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部编语文小升初专题07 积累运用--2024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专版】部编语文小升初专题07 积累运用--2024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0:30:33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4)专题07 积累运用--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汕汕同学想送一张明信片给好友,下列句子填入明信片横线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下列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平平想朗诵一首送别诗,下面备选的篇目中,符合这一主题的一项是    .
A.《泊船瓜洲》
B.《送元二使安西》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下列名句不是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项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2024·广东韶关·小升初真题)下面对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心理描写细腻
B.《匆匆》——直抒胸臆
C.《腊八粥》——各部分描写都很详细
6.(2024·广东韶关·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李明家人的习俗与寓意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的时候,爸爸在门上倒贴“福”字,对李明说:“这代表福气到了。”
B.重阳节到了,李明全家人去爬山登高,爷爷说:“这有团结上进、庆祝丰收的吉祥寓意。”
C.春节时奶奶做年糕,边做边对李明说:“过年吃年糕,就能万事如意年年高。”
7.(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看画猜诗”环节。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你应该答出的诗句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下列名著和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刘易斯 卡罗尔
B.《三国演义》——施耐庵
C.《汤姆 索亚历险记》——高尔基
D.《红楼梦》——曹雪芹
9.(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C.《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首尾呼应,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
10.(2024·广东惠州·小升初真题)《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成小人后去(  )里找小狐仙。
A.动物园 B.牛棚 C.大雁家 D.森林
11.(2024·广东茂名·小升初真题)《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驯养培育②流落荒岛③建房定居④回到英国⑤救“星期五”
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①④⑤C.⑤④①②③D.⑤②①④③
12.(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书法】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形容(  )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A.颜真卿 B.柳公权 C.赵孟頫 D.颜回
13.(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请选出下列名言佳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们要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民族,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C.胸无点墨便不能下笔成文。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提醒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成才。
14.(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学弈》的时候,我知道了“弗”有“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到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只要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就能找到真理。
C.“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这是“我”和母亲的对话:“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这是“我”的内心独白。
15.(2024·广东珠海·小升初真题)下列有关习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B.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寓意着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
C.元宵节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D.有些老建筑物上会雕刻蝙蝠,这是因为“蝠”与“福”同音,寓意着福气盈门。
16.(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的故事都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
①乐不思蜀 ②武松醉打蒋门神 ③温酒斩华雄 ④煮酒论英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17.(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横线上填入格言或俗语,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_____,_____”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8.(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面诗词句所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项是(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9.(2024·广东东莞·小升初真题)语文学习须留心。下列句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路牌上的“中山路”下面的汉语拼音拼写为:ZHONGSHAN LU。
B.即兴发言就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C.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都以楷书为代表作品流传于世。
D.阅读时只要看得快,不一字一字地看,就是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二、填空题
20.(2024·广东广州·小升初真题)根据对话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俗语或诗句。
(1)妹妹:姐姐,今天明明是让你陪我买东西的,结果我啥都没买到,你却买了这么多。
姐姐:这就叫“有意 ,无心 。”
(2)见少年整天不学无术,非常懒惰,爸爸说:“儿子,快读点书吧!”,他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 。’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老了你是要后悔的。”
21.(2024·广东肇庆·小升初真题)积累与运用。
(1)稻花香里说丰年, 。
(2)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乎?”(出自《两小儿辩日》)
(3)小学六年来,回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 ”。即将毕业的我们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 ”,感恩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4)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思家念归感情的诗句是: , ?
