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创造宣言
陶行知
激励导入
听!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宣言,每一句都有力量!
什么是宣言?
1.宣言:原指一种很正式的文体,是国家或政治团体用以表明自己的
政治纲领和重大问题的立场。
2.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它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
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3.用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教育主张并不多见,仅这一点,可以看出
作者对创造教育非常重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和教师补充,能够简单地向其他同
学介绍作者。
2.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读写重点字词的音形。
3.通过复习之前所学,能够本文的论证思路。(重点)
4.通过自读课文和教师引导,准确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难点)
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1891—1946),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 。 家、 家,伟大的 、 ,中国人 民救国会和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 ”“ ”“ ”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陶行知也被誉为 “ ”。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 《 》等。
陶行知
绍兴
中国人民教育
思想
民主主义战士
爱国者
中国民主同盟
生活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
社会即学校
人民教育家
行知书信
目标一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3年,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
出版社2015年版)。本文即是他关于创造教育的重要论述,陶行知
先生针对教师队伍中默守陈规的教师的思想,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此文发表前,他曾在育才学校的晨会上向全体学生宣读。
预习检测——重点字词
樵夫( ) 豢养( ) 陡然( ) 烟囱( )
崇拜( ) 伤痕( ) 中伤( ) 懦夫( ) 遁词( ) 鲁钝( ) 屋檐( ) 懒惰( )
繁殖( ) 塑像( ) 玄奘( ) 苏彝士( )
灌溉( )( ) 自暴自弃( )
qiáo
huàn
dǒu
cōng
chóng
hén
zhòng
nuò
dùn
dùn
yán
duò
zhí
sù
zàng
yí
guàn
gài
qì
目标二
1.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2.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3.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
动有力。
4.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哑口:像哑巴一样。
5.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
弃:鄙弃。
6.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投:投奔。
7.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8.愚笨,不敏锐。
9.喂养。
中伤
遁词
鲁钝
哑口无言
自暴自弃
走投无路
众叛亲离
画龙点睛
豢养
预习检测——词语理解
整体感知
自主阅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围绕“创造”提出了什么观点?
2.围绕这一论点,作者又是如何展开论述?请给文章划分层次。
(提示:圈画每段的关键句(中心句),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我们要创造。
(第3段)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人;刀法不适合……便处处是伤痕
第二部分(段2-4):由艺术家的创造引出教育者的创造,阐述教 育者创造的目的与方法
(第1段)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总)
(第2段)美术家罗丹……创造。
(第4段)刀法运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艺术家的创造
——教育者的创造
——适合的方法
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段1):总领全文,提出论点“我们要创造”。
(5)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11)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6)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8)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9)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10)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
造。
第三部分(段5-11):反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提出自己的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2段)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怎么做?要重视小的创造
(13段-14段)割草的也可以一边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 造之神住在他心里。
——樵夫无创造之心,扼杀树苗(反例)
(15段)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的长
成。我们愿意把我们的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
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摒弃樵夫思想,呼唤创造之神
(16段)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
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发出号召:生命不熄,创造不止。
合作探究
1.作者宣告的观点(意见)是什么?
2.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我们要创造。
(1)环境太平凡;(2)生活太单调;(3)年纪太小;
(4)太无能;(5)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目标四
(1)驳论点是就文章的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与相关基本原则冲突的
部分进行反驳。
(2)驳论据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既可以直接反驳,也
可以通过归纳论据中的谬误的办法反驳。
(3)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
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排比中
不合理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采用哲学
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进行反驳。
驳论文
1.驳论的一般方法包括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
随堂小练
问题:驳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
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的观点,也可
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5-11段,看看本文运用了
怎样的批驳方式?( )
A、批驳论点
B、批驳论据
C、批驳论证过程
A
创造宣言
引出话题:创造
反驳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陷入绝境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促成成就。
教育者的创造目的:创造出真善美的 活人
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
太无能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基础训练》“预习反馈”部分。
3.文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请在课文的具体语段旁
做出批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判断并说出文章中运用的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通过合作探究和教师讲解,能够说出文章中举例论
证的特点。(重点)
3.通过复习八年级所学和教师引导,能够结合议论文
和演讲词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句说出文章的语言特
点。(难点)
自主学习
论证方法
目标一
1.阅读2-4段,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1)第3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教育比喻成塑像,将教育方法
比喻成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2)第4段运用比喻论证,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以“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教育者成才。
2.阅读5-10段,说说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将相关句子勾
画出来,并赏析一处你最喜欢的句子。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3.阅读12-14段,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论证特点
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来论证论点。
(1)多次使用举例论证,如第6段列举多个在单调生活中创造不凡成
就的案例,增加说服力。
(2)多个例证形成排比,如第10段用三个例子来论证“绝望是懦夫的
幻想”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气势和力度。
(3)举例典型,所举例子影响力大,多是名人事例,有代表性和说服
力。
4.阅读5-11段,这部分主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常见的论证方法使用特点
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
2.以……论证方法为主。
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
4.论据多,具有普遍性,增强说服力;
5.论据形成排比,怎强文章的语言气势;
6.论据具有典型性,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目标二
合作探究
1.本文既是议论文又是一篇演讲词,所以在语言上兼具二者
的特色,请你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1)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接着连续批驳五种错误认识,可谓逻
辑严谨,气势充盈。
(2)同时文章有着明显的演讲词特点,文辞优美,说理形象,旁征博
引,激情洋溢,富有鼓动性。
①运用大量的排比修辞,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语言的气势,增强论证效果。②运用比喻论证,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体现出较高的梳理艺术。③5-11段,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批驳错误认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 让文章气势充沛。
目标三
语言特点
写作特色
2.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3.请你结合这两节课所学,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举例论证,说服力强;
(2)破立结合,论证有力;(以驳为主)
(3)叙议结合,观点鲜明;
(4)多种论证方法运用,说服力强。
随堂小练
问题:阅读课文最后两段,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文段。
(1)第15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罗丹的话有何作用?
第15段用了排比和呼告的修辞,语气强烈,作者大声呼告,呼吁教育者树立创造意识。
引用罗丹的话,生发开来,进一步正面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深化了课文的论证,使文章的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论证结构更加严密。
课堂小结
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创造出值得
彼此崇拜之活人,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方面的
问题?结合文章谈谈你的收获。
教育者要敢于创造,要发挥集体之力,用对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是需要师生合作的,所以不仅老师要创新教育方法,学生们也应创造性学习,这样才能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
作业布置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基础训练》剩余全部内容。
3.积累有关创造的名言警句。(选做)
1.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抓住关键句,分析作者论证思路;
3.分析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如何逐步论证中心论点。
下面我们一起巩固今日所学吧!
周末愉快
希望大家都有一颗创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