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公转课件(共1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地球的公转课件(共1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31 21: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8张PPT)
新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第二节
EARTH'S REVOLUTION
目录 | CONTENTS
01-地球公转的特征
0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0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特征
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恒星年,所需要的时间为
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①平均角速度:59’/天
②平均线速度:30千米/秒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图1-12地球公转轨道示意
注:本教科书的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顺时针
# 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速度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
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S2
S1
#地球公转轨道与公转速度
近日点
(离太阳最近的点)
远日点
(离太阳最远的点)
比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角速度、线速度大小?
角速度:近日点>远日点
线速度:近日点>远日点
#地球公转轨道与公转速度
1月初 近日点(A) 最快(角速度、线速度)
7月初 远日点(B) 最慢(角速度、线速度)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夏半年
冬半年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
北半球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
分析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多出7天的原因?
近日点(1月初)
远日点(7月初)
北半球夏半年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北半球冬半年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P12活动探究
主要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
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
思考:为什么南半球冬季比北半球冬季更冷?
1、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轨道面叫作黄道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面
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叫作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约23.5°,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66.5°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图1-13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最北到达北纬23.5°(北回归线)
最南到达南纬23.5°(南回归线)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最北到达北纬23.5°(北回归线)
最南到达南纬23.5°(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6月22日
9月23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 P14活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在图1-14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 P14活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根据所绘图示,分别说出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和向南移动的时段。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夏至日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秋分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冬至日 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日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2.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①到②、④到⑤
近日点
远日点
- 地球自转的特征 地球公转的特征 运动周期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以太阳为参照点 1太阳日=24小时 (昼夜交替现象的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或1°/4分) 平均约59’/天 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0 km/h)递减 平均约30 km/s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 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判断
1.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
2.地球公转周期为366日。(  )
3.地球公转速度保持不变。(  )
4.黄赤交角指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
5.如果没有黄赤交角,也就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6.黄赤交角目前约为66.5°。(  )
7.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  )
8.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
×
×
×

×

×
×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
1. 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
第二步:在图中过地球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第三步: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如图3。
第四步: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第五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第六步: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是
A. A B. B C. C D. D
2.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A. A和B B. B和C
C. C和D D. D和A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地球上热量分配将会均匀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
寒带,有极昼极夜
温带,无极昼极夜,也无直射
热带,有太阳直射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小?
黄赤交角变大?
黄赤交角变大(变小)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 扩大(缩小)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变快(变慢)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核心考点
突破
(2)具体分析(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3.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
OA
昼夜长短的变化
OB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划分
OC
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
OC-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 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 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气候四季
北温带国家多把_________月确定为春季,_________月确定为夏季,__________月确定为秋季, 月和次年 月确定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
最大
最长
最小
最短
3、4、5
12
1、2
6、7、8
9、10、11
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我国传统上以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
西欧、北美国家多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
欧美四季的划分,比我国传统四季要推迟一个半月左右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以春分点作为0°起点,地球每运行15°,日期大约经过15天,对应一个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图。
1.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出现在
A.3月6日前后 B.3月31日前后 C.4月5日前后 D.4月20日前后
2.从立春到立夏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南极处于最佳科学考察时期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北京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以春分点作为0°起点,地球每运行15°,日期大约经过15天,对应一个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图。
3.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五带,其中关于五带内发生的天文现象,正确的是
①热带每年太阳直射一次 ②北温带每年太阳直射一次
③南温带无直射、无极昼与极夜现象 ④寒带有极昼与极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OB-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半球
夜半球
昼弧
晨昏线
夜弧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各地的昼弧和夜弧不等长
如果昼弧比夜弧长,则白昼长、黑夜短如果夜弧比昼弧长,则黑夜长、白昼短
#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北半球)
春分/秋分
冬至
夏至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均为12小时
昼最短,夜最长
极夜范围最大
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最长,夜最短
极昼范围最大
纬度越高,昼越长
南半球于北半球情况相反;赤道永远昼夜等长。
N
S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
【变化】
昼长先变长(夏至日最长)后变短
夜长先变短(夏至日最短)后变长
【分布】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半球夏半年的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点
【春分日→秋分日】
思考:此时段,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如何分布?
