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藏问于答——24《石壕吏》任务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虚实结合,藏问于答——24《石壕吏》任务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31 10:31: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思想,体会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掌握诗歌中的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的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中的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疑激趣: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战争场景的视频或音频,营造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
教师:“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一首反映战争时期人民疾苦的诗篇。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位疲惫不堪的旅人投宿在石壕村,却遭遇了怎样的一幕……”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旅人遇到了什么吗?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石壕吏》,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三、任务一: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石壕吏》,注意字音、停顿、节奏和语调。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吏(lì) 逾(yú) 啼(tí) 邺(yè) 妪(yù)
2.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学生分组讨论,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
强调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暮投石壕村”“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等,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4.《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关注文中指明时间的词,思考课文的叙事脉络。
(生交流明确,师引导补充)
预设:课文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是对话,以“耳闻”为线索,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层次十分清楚。
四、任务二:研读课文,分析艺术手法,明确诗歌主题
1. 分析虚实结合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其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使得全诗在简洁洗练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实写和虚写的部分,并思考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学生讨论。
预设:
(1)开篇的虚实结合
实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两句直接描述了诗人日暮时分投宿石壕村,以及夜里差役来抓 人的情景。
虚写:虽然只写了诗人投宿和差役抓人这两个具体行为,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背景,以及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的氛围。这种通过实写场景来暗示虚写的社会背景,是虚实结合的一种体现。
(2)老翁与老妇的反应
实写:“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的情景。
虚写:老翁的逃走和老妇的出门查看,实际上是对差役夜间抓人这一行为的强烈反应。这种反应背后,隐含着人民长期遭受战乱之苦、对差役的恐惧和对家庭安全的担忧。通过实写老翁和老妇的具体行为,虚写了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无奈。
(3)差吏与老妇的对话
实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差吏的怒喝和老妇的悲啼,是差吏与老妇对话的实写部分。
虚写:在“听妇前致词”的十三句诗中,虽然主要记录了老妇的诉说,但差吏的形象和反应却通过老妇的诉说和读者的想象得以呈现。差吏的怒喝、逼问、威逼等行为,都是虚写在老妇的诉说之中。这种通过老妇的实写来间接表现差吏的虚写手法,使得差吏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4)结尾的虚实结合
实写:“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四句诗具体描述了夜深人静后语声消失、似乎还能听到低微的哭泣声,以及天亮后诗人独自与老翁告别的情景。
虚写:“如闻泣幽咽”中的“如闻”二字,表明诗人并未真正听到哭泣声,而是内心感受到的凄凉和悲伤。这种通过实写具体情景来引发读者内心感受的虚写手法,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同时,“独与老翁别”也隐含了老妇被抓走、家庭破碎的悲惨现实,以及诗人对这一家人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小结:《石壕吏》中的虚实结合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通过实写具体情景和人物行为来暗示和表现虚写的社会背景、人物心理和情感氛围等深层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既直接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又通过老妇人的自述揭示了人民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使得全诗在简洁洗练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2.探讨藏问于答
诗作的藏问于答,其特点就是“只答不问,寓问于答”,它并不是“不问”,而只是不把问话内容写进诗内,它把问话内容寓于答话之中,使读者可以从答话里体味和推导出所问的内容。这种手法在古诗文中尤为常见,通过问答的形式,诗人能够更生动地表达情感和主题,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从诗歌艺术角度上去分析,“只答不问”不愧为隽永而洗炼的一种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找出藏问于答的地方,并思考这种手法的作用。
(学生讨论)
预设:如“夜捉人”的石壕吏在抓丁拉夫时的问话内容全部省略。老妇面对着横暴的差吏,是在其“怒呼”的逼问下,悲苦啼哭着“前致词”的。
致词共为13句,从儿子说到孙子,从媳妇谈到自己。“吏呼一何怒,妇啼—何苦!”根据诗的内容推导,二人对话应为:
吏:“你家的男人都到哪里去了 快说!”
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别啰嗦!家里还有别的人吗 快把人交出来!
妇:“室中更无人!”
吏:胡说!屋里怎么有孩子的哭声?
妇:“惟有乳下孙。”
吏:快把你儿媳妇交出来!
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不管怎么样,反正你家得出一个人上前线!
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小结:杜甫在这首叙事诗中并没有采用吏问妇答的散文式句式。因为这种生活化的回答冗长拖沓,与诗的语言特点相悖。诗人明写老妇致词作答,暗写差吏多次逼问,以明带暗,藏问于答,言简意繁,蕴藉隽永。藏问于答的手法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凝练,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五、课堂小结
《石壕吏》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这种将情感态度藏于字里行间见微言大义的表现方式,是典型的“诗史”。借史家的“春秋笔法”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形成了杜诗含蓄蕴藉的风格特点。本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精炼,于叙事中采用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的艺术手法,节省了很多笔墨,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安史之乱唐朝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十分难能可贵。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当时的杜甫面对官吏夜捉人这一情况,他选择记录现实,而没有出面阻止官吏的行为,对于这一点你是如何认识的,请写一篇200左右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