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5课《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5课《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31 08: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 名 学 科 音乐 授课班级
期日 课 题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选自京剧《沙家浜》
学习目标 了解本课的创作背景,感受战士们青松般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认识京剧的打击配乐,并能演唱,亲自实践,体验“西皮、二黄”的唱腔。概要地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板式以及现代京剧的基本知识,能够判断京剧行当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
学习重、难点:1、了解打击配乐,并尝试体验。 2、随京剧哼唱,感受余音绕梁的旋律特点。
课前准备:锣、鼓、镲、脸谱,PPT课件。
学习过程:一、课前系统部分1、故事简介: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 ( http: / / www. / s q=%E6%96%B0%E5%9B%9B%E5%86%9B&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浴血抗日 ( http: / / www. / s q=%E6%B5%B4%E8%A1%80%E6%8A%97%E6%97%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某部指导员郭建光 ( http: / / www. / s q=%E9%83%AD%E5%BB%BA%E5%85%8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 ( http: / / www. / s q=%E6%B2%99%E5%AE%B6%E6%B5%9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养伤,“忠义救国军 ( http: / / www. / s q=%E5%BF%A0%E4%B9%89%E6%95%91%E5%9B%BD%E5%86%9B&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胡传魁、刁德一 ( http: / / www. / s q=%E5%88%81%E5%BE%B7%E4%B8%8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 ( http: / / www. / s q=%E9%98%BF%E5%BA%86%E5%AB%8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依靠以沙奶奶 ( http: / / www. / s q=%E6%B2%99%E5%A5%B6%E5%A5%B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2、作品简介:
现代京剧《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它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提出了修改意见,剧名由毛泽东主席定为《沙家浜》。3、课标分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热爱祖国的多元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4、教材分析沙家浜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京剧《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作为共产儿童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经拥军爱民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但作为现代京剧我们已广泛了解作为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先了解,以便课堂中的成果分享,本课选取《沙家浜》中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为切入点,感受京剧的演奏技巧,充分体验艺术魅力,体会沙家浜地区人民勤劳质朴,机智勇敢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的热情。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 ( http: / / baike. / doc / 6280410-6493867.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是京剧 ( http: / / baike. / doc / 1760931-1862071.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 ( http: / / baike. / doc / 6569844-6783606.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 http: / / baike. / doc / 5952494-6165435.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 ( http: / / baike. / doc / 3768161-10442990.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文化遗产 ( http: / / baike. / doc / 4432812-4640675.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代表作名录 ( http: / / baike. / doc / 5339276-5574718.html" \t "http: / / baike. / doc / _blank )"。革命样板戏:文革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八大样板戏作品简介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 \o "作品简介 ) :《红灯记》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1" \o "《红灯记》 ) 《智取威虎山》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2" \o "《智取威虎山》 ) 《海港》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3" \o "《海港》 ) 《奇袭白虎团》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4" \o "《奇袭白虎团》 ) 《红色娘子军》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5" \o "《红色娘子军》 ) 《白毛女》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6" \o "《白毛女》 ) 《沙家浜 ( http: / / baike. / doc / 487239-515964.html" \l "487239-515964-2_7" \o "《沙家浜》 )》5、学生分析现五年级学生戏曲能力相对薄弱,涉猎范围较小,随着国家近几年对民族文化的觉醒,重点辐射到基础教育当中,戏曲文化走进课本,在课堂的熏陶中慢慢地让学生参与到京剧艺术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民族文化。教学策略表演法:用于学生对人物的分析了解。情境创设法:创设舞台氛围,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京剧中。探究法: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去讨论如何达到“余音绕梁”并模仿学唱。[余音绕梁:是指歌声或者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余音:演奏后还留在耳边的声音]课前准备二、导入 (1)观看视频: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剧《红灯记》选段 (2)简要介绍京剧唱腔板式,主要强调西皮板式。 (3)介绍京剧的五大行当 (4)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三、学习新课1、聆听《沙家浜》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正面角色:郭建光 阿庆嫂 沙奶奶 反面角色:胡传魁 刁德一2、京剧中的“唱念作打”。唱:指唱功,是一部戏成功的关键。
念:则是白话,对话,也是考验演员表演技能的主要方面。
作:做功泛指表演技巧 ( http: / / www. / s q=%E8%A1%A8%E6%BC%94%E6%8A%80%E5%B7%A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 ( http: / / www. / s q=%E6%88%8F%E6%9B%B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 ( http: / / www. / s q=%E6%A0%BC%E6%96%97%E5%9C%B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一般分为“把子功 ( http: / / www. / s q=%E6%8A%8A%E5%AD%90%E5%8A%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毯子功 ( http: / / www. / s q=%E6%AF%AF%E5%AD%90%E5%8A%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两大类。3、讲解沙家浜红色革命根据地1939年秋天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学生对本课人物进行 演绎,介绍本课主要的京剧行当、唱腔板式特点和性格特征。4、模唱郭建光演唱部分,感受西皮导板的特点。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京剧气息的拖腔和力度的加强。体会今人的威严不怕牺牲,想青松一般的品质。 师:感受西皮二六、西皮流水、西皮导板、摇板5、对西皮板式进行针对本课的讲解,感受齐唱部分的快板形式。众战士铿锵有力的誓言,给指导员的一个坚定回应。6、根据故事情景结合当时人物心态进行引导欣赏。7、有感情的模拟学唱,并感受京剧走场的精、气、神,让学生体验舞台艺术感。8、节奏练习: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桐。9、表演过门舞台艺术和结束地方。10、集体绕指跟唱,并表演过门。11、体会青松品质。12、还原历史形象,通过报纸了解沙家浜革命根据地人民对革命的贡献。四、拓展与创新1、 京剧锣鼓敲起来实践: 活动目的:在敲敲打打中认识京剧锣鼓,进一步对京剧进行参与性学习。 念法 2/4 仓 切 台 切 ∣ 仓 切 台 切 ∣ 顷 仓 ‖ 鼓 2/4 x x x x ∣ x x x x ∣ x x ‖ (ba)钹 2/4 o x o x ∣ o x o x ∣ o x ‖ 锣 2/4 x x ∣ x x ∣ o x ‖体验京剧“急急风”过门总结与反思总结西皮唱腔本课应用的板式青松品质在今天我们少年儿童身上如何去得到响应。 遇到困难不退缩,能够战胜意志力,上课注意听讲,遵守制度和纪律,能够做到自我约束。
板书设计: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选自京剧《沙家浜》西皮声腔(西皮摇板、西皮导板、西皮流水)西皮摇板:紧拉慢唱的特点;西皮导板:上句比起散板要开阔感情激越、悠扬充沛,比散板复杂;西皮流水:是二六板的紧缩而成,第一句从板上开口,最后一句落在板上。随后句子在板的后半拍开始,每句停顿不明显,比较适合慷慨激昂的情绪。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