N
S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
【秋分日→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冬半年的昼夜长短
【变化】
昼长先变短(冬至日最短)后变长
夜长先变长(冬至日最长)后变短
【分布】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思考:此时段,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如何分布?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在哪哪长
思考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有什么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与直射点位置无关。
哪移哪长
思考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有什么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思考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极昼极夜范围有什么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极圈内,纬度越高,则进入极昼(或极夜)越早,退出极昼(或极夜)越晚,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时间越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 南半球
何时昼最长,夜最短? 夏至 冬至
何时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 夏至
何时昼=夜 春秋分 何时昼长夜短? 夏半年(春分→秋分) 夏半年(秋分→春分)
何时昼短夜长? 冬半年(秋分→春分) 冬半年(春分→秋分)
何时昼变长,夜变短? 冬至→夏至 夏至→冬至
何时昼变短,夜变长? 夏至→冬至 冬至→夏至
何时出现极昼? 夏半年(春分→秋分) 夏半年(秋分→春分)
何时出现极夜? 冬半年(秋分→春分) 冬半年(春分→秋分)
在哪哪长
哪移哪长
P18活动-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结合课文关于昼夜长短变化的描述,依据图1-15、图1-17中的相关数据,在图1-21中分别绘出冬至日、二分日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冬至日
冬至日
春、秋分日
P18活动-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根据所绘图示,你能归纳出什么规律?
冬至日
冬至日
春、秋分日
夏至日,北半球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昼,南半球夜大于昼,纬度越高,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夜;
冬至日,南半球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昼,北半球夜大于昼,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夜。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是66.5°N处的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判断图中横坐标中A、B、C、D四处所表示的节气
0
6
12
18
24
时长
(小时)


B
A
C
D
E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秋分
#昼长随时间的变化线示意图
从赤道到极圈,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越大
昼长或夜长随时间的变化是以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
#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夜长=24小时
上午=下午;上午=12时-日出时间;下午=日落时间-12时
上半夜=下半夜;上半夜=24时-日落时间;下半夜=日出时间-0时
下半夜+上午=12小时;下午+下半夜=12小时
#昼夜长短的计算
纬度相同,昼长相同
根据地球对称性求算(同纬不同球,昼夜互补)
x N的昼长=x S的夜长; x N的昼长+ x S的昼长=24小时
特殊地区的昼长
赤道地区的昼夜等长,永远是12小时,6时日出,18时日落
极昼地区的昼长是24小时 ;极夜地区的昼长是0小时
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昼长=昼弧度数/15°;夜长=夜弧度数/15°
某地昼长(及日出、日落时间)是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的
D
A
F
E
B
C
G
#昼夜长短的规律
abcd的纬度数值相同
在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在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
在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关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
关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
#昼夜长短判断纬度高低
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
从赤道到极圈,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大(从0h至24h)
极圈内,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一致,均为24h
同一时间,纬度越低,昼长越接近12小时,昼夜长短相差越小
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越大,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相差越大,纬度越高
关于二分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昼夜长短的差值一样
#各纬度昼长及年变化幅度
地点 夏至日 冬至日 变化幅度
赤道 12时 12时 0
20°N 13时13分 10时47分 ±1时13分
40°N 14时51分 9时9分 ±2时51分
60°N 18时29分 5时31分 ±6时29分
66.5°N 24时 0时 ±12时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1.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1. 若某日甲地(50°E,50°N)昼长10小时,则该日乙地(50°W,50°N)日出的地方时是
A. 4时 B. 5时 C. 7时 D. 8时
2. 若某日甲地(50°E,50°N)昼长10小时,则该日乙地(50°W,50°S)日出的地方时是
A. 4时 B. 5时 C. 7时 D. 8时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2题。
1. 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B.甲、乙、丙
C.丙、丁 D.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2. 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2023·云南大理期末)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
D.甲与丁不在同一半球
1
2
3
4
5
6
7
8
9
10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昼短夜长、乙地昼夜等长,丙、丁两地昼长夜短。根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乙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位于同一半球,但不能确定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甲地所在半球与丙、丁两地不同。D项正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练透》
P1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3·云南大理期末)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2.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赤道终年昼夜等长,纬度越高的地点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甲地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最大,故甲地纬度最高,A项正确。
《练透》
P110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1. 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份分别是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2. 在图示月份中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昼长>12h
昼变短
直射南半球
直射点北移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1. 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 图中五地中
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
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纬度:①=⑤>②=④>③
昼变长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该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S、66°S、0°、40°N B.66.5°S、66°S、40°S、40°N
C.40°S 、66.5°N、66°N、0° D.66.5°N、66°N、40°N、40°S
0
a
b
2
4
6
8
10
12
14
16




昼变长
直射点北移
昼变短
P14活动-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不同的季节,学校一般会执行不同的作息时间,其地理原因是什么呢?
