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往事依依》校本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往事依依》校本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4 18: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往事依依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自编A)
来到烟波hàomiǎo的百度世界,徜徉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浩浩人海的贴吧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不胜收的田园中,那是一簇簇帖子构成的五彩纷呈的乐园,juānkè于我的心中。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自编A) ( )
A.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
B.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C.《冰心诗四首》选自诗集《繁星 春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D.“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 (选编A) ( )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返回地面后,接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媒体的采访,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搜索枯肠的立即回答:“没有。”
C.老师连问三遍,下边鸦雀无声,平时议论最多的人,这时也一言不发了。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内容。(自编A)
(1)青女素娥俱耐冷, 。(2)梅雪争春未肯降, 。
(3) ,雪却输梅一段香。 (4)松间沙路净无泥, 。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对家乡思念的诗句是: ,

(6)杜牧的《赤壁》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的议论诗句是: ,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7分)(选编)
我们初一年级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爱文学”的课外语文活动,表达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名人名言】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彰显文学的魅力或读书的重要。你张贴的名人名言是 。(作者: )(2分)(B)
(2)【流芳诗苑】学习了冰心的《母亲》一诗,有同学深有感慨,写下了这样一组句子。请你仿照示例,再写一组关于“父爱”的句子。(2分)(B)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 , 。
(3)【文学小报】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设计两个栏目并拟定栏目名称。(3分)(A)
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杜甫的《绝句》,完成第3题。(选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A)
(2)“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字有何妙处?(B)
(3)全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B)
(二)阅读刘绍棠的《童年,说不完的故事》,完成7-10题。(选编)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立简易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今年已八旬,退休归里十几年了。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先师孔夫子的木主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就命令三年级的学兄把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像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如今,我每逢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坂,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五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7.学校设在关帝庙,开学要叩拜孔夫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 (B)
8.怎样理解田老师所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这段文字?(B)
9.作者给老师以怎样的评价和寄予怎样的感情?(B)
10.从《往事依依》和《童年,说不完的故事》中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C)
参考答案:
1.浩淼(浩渺)(本次作业中,该词主要考查本课学习的“浩淼”) 镌刻
2. A(呼告语倒装,问号用在最后,故将问号改为逗号,句末句号改为问号)
3.C“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A项“历历在目”:清清楚楚的呈现在眼前。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不能用于“亲情”之类的抽象事物。用错对象。B项“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不合语境。D项“走投无路”:指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走投无路”中的“路”不是指现实中的“道路”,而是“办法”。但下文中,他们还是有办法克服了困难,开展救援工作。前后矛盾。)
4.(1)月中霜里斗婵娟 (2)骚人搁笔费评章 (3)梅须逊雪三分白
(4)萧萧暮雨子规啼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名言1分,作者1分】
(2)例:父爱是一棵白杨,让你的心灵即使在炎热的沙漠也能感到阵阵清凉;
父爱是一座高山,让你的情感即使经受旅途的风雪依然历久弥新。
(3)火花(或“春雷”“起航”“萌芽”“新视窗”等) 栏目:我与名著 名家简介 文学新星 走进名家 名家生活世界
6.(1)写出了早春的景色。因为“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同时“黄” 衬“翠”,“白”衬“青”, 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故这首诗描绘的是早春景色。
(2)“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译文】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7.这是文武两圣人,孔子是中国教育的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先师,他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尊师重教也是孔子的主张,作者的尊师也是受此影响。
8.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真挚的,田老师的启蒙教育对作者的日后发展起了开窍的作用;老师是不贪天之功的,“插柳”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可取的。
9.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好,在文学创作方面给“我”开了窍,感激老师“播种”之恩;戴老师,在习作上没有直接帮助,但对“我”创作实行民主,做人方面作用很大;时常想念老师。
10.童年的学习、爱好、好的老师,对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童真,童趣,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