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3.3神经调节 第2课时 (课件 2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3.3神经调节 第2课时 (课件 2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8 10:31: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3.3神经调节(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射的概念;
2、掌握反射弧的五个部分;
3、了解信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方向。
一、知识点梳理:
1、什么是应答性的反应: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 ,然后才感觉到 。手迅速缩回是对 的 反应。
2、人体通过 对各种刺激作出 的过程叫做反射;
3、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有 的动物都有反射现象。
4、读图(教材P106缩手的反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 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 传导进入 ,再通过 传达到 ,手便会立即缩回。
5、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叫做反射弧;只有 才能完成反射活动;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6、反射弧由五个环节组成: 、 、 、 和 ;
7、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 之前。这样就缩短了作出反应的时间。因此缩手反射是 的、 迅速的、 的反应,是一种低级的反射。 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如缩手反射可被大脑控制。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 B.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
C.小鸟受惊就会飞走 D.人碰到高温物体,会马上缩手
例题2、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后进行的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例题3、下列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神经中枢:分析处理信息 B. 传入神经:把神经中枢的指令传给效应器
C.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D. 效应器:实现反射效应部分,肌肉、腺体等
例题4、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伤者蒙眼接受测试 测试结果
X 以针尖刺X的指尖 x感到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尖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没有缩手
命令Y移动他的手 Y可以移动他的手
A.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 B.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
C.X-传出神经;Y-脊髓 D.X-传入神经:Y-脊髓
例题5、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口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   损伤了。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   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   。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神经中枢 D. 传入神经
2、当手碰到烫的物体时会迅速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脊髓 B.大脑 C.反射弧 D.神经
3、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4、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我们的手就会立即缩回。在此反射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 )
A. 手臂中的肌肉 B. 手指上的皮肤 C.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D. 手臂中的神经
5、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 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6、人在寒冷时皮肤起“鸡皮疙瘩”,这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反射活动,试分析:
(a)此反射活动属于   (选填“需要大脑参与”或“不需要大脑参与”)反射;
(b)此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依次由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和    组成。
7、在学习《神经调节》一节时,老师请同桌同学之间体验“膝跳反射”,向南第一次给晓东做的时候,晓东小腿不自觉迅速跳起,第二次做的时候,晓东的小腿未动。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填字母)。第一次实验时,神经传导途径是   。(填图中序号)
A.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 膝跳反射时,膝部的韧带是感受器
C. 第二次实验时大脑控制了韧带的活动
D. 两次实验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两方面的功能
四、课后练习:
1、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
C.大脑皮层之所以称为生命中枢是因为存在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2、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3、“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4、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里
C.如果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就无法完成
D.近视眼可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5、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受试者来不及思考反射就已完成,说明膝跳反射是(  )
A.简单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B.简单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C.复杂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D.复杂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6、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 B.看到红灯亮时自觉地停住
C.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 D.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
7、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 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8、小明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掌中有一只被拍死的蚊子,照照镜子,看到脸上还留着蚊子的翅膀和血迹,可小明就是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拍了蚊子。小明睡觉时完成拍蚊子的行为所参与的神经中枢在( )
A. 大脑皮层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9、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下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先天性的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不能受到大脑的控制
11、我们知道,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刺到时,总是先缩手后感到疼痛。如图为相应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顺序)是   (填字母)。
(2)从“先缩手后感到疼痛”可知,E具有   功能。
(第11题图) (第12题(3)图)
12、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   (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会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人脑中   ,它 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缩手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在下列反射中与它不同的是 。
A.眨眼反射 B.膝跳反射 C.婴儿吮奶 D.老马识途
13、根据下列青蛙反射实验回答问题。