就地方时来说,赤道各地日出、日落的时刻每天都一样吗?
如果每天都一样,那什么时刻日出,什么时刻日落呢?
因为不同的季节,昼长不同,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就地方时来说,赤道各地日出日落时刻每天一样,每天6: 00日出,18: 00日落。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1.按照图示季节分配所属的城市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表现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右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中,最早进入春季的是
A.武汉 B.上海
C.郑州 D.青岛
纬度越低,气温回升越早,根据图示纬度,选项中城市纬度最低的是武汉,故最早进入春季的是武汉。
16
17
18
19

《练透》
P1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右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多年平均天数。读图,完成5~6题。
6.南昌冬季天数少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B.海拔较低
C.受海洋调节明显 D.白昼较长

《练透》
P113
南昌冬季天数少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北京多,气温较高,相比北京,南昌纬度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所以冬季气温较高,A错、D对。
海拔、海洋调节作用对两地造成的差异小,B、C错。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气象信息可能是哪一天
A.11月18日 B.9月23日
C.8月28日 D.3月28日
2.图示气象信息当天,以下四地昼最长的是
A.重庆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昼长10小时20分钟
直射南半球
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3·陕西渭南期末)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两城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14~15题。
14.乙城经度为
A.86°E B.90°E C.146°E D.150°E
15.甲城位于乙城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练透》
P114

昼长13h14
日出地方时5:23/日落地方时18:37
方法1:算日出/日落地方时
正午北京时间14:00
方法2:算正午北京时间
vs正午地方时12:00
vs日出北京时间7:23/日落北京时间20:37
=日出北京时间+上午/日落北京时间-下午
上午=下午=6h37
=12:00-上午/12:00+下午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甲城 5:30 19:00
乙城 7:23 20:37
计算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
上午
(1/2昼长)
日出地方时
正午地方时
12:00
日落地方时
日出北京时间
正午北京时间
日落北京时间
下午
(1/2昼长)
正午
日出
日落
昼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4.乙城经度为
A.86°E B.90°E C.146°E D.150°E
15.甲城位于乙城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练透》
P114

昼长13h14
昼长13h30
昼长>12h
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甲昼更长,纬度更高,位于乙的北方
昼长差别不大,但甲城日出时间远早于乙城
甲位于乙的东方
(2023·陕西渭南期末)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两城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14~15题。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甲城 5:30 19:00
乙城 7:23 20:37
家住常州(31.5°N,119.5°E)的小明在2021年11月23日日出时刻打开手机上的世界时钟,屏幕显示信息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6~18题。
16.该日常州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10分 B.10小时50分
C.13小时10分 D.13小时50分
17.该日珀斯(31.5°S,115.5°E)日出时,莫斯科的区时为
A.0:25 B.5:25
C.6:35 D.1: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练透》
P114

昼长=上午*2=(12-日出时间)*2
珀斯夜长=常州昼长=10h50
上半夜=下半夜=5h25
日出时间=0:00+下半夜=5:25
第1步:算珀斯日出时间
同纬不同球
5:25-5h
第2步:
算莫斯科区时
常州时间≈北京时间≈珀斯时间
=东八区区时
31.5°N
31.5°S
常州
珀斯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家住常州(31.5°N,119.5°E)的小明在2021年11月23日日出时刻打开手机上的世界时钟,屏幕显示信息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6~18题。
18.下图所示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与此时最接近的是

直射南半球+晨线附近
O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一地的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
当地地方时为12:00
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
太阳在地平面以上,太阳高度角>0°,为白天
太阳在地平面以下,太阳高度角<0°,为黑夜
日出日落时,即在晨昏线(圈)上,太阳正在地平面上,太阳高度角=0°
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但只有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90°
南天极
#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
太阳周日视运动实质上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在天文学上,天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地心、日心或银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任意天体都可以投影到天球上,它们的投影在天球上的运动就被称为视运动
地轴无限延伸,就成了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两个交点为天极。与天轴垂直,平均分割南北天球的圆被称为天赤道,它实际上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求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
地心
太阳直射点
日心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找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做太阳光线:连接日心和地心/连接太阳直射点和地心
做该地的地平面:即为该点与地球的切面
正午太阳高度角即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太阳直射点:经过地心的太阳光线与直射经线的交点
太阳光线
地心
太阳直射点
日心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推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近大远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按公式:
H=90°- 纬度差
纬度差是当地纬度与当日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P16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如图1-20,图中4点为太阳直射点,其纬度为δ,B点的纬度为φ,H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图1-20 正午太阳高度图解
当地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同半球
即当地为夏半年
当地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异半球
即当地为冬半年
P16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如图1-20,图中4点为太阳直射点,其纬度为δ,B点的纬度为φ,H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图1-20 正午太阳高度图解
