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狼》知识清单(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20课《狼》知识清单(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31 11: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狼》(蒲松龄)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 年 6 月 5 日-1715 年 2 月 25 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 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 71 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 42 年,直至 1709 年方撤帐归家。1715 年正月病逝,享年 76 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二、创作背景
《狼》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 40 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蒲松龄生活在清朝初期,当时社会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活困苦。作者通过描写狐仙鬼怪等奇异故事,一方面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狼》这篇故事通过对狼的贪婪、狡诈和人的机智勇敢的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三、文体常识
《狼》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四、字词梳理
1. 重点字词解释
缀(zhuì)行甚远:连接,紧跟。
并驱如故:一起。
屠大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
苫(shàn)蔽成丘:覆盖、遮蔽。
眈(dān)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
少时(shǎo shí):一会儿。
径去:径直离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
久之:时间长了。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暴:突然。
洞其中:在柴草堆中打洞。
隧入:从通道进入。
尻(kāo)尾:屁股和尾巴。
假寐(mèi):假装睡觉。
盖以诱敌: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止露尻尾: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狼亦黠(xiá)矣:狡猾。
2. 重点字词拼音
缀(zhuì)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3. 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仅,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前:狼不敢前(向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4. 古今异义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少: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小
几何: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5. 通假字
“止”通“只”,只有。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 14 段):叙述屠户遇狼、惧狼、御狼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 5 段):议论,点明故事主旨。
六、重点句段赏析
1.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开篇简洁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缀行甚远”表现出狼的贪婪和不怀好意。
2.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户的“惧”和狼的“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狼的贪婪无厌。
3.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由惧转勇,与狼对峙,紧张的气氛达到顶点。
4.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的狡诈形象跃然纸上,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5.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再次展现狼的狡猾,也从侧面衬托出屠户的机智。
6.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作者的议论点明主旨,嘲讽了狼的狡猾,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同时也表达了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批判。
七、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贪婪、狡诈和凶狠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八、写作借鉴
1. 情节曲折生动:故事围绕屠户与狼的斗争展开,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 形象鲜明逼真:通过对狼和屠户的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狼的贪婪狡诈和屠户从恐惧到勇敢机智的转变过程。
3. 主题深刻:以小见大,借狼喻人,反映社会现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九、自我检测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止有剩骨(仅,只 )
顾野有麦场(看,视 )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
2. 翻译下列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有哪些?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 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屠户的心理从最初的“惧”,到后来的“大窘”,再到“弛担持刀”的勇敢抵抗。行动上从“投以骨”的妥协,到“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的防御,最后“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主动反击。
5. 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旨,既是对狼的狡猾进行批判,也是对屠户机智勇敢的赞扬,同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