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4 14:39:1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表演话剧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当中,自觉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做到“润物细无声”和快乐学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润色,进而编成表演性很强的剧本,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整合、概括、运用能力。
2.采取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枯燥的历史材料赋予自己独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组织安排能力,而且诸多环节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整体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搜集学习、表演评价,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为了祖国的疆土,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的先辈们所做的抉择与奉献,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形象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喜欢动手操作,乐意表演。知识方面,一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唐朝与吐蕃的民族关系内容,对学生理解唐朝与吐蕃的社会生活特点有一定帮助;同时学生对吐蕃和大唐联姻有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表演历史短剧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和整理剧本,制作道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和整理剧本。
教学难点 表演时幕与幕之间的衔接,课堂秩序的维护,课堂气氛的营造。
难点突破 分工协调确保表演时幕与幕之间的衔接,各组组长维护小组纪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歌曲《青藏高原》等背景乐曲,制作相应的课件。把学生分成三大组,要求每一组编演一幕短剧;对角色扮演提出一些要求,并对剧本编写进行相应的指导。
学生准备:提前搜集有关故事,并进行整理、充实、润色加工成短篇故事。学生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角色扮演,相关道具。
活动2【讲授】导入
一、 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师: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曲《青藏高原》把我们带到了青藏高原。师: 我们知道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那么藏族的祖先是什么人呢?生: 吐蕃人。师: 在7世纪前期,吐蕃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赞普,由他统一青藏高原。这位杰出的赞普的是谁?生: 松赞干布。师: 当时的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就把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位才貌双全的公主是谁?生:文成公主。师:那么文成公主又是怎样嫁到西藏去的呢?今天我们来就共同来演绎这一段历史。(投影标题)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一、 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师: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曲《青藏高原》把我们带到了青藏高原。师: 我们知道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那么藏族的祖先是什么人呢?生: 吐蕃人。师: 在7世纪前期,吐蕃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赞普,由他统一青藏高原。这位杰出的赞普的是谁?生: 松赞干布。师: 当时的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就把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位才貌双全的公主是谁?生:文成公主。师:那么文成公主又是怎样嫁到西藏去的呢?今天我们来就共同来演绎这一段历史。(投影标题)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二 、历史剧表演主持人:让我们一起回到1300多年前,吐蕃和大唐联姻的情景。当时松赞干布为何多次向大唐求婚呢?吐蕃使者向大唐求婚的情景是如何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请大家欣赏: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侍 卫:报,吐蕃使者求见。唐太宗:宣。禄东赞:高原的雄鹰——我们的赞普松赞干布使者甲:我国可汗使者乙:我国单于(齐读)向大唐皇帝陛下致敬。唐太宗:免礼。禄东赞:我们吐蕃赞普献给皇帝陛下的礼物,请收下。吐蕃愿与大唐修好,臣此行还带上我们赞普最真诚的请求——恳求皇帝陛下恩赐大唐公主入吐蕃联婚。唐太宗:可以,但我要考考你们的智慧。摆架御马苑。唐太宗:诸位使者先为这一百匹小马找到母亲。禄东赞:请皇上给我一天时间。唐太宗: 好吧!回宫。(旁白):第二天侍 卫:报,禄东赞把小马圈起来饿了一天,放出来后,小马就回到各自母亲的身边。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旁白:只听见太监这样说到伯牙擅琴,在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炫,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抚琴从来不用这是手指弹,为何?太监边说边举起右手的食指。禄东赞深思了一会儿:禄东赞:吐蕃使臣已想到答案了,因为这只手指是属于这位小太监的。唐太宗:聪明。还有最后一题。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几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太宗、众宫女纷纷盼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默默额头,不仅嫣然一笑)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者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图赞普。禄东赞等:谢天可汗,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旁白: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赐婚于松藏干布,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肩负着促进两国友好交往的重任,起程前往吐蕃。唐太宗:雁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陛下,请放心。雁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我要起程了。(悲戚状)第二幕 文成公主西行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告别唐太宗后便起程前往吐蕃了。