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掌握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刚刚上完,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一定的欠缺,要解决中考中常见的有关物质的除杂与提纯这种类型的题目,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班上一部分学生在上新课的时候,化学基础知识还掌握的比较好,通过这个课时的教学,可以让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基础知识,让化学知识基础好的一部分学生知识可以进一步得到升华。
3重点难点
除杂试剂的选取与具体操作步骤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知识巩固
一、初中常见物质的性质:
O2、H2、CO、C、CO2、HCl、H2SO4、NaOH、Ca(OH)2、CaCO3等
二、除杂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不增: 不增加新的杂质。
不减: 不减少主要成分。
易分离: 反应后物质性质不同,便于分离。例如:将杂质转化为与主要成分不同状态的物质。
三、除杂和提纯的基本方法
1、结晶法(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
蒸发结晶:适用于所有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更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题目中有给出溶解性曲线或溶解性表且该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变化大的特定题型。
2、溶解法(括号中为杂质)
水溶法:NaOH(Mg(OH)2)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取滤液),结晶,干燥。
CaCO3(CaCl2)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
酸溶法: Cu(Fe) 1、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
2、用磁铁吸引
Cu(CuO) 1、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
2、加热并通入足量的H2或CO
3、吸收法
(1)气体中的水蒸气:O2 CO2 CO H2 NH3 HCl中的H2O
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硫酸铜粉末等。
(2)反应吸收
CO(CO2):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炽热的木炭粉;CO2(CO):足量灼热氧化铜;
4、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主物质)
KNO3[Ba(NO3)2]
对照组成找差异 根据差异找试剂 符合原则就可以
两种物质都有硝酸根,不同在于一个是钾离子一个是钡离子,思路就是将钡离子变成沉淀并补充钾离子,所以可以选择硫酸钾。
5、联合除杂(含有多种杂质)
第一步:根据转化法找出针对每一种杂质的除杂试剂;
第二步:根据要求调节除杂的顺序,特别注意:最好后加的除杂试剂能把前面加的除杂试剂一起去掉,一般最后是用挥发性的酸(盐酸等)调节PH;
第三步;分析出每一步加除杂试剂后的溶液溶质和沉淀分别是什么。
活动2【练习】强化训练
1、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
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H2(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2、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CaO中含有杂质CaCO3(稀盐酸)B.CO2中含少量CO(O2)
C.碳粉中含少量氧化铜粉(稀硫酸) D.CO中含少量CO2(倾倒)
3、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A.氧化铜和炭粉 B.硝酸钾和硝酸钠 C.水和酒精 D.硫酸钠和硫酸钡
4、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欲将盐酸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钙溶液,则应向溶液中加入( )
A、纯碱 B、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石 D、硝酸钾溶液
5: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CaO(CaCO3) 水 溶解、过滤、结晶
CuSO4(H2SO4)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u(CuO) 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NaCl(NH4HCO3) 稀盐酸 溶解、结晶
6:讨论:
粗盐中常含CaCl2、MgCl2、Na2SO4杂质,需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过量),然后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所加四种溶液的顺序是: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