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5设计海水淡化装置
一、单选题
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时节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立春 B.白露
C.霜降 D.大雪
2.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3.关于水循环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前冷雪后寒”说明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吸热过程
B.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只有热量的吸收没有热量的放出
C.自然界的水在循环过程中总量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D.自然界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4. 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升华后熔化
5.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露珠的形成
C.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6.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亮相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对下列节气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雨水”一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一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二、填空题
7.今年某地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气中水蒸气便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8.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 ,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0.夏天,小华买了一些雪糕,准备慢慢吃,此时的雪糕是 态,在吃的时候在嘴里变成了 态,如果有一点滴到地上,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它又变成了 态.
11.液体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体积;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
12.露、雾、白气是 ,霜、雪、冰花、雾凇是 。(填物态变化)
三、综合题
13.写出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1)霜的形成 ;
(2)露的形成 ;
(3)雾的形成 ;
(4)雾凇的形成 。
(5)樟脑球用久会变小 ;
(6)擦玻璃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表面会变潮 ;
(7)放在烧杯中的碘,一加热便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这是 现象;停止加热后,在冷却的烧杯壁上出现亮晶晶的碘,这又是 现象。
(8)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这是 现象。但在0℃以下冻冰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 为水蒸气。
14.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3)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15.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
(2)上面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 ② 。
四、科普阅读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面、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挥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含有水蒸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上升空气体积就要膨胀.膨胀的时候要消耗自身的热量,因此,上升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温度降低了,容纳水汽的本领越来越小,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蒸气就变成为冰晶.它们集中在一起,受上升气流的支托,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全国各地多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解决旱情.
人工降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高射炮、火箭、气球播撤催化剂法、有飞机播撒催化剂法.其中飞机播撒催化剂法就是用飞机在厚度比较大的云雾中播散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催化剂(碘化银),从而达到降雨目的.干冰的作用是当干冰变成气体时,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碘化银)上,成为小水滴,或者有些水蒸气就变成成为冰晶.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变成水,跟原来的水混在一起,便产生了降雨.
请指出题目中相关语句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和个别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
(1)水分每时每刻都在挥发,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 ,这个过程要 热.
(3)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蒸气就变成为冰晶:
(4)干冰的作用是当干冰变成气体: ,这个过程要 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3.【答案】D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4.【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5.【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6.【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水的三态变化
7.【答案】升华;凝华;熔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8.【答案】熔化;汽化;液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9.【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0.【答案】固;液;气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1.【答案】有;没有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2.【答案】液化;凝华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3.【答案】(1)凝华
(2)液化
(3)液化
(4)凝华
(5)升华
(6)液化
(7)升华;凝华
(8)凝固;升华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4.【答案】(1)解: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有液化和汽化现象,液化是指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是指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2)解: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3)解: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
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暖湿气流的温度降低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5.【答案】(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2)汽化;熔化
(3)洗菜、洗衣剩下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使用节水型马桶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16.【答案】(1)汽化
(2)液化;放
(3)凝华
(4)升华;吸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