(5)《石灰吟》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诗,其中抒发了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是: , 。
22.(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根据所积累的诗词填空。
(1)“博”闻山河美:大漠沙如雪,燕山 。
(2)“古”流芳千年: 一水间, 不得语。
(3)“通”特征规律:近水 ,近山 。
(4)“今”开拓创新:苟 ,不必法古;苟 ,不必循旧。
23.(2024·广东河源·小升初真题)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革命者们“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英勇无畏令人感慨;王维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间的友情又是那么令人感动。
(2)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像《淮南子》所说的那样:“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24.(2024·广东广州·小升初真题)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诗句、俗语等聊聊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小蓝: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各种挑战,但要保持苏轼那样的豁达,他说“谁道人生无再少?① !”我在这里读到了无论年龄多大,人生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小绿:是的,《周易》里也说,“穷则变,② ,③ 。”遇到困难,只要改变思维和方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小红:“书到用时方恨少,④ 。”不要害怕困难,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面对困难时游刃有余地战胜它。
小光:“⑤ ,⑥ 。”让我们记住《竹石》中的这句话,即使遭受无数挫折,也要坚守立场和原则
25.(2024·广东韶关·小升初真题)下面是古诗文积累比拼活动的题目,请完成填空。
(1)语文是诗,诗中有节日:“ , ,”诗中有画:“ ,燕山月似钩。”诗中有景:“ ,草色遥看近却无。”诗中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 。”诗中传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3)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两小儿辩日》
26.(2024·广东潮州·小升初真题)根据语境填空。
(1)《长歌行》中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诗句是“ , ”。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 , ”。
(3)俗话说“ ,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
(4)李老师常说:“青, , 。”他希望学生们将来都能超越他。
27.(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日积月累。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的五音指的是 、 、 、 、 。
(2)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 。
(3)凌琳不珍惜时间学习,你可以用岳飞的“莫等闲, , ”这句话劝他。
(4)人有耻, 。——《朱子语类》
(5)“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6)“青, 。”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7)找找诗中的春天:杜甫独步江畔,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 ”;宋代诗人朱熹写下了赞美春景的千古佳句:“ ,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看到“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4)专题07 积累运用--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汕汕同学想送一张明信片给好友,下列句子填入明信片横线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汕汕同学想劝朋友珍惜时间、抓住青春时光努力奋斗,用这句诗非常恰当,它直接强调了在年轻时要努力,否则年老会后悔。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侧重于表达不要觉得自己领先就自满,与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的主题不太相关。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主要是说对人对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了解,与珍惜时间和奋斗的主题不符。
故选A。
2.(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下列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的理解。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强调的是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这句主要是提醒人们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懂得节约和珍惜。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了。这句旨在告诫人们要及时行孝,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陪伴和孝敬他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题干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表达了子女想要尽孝时父母可能已经不在人世的遗憾和无奈,强烈地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及时孝敬父母,与题目要求最为契合。
故选C。
3.(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平平想朗诵一首送别诗,下面备选的篇目中,符合这一主题的一项是    
A.《泊船瓜洲》
B.《送元二使安西》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主题的理解和辨识能力。
A.《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在瓜洲停船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情,与送别主题不符。
B.《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内容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微雨沾湿了渭城地面的尘土,客舍周围柳树愈发显得翠绿清新,来衬托出送别的气氛。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中并没有涉及送别的内容。
故选B。
4.(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下列名句不是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项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一则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 《从军行》,通过描绘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的英勇顽强,表达了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诗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频繁和艰苦,而“不破楼兰终不还”则展现了将士们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该句出自宋朝陆游的《示儿》,诗句的大意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
故选A。
5.(2024·广东韶关·小升初真题)下面对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心理描写细腻
B.《匆匆》——直抒胸臆
C.《腊八粥》——各部分描写都很详细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
C.《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部分内容,其中重点写了“等粥”部分,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亲情的温暖。
故选C。
6.(2024·广东韶关·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李明家人的习俗与寓意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的时候,爸爸在门上倒贴“福”字,对李明说:“这代表福气到了。”
B.重阳节到了,李明全家人去爬山登高,爷爷说:“这有团结上进、庆祝丰收的吉祥寓意。”
C.春节时奶奶做年糕,边做边对李明说:“过年吃年糕,就能万事如意年年高。”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寓意。
B.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重阳登高,人们为驱邪避祸而于九月初九这天爬山登高以辟邪延寿,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的寓意丰富,不仅包括对个人健康和安全的祝愿,也包含了祈福、感恩和对未来的期盼。并不是团结上进、庆祝丰收的吉祥寓意。所以题目说法不正确。
故选B。
7.(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看画猜诗”环节。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你应该答出的诗句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图片观察能力。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B.“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意思是: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思是: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图中画的是一个人划着一叶小舟,一人在捕鱼,风浪很大。“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符合图片含义。
故选B。
8.(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下列名著和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刘易斯 卡罗尔
B.《三国演义》——施耐庵
C.《汤姆 索亚历险记》——高尔基
D.《红楼梦》——曹雪芹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
B.《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故选D。
