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第10课《往事依依》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第10课《往事依依》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31 18: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往事依依》预习导学案
1.朗读课文,概述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对往事的怀念。(重点)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重点)
3认识文学作品对人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于漪(yī),1929年生,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
于漪老师上课 注重“教文育人” ,认为讲课要有情趣,应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中,做到声情并茂,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一次在讲课时朗读《祖国啊,我的母亲》,读到动情之处,于老师真的声泪俱下,听课的师生无不为之震撼。
2.文题背景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文章题目显示了对美好往事的深深怀恋之情。
3.解释题目
依依有两个意思: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
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题目中的依依应是第二个意思,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标题表明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依依”指“十分留恋”,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二、文体知识
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三、写作特点
在情感表达上,文章以真挚、深沉的情感贯穿始终。
作者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无论是看山水画时的陶醉,读《水浒传》时的激动,还是听国文课时的专注,这些往事都深深烙印在作者的心中,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期望,以及对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的向往。
在描写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多种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首先,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不同往事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突出了每个事件的特点和意义。比如,作者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与回忆老师谆谆教导使“我”受益终身的情景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教育方式和内容对作者成长的不同影响。
其次,作者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具体场景的细腻描绘,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描述自己看山水画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画面的色彩和构图,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幅美丽的画面。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既让读者能够了解事件的经过,又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四、课文主旨解读
《往事依依》一文通过对童年及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五、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1.文章结构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5段):深情回忆初中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一些人和事。
第2段:回忆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第3段:概述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引出对读《千家诗》的美好回忆。
第4段:详细描绘读《千家诗》益智怡情,给"我"的生活带来浓郁情趣。
第5段: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6--7段):回忆老师谆谆教导使我受益终身,篇末点题,再次强调回忆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2.结构图解
3.文本解读
往事依依
于漪
原文 文本解读
①年华似流水。【句解:首句用“年华似流水”的比喻既形象地描述了时光像流水一样的接连不断,又表现出时光易逝的特点。】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句解:把“不少事情“”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几件事“的”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进行对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突出这几件往事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开篇运用对比的手法,既照应了标题,又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段落解析】第①自然段,开篇点题,交代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段落解析】第②自然段,具体写记忆深刻的两件事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段落解析】第3段概述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引出对读《千家诗》的美好回忆。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段落解析】第④段详细描绘读《千家诗》益智怡情,给“我”的生活带来浓郁情趣。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传染”而不是“感染”言外之意老师的这种用眼睛所传出的感情没人能回避的了,不想接受也得接受。)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鸦雀无声”写出了学生被感染后的听课状态。),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深深”则写出了学生被感人的程度)。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段落解析】第5段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段落解析】最后一段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化中心,指出往事对作者的深刻影响和激励。 开篇点题,交代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搜索枯肠:搜索枯肠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衬托出文中写的事情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问题探究】概括选文中“历历在目”的几件事。①小时候看山水画,仿佛进入画中;②看《水浒传》插图,犹如身历其境。(或: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历其境。)【问题探究】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作者在第二段首交代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原因在后一句就作了交代,是因为“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先多用四字短语或成语,简洁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饱含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也交代了孕育《千家诗》中那些美妙的咏物诗的源头活水。后又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四季风光的优美诗句和描绘那五彩纷呈的世界的精妙词语,具体表现阅读《千家诗》带给“我”的美好感受和浓郁情趣。作者回忆了两位国文老师分别诵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田汉的《南归》的情境,感染了大家,也令作者难以忘怀。接着,作者回忆了两位老师的不同之处:教古文的老师喜欢大声朗诵,而且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这是对老师教课时入情状态的描写。写了老师朗诵时摇晃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老师朗诵时的沉浸、陶醉及对学生的影响。运用神态描写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凝注”从正面写出了老师教学时的专注神态,富有深情;学生的“鸦雀无声”“被深深感动了”从侧面表现出了国文老师的朗诵使学生身临其境。第⑥⑦两段段,回忆老师谆谆教导使“我”受益终身。篇末点题,再次强调回忆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一、预习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徜徉( ) 浩淼( ) 镌刻(   ) 如晦(   ) 芳菲(   )
雕镂( ) 婵娟( ) 萦绕( ) 绚丽( ) 谆谆( )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风雨如晦  记忆尤新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
红紫芳菲  心旷神贻  油然而生  谈笑风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辨析词义填空。
(1)凝视 凝注
(1)有时    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2)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    在眼睛里。
(2)沉醉 沉浸
(3)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     在诗的意境之中。
(4)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     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4.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有关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________,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________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3)这种感情________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A.糊涂 编织 传染 B.模糊 编织 传染
C.模糊 编织 感染 D.模糊 编写 传染
5.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下面诗句。(只写序号)
①“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②“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③“绿树荫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写出下面诗句。
①咏草:
②咏风:
③咏花:
④咏雨:
7.题目《往事依依》的“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形容水面辽阔)(   )
(2)《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
(3)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结,凝结)在眼睛里。(   )
(4)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灿烂美丽的色彩)。(   )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往事依依》的作者于漪,从她真切感人的叙述中我们探寻到了她成长的源头,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B.本文在生动的叙述中引用许多名诗佳句,目的是为了突出古人作诗写文的水平高。
C.本文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写了小时候的读书记忆、学生时代的读书乐趣和国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读。
D.作者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谈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
10.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1]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节选自《往事依依》)
[链接2]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节选自《往事依依》)
链接材料中的两位老师都爱读诗,请分别概括两者读诗的特点和对“我”产生的影响。
链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往事依依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不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对它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的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形象却不如那时那么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河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一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诗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的词。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老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作者:于漪,有删改)
1.哪些往事激发了作者的文学兴趣,请结合全文回答。
2.第②段中“身历其境”一词用得好,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第⑤段是怎么写两个国文老师的?
