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9-28 1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
(2)使学生掌握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概括结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感受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的形成过程;
(2)探究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3、情态与价值
培养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点、难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2. 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给人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感觉?(竖直站立的人与地面、旗杆与地面、生日蛋糕与蜡烛┅)
二、讲授新课:
1.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①引入:一个人走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会在地面上形成影子,随着人不停的走动,这个影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但是无论怎样,人始终与影子相交于一点,并始终保持垂直.
②定义: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 叫平面的垂线,叫直线的垂面,它们的唯一公共点叫做垂足.(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③举例:生活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现象有哪些?
提问:你觉得垂直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给定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如何判定它们是否垂直?
(1)问题:虽然可以根据定义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但这种方法实际上难以实施。有没有比较方便可行的方法来判断直线和平面垂直呢?
(2)师生活动:请同学们准备一块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来做
如图2.3-2试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
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
问如何翻折才能保证折痕AD与桌面所在平面垂直? 图2.3-2
(3)归纳结论:引导学生根据直观感知及已有经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进行合情推理,
2.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①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老师特别强调: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若⊥,⊥,∩=B,,,则⊥
②→辨析(讨论正确性):A.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B.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的直线必定垂直于这条直线;
D.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条直线的另一直线必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练习:如图,在长方体中,
与平面垂直的直线有    ;
与直线垂直的平面有     .
④出示例1:如图,已知,求证:
(分析: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⑤练习:P66探究; P67 练习1、2(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⑥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讨论范围();→ 辨析(P67 练习3).
练习:(1)在正方体中,直线与面ABCD所成的角为 度
(2)在正方体中,直线与面ABCD所成的角的余弦是 。
⑦出示例2:在正方体中,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讨论老师引导学生版书)
强调:一作,二证,三求
3. 小结: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三、巩固练习:(依时间而定)
1. 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有一点P,且PA=PB=PC=PD,
求证:点P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O的连线PO垂直于AB、AD
2. 如图,已知AP⊥⊙O所在平面,AB为⊙O的直径,C是圆周上的任意,过A作于点E.
求证:平面PBC.
3. 作业: 《习案》第十四课时。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