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6.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课件(24页)+教案--苏教版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6.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课件(24页)+教案--苏教版八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31 09:39:2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6.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动物的行为》的第二节内容。尽管学生在第一节已经了解了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但是对动物的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性行为,了解的却比较少。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同时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2、教学分析本节包括“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两部分内容。课本重点介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动物的学习行为对动物生活的意义。课本通过识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图片及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学生以前的经验,以鲜活的例子、真实的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探究动物多姿多彩的行为奥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难点:1.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2.说出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密切,学生对动物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有很大的兴趣,感性认识较强,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八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己,如果引导得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还很局限,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比较直观的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要多引用资料、图片以及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以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分析材料,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进化与适应观:知道动物的行为是长期自然进化选择的结果。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科学思维:通过讨论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运用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对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启示,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态度责任:结合经验,通过讨论等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增强相互协作的精神,陶冶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认同动物的行为是长期自然进化选择的结果。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 举例说出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探究能力 1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 通过对动物现象与行为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解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含有两部分知识内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有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从本质上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又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先学习基础知识,再突破重难点,以此为主线,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鹦鹉骑车的图片:在动物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小动物的精彩表演,这些小动物是生来就会表演节目的吗? 学生观看鹦鹉骑车的图片,并思考、讨论问题。 通过动物园里鹦鹉表演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知探究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展示动物行为的分类,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意义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展示一些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图片,如“老鼠打洞”、“蜘蛛结网”、“大雁南飞”以及“鸟育雏”等内容。提出问题:这些行为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总结意义: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但不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2.学习行为的概念和意义概念: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展示动物学习行为的图片,如“海豚表演”。讨论活动: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目的:识别动物的学习行为。指导:(1)有人用绳的一端拴住一条饥饿的狗,将绳的另一端绕过一根木桩并固定在草地上,使狗不能直接取食食物。他发现狗在多次尝试失败后,逐渐学会绕道取食。(2)交流其他类似的动物学习行为的事例:黑猩猩摘取香蕉。讨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展示图片:幼年的黑猩猩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学会用树枝“钓”白蚁吃。思考:年幼的黑猩猩如何学会钓取白蚁 这说明了什么 总结:模仿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幼年动物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展示大山雀喝牛奶、幼猩猩钓食物、黑猩猩摘取食物的图片举例。讨论:大山雀、幼猩猩和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提出问题:学习行为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总结意义:学习性行为大大增加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比较两种行为的特点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获得途径决定因素意义举例练习:判断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①小狗在树边排尿②牧羊犬帮助牧羊人放牧③蚕吐丝结茧④海豚转呼啦圈⑤婴儿饿了会啼哭⑥狮子钻火圈 学生理解动物行为按获得的途径进行分类。学生认真阅读先天性行为的概念,理解图片举例。学生思考、讨论先天性行为对生物的生存的意义,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认真阅读学习行为的概念,理解图片举例。学生讨论交流,对事例进行分析。学生对学习行为进行讨论、并总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学生观看幼年黑猩猩通过观察学会用树枝“钓”白蚁吃的图片,思考、讨论,并回答。学生观看事例对比,思考、讨论,并回答:说明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学生思考、讨论学习行为对生物的生存的意义,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表格填空。学生根据所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特点进行判断。 通过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介绍动物行为的分类及实例,再讨论交流先天性行为对生物的生存的意义。