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7张PPT)
地表形态的塑造
Shaping earth's surface
第二章第二节
湘教版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02
1.2万米!什么作用造成的?实际只有8800多米!又是为什么呢?
2020年12月8日,12月8日,中国、尼泊尔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大约1300万年前,珠峰的高度一度达到了1.2万米,如今我们看到的珠峰高度,只不过是它曾经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二多罢了。
导入新课
思考:分析“女王头”的形成原因
资料:我国台湾著名地质公园的野柳风景区存有珍贵的“镇园之宝”——“女王头”。但它修长的脖颈因为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已经变得十分细弱。经专家测算,“女王”的脖颈每年仍以一定的速度变细,依照风化速度,“女王头”可能即将面临“断头”命运。
外力作用
External force
风化
Weathering
搬运
Carry
堆积
Accumulation
侵蚀
Erode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风、冰川等。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出现上述过程。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
(3)结果:使地表趋于平坦(例如削低高山、填平洼地)
(4)常见的外力有:
太阳辐射能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流水
风力
冰川
海浪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
The effect of external for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
The effect of external for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作用力量
Function force
风、流水
冰川、生物等
能量来源Energy sources
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Forms of expression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流水侵蚀:美国布莱斯峡谷
丹霞地貌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毛泽东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蒨。——《过荆门》李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跟着古诗词游览览长江胜景,学习河流地貌
课堂导入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Fluvial process and surface morphology
贰
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
Fluviation
阅读教材第39-41页,思考以下问题
1.在构造抬升区、构造稳定区或构造沉降区,在河流的作用下会分别形成哪些地貌类型?
2.水蚀作用有哪些类型?分别形成哪些地貌类型?
3.流水的沉积作用有何特点?
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地球表面大多数地区受到流水作用的塑造。
外力的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2.在构造抬升区、构造稳定区或构造沉降区,河流作用会分别形成哪些地貌类型?
作用地区 作用形式 地貌类型
构造抬升区 侵蚀切割作用 侵蚀地貌
构造稳定区或构造沉降区 沉积作用 堆积地貌
1.流水地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构造抬升区
构造稳定区/沉降区
下切侵蚀
溯源侵蚀
沉积作用为主
侵蚀作用为主
侧向侵蚀
冲积平原
三角洲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河流
堆积
Stream deposition
河流
侵蚀
River erosion
下蚀
使河变深
侧蚀
使河变宽
溯源侵蚀
使河向源头方向变长
上游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呈“V”形,
河道几乎占据整个河谷
水蚀作用及河谷发育过程:
中游下蚀减弱,以侧蚀为主
形成“S”形河湾,凹岸凸岸,
河谷由于侧蚀使河床不对称
下游以侧蚀、堆积为主
河谷呈槽形,即“U”形
河谷宽而浅,两岸为冲积平原
a.河谷发育初期
b.河谷发育中期
c.河谷发育后期
水蚀作用
Water erosion
河流侵蚀方式
1
下切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峡谷
下切侵蚀
下切侵蚀是指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
多发生在构造抬升的山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
结合视频与图片,概括虎跳峡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结合视频与图片,概括虎跳峡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特点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横剖面呈“V”形
原因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向下侵蚀为主
课堂活动
峡谷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表迅速隆起,河流剧烈下切而形成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重庆白帝城的夔门
景观欣赏
瀑布又称跌水,一般为溯源侵蚀,向河源方向发展。
溯源侵蚀: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移动的现象。如瀑布又称跌水,一般为溯源侵蚀,向河源方向发展。画面下部的两道坎就是黄果树瀑布一步步后撤留下的脚印。
河流侵蚀方式
2
溯源侵蚀
瀑布与河流的溯源后退
阅读拓展
瀑布形成过程
上层河床较硬,下层河床岩层较软
河流将较软的下部掏空,上部岩层悬空
河流继续侵蚀,上下岩层差距扩大,悬空的岩层崩塌,瀑布后退
急流
硬岩悬垂处
瀑布
柔软的岩石被侵蚀的更快
软的岩石被侵蚀形成跌水潭
深水潭
岩石上硬下软
尼亚加拉大瀑布
景观欣赏
我国黄河壶口瀑布也处在不断向上游移动的过程中,其后退速度约为1.2米/年,但后退速度在逐渐变慢,这可能与黄河水量变小有关
壶口瀑布
景观欣赏
溯源侵蚀与河流袭夺
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水蚀作用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
河流袭夺前
河流袭夺后
地淤沟
旋峰峪
恶沟
地淤沟
旋峰峪
恶沟
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
活动探究
(1)读图2-45,从水蚀作用角度,解释图2-44中的水系演变现象。
恶沟源头较陡,水流速度更快,对河床的侵蚀作用较强,长期的溯源侵蚀使恶沟,切穿了原来的分水岭,在地淤沟附近夺取了另一条河流的上游河段。