4.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二)课外阅读理解
最后的老师
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
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
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
⑤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
⑥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
⑦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
⑧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
⑨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
(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结尾并未交待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第10课《往事依依》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一、预习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徜徉( ) 浩淼( ) 镌刻(   ) 如晦(   ) 芳菲(   )
雕镂( ) 婵娟( ) 萦绕( ) 绚丽( ) 谆谆( )
【答案】cháng yáng miǎo juān huì fēi lòu chán yíng xuàn zhūn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风雨如晦  记忆尤新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
红紫芳菲  心旷神贻  油然而生  谈笑风声
【答案】尤(犹)、头(投)、贻(怡)、声(生)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注意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我们还可以根据字义来发现错别字。
3. 辨析词义填空。
(1)凝视 凝注
(1)有时    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2)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    在眼睛里。
(2)沉醉 沉浸
(3)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     在诗的意境之中。
(4)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     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答案】(1)凝视 (2)凝注 (3)沉醉(4)沉浸 
【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就是指要正确使用词语,首先就要把握词语的含义,这就需要平时多读书,多查字典,多积累,扩大词汇量,选词填空的大多数题中所给的选项,很多都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意思相同或接近,但实质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一般来说,可以从词义的范围、轻重和感彩来辨析
4.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有关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________,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________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3)这种感情________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A.糊涂 编织 传染 B.模糊 编织 传染
C.模糊 编织 感染 D.模糊 编写 传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一要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
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
5.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下面诗句。(只写序号)
①“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②“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③“绿树荫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答案】①③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根据题干要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诗句。
6.根据要求写出下面诗句。
①咏草:
②咏风:
③咏花:
④咏雨:
【答案】示例: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平时要做到对诗句的牢固积累,而且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正确解答此题,要善于给学过的古诗分类,准确地记忆古诗句,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按题目要求完成默写,不能出现错别字。
7.题目《往事依依》的“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依依,这里只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依依有两个意思: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题目中的依依应是第二个意思,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8.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形容水面辽阔)(   )
(2)《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
(3)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结,凝结)在眼睛里。(   )
(4)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灿烂美丽的色彩)。(   )
【答案】(1)浩淼(2)风物(3)凝注(4)绚丽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结合所给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
(1)浩淼: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形容水面辽阔)
(2)风物:《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3)凝注: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结,凝结)在眼睛里。
(4)绚丽: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灿烂美丽的色彩)。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往事依依》的作者于漪,从她真切感人的叙述中我们探寻到了她成长的源头,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B.本文在生动的叙述中引用许多名诗佳句,目的是为了突出古人作诗写文的水平高。
C.本文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写了小时候的读书记忆、学生时代的读书乐趣和国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读。
D.作者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谈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
【答案】B
【解析】本文在生动的叙述中引用许多名诗佳句,目的不是为了突出古人作诗写文的水平高。
10.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1]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节选自《往事依依》)
[链接2]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节选自《往事依依》)
链接材料中的两位老师都爱读诗,请分别概括两者读诗的特点和对“我”产生的影响。
链接1:
链接2:
【答案】链接1:国文老师大声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他的朗诵使“我们”产生了爱国情怀。
链接2:代课的国文老师朗诵时深深感动的神情凝住在眼神里;他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使我的心更加贴近时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每项既要点明特点,还要说出影响。说出两位老师读诗的特点和对我的影响,概括有难度,学生只要根据文中某一情节概括即可,不要求面面俱到。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往事依依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不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对它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的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形象却不如那时那么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河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一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诗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的词。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老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作者:于漪,有删改)
1.哪些往事激发了作者的文学兴趣,请结合全文回答。
2.第②段中“身历其境”一词用得好,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第⑤段是怎么写两个国文老师的?
