.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答案】D
【解析】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
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B正确;
C.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
D.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因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不能发生反应,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3.(2022年1月·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4 B.KI C.NaOH D.CH3COOH
【答案】A
【分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包括酸、碱、大多数的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解答。
【解析】A.CH4属于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KI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属于碱,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CH3COOH属于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离子和CH3COO-离子,即CH3COOH是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4.(2022·天津卷)25℃时,下列各组离子中可以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与反应生成次氯酸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是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2022·重庆卷)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K+、Al3+、Fe3+、Ba2+、Cl-、NO等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
【答案】D
【解析】A.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锌溶液,硫酸根离子会与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离子会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通入氨气,铝离子、铁离子会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溶液中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不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2·湖北卷)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氨水中:
B.在氯化钠溶液中:
C.在醋酸溶液中:
D.在硝酸银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氨水显碱性,会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醋酸显酸性,在醋酸溶液中均不会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
D.硝酸银中的银离子会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C。
17.(2022·全国甲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2H2O=AlO+4NH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SiO+CO2+H2O=HSiO+HCO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2H++SO=BaSO4↓+2H2O
【答案】D
【解析】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为S单质,自身根据其浓度大小还原为NO或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NO+S2-=S↓+2NO2↑+2H2O(浓)或8H++2NO+3S2-=3S↓+2NO↑+4H2O(稀),A错误;
B.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Al3+,可以与氨水电离出的OH-发生反应生成Al(OH)3,但由于氨水的碱性较弱,生成的Al(OH)3不能继续与弱碱发生反应,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B错误;
C.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生成硅酸沉淀,二氧化碳则根据其通入的量的多少反应为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H2O+CO2=H2SiO3↓+CO(CO2少量)或SiO+2H2O+2CO2=H2SiO3↓+2HCO(CO2过量),C错误;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OH)2电离出的OH-与NH4HSO4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水,Ba(OH)2电离出的Ba2+与NH4HSO4电离出的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为为Ba2++2OH-+2H++SO=BaSO4↓+2H2O,D正确;
故答案选D。
18.(2022·浙江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溶液:
B.溶液中通入过量:
C.乙醇与酸性溶液反应:
D.溴与冷的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A.盐酸中滴加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溶液中通入过量发生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乙醇与酸性溶液反应发生反应,乙醇被氧化为乙酸, 被还原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类比氯气与碱反应可知,溴与冷的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次溴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9.(2022·广东卷)下列关于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碱转化为酸式盐:
B.碱转化为两种盐:
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
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
【答案】B
【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碱可以转化成酸式盐,离子方程式为:CO2+OH-=,故A错误;
B.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两种盐,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B正确;
C.钠的过氧化物为Na2O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在离子方程式里Na2O2不能拆成离子,故C错误;
D.硅酸钠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里要写成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0.(2022·浙江卷)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Ca2++OH-=CaCO3↓+H2O
B.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2NO2+2OH-= + +H2O
C.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 +2HClO
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Ag++2NH3·H2O= +2H2O
【答案】C
【解析】A. 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OH-=CaCO3↓+H2O,选项A正确;
B. 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 +H2O,选项B正确;
C. 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3ClO-= +2HClO+Cl-,选项C不正确;
D. 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 +2H2O,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1.(2022·北京卷)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加热固体,产生无色气体:
B.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出现白色浑浊: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答案】B
【解析】A.碳酸氢钠受热之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
B.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应该生成Fe2+,B错误;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利用强酸制取弱酸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C正确;
D.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混合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有香味的油状液体乙酸乙酯和水,D正确;
故选B。
22.(2022·湖南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通入冷的溶液:
B.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C.溶液中加入产生沉淀:
D.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答案】AC
【解析】A.Cl2通入冷的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A正确;
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与I-发生归中反应生成I2而遇淀粉变蓝,由于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H+表示,因此B不正确;
C.+2价的铁被双氧水氧化为+3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4H2O=2Fe(OH)3↓+4H+,C正确;
D.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水,NaHCO3过量,Ba(OH)2全部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OH-=BaCO3↓++2H2O,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C。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
1. (2024·浙江卷)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 催化剂降低NO与CO反应的活化能
C. 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D
【分析】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降低为0价的N2,1个NO得2个电子,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O中C为+2价,化合价升高为+4价的CO2,失去2个电子,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A.根据分析,1molCO2转移2NA的电子,A正确;
B.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正确;
C.根据分析,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C正确;
D.根据分析,N2为还原产物,CO2为氧化产物,D错误;
故答案为:D。
2. (2024·山东卷)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 松木→油烟→徽墨
C. 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 端石→端砚
【答案】B
【解析】A.湖笔,以竹管为笔杆,以动物尾毫为笔头制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松木中的C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徽墨主要为C单质,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宣纸,以楮树皮为原料,得到纸浆纤维,从而制作宣纸,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端砚以端石为原料经过采石、维料、制璞、雕刻、磨光、配盒等步骤制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答案】C
【解析】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下来而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因为雪遇到盐而使其熔点降低并熔化,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的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形成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并开始工作,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数微小原电池堆积在一起使得电能又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因为光被指示牌发生了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C。
4.(2023·浙江卷)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转移电子 B.是还原产物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为负极产物
【答案】A
【解析】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二氮,转移4mol电子,故A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反应的还原剂,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反应的还原剂,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若设计成原电池,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为正极产物,故D错误;
故选A。
5.(2023·辽宁卷)一定条件下,酸性溶液与发生反应,(Ⅱ)起催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Ⅲ)不能氧化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该条件下,(Ⅱ)和(Ⅶ)不能大量共存
D.总反应为:
【答案】C
【分析】开始一段时间(大约13min前)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Ⅶ)浓度减小直至为0,Mn(Ⅲ)浓度增大直至达到最大值,结合图像,此时间段主要生成Mn(Ⅲ),同时先生成少量Mn(Ⅳ)后Mn(Ⅳ)被消耗;后来(大约13min后)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Ⅲ)浓度减少,Mn(Ⅱ)的浓度增大;据此作答。
【解析】A.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Mn(Ⅲ)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开始反应生成Mn(Ⅲ),后Mn(Ⅲ)被消耗生成Mn(Ⅱ),Mn(Ⅲ)能氧化H2C2O4,A项错误;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到大约13min时开始生成Mn(Ⅱ),Mn(Ⅱ)对反应起催化作用,13min后反应速率会增大,B项错误;
C.由图像可知,Mn(Ⅶ)的浓度为0后才开始生成Mn(Ⅱ),该条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
D.H2C2O4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总反应为2+5H2C2O4+6H+=2Mn2++10CO2↑+8H2O,D项错误;
答案选C。
6.(2023·湖南卷)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B.反应Ⅰ和Ⅱ中,元素和S都被氧化
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
D.反应Ⅰ和Ⅱ中,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
【答案】D
【解析】A.的中心原子S形成的4个σ键的键长不一样,故其空间结构不是正四面体形,A错误;
B.中As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Ⅰ产物中As的化合价为+3价,故该过程中As没有被氧化,B错误;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反应I的方程式为:,反应Ⅱ的方程式为:,则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C错误;
D.中As为+3价,S为-2价,在经过反应Ⅰ后,As的化合价没有变,S变为+2价,则1mol失电子3×4mol=12mol;在经过反应Ⅱ后,As变为+5价,S变为+6价,则1mol失电子2×2mol+3×8mol=28mol,则反应Ⅰ和Ⅱ中,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D正确;
故选D。
7.(2023·北京卷)离子化合物和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
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C
【解析】A.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aH2中只有离子键面不含非极性键,A错误;
B.①中水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C.Na2O2由Na+和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aH2由Ca2+和H-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C正确;
D.①中每生成1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②中每生成1个氢气分子转移1个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
故选C。
8.(2023·湖北卷)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
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答案】D
【解析】A.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不符合题意;
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不符合题意;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不符合题意;
D.Li、Na、K均为第ⅠA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9.(2022·天津卷)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C.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反应(Ⅱ)中NO是氧化剂
【答案】C
【分析】甲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甲和二氧化碳,再根据元素守恒,则甲为氮气。
【解析】A.甲是氮气,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故A正确;
B.乙是二氧化碳,则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故B正确;