B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H=90°-|φ-δ|。
公式中φ取正值;当地夏半年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几何知识点,理解上述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按公式:
H=90°- 纬度差
纬度差是当地纬度与当日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求纬度差: 【同减异加】同半球大值减小值,异半球相加
P16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如图1-20,图中4点为太阳直射点,其纬度为δ,B点的纬度为φ,H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图1-20 正午太阳高度图解
利用上述公式,完成表格内容。
地点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 春分日、秋分日 冬至日
北京 约40°N
海口 约20°N
73.5°
50°
26.5°
86.5°
70°
46.5°
H夏至=90°-(40°-23.5°)
H春秋分=90°-(40°-0°)
H冬至=90°-(40°+23.5°)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按公式:
H=90°- 纬度差
纬度差是当地纬度与当日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求纬度差:【同减异加】同半球大值减小值,异半球相加
赤道:
极点(极昼):
切点(极昼) :
H=直射点纬度的余角
H=直射点纬度 且没有日变化
H=2倍的直射点纬度
90°-(α-0°)
90°-(90°-α)
90°-[(90°-α)- α]
赤道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北极圈
66.5°N
北极点
90°N
南极圈
66.5°S
南极点
90°S
春秋分日
3月21日
9月23日
冬至日
12月22日
夏至日
6月22日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互余)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B、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P15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
结合课文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描述,依据图1-16、图1-17中的相关数据,在图1-18中分别绘出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夏至日
冬至日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④﹥② = ③﹥⑤﹥①
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图中的五点
同纬相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赤道地区
最大 —— 最小 —— 最大 —— 最小 —— 最大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赤道-北回归线地区
增大 —— 最大 —— 减小 —— 最大 —— 减小 —— 最小 —— 增大
(春分) 直射 (夏至) 直射 (秋分) (冬至)(次年春分)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来增去减
增大 —— 最大 —— 减小 —— 最小 —— 增大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北回归线地区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来增去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增大 —— 最大 —— 减小 —— 最小 —— 增大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地区 最大值 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次最大值(夏至) 一次最小值(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次最大值(冬至) 一次最小值(夏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 两次最大 (直射时当地时) 一次最小(南半球在夏至,北半球在冬至)
赤道 两次最大(春秋分) 两次最小(冬至、夏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易错辨析
南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昼长也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南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点,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当太阳直射该点时,该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但是昼长并没有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点,在夏至日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点,在冬至日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哪移哪长】直射点向本地所在半球移来,则昼长变长,夜长变短,移去反之
节气 图示 最大值地区 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冬至日
春秋分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地区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地区
赤道
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易错辨析
夏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夏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2题。
1.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 北温带 B. 南温带 C. 0°~23.5°N 之间 D. 0°~23.5°S 之间
2. 在图中A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A. 黑夜最短 B. 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 气温最高 D. 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点B)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曲线
90
60
30
0
正午太
阳高度
夏至
冬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北极点
南极圈
南极点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点、南回归线、南极圈、南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曲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不算负值) 回归线内
回归线~极圈
极圈以内
当地纬度+23.5°
47°
113.5°-当地纬度
90°-[90°-(x+23.5°)]
[90°-(x-23.5°)]-[90°-(x+23.5°)]
[90°-(x-23.5°)]-0°
#“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的用途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6月22日至9月23日,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 高-低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近大远小,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的用途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若黄赤交角为35°,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为(双选)
A. 冬至日变大 B. 冬至日变小
C. 夏至日变大 D. 夏至日变小
思考:北京的昼长怎么变?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 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 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68.5°N
53.5°N
38.5°N
思考:我们的正午太阳高度何时比杭州大?