河流袭夺后
地淤沟
旋峰峪
恶沟
恶沟
地淤沟
恶沟
旋峰峪
河流袭夺条件
两河距离近
低位河溯源侵蚀强
两河有高差
分水岭岩性
袭夺
条件
高位河
低位河
溯源侵蚀的河流
分
水
岭
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
分
水
岭
袭夺河
被夺河
断头河
改向河与袭夺湾
河流袭夺后的地貌
袭夺河
断头河
改向河
低位河
失去源头的
高位河下游河段
高位河上游
被夺河
高位河
袭夺湾
被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
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出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袭夺湾位于两河之间,落差可能甚大,易形成瀑布跌水)。
风 口
被袭夺的哑口处
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
分
水
岭
袭夺河
被夺河
断头河
改向河与袭夺湾
(2)旋峰峪附近的河谷非常宽浅,径流量很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河流冲积沙砾石及亚砂土。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旋峰峪附近的河谷上源被恶沟袭夺后,河流径流量减小,搬运能力减弱,导致大量河流沙砾石及亚沙土沉积下来。
河流袭夺后
地淤沟
旋峰峪
恶沟
恶沟
地淤沟
恶沟
旋峰峪
(3)议一议,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及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
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加大,侵蚀能力加强,河谷会不断变宽变深。
河流袭夺后
地淤沟
旋峰峪
恶沟
恶沟
地淤沟
恶沟
旋峰峪
2.从名称上推测西汉水与汉江在地质历史上的关系,并说明其成为嘉陵江支流的原因。
四川盆地原为古湖泊,白垩纪时古湖水被蚀通外泄,湖水排干,古湖床出现河床,即古嘉陵江河道前身。古嘉陵江源头至略阳即止。在原南充县境内,形成众多河曲,后随着地质构造运动,河曲深嵌峡谷之中,青居曲流是嵌入式河曲中最典型的代表。河流在此画出一个359°的“Ω”形态,其顶端最窄处仅400米,堪为世界奇观。
听课手册
《地表形态的变化》
从名称上看,地质历史时期,其应为汉江的源头。根据材料,古嘉陵江源头仅到略阳止,后由于古嘉陵江不断发生溯源侵蚀,袭夺古汉江源头,使其成为嘉陵江的支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河流侵蚀方式
3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凸岸
凹岸
河水流过弯曲的河谷,其主流线因惯性作用而向凹岸偏移,受到较强离心力作用的上层河水会加速流向凹岸,使凹岸水面变高,产生向下水流。凹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凸岸推移,即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
横向环流
以维持水流的连续性,这样就使河床水流构成连续的螺旋状推进的横向环流系统。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时,把泥沙也带到了凸岸。
阅读拓展
识别凹岸与凸岸
在图上标出凹岸与凸岸
尝试画出河流形态俯视图
尝试画出横向环流
A
B
C
D
活学活用
5.“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结合下面河流剖面等流速线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课时作业
《地表形态的变化》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快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慢,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加快
C.凸岸附近流速比凹岸附近流速快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快,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减慢
河流中游流水作用
Fluvial proces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river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侧向侵蚀
曲流带
平直河道 —— 按地转偏向力判读水流偏向
侧向侵蚀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条河流某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河段( )
A.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强烈
B.西南岸基岩坚硬
C.河谷呈“U”形,宽而浅
D.东北岸地层下降
课时作业
《地表形态的变化》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7.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
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
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
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
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
课时作业
《地表形态的变化》
河流流向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凹岸:以侵蚀为主,水较深,主要人类活动有加固堤坝、建设深水码头
凸岸:以沉积为主,水较浅,主要人类活动有发展城镇建设用地、淘金活动
都江堰水利原理
视说地理
探究活动:P45都江堰
分水鱼嘴
宝瓶口
飞沙堰
岷江
外江
内江
灌溉区
(1)在枯水期,都江堰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枯水期的灌溉:
分水鱼嘴,迫使大量江水流入宝瓶口,使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
内江窄面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时,部分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
凹岸
凸岸
探究活动:P45都江堰
分水鱼嘴
宝瓶口
飞沙堰
岷江
外江
内江
灌溉区
凹岸
凸岸
(2)在洪水期,都江堰如何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
洪水期的防洪:
首先通过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外江用于泄洪;
其次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
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探究活动:P45都江堰
分水鱼嘴
宝瓶口
飞沙堰
岷江
外江
内江
灌溉区
