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A.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短短五十五年坎坷人生中,于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等文体广泛涉猎,均有重大建树,尤以杂文成就最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警句。生平著述很多,计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而已集》、《三闲集》、《华盖集》等,皆收入《鲁迅全集》中。
回忆性叙事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短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初中语文课本中入选的鲁迅作品
小 说
小说的概念:传统小说理论认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刻画。
情节——用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
小说的分类:按篇幅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小小说)。
阴晦:阴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无端:无缘无故地。
愕然:吃惊的样子。
嗤笑:讥笑。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展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现在写作“辗转”。
恣睢:放纵、放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分析人物特征,感受文章风格,思考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线索、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划分文章层次。
3.列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线索、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小说按时间顺序,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即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主要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5)
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及心情。
第二部分(6-77)
写“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78-88)
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我”对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精读第一部分:回故乡
阅读1—5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第一段中的“冒着严寒”说明什么?
“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精读第二部分:在故乡
在故乡,“我”见到了哪些人?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使他们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作者的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1.少年闰土是这样的——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 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找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面的表格。看看少年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有什么不同?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动作
语态
手捏钢叉 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 说话脱口而出 滔滔不绝
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只是摇头 默默地吸烟 说话吞吞吐吐 断断续续
对“我”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 不到半日,便熟识了 告诉我许多稀奇事 分别时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 送“我”贝壳和很好看的羽毛——建立了淳朴的友谊
对生活的态度
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无忧无虑,快乐纯真
态度恭敬,称“我”为“老爷”——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要一副香炉和烛台——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
对比突出闰土的变化
热情纯真、活泼机智
态度恭敬、有了隔膜
健康可爱
苍老穷困
苦不堪言、麻木迟钝
少年闰土
外貌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语言动作
中年闰土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中年闰土
情同手足、 友情纯真
无忧无虑、充满热情
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
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是岁月流逝的痕迹?)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使其陷入悲苦境地的原因。
多子多福的封建意识
天灾
人祸(帝、封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
纵观《故乡》中闰土以及其原型的一生,从充满灵气的孩童到逆来顺受、在贫苦中死去,闰土和章闰水的经历,宛若那个时代勤奋朴实但不知反抗的农民一生。
他们很勤劳,期待用踏实、勤恳埋头苦干换来好日子,但却在这种期待中日渐麻痹,变得不再躲避压榨者的“鞭打”,一直最后被压榨得没有一丝气力,痛苦死去。
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二嫂
年轻时:
“豆腐西施”、终日坐着
(安分守纪)
杨二嫂
年轻时:
“豆腐西施”、终日坐着
(安分守纪)
二十多年后
肖像:
语言:
“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生活贫困)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让我拿去吧……”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
怪声怪调
以长辈自居
讽刺
爱占便宜
肆意造谣
“……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
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贪婪
行动:
塑造杨二嫂形象的作用
1、以她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
杨二嫂
2、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的日趋破产和诚实小市民的日趋贫困。
结合三则材料,思考作为那一代的知识分子,鲁迅为何要写《故乡》?
在我们的观念里,“故乡”好像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好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是天然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是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的。实际上,“故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时时变动着的精神的实体,它是在一个人与它的精神联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故乡》中,“我”与“故乡”的精神联系首先是由于有了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这时,“故乡”在他的观念中是美好的、亲切的。但当他再次回到“故乡”,这种精神联系淡漠了,“故乡”的观念就变化了,在这时,他对“故乡”的现实是厌恶的、反感的。
但“我”到底是曾经与故乡人有过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他无法忘却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无法对故乡人的痛苦生活采取完全冷漠的态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故乡好起来,希望自己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不难看出,这表达的也是鲁迅对自己祖国的痛苦的爱。鲁迅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了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
在鲁迅观念中,小说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在这样复杂情感的作用之下,作者通过创作《故乡》产生对故乡对祖国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喊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声响。
照应前文 再次出现海边起义的图画,这是“我”对新希望的想象、憧憬。
议论的表达方式,比喻的修辞,把“希望”比作“路”,希望和路一样,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去实践,去奋斗,希望就会实现。人们都满怀希望地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课文主题(理解·探究四)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