课外探究1:观测日影
用观测日影的方法,估测椒江的经纬度
估测经度:求地方时12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
估测纬度:求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课外探究2:观察日晷
晷盘: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与谁平行?指向什么方向?
晷针:与晷盘的夹角是多少?与谁平行?朝向什么方向?
针影:何时能看见?影长如何变化?正午针影指向什么方向?一天中转动的方向?秋分日前、后转动的方向一样吗?
只有一面吗?何时看上盘?何时看下盘?
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的判读
突破
昼长及半球判读:根据某地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得出该地的昼长,若昼长=12h,则该地位于赤道;若昼长>12h,则该地与直射点位于同半球;若昼长<12h,则该地与直射点位于异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判读:某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如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正午太阳高度的出现时间及经度判读:如A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0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则A地为150°E
特殊判读: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应位于南北之间;B地昼长24h,且最低太阳高度正好为0°,应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即为切点(极昼);C线昼长为24h,且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应位于极点(极昼)
南天极
#太阳周日视运动原理
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
太阳周日视运动实质上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在天文学上,天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地心、日心或银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任意天体都可以投影到天球上,它们的投影在天球上的运动就被称为视运动
地轴无限延伸,就成了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两个交点为天极。与天轴垂直,平均分割南北天球的圆被称为天赤道,它实际上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观察者位于北极点
北极
南极
北极点上的地平面
春/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极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24时
太阳高度
直射点纬度
0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左图为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A. A B. B C. C D. D
C点的纬度是?
90°S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上图是我国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
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 30°N,90°E B. 26°52′N,90°E
C. 23°26′N,120°E D. 36°52′N,150°E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1.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 东半球赤道上
B. 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 西半球赤道上
D. 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60°W
确定地方时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确定房屋的朝向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确定楼间距、楼高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时
确定地方时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所求地与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纬度大小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地剖面示意图。
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 地方时)在 A 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 55.5 °,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
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 55.5 °S B. 55.5 °N
C. 34.5°S D. 34.5°N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
确定房屋的朝向
#太阳的视运动图——正午太阳方位
S
N
S
N
直射点以北:太阳位于正南
直射地区:太阳位于天顶
直射点以南:太阳位于正北
取决于直射点的位置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甲、乙、丙是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两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下列对三座房屋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乙地位于南温带 D.丙地位于北温带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1. 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时
A.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B.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移
C.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23.5°N
23.5°S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左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1. 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 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
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照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越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长度缩短为0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日影越短;反之,正午日影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全球不同地区、不同节气的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规律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太阳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极点:北极点日影只朝南,南极点日影只朝北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读a、b两城市6月22日和12月22日正午旗杆(等高)影长及朝向示意图。
关于a、b两城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有极昼极夜现象,b城没有
B.b城有阳光直射现象,a城没有
C.a城昼长变化幅度大于b城
D.b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a城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远
相邻两幢楼房的最小间隔,要考虑后楼底层全年正午能有阳光照到,即取决于当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
已知南楼高度h,则最小楼间距L为
L=h · cot H(H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已知楼间距L,则南楼最大楼高h为
h=L · tanH(H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确定楼间距、楼高
23.5°N
N
h
H
L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30°N)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
1.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
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
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2.某个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
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tan35°≈0.7 tan45°≈1 tan60°≈1.73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2010 安徽)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
1. 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2. 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太阳能集热面与地面夹角应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时,即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例如,北京在夏至日时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5°,在冬至日时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5°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洛阳(112°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1. 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