(3)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受横向环流的作用,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中挟带的泥沙被底流由凹岸带至凸岸。
宝瓶口地处弯曲河段凹岸中部,右侧是飞沙堰,入口宽而浅,利于减缓河流流速,使泥沙快速沉积,其间泄洪道的堤坝可有效拦截大量泥沙;
而左侧是灌区,入口窄而深,河流流速较大,不易发生沉积。
凹岸
凸岸
下图示意长江裕溪口—曹姑洲—四褐山河床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曹姑洲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抬升 B.流水侵蚀
C.冰碛物堆积 D.流水沉积
2.图中右汊航道较深的原因是( )
A.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作用强
B.断层发育,河流下切侵蚀剧烈
C.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
D.背斜发育,促使河谷形成
课时作业
《地表形态的变化》
在山区,河流侧向发展可使河谷不断展宽。
在平原地区,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 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便会发生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地形平坦的地区更易形成曲流。
河流为什么会变弯?
视频拓展
图为三江平原曲流图。曲流又称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
(1)简析三江平原河曲地貌发育的原因。
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加,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时间推移,出现河曲。
牛刀小试
牛轭湖
牛轭湖自然景观
Natural landscape of oxbow lake
河曲和牛轭湖的形成
视说地理
平直河道
形成曲流
出现曲流颈(P)
裁弯取直
出现牛轭湖
凸岸
凹岸
牛轭湖
Waterfall
①在平坦地区,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②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越来越弯
③河流自然(或人工)截弯取直,河水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
④被废弃的河曲形成了牛轭湖
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
深 切 曲 流
曲峡
“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数条河流。这些河流流经的太行山主脉地区,是“曲峡”分布密集区。图1示意太行山区典型“曲峡”分布地段,图2示意太行山某“曲峡”景观。
(1)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古平原面时期,太行山地区地势平缓,河流侧蚀作用明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曲流发育;
第二阶段,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态,逐渐演变成“曲峡”。
针对训练
3.简述青居曲流的形成过程。
四川盆地原为古湖泊,白垩纪时古湖水被蚀通外泄,湖水排干,古湖床出现河床,即古嘉陵江河道前身。古嘉陵江源头至略阳即止。在原南充县境内,形成众多河曲,后随着地质构造运动,河曲深嵌峡谷之中,青居曲流是嵌入式河曲中最典型的代表。河流在此画出一个359°的“Ω”形态,其顶端最窄处仅400米,堪为世界奇观。
听课手册
《地表形态的变化》
古湖泊湖水排干,湖床裸露,形成盆地。
盆地底部地形较为平坦,古嘉陵江流速较慢,河流的侧蚀作用强,河道不断弯曲,形成河曲。
后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强,河曲深嵌山谷之中,形成嵌入式河曲。
课堂小结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主要发生的河段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长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方向发展
发源地、上游
上、中游
中、下游
流水的侵蚀作用
推移:类似于蠕移,水流作用使得砂粒沿着沟底或者河床滑动活着滚动。
跃移:一定大小的砂粒在水流作用下跳跃前进。
悬移:水流中的细粒物质成悬浮状态随水流运动。搬运能力取决于流速。
流水的搬运作用
明晰概念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会发生机械沉积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
河流
侵蚀
River erosion
河流
堆积
Stream deposition
沉积作用
侵蚀
砾石
搬运
粉沙
沉积
沙
100
速度/(厘米/秒)
1000
10
1
0.1
0.001
0.01
0.1
1
10
100
粒径/毫米
河流流速与携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
河流流速与流水外力作用的关系。
河流流速越大,侵蚀作用越强;河流流速越小,沉积作用越强。
河流沉积作用的规律。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河流流速与携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
河流流速越大,携带泥沙颗粒粒径越大;河流流速越小,携带泥沙颗粒粒径越小。
3.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cm/s
B.0.7cm/s
C.5cm/s
D.30cm/s
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和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3~5题。
听课手册
《地表形态的变化》
4.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和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3~5题。
听课手册
《地表形态的变化》
颗粒直径(mm) 河流流速(cm/s)
P 0.02 200
Q 20 7
洪积-冲积平原
Proluvial alluvial plain
冲积扇
分析冲积扇形成的地理过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砾石和泥沙。
当水流出出山口时,地势突然平缓,流速减缓,河流搬运的物质在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扇状堆积地貌。
主干梳理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形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变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
洪积-冲积平原
Proluvial alluvial plain
请解释冲(洪)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变化情况。
扇顶
扇中
颗粒大,沉积层厚
颗粒细小,沉积层薄
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3~4题。
