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强敌压至鸭绿江边我国已难以安定从事建设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挽救危局,中共中央毅然决定( )
A.进行北伐战争 B.发动南昌起义 C.组织淞沪会战 D.开始抗美援朝
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年份 种植面积(市亩) 水稻总产(万斤) 水稻单产(斤)
1950 1168191 43611 373
1951 1286856 49855 387
1952 1619638 74995 463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4.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这些口号反映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精神 B.新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C.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5.如图是1979年11月30日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致发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该执照颁发的时代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并
B.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C.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宝安(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经过40年建设,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50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总量超过了香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因为深圳被划为(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自由贸易区 D.自由贸易港
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据此,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该( )
A.努力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B.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C.用强制力量去驾驭市场 D.加强对市场的科学调控
8.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 B.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 D.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9.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数百名小朋友呈现的节目《闪亮的雪花》惊艳观众,其中一幕“掉队的小鸽子”更是触人心弦、网友纷纷留言:“一个(鸽)都不能少。说的就是中国台湾。”材料说明( )
A.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两岸之间“三通”已实现
C.祖国统一是人民的夙愿 D.“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10.“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一颁奖词讲述的是( )
A.屠呦呦乐观自信 B.钱学森的家国情怀
C.袁隆平艰苦奋斗 D.焦裕禄的以身作则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摘编自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1980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
——摘自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改革开放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和影响,并举出两例这一阶段我国完成的工业或交通项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侧重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据,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以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特别是县、乡两级,未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也已经成熟。
——摘自毛泽东《关于及开全国人民医务士,会的几点说明》
材料三: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有利条件。
(3)请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基本完成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史实
19491950年 我国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底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国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4月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10月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华
1984年12月 中英签暑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2016年9月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2017年5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圆桌峰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的外交,拟定一个主题,并从材料中提炼出三个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史事,运用史事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与此同时,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并且侵入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因此,美国的侵略活动不仅威胁了朝鲜,也严重威胁了中国边境安全。因此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彭德怀担任总司令员,开始抗美援朝,D项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年开始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材料中“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不符,排除A项;材料,“南昌起义”是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与材料中“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不符,排除B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是中日战争时期双方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与材料中“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1950、1168191、43611、373”、“1952、1619638、74995、463”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是种植面积和水稻总产、水稻单产都有持续增加,这主要是1952年的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指的是1958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1978年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中共中央重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体现了中央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团结,故选C;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材料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中共中央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无法体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兴边富民行动,排除D。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和结合所学知识,王进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劳动模范,这些口号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精神,A项正确;一五计划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B项;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排除C项;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据题干“1979年11月30日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致发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和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因此,该执照颁发的时代背景是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B项正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并是三大改革中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1956年,与题意中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符,排除C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题干中反映的是个体生产经营权,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后,“经过40年建设,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50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总量超过了香港”,A正确;特别行政区是指香港、澳门,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错误;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而材料强调的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后的变化,C错误;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D材料未涉及。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该宏观调节,加强对市场的科学调控,D项正确;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应起决定性作用,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该遵循价值规律,起宏观调控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A项正确;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有利于题干成就的取得,但与题干强调的主旨不符,排除BC项;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其中一幕‘掉队的小鸽子’更是触人心弦、网友纷纷留言:‘一个(鸽)都不能少。说的就是中国台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只“掉队的小鸽子”是指台湾还没统一。“一个(鸽)不能少”反映了实现祖国统一是人民的夙愿,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冬奥会上一场节目寄托的祖国统一的夙愿,无法体现出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排除A项;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是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在台湾问题上还未实践,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写给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写出了钱学森的贡献,“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写出了其家国情怀。钱学森做为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符合题意,B项正确;屠呦呦带来她的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排除A项;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排除C项;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举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等。
(2)侧重点:对轻工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
原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平衡工业比例;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特点: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整体规模大;工业门类齐全。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影响是: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举例: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因此,可以举例的交通项目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等。
(2)侧重点:根据材料二“1980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侧重点是:对轻工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
原因:根据材料“1980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结合所学可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平衡工业比例;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特点:根据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可概括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整体规模大;工业门类齐全。
12.答案:(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条件:《共同纲领》的实施;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土地改革的完成;全国普选条件的成熟。
(3)事件:三大改造;时间:1956年底。
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故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理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所以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条件:根据材料二“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据,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以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特别是县、乡两级,未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也已经成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有利条件有:《共同纲领》的实施;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土地改革的完成;全国普选条件的成熟。
(3)事件:根据材料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申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三大改造。
时间: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答案:(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史事: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阐释:中国一直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积极展开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最好诠释。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解析:(1)政策:根据题干“写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主题: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新中国的外交,拟定一个主题,并从材料中提炼出三个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史事,运用史事围绕主题进行阐释”结合材料科分析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史事,可提炼的主题为独立自主的外交智慧;坚持对外开放;和平友好交往;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195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最好诠释。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示例1:主题:独立自主的外交智慧。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综上所述,中国外交智慧为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示例2:主题:和平友好交往。根据题干要求可选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华。主题:和平友好交往。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直接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综上所述,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我们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史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