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 23.5° B. 35°
C. 66.5° D. 55°
2.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 海口 B. 重庆 C. 拉萨 D. 吐鲁番
课时作业
《地球的公转》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家乡潍坊市(36.5°N,119.1°E)进行实地考察。该学习小组观测太阳,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仰角为60°。下图为该小组观测到的某居民楼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
1.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
B.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当日昼长夜短
D.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2. 为了冬至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学习小组建议居民将太阳能集热板
A. 调整方向 B. 不用调整 C. 角度大约上调9° D. 角度大约下调9°
12时3分36秒
6.5°N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运行15天,返回舱于6月26日在内蒙古顺利着陆。
1.“神舟十号”发射一个月后地球公转的速度
A. 正在变快 B. 快慢不定
C. 接近最快 D. 正在变慢
2.“神舟十号”发射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1.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 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 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2. 在每年10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 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 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下图曲线是某地某日一天的旗杆影子轨迹图。甲处为旗杆矗立点,虚线为旗杆影子。
1. 代表当地日出时旗杆影子的是 (数字)。
2. 该地可能是: A. 新加坡 B. 悉尼 C. 巴黎 D. 南非
3. 旗杆影子位于“4”位置时,北京时间是13时40分。
则甲地经度是 。
1
95°E
课时作业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图,回答3~4 题。
3.图中数字分别对应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⑤位置时,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昼长变长
B.这一天,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D.这一天过后,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课时作业
[2020·湖北黄冈联考] 图中,图甲中的阴影表示黑夜,C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0,图乙为①②③④四地昼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甲所示时刻 (  )
A.北京时间为14时
B.武汉太阳高度为该日最大值
C.CD线两侧日期不同
D.华北平原正逢日落
6.若图甲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则图乙所示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B点全年昼长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时作业
 [2020·济南二模] 某日,家住济南的李先生在21时收到了在外地旅游的朋友发来的实时照片,通过聊天得知,此时汽车的前进方向是西偏北10°(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日济南 (  )
A.昼将变长 B.正值1月
C.昼长夜短 D.日出东南
8.该地可能位于 (  )
A.摩尔曼斯克(69°N,33°E) B.乌苏(44°N,84°E)
C.悉尼(33°S,151°E) D.巴西利亚(15°S,47°W)
课时作业
 [2020·河北大名一中月考] 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图)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据此完成第11题。
11.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B.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C.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D.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课时作业
13.图为某时刻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P点的纬度
(20°N,45°W)。70°N。
(2)比较A、B、C三点白昼长短。
昼长C>A=B。
(3)说出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
70°S及其以南地区。
课时作业
13.图为某时刻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如果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19:20,计算A点的昼长,并判断B点所属时区。
14小时40分钟。西十区。
(5)说明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北半球白昼的变化情况。
第一种情况: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短。第二种情况: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长。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1~2题。
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甲点时(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图1       图2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1~2题。
【解析】第1题,从图2中看出,甲为近日点附近,丙为远日点附近。在时间上近日点为1月初,远日点为7月初。由于图1中N点公转速度最慢,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丙点附近)。
第2题,当地球公转到甲时,为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快。而此季节北京为寒冷干燥的冬季。B、D两项与题干无关。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①正东 ②正西 ③正南 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
B.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C.正午比上午大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读图,回答7~8题。
【解析】第7题,正午时太阳处于房屋的正南方或正北方,所以门朝正南或正北。
第8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屋内地面在正午时的光照面积越小,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夏至日时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所以光照面积最小。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 该地的经度为(  )
A.30°E B.30°W C.60°E D.60°W
10.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
A.10°N B.10°S C.50°N D.50°S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北京时间为18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计算出其经度为30°E。第10题,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10°N和10°S一年中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45°;该地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其南方,由此可判断出该地位于50°N而不是50°S。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
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课后作业
《地球的公转》
【答案】(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度数:23.5°。 含义:表示黄赤交角。
结果: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3)南 北 (4)变大 变小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出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第(2)题,由∠α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判断出∠α为黄赤交角,其结果是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3)题,由C、D两处的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第(4)题,根据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及极圈的纬度关系,确定当黄赤交角变化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