C.由于氮气含有氮氮三键,因此反应(Ⅰ)在常温下不容易发生,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发生,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中氮化合价降低,因此反应(Ⅱ)中NO是氧化剂,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氧化产物 B.SiH4发生还原反应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碳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为+2价,故CO为还原产物,A错误;
B.硅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为+4价,故SiH4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反应中氧化剂为二氧化碳,还原剂为SiH4,,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Si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至+4价,因此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D正确;
答案选D。
11.(2022·北京卷)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减小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向和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D.向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
【答案】D
【解析】A.向NaHSO4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实际参与反应的只有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忽略体积变化,H+的浓度不变,其pH不变,A错误;
B.向 NaOH 和 Fe(OH)2 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虽然有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其方程式为,该过和中会消耗水,则增大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pH会变大,B错误;
C.向 NaH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Cu2(OH)2CO3],其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没有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向H2S中通入氯气生成HCl和单质硫沉淀,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增大了H+的浓度,pH减小,D正确。
故选D。
12.(2022·山东卷)实验室制备过程为:①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氧化制备;②水溶后冷却,调溶液至弱碱性,歧化生成和;③减压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减压过滤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用瓷坩埚作反应器
B.①中用作强碱性介质
C.②中只体现氧化性
D.转化为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
【答案】D
【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KClO3氧化 MnO2制备K2MnO4,然后水溶后冷却调溶液pH至弱碱性使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Mn元素的化合价由+6变为+7和+4。
【解析】A.①中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KClO3氧化 MnO2制备K2MnO4,由于瓷坩埚易被强碱腐蚀,故不能用瓷坩埚作反应器,A说法不正确;
B.制备KMnO4时为为防止引入杂质离子,①中用KOH作强碱性介质,不能用,B说法不正确;
C.②中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故其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C说法不正确;
D.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Mn元素守恒可知,MnO2中的Mn元素只有转化为KMnO4,因此,MnO2转化为KMnO4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3.(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还原反应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发生反应,转移电子
【答案】B
【分析】Na2S2O3+H2SO4=Na2SO4+S ↓+SO2↑ +H2O,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S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
【解析】A.H2SO4转化为硫酸钠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说法不正确;
B.Na2S2O3中的S的化合价为+2,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0价)和SO2(+4价),故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为S,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说法不正确;
D.根据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1mol Na2S2O3发生反应,要转移2 mol电子,D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14.(2022·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发生氧化反应
B.a和b中转移的数目相等
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
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
【答案】D
【解析】A.由图示可知,过程I中NO转化为NO,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NO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由图示可知,过程I为NO在酶1的作用下转化为NO和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e-NO+H2O,生成1molNO,a过程转移1mole-,过程II为NO和NH在酶2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O和N2H4,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H2O+N2H4,消耗1molNO,b过程转移3mol e-,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过程II发生反应的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H2O+N2H4,n(NO):n(NH)=1:1,C错误;
D.由图示可知,过程I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e-NO+H2O,过程II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H2O+N2H4,过程III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N2↑+4H++4e-,则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NO+ NH= N2↑+2H2O,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一 阿伏加德常数
1.(2024·广东·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氯碱工业涉及H2、Cl2、NaOH等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Cl2含有s-p σ键的数目为NA
B.0.1mol·L-1NaCl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 H2和Cl2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D.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C
【解析】A. Cl2中的共价键是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的3p原子轨道通过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称为p-p σ键,A项错误;
B.选项中只有NaCl溶液的浓度,没有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出NaCl的物质的量,因此无法明确Na+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
C. 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H2+Cl2 = 2HCl,反应前后气体均为双原子分子,且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原子数为NA,C项正确;
D.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Cl2与NaOH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D项错误;
答案选C。
2.(2024·全国·模拟预测)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01kPa下,22.4L氮气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A
B.2.0L1.0mol·L 1NH4Cl溶液中,NH的数目为2NA
C.0.3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8NA
D.质量比为2:1的SO2和O2充分反应生成SO3小于2NA
【答案】C
【解析】A.25℃,101kPa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项错误;
