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 配套教学设计(39)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 配套教学设计(3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04 10:30:4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3.养成学生实验过程中分析误差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1.称量、过滤等操作由于较长时间没复习,学生容易生搬硬套。
2.实验中出现的误差学生容易忽略。
3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粗盐难容性杂质的去除
(一)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1.突破建议: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是综合了之前学过的称量、溶解、过滤三个基本操作,结合学生对蒸发操作的学习,将其四步操作结合形成完整的实验。
2.突破样例:
【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生】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②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具体、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持。
【师】提出问题,如何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探究过程第一步: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掌握知识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师】利用溶解度的概念分析“为什么用10ml水对3克粗盐进行溶解,而不是100ml水去溶解”。
【生】和氯化钠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有关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溶解度实际应用的理解
【师】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生】完成溶解、过滤的实验操作。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师】提出问题:如何将过滤之后食盐水转变为固体食盐:
【生】根据海水晒盐原理,可以提出蒸发操作
【师】出示温馨提示
1.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在加热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3.热的蒸发皿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烫坏实验台,取用蒸发皿时使用坩埚钳。
思考:1.为什么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
【生】学生分组实验, 反思交流,解决实验中问题
【设计意图】1.完善实验步骤 2.理解粗盐提纯原理
【师】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
【生】小组交流后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二)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评价能力。
1.突破建议:本实验最终各组的产率往往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通过误差分析,培养其对于实验的分析评价能力
2.突破样例:
【师】同学们,经过计算你们得到的产率是多少呢?
【生】汇报展示结果
【师】由于实验误差,我们的结果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个实验的误差是怎么产生的呢?小组讨论解决。
【生】A.食盐还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了; B.蒸发时,食盐溶液剧烈飞溅; C.蒸发后,所得到的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里的食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纸上。E.称量时,数据不准确
【师】这些误差对于实验数据的影响是偏大还是偏小呢?
【生】A.食盐还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了──偏小; B.蒸发时,食盐溶液剧烈飞溅──偏小; C.蒸发后,所得到的精盐很潮湿──偏大; D.蒸发皿里的食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纸上──偏小E.称量时,数据不准确──偏大或偏小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