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日出》是美国作曲家费尔德·格罗菲(FerdeGrofé)所创作的《大峡谷组曲》(GrandCanyonSuite)中的第一乐章,这部作品通过丰富的管弦乐表现力,描绘了大峡谷的壮丽景象。其中,《日出》乐章以其柔和而细腻的旋律,刻画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画面。教学中通过音乐欣赏,本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如何描绘自然景观,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西洋乐器和管弦乐作品有一定的接触,但深度理解和辨识乐器音色的能力较为薄弱。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欣赏《日出》这部作品,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管弦乐的理解,增强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音乐欣赏课程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因此,通过《日出》的学习和互动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学习如何辨别《日出》乐曲中的不同乐器音色,能够感受乐曲中描绘的日出景象和美感。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艺术作品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品味和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
学生通过视唱《日出》的主题音乐,掌握旋律的基本走向,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后的感受和联想。
训练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用音乐和语言传达情感的能力。
3.创意实践
通过讨论、绘图等形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音乐感受。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促进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为今后的艺术学习打下基础。
4.文化理解
学生了解《大峡谷组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
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价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听赏《日出》乐曲,感受乐曲描绘的大自然美景。
学习如何通过细致的听赏来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2.教学难点
辨别和对比同类乐器的音色,理解不同乐器在乐曲中所承担的角色及其表现力。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与自然景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语言和绘画表达出来。
六、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赏法、讨论法、视唱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互动体验法等,旨在通过多种感官和思维活动,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日出》这一乐曲。
七、教具准备
VCD、《大峡谷组曲》音频资料。
录音机、磁带、音响设备。
幻灯片、投影仪,展示乐曲的主题音乐。
乐器图片或实物展示,小提琴、单簧管、小号。
纸、笔、绘画工具。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非常美丽的乐曲,大家有没有学过什么乐器啊?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让你特别觉得有趣的事情呢?
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乐器的经历,有的同学可以现场演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直观性原则
展示几种乐器的图片或实物:小提琴、单簧管、小号。
师:大家看一看,这几种乐器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常见的乐器。
师:这些乐器属于什么类型的乐器呢?
生:西洋乐器。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西洋管弦乐器呢?
生:自由回答,可能提到长笛、竖琴、大提琴、圆号等多种乐器。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初听全曲
师:现在我们要听一首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创作的《大峡谷组曲》中的第一乐章,名字叫做《日出》。请大家静静地听,细细地品味,想象音乐描绘的画面和情景。
生:认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的情景。
2.交流感受
师:听完之后,大家能不能描述一下你们听到的音乐画面是什么样的?
生:描述乐曲带来的感受和画面,如太阳从地平线徐徐升起、光芒洒满大地等。
(二)探究
1.复听片段,主题音乐视唱
师:我们刚刚听的音乐中,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旋律。现在请大家看投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主题音乐。
出示《日出》的主题音乐幻灯片,教师伴奏,学生一起视唱主题音乐。
师:大家唱得很好,请大家记住这个美丽的旋律。想一想,这段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生:根据旋律的音色和感觉,讨论并回答可能的乐器,如弦乐奏出柔美的旋律,铜管乐器带来的辉煌感。
2.复听全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完整的乐曲。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和讨论,希望大家能更加注意乐器的演奏和音乐带来的情感!
生:再次听赏全曲,结合所学内容,更深刻地体会乐曲的情感和画面。
(三)示范
1.学生描述与绘图
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根据你们听到的乐曲,画出你心中的日出景象,并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生:进行绘画和简短描述,体会音乐与视觉的结合。
环节三:巩固延伸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画的日出景象和感受。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
讨论不同乐器在乐曲中的表现及作用,进一步加深对乐器音色的理解。
2.实践活动
师:周末的时候,大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或者山顶观看一次日出。看一看真实的日出,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并把你们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
生:将实践活动与课堂学习结合,进行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包括《日出》乐曲描绘的画面、主要的乐器以及主题音乐。
强调通过音乐欣赏来感受自然的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作业
1.绘画与描述
完成“我心中的日出”绘画,并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2.资料查阅与介绍
查阅《大峡谷组曲》其他乐章的相关资料,简单介绍每个乐章的主题和特点,并完成小组分享。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初步的乐曲欣赏和讨论,让学生感知《日出》的旋律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
2.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深入探究乐曲主题、视唱和复听,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感,更加细致地体验乐器音色和表现。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绘画、讨论和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桥接音乐与现实体验,延伸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达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日出》教学设计
1.乐器
小提琴
单簧管
小号
2.主题音乐
视唱与讨论
3.乐曲情境
日出画面
自然美景
十二、教学反思
在这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对《日出》乐曲浓厚的兴趣。通过初听、复听,以及视唱和讨论,学生们不仅能辨识出主要的乐器,还能感受到音乐描绘的大自然画面和情感流动。但是,在辨别乐器音色时,部分学生仍需进一步练习和指导。未来在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乐器试听环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同时,安排的实践活动,如观看日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会音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反响热烈,增强了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和参与度。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