甲:脊蛙制备:用一块纱布封住蛙的躯干,露出头部,然后用剪刀插进蛙的上、下颌之间,在头部齐鼓膜之后将蛙的头部剪去,留在椎管里的便是蛙的脊髓。用小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把它挂起来。
乙:搔扒反射:将浸了浓度为0.5%的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腹部的皮肤上,蛙的四肢都向腹部搔扒,直到纸片被除去为止。
丙:将探针插入蛙椎管,破坏其脊髓。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反射活动是否还存在。
(1)脊蛙的特点是,反射活动只受   而不受   的控制。
(2)在丙实验中,反射活动是否存在?答:   。
(3)如果剥离青蛙下肢的皮肤,在青蛙下肢的肌肉上贴上浸有浓度为0.5%的硫酸溶液的小纸片,是否有缩腿反射发生?答:   。原因:   。
14、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回答下列与反射有关的问题:
(1)调节人体排尿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里。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
(3)如图为某动物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①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________。
②如果某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那么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些实验位点施加该药物,可以导致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效应器不发生反射活动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缩回 痛 高温刺激 应答性
2、 神经系统 应答性反应 3、反射 神经
4、痛觉或热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大脑(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
5、神经结构 完整的反射弧
6、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7、被大脑接收并做出解释 天生 不自觉 大脑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A、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是由脊髓来完成的一种非条件反射,A是反射;B、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含羞草受震动,小叶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为应激性,故B不是反射;C、小鸟受惊吓飞走,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一种非条件反射.C是反射;D、手偶尔碰到了高温,立刻缩回来,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D是反射。
例题2、C
解析:A、“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正确;B、“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正确;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进行的而不是之后进行的,错误;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的缩手反射中枢,正确。故C符合题意。
例题3、 B
解析:A、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信号后,立刻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A不符合题意;B、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B符合题意; C、手指皮肤中有许多感受刺激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C不符合题意;D、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D不符合题意。
例题4、A
解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的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以针刺X的指尖,X感觉痛但没有缩手.X感觉痛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和脊髓完好,脊髓能把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但没有缩手,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不能把冲动传导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做出反应;以针刺Y的指尖,Y不觉痛也不缩手.说明传入神经受损,不能把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反射活动就无法继续,脊髓也就不能把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就不能产生痛觉.指令Y移动本人的手,Y可以移动自己的手,说明大脑完好,则A符合题意。
例题5、(1)大脑(2)小脑(3)脑干位于后脑
解析:(1)研究成果一告诉我们:切除大脑的小白鼠其脑干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没有了意识、感觉和运动,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动,可判断是大脑损伤了;(2)研究成果而告诉我们:切除小脑的小白鼠动作变得不协调,身体不能维持平衡,这与人的舞蹈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状,因此可以判断舞蹈症患者损伤的是小脑;(3)研究成果三告诉我们: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这说明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我们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因为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即后脑部位。
三、随堂练习:
1、A 2、C 3、C 4、B 5、A
6、(a) 不需要大脑参与 (b)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7、C;1 2345
四、课后练习:
1、B 2、B 3、A 4、C 5、A 6、C 7、B 8、D 9、A 10、D
11、(1)BDECA (2)完成反射、传导(兴奋)
12、(1)光合作用;多 (2)小脑 (3)D
13、(1)脊髓;脑(2)不存在(3)没有;反射弧不完整
14、(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
15、(1)脊髓下部分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3)不能完成反射;乙、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6张PPT)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 神 经 调 节(2)
---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了解信
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方向;
科学思维:通过对反射弧结构图,突触结构图的观察,培养细
致入微的读图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缩手反射图等读图等方式,了解信息在反射弧
中的传导方式,了解反射的形成过程;
态度责任:了解生活实例,培养科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
习积极性。
复习巩固
1、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
2、神经系统由 组成;前者由 构成;
后者由 构成;
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
4、脑干的主要功能是 ;
5、与功能相适应的大脑皮层结构特点是: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中枢神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脑神经和脊神经
协调动作、平衡身体
负责呼吸、心跳、循环等生命活动
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读图:
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然后才感觉到痛。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如图 3-18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 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 传导进入 ,再通过 传达到 ,手便会立即缩回。
热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脊髓中)
传出神经
效应器(手部肌肉)
新知讲解
一、应答性反应与反射
1、应答性反应:
受到刺激后,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
如,遇高温或针刺时,不自觉的缩手;闻到难闻的气味时,产生呕吐;吃到酸梅时,分泌唾液;等。
2、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如,火烧手时,产生的缩手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被冷风一吹就打哆嗦,等;
讨论交流
1)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反射例子吗?
