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5: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棒、恩”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的不同读音及用法,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联系课文背景,深入理解白求恩大夫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品质,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难点:结合具体语境,深入理解白求恩大夫在极端环境下坚持工作的精神动力,以及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活动设计:“时空对话”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或音频,模拟炮火连天的战场环境,同时简述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出白求恩大夫的故事。
提问:“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外国医生却毅然决然地留在了中国,他就是白求恩。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去探寻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引导学生归纳多音字的用法。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品析,深入理解
环节一:感受战争残酷
学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找出描写战争激烈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战争场景,加深学生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
环节二:体会白求恩精神
学生自读自悟,勾画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的句子,体会其情感。
小组讨论: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上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关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白求恩大夫与护士的对话、与伤员的互动等,深入体验人物情感。
环节三: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比喻的深刻含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白求恩大夫将救死扶伤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活动设计:“我心中的英雄”演讲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心中的英雄是谁,为什么他/她是自己的英雄。
鼓励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深刻含义。
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更多关于白求恩大夫或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准备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3.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窦桂梅风格的情境创设、问题引导、情感体验等多种教学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不仅掌握了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更深刻理解了“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深层含义和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演讲等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和课堂纪律的维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