数十日后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文成公主: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天阔云轻何处觅乡音!陪嫁贴身侍女:这是临行时皇上赐给的黄金宝镜——日月镜。思乡时候,可以照见长安城。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千里,举月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于是忍痛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旁白:后来这个地方隆起两座山,据说是文成公主摔的日月镜变来的。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度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吐蕃地界了。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唯我一人向西行。陪嫁贴身侍女:公主殿下,请勿过于伤心。文成公主:(擦干眼泪)说得对,不可以辜负皇上的厚望的。我们快过河吧。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快过河吧!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回来了”。第三场 文成公主在吐蕃侍女甲(向文成公主):公主,这儿就是吐蕃了。侍女乙(向文成公主):公主,都城逻些到了。旁白:吐蕃的男女老少都跑来敞篷欢迎文成公主,争着看公主的花容月貌,观看文成公主的风采。吐蕃人民:唱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大唐仪式主持婚礼。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第二天)江夏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禄东赞:臣这就去办。(一天公主和松赞干布坐在帐篷里对话)公主呈上一杯茶给松赞干布,说:“辛苦了,请慢用”。松赞干布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说道:“真好喝,请问这是什么汤”。公主笑着说:“这不是汤,而是有解渴喝提神的茶,如果赞普喜欢,我可以教吐蕃人种茶、制茶、泡茶等”松赞干布(笑着说):好啊好啊!公主:赞普,你看吐蕃人居住的都是帐篷,风和日丽也就罢了,但要是遇上了这几天都是狂风暴雨,住在帐篷里的人民多痛苦啊。你们为什么不建房屋来住呢?松赞:(忧虑)可不是吗!公主,可我们吐蕃人民不会建筑房屋!哎!没办法!公主:哦!没关系,我从大唐来的时候,带了些有关建造房屋的书籍,(侍女将书呈上,公主接过交于松赞干布)另外,我还从大唐带来了一批工巧匠,他们可以帮我们!松赞:(高兴地翻开几页看了看,交于侍从)哎呀!公主真是一个有心人,有了这些能共巧匠,我们吐蕃人就能住进房屋里了,多谢公主!旁白:文成公主道吐蕃带去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和各种书籍。汉族工匠帮助吐蕃人学会了酿酒,缫丝,造纸墨等手工技术。吐蕃农耕原来很粗放,文成公主到来后,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学会了防止水土流失,出现了小块农田。过去吐蕃人住帐篷,受文成公主影响,吐蕃人改住房屋,文成公主和她的侍女帮助吐蕃妇女改进纺织技术,使织物的染色和图案设计更加绚丽多彩,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有些人成为著名的学者,文成公主促进唐藏友好,从此两国过上太平生活。 最后,全体演员上台齐读吐蕃人民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全剧完,演员上台谢幕)主持人:同学们已经欣赏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剧,你们说他们演得好吗?请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表演!好!看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剧,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感想,主持人提问四位学生。(同学们谈完感想之后)现在让我们的老师对我们这次活动课作个总结。(老师对活动课给予激励性评价)。板书设计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幕 文成公主西行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教学反思
活动3【活动】历史剧表演
二 、历史剧表演
主持人:让我们一起回到1300多年前,吐蕃和大唐联姻的情景。当时松赞干布为何多次向大唐求婚呢?吐蕃使者向大唐求婚的情景是如何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请大家欣赏:
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
侍 卫:报,吐蕃使者求见。
唐太宗:宣。
禄东赞:高原的雄鹰——我们的赞普松赞干布
使者甲:我国可汗
使者乙:我国单于
(齐读)向大唐皇帝陛下致敬。
唐太宗:免礼。
禄东赞:我们吐蕃赞普献给皇帝陛下的礼物,请收下。吐蕃愿与大唐修好,臣此行还带上我们赞普最真诚的请求——恳求皇帝陛下恩赐大唐公主入吐蕃联婚。
唐太宗:可以,但我要考考你们的智慧。摆架御马苑。
唐太宗:诸位使者先为这一百匹小马找到母亲。
禄东赞:请皇上给我一天时间。
唐太宗: 好吧!回宫。
(旁白):第二天
侍 卫:报,禄东赞把小马圈起来饿了一天,放出来后,小马就回到各自母亲的身边。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
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
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
旁白:只听见太监这样说到伯牙擅琴,在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炫,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抚琴从来不用这是手指弹,为何?太监边说边举起右手的食指。禄东赞深思了一会儿:
禄东赞:吐蕃使臣已想到答案了,因为这只手指是属于这位小太监的。
唐太宗:聪明。还有最后一题。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几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盼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默默额头,不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者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图赞普。
禄东赞等:谢天可汗,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旁白: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赐婚于松藏干布,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肩负着促进两国友好交往的重任,起程前往吐蕃。
唐太宗:雁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陛下,请放心。雁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我要起程了。(悲戚状)
第二幕 文成公主西行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告别唐太宗后便起程前往吐蕃了。数十日后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天阔云轻何处觅乡音!
