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欢乐使者》(片段)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材分析
管弦乐合奏《木星——欢乐使者》由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创作。这部作品是其著名的《行星组曲》中的第四乐章,它描绘了行星木星的威严与崇高,兼有欢快和庄严的多重音乐色彩。乐曲开头部分呈现出快活的节奏,随即进入宽广雄壮的主题旋律,宛若天神在天堂中悠荡。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情绪变化中,霍尔斯特展示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和深厚的音乐造诣。
这部作品不仅在音乐表现上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和学习管弦乐作品的典型教材。通过对乐曲的欣赏与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结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为他们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基础乐理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并具备初步的器乐演奏技能。然而,学生对于大型管弦乐作品的认识和欣赏相对较少,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理解力,锻炼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帮助学生通过多次完整地欣赏《木星——欢乐使者》,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美感的感知能力。
2.艺术表现
通过视唱和器乐演奏,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体会并表现出乐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
3.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基于给定的主题进行小型音乐创作,创作出包含不同节奏和情绪的短篇旋律,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创意和表达能力。
4.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了解作曲家霍尔斯特及其创作背景,认识《行星组曲》的音乐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并增强对音乐文化的综合认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记忆并演奏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并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2.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出现次数,并进行创意性的旋律创作,实现音乐情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
六、教学方法:
听赏法:通过反复欣赏乐曲,帮助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特点和情绪表达,加深对音乐细节的理解。
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体验和看法。
演奏法:通过实际演奏,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创作法: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短篇旋律,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能力。
七、教具准备:
音响设备
钢琴或电子琴
口风琴
教材和乐谱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介《行星组曲》及其创作者霍尔斯特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行星组曲》以及霍尔斯特的音乐生涯,使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霍尔斯特(GustavHolst)是一位英国作曲家,于20世纪初期创作了《行星组曲》。这部组曲以太阳系的七大行星为灵感,每一乐章分别代表一颗行星,赋予其独特的音乐性格。《木星——欢乐使者》作为第四乐章,是组曲中最为著名的部分之一,其欢快而宽广的旋律深深感染了无数听众。
2.播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通过播放乐曲开头部分,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欢快和庄严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听到的这段音乐,让你们想起了什么?感觉到了哪些情绪?”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教师演奏《木星——欢乐使者》第二乐段的《欢乐颂歌》旋律(第19小节)
教师先在钢琴上演奏旋律,并让学生跟随旋律打拍子,帮助他们建立对旋律节奏的初步感知。学生可跟随教师在黑板上或纸上记录下乐谱,以便更好地理解旋律结构。
2.带领学生视唱教科书中出示的旋律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视唱接触《欢乐颂歌》这一段旋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的音高和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准确唱出旋律。
3.讨论主题旋律的节奏特征和情绪表达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和它所表现的情绪。通过教师引导的问答环节,学生可以得出:“这段旋律的节奏主要是欢快而有力的,但同时有着宽广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庄严的情绪。”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这样的节奏和旋律风格让我们感觉到了行星木星的威严和崇高。”
(二)探究
1.完整聆听第二乐段
教师再次播放整段音乐,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尤其是宽广的主题旋律在其中的出现次数。让学生边听边在纸上记录下旋律的出现次数,培养他们的仔细聆听能力和对音乐细节的敏感度。
2.探讨音乐情绪及其变化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段音乐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聆听感受。教师可以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教师引导总结:“音乐一开始欢快,接着变得庄严而宽广,这些情绪变化是通过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表现出来的。”
3.学生用口风琴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乐器演奏练习,重点演奏第1至第9小节。教师应注重纠正学生的错误演奏方法,并强调演奏时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演奏这一段旋律时,请注意每一个音符的连贯性,要表现出一种宽广而庄重的感觉。”
(三)示范
1.教师示范如何创作简短的4小节旋律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根据主题内容创作4小节的旋律。首先,教师强调创作前需确定要表达的音乐情绪,例如欢快、庄严或神秘等。其次,决定旋律的节拍和第一音,并根据节奏进行创作,强调要有重复的节奏,结束音要稳定。教师可以示范几种不同情绪下的旋律创作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创作技巧。
2.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旋律创作
课堂中,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和提示,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4小节旋律。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创作提出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通过这种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音乐创作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情绪的表达。
环节三:巩固延伸
学生创作及展示:
1.根据主题(飞船发射、飞船航行、胜利欢庆等)进行4小节旋律创作
学生分组或者个人,选择一个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教师在旁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创作中的音乐情绪表达和节奏的重复性。例如,飞船发射的音乐情绪应表现出紧张和激动;飞船航行的音乐情绪应是平稳和悠长;胜利欢庆的音乐情绪应是欢快和热烈。
2.展示和评析学生创作作品
创作完成后,教师选择几位学生或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全班讨论。学生们可以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也应指出创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点评帮助学生提升创作能力。
3.选择优秀旋律,师生共同用课堂乐器演奏
对于较为优秀的创作,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用乐器演奏这些旋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作成果,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这一环节不仅能巩固学生对于旋律和节奏的理解,也能激发他们继续创作的热情。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欣赏并分析了《木星——欢乐使者》这一乐曲,不仅学会了其中的一段旋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音乐创作。大家的表现非常棒,通过不同环节的训练,音乐感知和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作业:
请每位同学创作一个与《木星——欢乐使者》情绪相似的4小节旋律,利用本课学到的创作技巧,下节课带来进行展示和分享。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生动介绍及播放乐曲片段,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并提供一个整体的乐曲印象,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对音乐情绪的初步理解。
(2)探究音乐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听赏和分析,深入理解乐曲的结构、节奏及情感。教师在此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演奏技巧。这一环节通过讨论和演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创作和展示,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音乐创作的技巧和水平。
十一、板书设计
木星——欢乐使者
1.介绍行星组曲和霍尔斯特
2.主题旋律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表达
3.主题旋律出现次数
4.4小节旋律创作步骤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记住并演奏主题旋律,并初步具备了创作简单旋律的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表达音乐情绪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个别学生的进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这一课时教学设计意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同时,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