B.NH4Cl溶液中,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的数目小于2NA,故B项错误;
C.根据葡萄糖完全燃烧方程式可知,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6mol二氧化碳,则0.3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8NA,故C项正确;
D.质量比为2:1的SO2和O2充分反应生成SO3可能大于2NA,可能等于2NA,可能小于2NA,不能确定,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3.(2024·海南·三模)反应(未配平)可为火箭发射提供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7g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B.0.1mol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C.常温常压下,3.2g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5
D.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答案】A
【解析】A.17g溶液中含有水分子,水分子还有氧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大于,故A错误;
B.1个含有10个质子,0.1mol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故B正确;
C.3.2g的物质的量为0.1mol,1个含有5个共用电子对,故3.2g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5,故C正确;
D.生成1个,转移4个电子,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故D正确。
答案选A。
4.(2024·北京·三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电子的数目为
C.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气体原子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A.1个分子含有10个共价键,则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A错误;
B.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错误;
C.的溶液无体积,无法计算的数目,C错误;
D.常温常压下,和均为含有2个原子的分子,且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则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原子数目为,D正确;
故选D。
5.(2024·河北·三模)据报道,北京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某团队利用相变和重结晶的方法,在非晶表面上实现了二维半导体磅化钼()单晶薄膜的无缝制备。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个该“碲化钼”组成的单晶薄膜中含有中子数为
B.14 g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
C.60 g 晶体中含有共用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 L中含有O原子数为
【答案】C
【解析】A.含有的中子数(96-42)+(127-52)×2=204,所以由个该“碲化钼”组成的单品薄膜中含有中子数为,A错误;
B.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占据的轨道数为4个,14g Si晶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占据的轨道数为2,B错误;
C.二氧化硅晶体中1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含有共用电子数为8,60g晶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共用电子数为,C正确;
D.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22.4L 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其中含有O原子数不是,D错误;
故选C。
考点二 离子反应
6.(2024·贵州·模拟预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Fe3+、、Cl-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Na+、、
D.=1×10-13mol/L的溶液中:、Cu2+、Cl-、
【答案】D
【解析】A.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此溶液显碱性,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A不符合题意;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酸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均会和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与Al能放出氢气的,容易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是碱性,则Fe2+和OH-不共存,若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1×10-13mol/L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Cu2+、Cl-、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4·广西柳州·模拟预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放入水中:
B.通入酸性溶液中:
C.盐酸除锅炉水垢:
D.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通入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被氧化,高锰酸根被还原,化学式为:,故B正确 ;
C.盐酸除锅炉水垢:,故C错误;
D.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8.(2024·浙江·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HNO2 B.ClO2 C.NaI3 D.冰水混合物
【答案】B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是HNO2、NaI3、冰水混合物,ClO2不属于电解质,故选B。
9.(2024·安徽合肥·三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也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 少量HCl溶液
B 、、、 少量溶液
C 、、、 过量醋酸溶液
D 、、、 通入少量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该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加入少量HCl溶液,H+优先与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原溶液中各离子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入少量溶液后,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与不能大量共存,醋酸为弱酸,不能拆开,加入过量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通入少量后,氧化性更强,优先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答案选A。
10.(2024·陕西汉中·二模)下列有关离子反应、共存和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入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B.某溶液中滴加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C.用溶液可鉴别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
D.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
【答案】D
【解析】A.滴入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的氨气溶于水,需要加热,氨气才能逸出,没有加热,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故B错误;
C.与发生氧化还原产生碘单质,溶液变为棕黄色,滴入和中均不反应,无现象,无法鉴别二者,故C错误;
D.铅蓄电池的负极为Pb,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
11.(2024·河北·模拟预测)下列实验产生的现象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碘水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水层接近无色
B.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C.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铜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并微热,静置,溶液不分层
【答案】B
【解析】A.向碘水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水层接近无色,该过程为萃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错误;
B.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溶液紫色褪去,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正确;