陪嫁贴身侍女:这是临行时皇上赐给的黄金宝镜——日月镜。思乡时候,可以照见长安城。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千里,举月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于是忍痛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旁白:后来这个地方隆起两座山,据说是文成公主摔的日月镜变来的。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度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吐蕃地界了。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唯我一人向西行。
陪嫁贴身侍女:公主殿下,请勿过于伤心。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说得对,不可以辜负皇上的厚望的。我们快过河吧。
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回来了”。
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侍女甲(向文成公主):公主,这儿就是吐蕃了。
侍女乙(向文成公主):公主,都城逻些到了。
旁白:吐蕃的男女老少都跑来敞篷欢迎文成公主,争着看公主的花容月貌,观看文成公主的风采。
吐蕃人民:唱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大唐仪式主持婚礼。
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
(第二天)
江夏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
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
禄东赞:臣这就去办。
(一天公主和松赞干布坐在帐篷里对话)
公主呈上一杯茶给松赞干布,说:“辛苦了,请慢用”。
松赞干布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说道:“真好喝,请问这是什么汤”。
公主笑着说:“这不是汤,而是有解渴喝提神的茶,如果赞普喜欢,我可以教吐蕃人种茶、制茶、泡茶等”
松赞干布(笑着说):好啊好啊!
公主:赞普,你看吐蕃人居住的都是帐篷,风和日丽也就罢了,但要是遇上了这几天都是狂风暴雨,住在帐篷里的人民多痛苦啊。你们为什么不建房屋来住呢?
松赞:(忧虑)可不是吗!公主,可我们吐蕃人民不会建筑房屋!哎!没办法!
公主:哦!没关系,我从大唐来的时候,带了些有关建造房屋的书籍,(侍女将书呈上,公主接过交于松赞干布)另外,我还从大唐带来了一批工巧匠,他们可以帮我们!
松赞:(高兴地翻开几页看了看,交于侍从)哎呀!公主真是一个有心人,有了这些能共巧匠,我们吐蕃人就能住进房屋里了,多谢公主!
旁白:文成公主道吐蕃带去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和各种书籍。汉族工匠帮助吐蕃人学会了酿酒,缫丝,造纸墨等手工技术。吐蕃农耕原来很粗放,文成公主到来后,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学会了防止水土流失,出现了小块农田。过去吐蕃人住帐篷,受文成公主影响,吐蕃人改住房屋,文成公主和她的侍女帮助吐蕃妇女改进纺织技术,使织物的染色和图案设计更加绚丽多彩,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有些人成为著名的学者,文成公主促进唐藏友好,从此两国过上太平生活。
最后,全体演员上台齐读吐蕃人民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全剧完,演员上台谢幕)
主持人:同学们已经欣赏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剧,你们说他们演得好吗?请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表演!好!看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剧,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感想,主持人提问四位学生。(同学们谈完感想之后)现在让我们的老师对我们这次活动课作个总结。
活动4【讲授】教师小结
老师对活动课给予激励性评价。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