9.(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C.《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首尾呼应,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故选A。
10.(2024·广东惠州·小升初真题)《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成小人后去(  )里找小狐仙。
A.动物园 B.牛棚 C.大雁家 D.森林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在变成小人后,开始了他寻找小狐仙的旅程。他听妈妈说过小狐仙的故事,并得知小狐仙一般住在牛棚里。因此,他前往牛棚寻找小狐仙,希望能够恢复原来的大小。
故选B。
11.(2024·广东茂名·小升初真题)《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驯养培育②流落荒岛③建房定居④回到英国⑤救“星期五”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②①④③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是流落荒岛,这是故事的开始,故选②;为了生存,鲁滨逊必须有一个安全的住所,他自己在荒岛上建造了房屋定居,故选③;在定居之后,他开始进行各种生存活动,包括驯养动物和种植作物,即:驯养培育,故选①;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还营救了野人“星期五”,这是他在岛上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故选⑤;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即回到英国,这是故事的结束。故选④。
因此《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③①⑤④。
故选A。
12.(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书法】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形容(  )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A.颜真卿 B.柳公权 C.赵孟頫 D.颜回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知识的掌握。
A.“颜筋柳骨”意思是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颜指颜真卿,因其书法筋肉丰满所以称为“颜筋”,柳指柳公权,其书法刚劲有力,谓之“柳骨”。
故选A。
13.(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请选出下列名言佳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们要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民族,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C.胸无点墨便不能下笔成文。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提醒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成才。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理解。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不要以为自己来得早,前面已经有人更早了!与写作不符。
故选C。
14.(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学弈》的时候,我知道了“弗”有“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到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只要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就能找到真理。
C.“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这是“我”和母亲的对话:“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这是“我”的内心独白。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那么,等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只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故选B。
15.(2024·广东珠海·小升初真题)下列有关习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B.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寓意着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
C.元宵节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D.有些老建筑物上会雕刻蝙蝠,这是因为“蝠”与“福”同音,寓意着福气盈门。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于中国传统习俗寓意的掌握情况。
B.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其主要寓意是敬老、祭祖、辟邪等,而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一般是七夕节的寓意。
故选B。
16.(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的故事都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
①乐不思蜀 ②武松醉打蒋门神 ③温酒斩华雄 ④煮酒论英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古典名著的理解。
①乐不思蜀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②武松醉打蒋门神: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核返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打蒋门神的主要内容: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哗困蒋门神,夺回酒店。
③温酒斩华雄:出自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主要讲述了: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④煮酒论英雄:关键人物为曹操以及刘备。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指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
故选B。
17.(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横线上填入格言或俗语,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_____,_____”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的理解。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根据题干的语境,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即形容读书应该认真,应选择“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故选A。
18.(2024·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下面诗词句所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项是(  )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意思是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单纯地写景,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人借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代罗隐的《蜂》,意思: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蜂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诗人借用“蜜蜂”这一意象,写劳动人民的艰辛,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表达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的矜惜怜悯之情。
故选A。
19.(2024·广东东莞·小升初真题)语文学习须留心。下列句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路牌上的“中山路”下面的汉语拼音拼写为:ZHONGSHAN LU。
B.即兴发言就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C.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都以楷书为代表作品流传于世。
D.阅读时只要看得快,不一字一字地看,就是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音节拼写、口语交际、文学常识和阅读策略。
B.即兴发言不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而是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C.书法家王羲之以行书为代表作品流传于世。
D.阅读时不仅要看得快,还要想得快,要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故选A。
二、填空题
20.(2024·广东广州·小升初真题)根据对话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俗语或诗句。
(1)妹妹:姐姐,今天明明是让你陪我买东西的,结果我啥都没买到,你却买了这么多。
姐姐:这就叫“有意 ,无心 。”
(2)见少年整天不学无术,非常懒惰,爸爸说:“儿子,快读点书吧!”,他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 。’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老了你是要后悔的。”
【答案】 栽花花不发 插柳柳成荫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名篇的理解与默写。
(1)书写时注意“栽、插、柳、荫”的正确写法。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否则到老了就会后悔莫及。在这里,爸爸用这句话来劝诫少年要勤奋学习,不要等到将来后悔。
21.(2024·广东肇庆·小升初真题)积累与运用。
(1)稻花香里说丰年, 。
(2)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乎?”(出自《两小儿辩日》)
(3)小学六年来,回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 ”。即将毕业的我们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 ”,感恩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4)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思家念归感情的诗句是: , ?
