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课)
有这样一则谜语:“生在大海,长在岸边,太阳一晒,全身全白。”请猜一生活用品。
情景创设
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是纯净物吗?
根据生活经验,粗盐提纯要用到哪些操作、步骤有哪些?
【资料】粗盐是指通过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蒸发除去水分所得到的天然盐,粗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还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得到初步提纯。
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精制的食盐。
实验用品(六组)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粗盐。
预习与准备
1、除去粗盐固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 __ 在以上各操作中均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时为了不使药品污染和损坏天平,应注意: ①称量干燥的固 体药品前,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_____ ,然后再把药品 ________; ②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 _______ 里称量。
3、过滤器的制作方法: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过滤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即滤纸应紧贴_______________;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 _________,滤液液面应低于__________; ③三靠:滤液应靠_________引流,玻璃棒应靠在____________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___________ 。
一贴
二低
三靠
4、蒸发: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再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用酒精灯加热。加热过程中,用 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当 时,即停止。
活动步骤和方法 现象和结论
1、溶解
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继续加入,到粗盐不溶解为止。称量剩余的粗盐。 液体呈 状,结论: 。剩余粗盐 克,溶解粗盐 克。
活动记录
2、过滤
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低,用水将滤纸湿润,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气泡。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调节高度,使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将上述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 滤纸上剩余物的颜色:
。
滤液的颜色:
。
结论:
。
活动记录
3、蒸发
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再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用酒精灯加热。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
4、转移固体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 克
活动记录
交流与讨论
1、 你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2、过滤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利用了物质的什么性质?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怎样检查实验装置找出原因?如何处理?
3、“蒸发”适用于什么混合物的分离?利用了物质的什么性质?
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能否精确计算出实验的产率? 哪些因素可是使食盐的产率偏低?哪些因素可以使食盐的产率偏高?
1、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破损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下面的烧杯不干净
2、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用蒸发皿蒸发滤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3、粗盐提纯实验中要用到过滤和蒸发两个操作。操作中使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 )
A、玻璃棒 B、铁架台 C、烧杯 D、蒸发皿
作 业
作 业
5、现有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物(氯酸钾已反应完)如何得到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4、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B、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C、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