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教案设计
年级:三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人教版美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万花筒的基本原理和视觉效果。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图形和色彩创造出万花筒效果的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探索万花筒图案的构成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意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图形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
万花筒的基本原理和视觉效果。
运用基本图形和色彩创造万花筒效果的图案。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万花筒的对称和重复原理。
2、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创意的万花筒图案设计。
教学准备:
万花筒实物或图片资料,用于展示和观察。
多媒体课件,展示万花筒图案和创作过程。
绘画材料: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示范作品或图片,展示优秀的万花筒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万花筒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二、新课讲授
用两条长十五厘米左右、宽三厘米的镜子条(可以到玻璃商店去买边角料)。再剪一条和镜子条一样大小的纸板把它的一面涂黑。把两条镜子条和一条纸板按图中的样子组合在一起(纸板涂黑的一面应朝里),用胶布把它们贴好,再用两条橡皮筋把它们捆牢。这就成了一个最简单的万花筒。把一些彩色的纸屑、彩色玻璃珠、放在一张白纸上。通过万花筒来观察它们,你会看到许多星状的图案。旋转万花筒,图案就跟着变化。
如果你没有镜子条,可以用玻璃条来代替,但是你应该把玻璃的一面涂黑或贴上黑纸,涂黑的一面要朝外。不过用镜子条做成的万花筒比玻璃条做的,看起来图案要明亮得多。还可以用透明的水晶球或凸透镜等制成远镜式的万花筒,具体制作步骤如下:材料:塑料薄镜(或玻璃片)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出示制作步骤(课件展示)
三、学生实践
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万花筒效果的图案作品。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图形组合和色彩搭配,创造出独特的万花筒效果。
四、课后拓展(课后作业)
1、同学们观看万花筒并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2、讨论万花筒的花有什么特点。
3、万花筒图案的对称性。《万花筒》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万花筒》,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万花筒》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万花筒的图案特点和基本构造原理,并通过亲手制作万花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三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对复杂结构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万花筒的基本原理和视觉效果。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图形和色彩创造出万花筒效果的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探索万花筒图案的构成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意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图形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万花筒的基本原理和视觉效果。
2.运用基本图形和色彩创造万花筒效果的图案。
(二)教学难点
1.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万花筒的对称和重复原理。
2.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创意的万花筒图案设计。
五、说教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万花筒、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万花筒的构造和图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讲解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指导法:在学生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品。
六、说学法
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获取关于万花筒的信息,为后续的学习和制作做好准备。
2. 自主探究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解万花筒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文化背景。
(二)讲授新课
1.讲解万花筒的成像原理:万花筒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将三面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将一些彩色碎纸片或彩色玻璃珠放入三棱镜内,通过镜子的反射,就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
2.出示制作步骤
(三)学生实践
1. 学生分组,每组 4 人。
2. 教师给每组学生发放制作万花筒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分组合作制作万花筒。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创意,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拓展
1、同学们观看万花筒并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2、讨论万花筒的花有什么特点。
3、万花筒图案的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