①学生听到铃声马上跑进教室;
②家里的小狗听到主人呼唤马上跑过来;
③在寒冷的冬天看到别人衣服穿的少,自己就会感觉到冷;
④看到小孩摔倒了,就不自觉地伸出手去扶;
⑤生气时会全身发抖;
⑥看电视时被感动得流泪;
⑦比赛中看到中国队获胜时会激动得欢呼;
……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讨论交流
2)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叶子会合拢,这也是反射吗?为什么?
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叶子会合拢,这只是植物的一种感应性,不是反射,反射是由神经参与的,只有一些具有神经结构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
新知讲解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反射的意义: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因此,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二、反射弧:
1、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3、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4、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如,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手部皮肤中的热觉或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部肌肉)效应器。这五个部分全部完整时,手部受到刺激才可能出现缩手反射。
视频辅助:反射弧的结构
讨论交流
若某人的②严重受伤,则这个人的手遇到高温物体时会出现缩手反射吗?为什么?
根据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若全部完好,则会遇高温物体会出现反射活动。但现在②传入神经受损严重,则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无法传入到脊髓的神经中枢中,故无法产生反射活动。
新知讲解
5、缩手反射是不自觉的应答性反应:
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做出解释之前。这样就缩短了作出反应的时间。
因此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未受大脑控制的低级的反射。
活动:
1、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另一个同学用手轻轻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如图 3-19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小腿不自觉地向上踢
1)上述实验的反射活动叫做膝跳反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
2)膝跳反射是我们检查身体时常用的方法。想一想,通过检查膝跳反射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检查脊髓的功能是否正常;若脊髓功能正常,则小腿会不自觉地弹起;若脊髓功能不正常,会小腿不会弹起。
新知讲解
6、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 、 、 、 。
肌腱中的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接受刺激
(敲击韧带)
兴奋传导
信息处理
兴奋传导
产生效果
(小腿反上踢)
讨论交流
膝跳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
膝跳反射是简单低级的反射,是天生的,是没经过大脑而产生的不自觉的反射;而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高级复杂的反射,是大脑参与的一种自觉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后天通过训练或学习而形成的。
简单条件反射是天生的,由低级神经中枢(如脊髓)控制,不必经过大脑,而高级条件反射要由大脑控制。
新知讲解
7、大脑可控制一些低级的反射:
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还可以不牵涉到感受器,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如踢踢腿、甩甩手等自主的随意动作。
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
如,在缩手反射中,有时手可以不一下子缩回;排尿反射中,有时可以暂时不排尿,等。
讨论交流
你认为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
膀胱壁上 传入神经 脊髓的排尿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的感受器 中枢神经 (尿道括约肌)
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证据:
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因为位于脊髓下部(横断面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随堂练习
1、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B.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C
随堂练习
2、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受试者来不及思考反射就已完成,说明膝跳反射是(  )
A.简单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B.简单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C.复杂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D.复杂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A
随堂练习
3、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
A. 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 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 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D. 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
B
随堂练习
4、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C
随堂练习
5、如图所示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2)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   的参与。
反射弧
神经中枢
反射
大脑(或大脑皮层)
课堂总结
1、受到刺激后,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分构成,缺一不可;
4、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5、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等低级的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没经过大脑参与的简单反射。
6、大脑可控制一些低级简单的反射。
板书设计
3.3 神经调节(2)
……应答性反应和反射
1、应答性反应:受到刺激后,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
反射:通过神经系统作出应答性反应;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实现
4、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低级、天生、迅速、不自觉、未经大脑
6、大脑可控制低级反射。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3.3神经调节(2)教学设计
课题 3.3神经调节(2)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第三章第3节,主要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神经系统各组成结构的功能、神经调节的物质基础和神经调节的过程等。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考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拟用3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介绍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处理;第2课时介绍应答性反射和反射弧,第3课时介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了解信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方向;科学思维:通过对反射弧结构图,突触结构图的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读图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缩手反射图等读图等方式,了解信息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了解反射的形成过程;态度责任:了解生活实例,培养科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
