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1. 观 潮
目录
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二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一
感受钱塘江潮的壮观
三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四
学习任务一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点击播放
观看视频
课前导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咏赞钱塘秋湖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湖倾倒了无数游客,让我们一起领略它的风采吧!
钱塘江地形介绍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其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千米,而西面海宁市盐官镇附近的江面只有两千余米。同时,江底泥沙淤积,形成庞大的沙坎,从东往西逐渐升高,最高处在盐官镇上游。
助学资料
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来,受渐狭江面的约束,以及水下沙坎的影响,潮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学习任务二
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我会认
字词乐园
盐官镇 薄雾 屹立 昂首
人声鼎沸 横贯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动 霎时 余波 恢复
盐官镇 薄雾 屹立 昂首
人声鼎沸 横贯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动 霎时 余波 恢复
hào
zhèn
bēnɡ
ánɡ
dǐnɡ
fèi
ɡuàn
shà
yú
bó
yán
yì
huī
据
堤
阔
堵
霎
盼
逐
犹
崩
震
余
顿
潮
滚
渐
潮水
开阔
逐渐
渐渐
堵住
犹如
崩裂
地震
盼望
霎时
滚动
多余
顿时
据说
河堤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边三点的摆放位置略微形成竖着的弧形。中间部分最后一横比第一横稍长。
cháo
潮
氵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
上面是“雨”的变体,四点均是从左斜着往右下轻轻运笔;下面倒数第三笔是竖提。
zhèn
震
书写指导
昂
盐
霎
余
薄
屹
众帆过江
鼎
沸
贯
浩
崩
震
恢
我会记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沸:锅里的水煮开了。
我会记
顿
棚
木
崩
炖 火 页
蹦
足
崩
山崩地裂
山
多音字
(báo)薄饼
(bò) 薄荷
(bó) 单薄
薄
例句
这种薄(báo)饼和薄(bò)荷糖的营销手段都是薄(bó)利多销。
表示扁平物体上下两面
之间的距离小。
多年生草本植物。
表示微、少、弱。
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
趣识字——鼎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楷书
加指示符号,表示容器内有物
完善
整齐化
解词义
①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的。( )
②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 )
③不分先后地一起前进或同时进行。
( )
④形容水势浩大汹涌。 ( )
传统
屹立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学习任务三
感受钱塘江潮的壮观
潮来时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潮来前
潮退后
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品读课文
潮退后
潮来前
潮来时
品读课文
潮来前
读一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试着想象这些景物的画面。
钱塘江
镇海古塔
中山亭
观潮台
小山
人山人海
品读课文
潮来前
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一说:潮来前,钱塘江的景色如何?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江
人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平静
江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心情急切
人
病房里不时传出病号(háo hào)的哀号(háo hào)声,听了让人心生怜悯。
薄雾笼(lónɡ lǒnɡ)罩下的树林像一个巨大的鸟笼(lónɡ lǒnɡ)。
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
√
.
.
.
.
随堂练习
潮退后
潮来前
潮来时
品读课文
自由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
品读课文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无变化→一条白线
潮来时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将“潮声”比作“闷雷”,暗示了钱塘潮宏大的气势。
品析句子
比喻
潮声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由远及近
潮来时
范围广
浪头高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充分表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比喻
夸张
品析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较句子
第三句更具体
状态
数量
声音:
( )——( )——( )
江面景象: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 )——( )——( )
——( ) ——( )
风平浪静
一条白线
横贯江面
高高的水墙
白色战马
钱塘江大潮
潮退后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气势宏大、壮观
声音:风号浪吼。
江面:余波涌来。
学习任务四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概括主题
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江面平静
潮来时——声音、颜色、
样子、气势
潮去后——余波汹涌
盛赞钱塘潮
观潮
板书设计
方法归纳
课外拓展
描写“潮”的诗歌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范仲淹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毛泽东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李白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白居易
课外拓展
欢 迎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