听课手册
《地表形态的变化》
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3~4题。
听课手册
《地表形态的变化》
河漫滩平原
River Flood plain
河 漫 滩
枯水期出露,
洪水期被淹没
河漫滩
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凸岸沉积形成水下沉积体,沉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描述河漫滩的形成过程
枯水期出露,
洪水期被淹没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多个废弃的河漫滩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 流 阶 地
河漫滩
河流阶地
河漫滩
河漫滩
阶地
河床
枯水位 洪水位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床
【河流阶地的形成】
二级阶地
洪水位
二级阶地
一级阶地
一级阶地
河漫滩
河漫滩
动态演示
地壳间歇性抬升 + 河流下切侵蚀
图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
景观欣赏
阶地位置越高,形成越早。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条河流某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6.图中M地貌( )
①为河流阶地
②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③沉积物颗粒下细上粗
④沉积物形成最晚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课时作业
《地表形态的变化》
江 心 洲
江心洲 :
1)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或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变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水下浅滩;
2)水下浅滩继续堆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
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
3)在心滩的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
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水面,形成江心洲。
河口三角洲
River Estuarine delta
河口三角洲
River Estuarine delta
河口三角洲
River Estuarine delta
当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或入湖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活 动
2.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海水中的离子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降。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量高的河口,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三角洲。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材 料】
课堂活动
Classroom activities
问题: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答案:
(1)物质条件:河流挾带大量的泥沙和胶体物质。
(2)动力条件:①河流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
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
… …
… …
分析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的原因?
1、入海口附近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
2、刚果河流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3、流经刚果盆地,大部分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
学以致用
组成部分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分布 山前 河流中下游 河口地区
形成机制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地势平坦、宽广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图示
课后探究(P44)
查找资料,讨论图片地质景观的特点及成因。
澳大利亚波浪岩
美国波浪谷
澳大利亚波浪岩:地质时期剧烈的岩浆活动使部分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被抬升,外力将其侵蚀而出露。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昼夜温差的变化,花岗岩表层剥蚀,且经风力吹蚀把较下层的外表挖去,留下成蜷曲状的顶部。雨水将矿物质和化学物沿岩面冲刷,同时产生化学作用,留下一条条红褐色、黑色、黄色和灰色的条纹。其形成过程可概括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美国波浪谷:沉积过程中,下层沉积物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覆盖,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砂岩,形成层叠状的结构,后随地壳抬升,砂岩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形成流畅的纹路,宛如波浪一般。它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湖相沉积期、上升剥蚀期、 景观形成期。
总结
外力作用
物理风化
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热膨胀、冻融作用
根劈作用、腐蚀
改变化学成分
风化壳
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
吹蚀
磨蚀
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风积地貌
沙丘
黄土地貌
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
下切侵蚀
侧向侵蚀
溯源侵蚀
V型谷、河流阶地
河曲地貌、牛轭湖
河流袭夺
加深河床或沟谷
使得河床展宽
使得河流长度增加
流水堆积
冲(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地表形态变化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内部
太阳辐射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 震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