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节第1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现象。
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问题探究
蔗糖溶液
玻璃纸(半透膜)
清水
蔗糖分子
水分子
半透膜:让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一类多孔性薄膜的总称。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
半透膜
渗透现象动图
问题探究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蔗糖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单位体积中的水分子数)比烧杯中的水的含量低,因此,烧杯中的水扩散到漏斗中的速度相对更快,导致漏斗中水量增加,液面上升。
讨论
问题探究
单位时间
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
单位时间
从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
实际上是因为___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水
不会,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将加快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最终达到平衡,液面将不再上升。
2.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讨论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讨论
3.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不会。因为纱布不是半透膜,孔隙很大,可溶于水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包括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纱布/不透水的塑料布
30%蔗糖溶液
清水
条件一 :半透膜
单位时间透过玻璃纸进出水分子量相同,故漏斗管液面不变。
条件二:浓度差
讨论
4.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问题探究
30%蔗糖溶液
30%蔗糖溶液
玻璃纸
1.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现象。
一、渗透作用
3.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
含水量高
高浓度溶液
渗透压低
含水量低
低浓度溶液
渗透压高
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半透膜
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渗透压: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平衡是否意味着浓度相等?
思考讨论
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渗透平衡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液面高(反之亦然,即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也高);浓度差越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一、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原理:
1.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2.当溶液浓度A3.当溶液浓度A=B时
由B流向A的多于由A流向B;
动态平衡,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再上升。
不同浓度比较:
一、渗透作用
B溶液
A溶液
由A流向B的多于由B流向A ;
生活现象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平常什么情况下口干舌燥?越喝越渴?
情况一:吃的食物重口味太咸了,体内盐分浓度增高。
情况二:运动量过大,大量出汗。
问题:水如何进入动物细胞呢?
外界溶液=细胞质浓度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A
B
C
胞外 胞内
外界溶液<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细胞质浓度
A.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C.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进出平衡
出多进少
吸水涨破
形态不变
失水皱缩
水分子进多出少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①结构:没有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避免核膜及细胞器膜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
②功能:运输氧气,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相当于溶质)。当将其置于低浓度溶液或者高浓度中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思考:请从成熟红细胞结构以及功能角度解释,为什么以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为此次实验材料?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血红蛋白是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透过。
相当于蔗糖分子。
是(是相当于,不是等同于)。
问题一: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这些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什么物质?
问题二: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讨论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不一定。因为红细胞吸水膨胀后细胞内液浓度也会下降,当下降到和外界浓度平衡,红细胞将不再吸水。
问题三: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差。
问题四: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什么条件?
讨论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问题五: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解释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的浓度=血浆浓度
血细胞不会过度吸水或者失水而出现形态结构异常。
讨论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外界溶液
细胞膜
半透膜
蔗糖溶液
细胞质基质
相当于
相当于
但不等同
水进出其他动物细胞原理同样是通过_______作用。
二、 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渗透
比较:水进入红细胞与“问题探讨”中装置的相似点。
水进出其他动物细胞的原理与水进出红细胞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渗透作用。
那么水又是怎样进出植物细胞的呢?
三、 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
糖拌西红柿
三、 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能否控制水分或溶质分子进出细胞呢?
否,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水分或大部分溶质分子均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
细胞壁对细胞的失水无影响。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伸缩性比较小,因有细胞壁的约束,即使细胞内外有浓度差,植物细胞也不能无限地吸水。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能否影响吸水与失水?
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液
细胞质
液泡膜
三、 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3.成熟植物细胞失水主要失去哪个结构中的水呢?
成熟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
而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由于只被挤成薄薄一层,因此被称为原生质层。
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液
细胞质
液泡膜
三、 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液
细胞质
液泡膜
原生质层
4.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否也是发生了渗透作用呢?如何判断?
是否满足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漏斗内溶液
细胞液
相当于
能否把整个原生质层看作是一层半透膜呢?
1.图甲表示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装置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属于渗透现象
B.图甲中液面不再升高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差为0
C.图甲中的液面不再升高时,仍然有水分子通过c
D.如果将图甲中的c换成纱布,则不会出现图乙中的实验结果
√
随堂测试
2.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溶液R为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溶液S为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两种溶质均不能透过半透膜X),两溶液被一半透膜X隔开,如图所示。当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液面与浓度的关系应是
A.右侧较高,且平衡时两溶液浓度相等
B.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
C.右侧较高,且平衡时右侧浓度较大
D.左侧较高,且平衡时左侧浓度较大
√
随堂测试
本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