C.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铜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为金属的焰色,体现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与氧化还原无关,C错误;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并微热,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乙醇被溶解,乙酸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乙酸钠,静置,溶液不分层,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错误;
答案选B。
12.(2024·山东菏泽·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KBr废液制备溴单质,其流程如图所示(“氧化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出”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可用乙醇从溴水中萃取溴
C.“氧化1”时若1 mol发生反应,则转移4 mol电子
D.“氧化2”时发生反应
【答案】D
【分析】由流程可知,KBr废液中加入MnO2进行氧化1,反应原理为:MnO2+2Br-+4H+=Mn2++2H2O+Br2,通入足量热空气吹出溴,吹出的Br2与Fe化合,反应原理为:2Fe+3Br2=2FeBr3,化合后加水溶解,向溶液中通入Cl2,进行氧化2反应原理为:2Br-+Cl2=Br2+2Cl-,达到富集溴的目的,再蒸馏分离出液溴,以此来解答。
【解析】A.由分析可知,“吹出”是利用液溴的挥发性,为物理变化,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已知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不可用乙醇从溴水中萃取溴,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氧化1”时反应原理为:MnO2+2Br-+4H+=Mn2++2H2O+Br2,故若1 mol发生反应,则转移2 mol电子,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氧化2”时发生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4·浙江·模拟预测)已知反应:2LiCoO2+3H2SO4+H2O2=Li2SO4+2CoSO4+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作氧化剂
B.H2O2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C.消耗1molLiCo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值为2∶1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H2O2是还原剂,故A选项错误;
B.H2O2中的两个O原子均为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二面角结构,故B选项错误;
C.LiCoO2的Co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2价,得到1e-,消耗1molLiCo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mol,故C选项错误;
D.LiCoO2的Co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2价,为氧化剂,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为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值为2∶1,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4.(2024·吉林松原·模拟预测)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B.利用双氧水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产生蓝色沉淀:
D.工业上用足量纯碱溶液吸收氯气:
【答案】A
【解析】A.通入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项错误;
B.氯气氧化双氧水生,成盐酸和氧气,,故B项正确;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项正确;
D.氯气与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A。
15.(2024·陕西商洛·模拟预测)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砷化镓(GaAs)是半导体材料,气相生长法制备GaAs的原理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镓(31Ga)含电子的数目为
B.含共价键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含中子的数目为
D.反应③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答案】D
【解析】A.镓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似,每个镓原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但每个共价键由两个镓原子共有,所以镓中n(Ga) ∶n(化学键)=1∶2,则7.0gGa中含共价键物质的量为=0.2mol,含共价键数为0.2NA,A项错误;
B.白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结构,1个P4中含6个P—Pσ键,As4结构与P4相似,故1个As4分子含6个σ键,0.1molAs4中含σ键数目为0.6NA,B项错误;
C.1个75AsH3中含42个中子,标准状况下0.448L75AsH3(g)即0.02 mol 75AsH3含0.84 mol中子,含中子数目为0.84NA,C项错误;
D.反应③中H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1价,Ga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3价,As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3价,每生成4molGaAs转移12mol电子,则每生成1molGaAs转移电子数为3NA,D项正确;
答案选D。
三年真题
2024 小
2023 小
2022 小
2024 小
2023 小
2022 小
2024 小
2023 小
2022 小
一年模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阿伏加德罗常数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阿伏加德常数
1. (2024·浙江卷)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 催化剂降低NO与CO反应的活化能
C. 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 (2024·安徽卷)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X、Y均为氮氧化物),羟胺(NH2OH)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参与循环。常温常压下,羟胺易潮解,水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盐酸羟胺([NH3OH]Cl)广泛用子药品、香料等的合成。
已知25℃时,Ka(HNO2)=7.2×10-4,Kb(NH3 H2O)=1.8×10-5,Kb(NH2OH)=8.7×10-9。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X和Y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0.1NA
B. 1L0.1mol·L-1NaNO2溶液中Na+和NO2-数均为0.1NA
C. 3.3gNH2OH完全转化为N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D. 2.8gN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6NA
3. (2024·黑吉辽卷)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中原子总数为
B. 溶液中,数目
C. 反应①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
D. 反应②每生成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
4. (2024·河北卷)超氧化钾可用作潜水或宇航装置的吸收剂和供氧剂,反应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键的数目为
B. 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
C. 溶液中的数目为
D. 该反应中每转移电子生成的数目为
5.(2023·全国甲卷)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电子的数目为
C.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6.(2023·辽宁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键数目为
B.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C.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
D.溶液中含数目为
7.(2023·浙江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
B.1.7g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C.向1L0.1mol/LCH3COOH溶液通氨气至中性,铵根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8.(2022·全国甲卷)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
B.溶液中,的数目为
C.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的数目为
D.电解熔融,阴极增重,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9.(2022·福建卷)常温常压下,电化学还原制氨气的总反应方程式:,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
B.每产生失去的电子数为
C.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数少于
D.消耗(已折算为标况)时,产生的分子数为
10.(2022·辽宁卷)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B.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气体中数目为