重点 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难点 根据现象判断反射弧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 2、神经系统由 组成;前者由 构成; 后者由 构成; 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 4、脑干的主要功能是 ; 5、与功能相适应的大脑皮层结构特点是: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读图: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然后才感觉到痛。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如图 3-18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 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 传导进入 ,再通过 传达到 ,手便会立即缩回。一、应答性反应与反射 1、应答性反应: 受到刺激后,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 如,遇高温或针刺时,不自觉的缩手;闻到难闻的气味时,产生呕吐;吃到酸梅时,分泌唾液;等。 2、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如,火烧手时,产生的缩手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被冷风一吹就打哆嗦,等; 讨论交流:1)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反射例子吗?参考:①学生听到铃声马上跑进教室;②家里的小狗听到主人呼唤马上跑过来; ③在寒冷的冬天看到别人衣服穿的少,自己就会感觉到冷; ④看到小孩摔倒了,就不自觉地伸出手去扶; ⑤生气时会全身发抖; ⑥看电视时被感动得流泪; ⑦比赛中看到中国队获胜时会激动得欢呼; ……2)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叶子会合拢,这也是反射吗?为什么?参考:用手触碰含羞草时,叶子会合拢,这只是植物的一种感应性,不是反射,反射是由神经参与的,只有一些具有神经结构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以上例子都说明了: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反射的意义: (附视频)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因此,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二、反射弧: 1、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3、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4、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如,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手部皮肤中的热觉或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部肌肉)效应器。这五个部分全部完整时,手部受到刺激才可能出现缩手反射。 视频:反射弧模式讨论交流:如图,若某人的②严重受伤,则这个人的手遇到高温物体时会出现缩手反射吗?为什么?参考:根据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若全部完好,则会遇高温物体会出现反射活动。但现在②传入神经受损严重,则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无法传入到脊髓的神经中枢中,故无法产生反射活动。5、缩手反射是不自觉的应答性反应: 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做出解释之前。这样就缩短了作出反应的时间。 因此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未受大脑控制的低级的反射。 活动:1、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2、另一个同学用手轻轻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如图 3-19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1)上述实验的反射活动叫做膝跳反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 2)膝跳反射是我们检查身体时常用的方法。想一想,通过检查膝跳反射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6、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 、 、 、 。 讨论交流:膝跳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参考:膝跳反射是简单低级的反射,是天生的,是没经过大脑而产生的不自觉的反射;而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高级复杂的反射,是大脑参与的一种自觉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后天通过训练或学习而形成的。 简单条件反射是天生的,由低级神经中枢(如脊髓)控制,不必经过大脑,而高级条件反射要由大脑控制。 7、大脑可控制一些低级的反射: 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还可以不牵涉到感受器,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如踢踢腿、甩甩手等自主的随意动作。 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 如,在缩手反射中,有时手可以不一下子缩回;排尿反射中,有时可以暂时不排尿,等。 讨论交流:你认为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参考:证据: 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因为位于脊髓下部(横断面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缩手反射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这个现象来说明什么是应答性反应从而提出反射这个概念让学生知道反射其实就是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学生自己举例来内化知识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植物没有神经也就没有反射,只有感应性反射弧结构是重点 通过讲解、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释使学生理解反射弧完整才能产生反射活动是难点 通过讨论交流,深化知识促进理解这部分为后续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以及动物的行为等内容作铺垫
课堂练习 1、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C ) A.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B.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2、膝跳反射实验中,受试者来不及思考反射就已完成,说明该反射是( A ) A.简单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B.简单反射,受大脑的控制C.复杂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D.复杂反射,受大脑的控制3、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B ) A. 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 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C. 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D. 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4、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5、如图所示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2)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   的参与。 [参考:(1)反射弧;神经中枢;反射(2)大脑(或大脑皮层)]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受到刺激后,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分构成,缺一不可; 4、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5、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等低级的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没经过大脑参与的简单反射。 6、大脑可控制一些低级简单的反射。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