4.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1.①小时候看山水画,看《评注图像水浒传》百看不厌。②读《水浒传》,身临其境,津津有味,培养了形象思维。③后来读《千家诗》,获得美的享受。④两位国文老师的入情入境的诵读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⑤老师的教导让“我”对文学更有兴趣,一生受用不尽。 2.“身历其境”指的是自己经历了在那个环境里发生的事。在文中是指好像自己到了那个环境、经历了那一切。这个词语概括了前面写的读《水浒传》时“我似乎目睹……的情境”,读书时看到的文字幻化成眼前出现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所以用“身历其境”形容,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往事依依”和开头的“历历在目”。 3.作者是从几个角度写两位老师的。①不同的授课内容:一个教古文,一个教白话文。②不同的两位授课方式:一个喜欢大声朗诵,一个喜欢深情朗诵。③不同的表现手法:一个是用动作描写“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突出老师慷慨悲歌;一个是用神态描写,突出老师读到现代诗时进入角色的深情朗诵。④不同的影响:教古文的老师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教白话文的老师引发了作者对新文学的兴趣,对时代的关注。 4.最后一段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化中心,指出往事对作者的深刻影响和激励。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1).根据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概括为:小时候看山水画,看《评注图像水浒传》百看不厌;
(2)根据“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的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概括为:读《水浒传》,身临其境,津津有味,培养了形象思维;
(3)根据③段“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概括为:后来读《千家诗》,获得美的享受;
(4)根据⑤段“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概括为:国文老师的入情入境的诵读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5)根据⑥段“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概括为:老师的教导让“我”对文学更有兴趣,一生受用不尽;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身历其境”的意思是:亲身到了那个境地。结合语境理解,这是“我”读《水浒传》时运用形象思维再现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狼狈逃窜的情景,此时的感觉就像亲身到了那个环境,经历了那一切。形象地表现了阅读培养了“我”的形象思维。在结构上,“身历其境”一词照应了题目“往事依依”和开头的“历历在目”。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作者是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写两位老师。
①不同的授课内容:“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由此可知,一个教古文,一个喜欢教白话文。
②不同的两位授课方式: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代课的国文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由此概括:一个喜欢大声朗诵,一个喜欢深情朗诵。
③不同的表现手法:根据“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概括为:一个是用动作描写,突出老师慷慨悲歌;一个是用神态描写,突出老师的深情投入。
④不同的影响:根据“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概括为:教古文的老师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教白话文的老师引发了作者对新文学的兴趣,对时代的关注。
4.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作答此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上:总结全文,“往事依依”照应题目和开头。
内容上:“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这是作者的感悟,写出往事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表达了对往事的留恋和感激,深化文章中心。
(二)课外阅读理解
最后的老师
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
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
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
⑤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
⑥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
⑦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
⑧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
⑨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
(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结尾并未交待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1)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点到最后。(2)坚守岗位,热爱教育: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3)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吃的是玉米粥、窝窝头、腌制的萝卜干。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 2.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辛。渲染出孤寂、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伏笔,也为学生“她”劝他离开作了铺垫。 3.(1)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和奉献的老师的赞美与歌颂。(2)提醒反思:决策部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搞 “一刀切”。(3)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愿景与现实冲突时的矛盾现状,启人思考。 4.示例一:最后一所学校被撤销。山区的学校环境确实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她”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希望为曾经生活过的学校里的孩子和恩师谋福利: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恩师生活得更好;作为教育局长的“她”要落实县委的相关政策决定等。
示例二:最后一所学校没有被撤销。“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她”为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整合教育资源”而不能为乡亲父老和恩师带去福利感到愧疚等。
【解析】1.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由老师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生以致腿瘸可知老师是一个关爱学生,甘于奉献的人。由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可知老师是一个坚守岗位,热爱教育的人。由老师生活简朴,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可知老师是一个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人。
2.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画线句是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辛。“这里很安静,”渲染出孤寂、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伏笔。
3.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根据文章结尾点明中心的句子来确定主旨,从而得出文章给人的启示。这篇小说通过记叙走出大山已经成为教育局长的“她”,回到山里劝说恩师撤销教学点的故事,表达了对默默坚守和奉献的山村老师的赞美与歌颂,同时提醒决策部门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能搞 “一刀切”。
4.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可回答最后一所学校没有被撤销。围绕“‘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自己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谈理由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