D.的溶液中数目为0.01NA
11.(2022·重庆卷)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14gN2生成NH3分子数为2 NA
B.消耗1molH2,生成N-H键数为2 NA
C.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H3,电子转移数为2 NA
D.氧化1molNH3生成NO,需O2分子数为2 NA
12.(2022·浙江卷)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个阳离子
B.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
C.含有中子数为
D.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13.(2022·浙江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时,1L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1NA
B.1.8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NA
C.足量的浓盐酸与8.7g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32g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14.(2022·广东卷)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中含有个电子
D.被还原生成
15.(2022·河北卷)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9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
B.1.2g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
C.2.7g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个数为0.1NA
D.6.0gSi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SiO的个数为0.1NA
16.(2022·海南卷)在2.8gFe中加入100mL3mol/LHCl,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mol B.HCl溶液中数为3NA
C.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
考点二 离子反应
1.(2024·浙江卷)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O2 B. HCl C. NaOH D. BaSO4
2. (2024·浙江卷)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H+、I-、Ba2+、NO3- B. Fe3+、K+、CN-、Cl-
C. Na+、SiO32-、Br-、Ca2+ D. NH4+、SO42-、CH3COO-、HCO3-
3. (2024·湖北卷)过量与以下的溶液反应,下列总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 产生淡黄色沉淀
B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C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D (含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4. (2024·全国甲卷)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
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
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
5. (2024·新课标卷)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
B. 工业废水中的用去除:
C. 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
D. 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6. (2024·湖南卷)下列过程中,对应的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天工开物》记载用炉甘石()火法炼锌
B 用作野外生氢剂
C 饱和溶液浸泡锅炉水垢
D 绿矾()处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
7.(2024·北京卷)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
B.用绿矾(FeSO4·7H2O)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Cr2O转化为Cr3+:6Fe2++Cr2O+14H+=== 6Fe3+ + 2Cr3+ + 7H2O
C.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D.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8.(2023年6月·浙江卷)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 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9.(2023·北京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B.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D.去除废水中的:
10.(2023·湖南卷)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MnO2+H2O+e-=MnO(OH)+OH-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
C.K3[Fe(CN)6]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K++Fe2++[Fe(CN)6]3-=KFe[Fe(CN)6]↓
D.TiCl4加入水中:TiCl4+(x+2)H2O=TiO2·xH2O↓+4H++4Cl-
11.(2023·浙江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C.铜与稀硝酸:
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12.(2023·浙江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D.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13.(2022年1月·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4 B.KI C.NaOH D.CH3COOH
14.(2022·天津卷)25℃时,下列各组离子中可以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5.(2022·重庆卷)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K+、Al3+、Fe3+、Ba2+、Cl-、NO等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
16.(2022·湖北卷)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氨水中:
B.在氯化钠溶液中:
C.在醋酸溶液中:
D.在硝酸银溶液中:
17.(2022·全国甲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2H2O=AlO+4NH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SiO+CO2+H2O=HSiO+HCO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2H++SO=BaSO4↓+2H2O
18.(2022·浙江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溶液:
B.溶液中通入过量:
C.乙醇与酸性溶液反应:
D.溴与冷的溶液反应:
19.(2022·广东卷)下列关于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碱转化为酸式盐:
B.碱转化为两种盐:
C.过氧化物转化为碱:
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
20.(2022·浙江卷)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Ca2++OH-=CaCO3↓+H2O
B.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2NO2+2OH-= + +H2O
C.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 +2HClO
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Ag++2NH3·H2O= +2H2O
21.(2022·北京卷)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加热固体,产生无色气体:
B.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出现白色浑浊:
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22.(2022·湖南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通入冷的溶液:
B.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C.溶液中加入产生沉淀:
D.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
1. (2024·浙江卷)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 催化剂降低NO与CO反应的活化能
C. 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 (2024·山东卷)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 松木→油烟→徽墨
C. 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 端石→端砚
3.(2023·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4.(2023·浙江卷)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转移电子 B.是还原产物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为负极产物