(5)《石灰吟》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诗,其中抒发了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是: , 。
【答案】 听取蛙声一片 远者小而近者大 忠言逆耳利于行 润物细无声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蛙”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而”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忠”“润”“逆”的正确写法;
(4)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前两句写回乡途中看到的美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家的急切心情;
(5)《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名作。整首诗以石灰为喻,托物言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石灰石开采的艰辛和焚烧的考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情操、为国尽忠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22.(2024·广东汕头·小升初真题)根据所积累的诗词填空。
(1)“博”闻山河美:大漠沙如雪,燕山 。
(2)“古”流芳千年: 一水间, 不得语。
(3)“通”特征规律:近水 ,近山 。
(4)“今”开拓创新:苟 ,不必法古;苟 ,不必循旧。
【答案】 月似钩 盈盈 脉脉 知鱼性 识鸟音 利于民 周于事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名篇名句的理解和默写。
(1)书写时注意“似”“钩”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盈”“脉”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知”“识”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利”“民”“周”“事”的正确写法。
23.(2024·广东河源·小升初真题)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革命者们“粉骨碎身浑不怕, 。”的英勇无畏令人感慨;王维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间的友情又是那么令人感动。
(2)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像《淮南子》所说的那样:“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答案】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识记和理解。
(1)书写时注意“照、清、酒”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循”的正确写法。
24.(2024·广东广州·小升初真题)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诗句、俗语等聊聊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小蓝: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各种挑战,但要保持苏轼那样的豁达,他说“谁道人生无再少?① !”我在这里读到了无论年龄多大,人生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小绿:是的,《周易》里也说,“穷则变,② ,③ 。”遇到困难,只要改变思维和方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小红:“书到用时方恨少,④ 。”不要害怕困难,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面对困难时游刃有余地战胜它。
小光:“⑤ ,⑥ 。”让我们记住《竹石》中的这句话,即使遭受无数挫折,也要坚守立场和原则
【答案】 门前流水尚能西 变则通 通则久 是非经过不知难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默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书写时注意“流、淌、通、经、磨、坚、风”的正确写法。
25.(2024·广东韶关·小升初真题)下面是古诗文积累比拼活动的题目,请完成填空。
(1)语文是诗,诗中有节日:“ , ,”诗中有画:“ ,燕山月似钩。”诗中有景:“ ,草色遥看近却无。”诗中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 。”诗中传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3)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两小儿辩日》
【答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大漠沙如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专心致志 大如车盖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语文是诗,诗中有节日的诗句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
书写时注意“漠”“酥”“望”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致”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盖”的正确写法。
26.(2024·广东潮州·小升初真题)根据语境填空。
(1)《长歌行》中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诗句是“ , ”。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 , ”。
(3)俗话说“ ,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
(4)李老师常说:“青, , 。”他希望学生们将来都能超越他。
【答案】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汉乐府《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告诫我们要趁年轻奋发向上。书写时注意“壮”“努”“悲”的正确写法;
(2)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描写了早春春雨和春草。书写时注意“街”“酥”“遥”的正确写法;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说明了了解一个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书写时注意“路”“遥”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取”“蓝”的正确写法。
27.(2024·广东湛江·小升初真题)日积月累。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的五音指的是 、 、 、 、 。
(2)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 。
(3)凌琳不珍惜时间学习,你可以用岳飞的“莫等闲, , ”这句话劝他。
(4)人有耻, 。——《朱子语类》
(5)“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6)“青, 。”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7)找找诗中的春天:杜甫独步江畔,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 ”;宋代诗人朱熹写下了赞美春景的千古佳句:“ ,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看到“ , ”。
【答案】 宫 商 角 徵 羽 梅 松 竹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则能有所不为 书到用时方恨少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千朵万朵压枝低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和文史常识识记和理解。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级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音阶,也是汉族古代音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时注意“徵”的正确写法。
(2)“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这一称谓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这三种植物的赞美和敬仰。它们不仅具有耐寒的特性,更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书写时注意“梅”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悲”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能”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恨”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蓝”的正确写法。
(7)结合“赞美春景”可知出自《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它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绚丽多彩,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和向往。结合“游蕲水清泉寺”可知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书写时注意“等、紫、浸、溪”的正确写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