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雍也(yōng);不愠(yùn);曾子(zēng);三省吾身(xǐng)
B. 好之者(hǎo);逾矩(jǔ);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C. 论语(lùn);曲肱(gōng);笃志(dǔ);传不习乎(chuán)
D. 一箪食(dān);不舍昼夜(shě);乐之者(yuè);逝者如斯夫(fú)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于我如浮云。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C.回也不改其乐/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不舍昼夜/太丘舍去
6.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要求填原文句子。
(1)《论语·为政》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要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 , 。”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 , ”。
9、某班开展以“我所了解的孔子”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
孔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请你写出一个与孔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
《论语》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请你写出其中一个的来历。
①故知新 ②择善而从 ③任重道远 ④诲人不倦 ⑤见贤思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 意思。
(1)不亦说乎 说: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传不习乎 传:
(4)必有我师焉 焉:
(5)博学而笃志 笃:
11.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传∕不习乎
C.可以为∕师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
13.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 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②讱乎!”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选自司马迁《仲尼子弟列传》)
(乙)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注释)①讱(rèn):谨慎。②得无:莫非,能不。
14.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仁者其言也讱(_________)
②斯可谓之仁乎(_________)
③博学而笃志(_________)
④切问而近思(_________)
15.下列各句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牛多言而躁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曲肱而枕之
C.学而时习之 D.博学而笃志
1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君 子 不 忧 不 惧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18.两段文字都提到了“仁”,请分别说说如何做才能求得“仁”。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 ,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文赐金帛。
又有兰子由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②干:求见。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④属:联结。⑤庸:用。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技干宋元 何以战
B.弄七剑迭而跃之 花之君子者也
C.拘而拟戮之 学而不思则罔
D.经月乃放 乃不知有汉
2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21.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
答案
A
2.(1)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 (3)越过 (4)旧知识,学过的知识 (5)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6)对,对于
3.(1)说 悦 愉快 (2)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D 5.D 6.B
7.(1)学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理解,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4)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5)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却不可改变志气。
8.(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1)韦编三绝
(2)略。
10.说,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坚定。
11.(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困惑。(2)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 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2.C
13.学习方法示例: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而笃志
品德修养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14. 仁德 这 坚定 恳切
15.D
16.君 子 / 不 忧 不 惧
17.(1)自我反省,内心无愧,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的呢!(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18.甲文要求得“仁”,就要做到说话小心谨慎,不急不躁,言行一致;乙文要求得“仁”,就要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提高修养。
19、A
20、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奖赏。
21、示例:不赞同。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