5.(2023·辽宁卷)一定条件下,酸性溶液与发生反应,(Ⅱ)起催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Ⅲ)不能氧化
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该条件下,(Ⅱ)和(Ⅶ)不能大量共存
D.总反应为:
6.(2023·湖南卷)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B.反应Ⅰ和Ⅱ中,元素和S都被氧化
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
D.反应Ⅰ和Ⅱ中,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
7.(2023·北京卷)离子化合物和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
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相同
8.(2023·湖北卷)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
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9.(2022·天津卷)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C.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反应(Ⅱ)中NO是氧化剂
10.(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氧化产物 B.SiH4发生还原反应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
11.(2022·北京卷)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减小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向和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D.向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
12.(2022·山东卷)实验室制备过程为:①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氧化制备;②水溶后冷却,调溶液至弱碱性,歧化生成和;③减压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减压过滤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用瓷坩埚作反应器
B.①中用作强碱性介质
C.②中只体现氧化性
D.转化为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
13.(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还原反应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发生反应,转移电子
14.(2022·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发生氧化反应
B.a和b中转移的数目相等
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
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
考点一 阿伏加德常数
1.(2024·广东·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氯碱工业涉及H2、Cl2、NaOH等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Cl2含有s-p σ键的数目为NA
B.0.1mol·L-1NaCl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 H2和Cl2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D.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2.(2024·全国·模拟预测)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01kPa下,22.4L氮气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A
B.2.0L1.0mol·L 1NH4Cl溶液中,NH的数目为2NA
C.0.3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8NA
D.质量比为2:1的SO2和O2充分反应生成SO3小于2NA
3.(2024·海南·三模)反应(未配平)可为火箭发射提供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7g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B.0.1mol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C.常温常压下,3.2g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5
D.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4.(2024·北京·三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电子的数目为
C.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气体原子数目为
5.(2024·河北·三模)据报道,北京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某团队利用相变和重结晶的方法,在非晶表面上实现了二维半导体磅化钼()单晶薄膜的无缝制备。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个该“碲化钼”组成的单晶薄膜中含有中子数为
B.14 g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
C.60 g 晶体中含有共用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 L中含有O原子数为
考点二 离子反应
6.(2024·贵州·模拟预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Fe3+、、Cl-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Na+、、
D.=1×10-13mol/L的溶液中:、Cu2+、Cl-、
7.(2024·广西柳州·模拟预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放入水中:
B.通入酸性溶液中:
C.盐酸除锅炉水垢:
D.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
8.(2024·浙江·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HNO2 B.ClO2 C.NaI3 D.冰水混合物
9.(2024·安徽合肥·三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也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 少量HCl溶液
B 、、、 少量溶液
C 、、、 过量醋酸溶液
D 、、、 通入少量
A.A B.B C.C D.D
10.(2024·陕西汉中·二模)下列有关离子反应、共存和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入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B.某溶液中滴加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C.用溶液可鉴别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
D.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
11.(2024·河北·模拟预测)下列实验产生的现象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碘水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水层接近无色
B.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C.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铜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并微热,静置,溶液不分层
12.(2024·山东菏泽·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KBr废液制备溴单质,其流程如图所示(“氧化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出”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可用乙醇从溴水中萃取溴
C.“氧化1”时若1 mol发生反应,则转移4 mol电子
D.“氧化2”时发生反应
13.(2024·浙江·模拟预测)已知反应:2LiCoO2+3H2SO4+H2O2=Li2SO4+2CoSO4+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作氧化剂
B.H2O2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C.消耗1molLiCo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值为2∶1
14.(2024·吉林松原·模拟预测)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B.利用双氧水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产生蓝色沉淀:
D.工业上用足量纯碱溶液吸收氯气:
15.(2024·陕西商洛·模拟预测)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砷化镓(GaAs)是半导体材料,气相生长法制备GaAs的原理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镓(31Ga)含电子的数目为
B.含共价键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含中子的数目为
D.反应③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三年真题
2024 小
2023 小
2022 小
2024 小
2023 小
2022 小
2024 小
2023 小
2022 小
一年模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