此过程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行为的分类、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事例进行合理推理和想象,并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建立的。培养学生的讨论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幼年黑猩猩通过观察学会用树枝“钓”白蚁吃的事例,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模仿学习的形式。通过三种事例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比较分析两种行为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二者的区别,对比法记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判断所列属于哪些行为,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所学。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每到繁殖季节,雄孔雀会紧紧跟随在雌孔雀的身边,表现出强烈的求偶行为;求偶成功后,便与雌孔雀一起筑巢,产卵,育雏。这些复杂的行为都受到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提问:淡水三刺鱼到了繁殖季节,雄三刺鱼腹部变成红色,这是什么原因 当雄三刺鱼看到其他雄三刺鱼腹部的红色时,这红色就变成了一种信号刺激,于是雄三刺鱼的神经系统作出攻击行为的决定。可见,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完成的,这也就是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展示鸟类筑巢和人类建筑—鸟巢的对比图。以实例讲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越完善,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学习行为更加复杂,这能够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使环境向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学生观察雄孔雀开屏的图片,并认真阅读,理解这一行为受到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淡水三刺鱼在繁殖季节的行为变化是由它体内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所导致。学生观看鸟类筑巢和人类建筑—鸟巢的对比图,理解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越完善,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通过雄孔雀开屏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动物学习行为的生理基础的学习和探索。 通过淡水三刺鱼的行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完成。通过形象、直观的实例列举,帮助学生感受学习行为的不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其区别;还学习了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复杂行为都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进一步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 讨论:马戏团里的狗会“做数学题”,猴会“写字”,海狮会“顶球”、“转圈”。收集资料,说明这些动物的本领是如何形成的。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共24张PPT)
第6单元 第十八章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教学目标
新课导入
在动物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小动物的精彩表演,这些小动物是生来就会表演节目的吗?
新知讲解
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分类
动物行为的分类: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老鼠打洞
蜘蛛结网
新知讲解
大雁南飞
鸟育雏
这些行为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意义: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但不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新知讲解
2.学习行为——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新知讲解
讨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1)有人用绳的一端拴住一条饥饿的狗,将绳的另一端绕过一根木桩并固定在草地上,使狗不能直接取食食物。他发现狗在多次尝试失败后,逐渐学会绕道取食。
新知讲解
(2)交流其他类似的动物学习行为的事例:黑猩猩取食香蕉
香蕉挂得太高摘不着
根据经验堆叠木箱
站到木箱上摘取香蕉
新知讲解
幼年的黑猩猩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学会用树枝“钓”白蚁吃。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幼年动物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
新知讲解
讨论:大山雀、幼猩猩和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大山雀喝牛奶
幼猩猩钓取食物
黑猩猩摘取食物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新知讲解
意义:学习性行为大大增加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新知讲解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决定因素
意义
举例
生来就有
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后天习得
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新知讲解
比较两种行为的特点:
1.小狗在树边排尿
2.牧羊犬帮助牧羊人放牧
3.蚕吐丝结茧
4.海豚转呼啦圈
5.婴儿饿了会啼哭
6.狮子钻火圈
判断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每到繁殖季节,雄孔雀会紧紧跟随在雌孔雀的身边,表现出强烈的求偶行为;求偶成功后,便与雌孔雀一起筑巢,产卵,育雏。这些复杂的行为都受到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新知讲解
每年春天是三刺鱼的繁殖季节。每到这个时候,雄鱼全呈现出明亮的红颜色,红色是一种信号刺激,可引起雄鱼彼此之间的猛烈攻击。从刺激到发生攻击行为,三刺鱼的行为受到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越完善,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鸟类筑巢
人类建筑:鸟巢
新知讲解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学习行为更加复杂,这能够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黄静,还能影响环境,使环境向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鹦鹉学舌
人类语言:交流沟通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B. 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
C.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 蚂蚁和蜜蜂不具有社群行为
D
课堂练习
2.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惊弓之鸟
C.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
D. 鹦鹉学舌、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C
课堂练习
3. 蜜蜂擅长‘舞蹈通讯”,当蜜源在一段距离之外时,蜜蜂一面迅速摆动尾部,一面跳“8字形舞,代表蜜源在太阳左方110的位置。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与“蜜蜂跳舞行为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鹦鹉学舌
D.小狗算数
A
课堂总结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概念:又叫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概念: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意义: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意义:增强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
先天性
行为
学习
行为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