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晨读晚练(解析版)
赞誉(zàn yù):称赞。
恍若(huǎnɡ ruò):仿佛。
绸缎(chóu duàn):绸子和缎子,泛指丝织品。
琉璃(liú li):用某些矿物原料烧成的半透明釉料,常见的有绿色、蓝色和金黄色等,多加在黏土的外层,
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惊骇(jīnɡ hài):惊慌害怕。
瞥见(piē jiàn):一眼看见。
剪影(jiǎn yǐnɡ):照人脸或人体、物体的轮廓剪纸成形;指剪影作品;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劫掠(jié lüè):抢劫掠夺。
赃物(zānɡ wù):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制裁(zhì cái):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荡然无存(dànɡ rán wú cún):原有的东西消失净尽,不复存在。
丰功伟绩(fēnɡ ɡōnɡ wěi jì):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褒义词)
富丽堂皇(fù lì tánɡ huánɡ):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褒
义词)
1.走近作者
雨果(1802—1885),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2.交流背景
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既得利益,制造借口,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
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胜利”捧场。雨果站在全人类立场上,于 1861年 11月 25日大义凛然地写
下了这封书信。
3.知识链接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
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 20 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一)写战争的好诗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写战争的好句
1.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震耳欲聋。士兵们在泥泞中冲锋,喊杀声此起彼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
绝和勇气。
2. 敌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投下一串串炸弹,瞬间地面上火光冲天,房屋崩塌,尘土飞扬,人们在废
墟中惊恐地奔逃呼喊。
3. 激烈的战斗中,子弹如雨点般飞射,战士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枪,不断地射击、躲避,身旁的战友一
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4. 战火纷飞的城市里,街道变成了一片废墟,熊火燃烧着,黑烟滚滚直冲云霄。坦克在废墟中横
冲直撞,碾碎了一切阻挡它的东西。
5. 双方的军队在旷野上交锋,刀光剑影交错,喊叫声、厮杀声交织在一起。士兵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
烁,却也掩盖不住他们身上的血迹和疲惫。
(三)写圆明园的美文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
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
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我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渺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
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对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
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遍地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
抚摸看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拱门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
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块、石柱、石
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
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咱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
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
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
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
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
蠢蠢地笑了。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
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流
泪……
(有删改)
老师简评:
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圆明园的惨痛历史而伤痛,为民族的耻辱历史而感到悲伤。第二次流泪表现
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无奈,对人们不理解废墟的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你的感言: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这是某种令人惊 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 xī(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
明的地平线上 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 jiǎn( )影。
(2)看到圆明园现在的模( )样,再看看古文物专家根据历史复原的相关模( )型,这一刻真是恍
( )如隔世,令人痛心啊!
【答案】(1) 骇 曦 瞥 剪
(2) mú mó huǎng
【解析】(1)
(1)hài——骇,惊骇:惊慌害怕;
(2)xī——曦,晨曦:黎明后的微光;
(3)piē——瞥,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
(2)
(1)模——mú,模样:人的面容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2)模——mó,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
(3)恍——huǎng,恍如隔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多表示由于人事、景物等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慨。
(一)摩耶之艺魂
冯骥才
①摩耶精舍在台北的正北面,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面朝一条从山林深处潺潺而来的溪水。一边是儒
雅的人文,一边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的故居貌不惊人,一座朴素的门楼静静地立在一条弯弯曲曲上坡
的小道边,倘若门楣上不是悬挂着台静农题写的“摩耶精舍”的墨漆木匾,谁知这是一代大师的故居?
②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他把一座别出心裁的双层楼式四合院放在这块土地的
中间。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前园很小,植松栽竹,引溪为池,大小锦鲤,游戏其间;房子中间还
有小园,立石栽花,曲廊环绕,可边走边赏。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
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边的山林相连。大千先生还在园中高处搭了两座小亭,以原木为柱,
棕榈叶做顶,得以坐观山色溪光晨晖暮霭林木飞鸟。
③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
他的泼墨山水。园内的地面依从天然高低,开辟小径蜿蜒其间;草木全凭野生野长,只选取少许怪木奇花
栽种其中;水池则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凿沟渠引山泉注入其内。院中有一长条木椅,式样奇特,靠背球
样地隆起,背靠上去很是舒服。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观山,吸纳
天地之气。
④细细琢磨,大千先生这后花园构思真是极妙。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
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到处陈放他喜好的怪木奇石,一排挂在墙
上的手杖全是山间的老枝、古藤、长荆、修竹,根根都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这情致与美感到了
他的画上,一定就是绝妙山水了。
⑤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
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
的崇拜与神往。这就更使我明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大千先生,为什么会忽然远
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
⑥现在,我们把敦煌的大千先生与这里的大千先生合在一起,就认识到了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
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这便是故居的意义。
——选自 2011年《中国艺术报》
1.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
【答案】1.因为文章的介绍对象是摩耶精舍,而不只是摩耶精舍的后花园,前中后园都介绍到才能给
人以完整印象;另外介绍前园和中园的“小”与“一般”,是为了烘托后园的“大”与“特别”。(两个
要点各 1分。主观题型,意近即可。)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布局谋篇掌握情况。根据文章的题目及全文内容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摩耶精舍,摩耶精舍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后花园只是摩耶精舍的一个部分,所以不能仅仅介绍后
花园,也要介绍前园和中园,这样才能给人完整的印象。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前园很小”“房子中间还有
小园”“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
边的山林相连”可知,前中园都很小,后园很大,而且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大不一样,由此可看出后园的“大”
和“特别”,由此可知写前园和中园还能对后园起到衬托作用。
2.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
思理念是什么?
【答案】2.融入了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另答“一任天然”“吸纳了天地之气”“带着大自然
生命的情致和美感”中的任何一句亦可。)
【解析】考查学生提取相关信息解读关键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
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与问题相关的段落为第③段,抓住关键句子“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
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他的泼墨山水”“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
观山,吸纳天地之气”等语句可知,后花园的设计是一任天然,吸纳天地之气,融入了天地的生气与自然
的野趣。
3.细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 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
了一项什么工作?
【答案】3.临摹壁画
【解析】3.考查学生提取相关信息解读关键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
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与问题相关的段落为第③段,抓住关键句子“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
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他的泼墨山水”“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
树观山,吸纳天地之气”等语句可知,后花园的设计是一任天然,吸纳天地之气,融入了天地的生气与自
然的野趣。
4.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案】4.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
【解析】学生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文章的⑤⑥段说明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
床,表现主题的句子也在这两段中,因为要用原文回答,所以从这两段中找原文即可。抓住第⑤段的句子
“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
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可概括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
本和艺术之魂是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国宝回归热的反思
①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亘古以来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持续发展从未间断,
并为后世传流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化身,
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见证。
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鸦片战争以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
尊严荡然无存,大量珍贵文物被外国侵略者野蛮掠夺,祖宗基业遭受劫难,令国人痛心疾首。“落后就要
挨打”,的确是惨痛的历史教训,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
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促进流失海外珍贵
文物的回归,作为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国家文物局,做了大量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政府郑重声
明,我国保留对历史上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权利。
④我国政府通过法律和道义等多种渠道追索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流失海外的文物,取得很大成功,然而
追索海外文物的工作并非始终艳阳高照、一帆风顺。在国宝回归热逐渐兴起之时,困难和挫折也随之出现。
2000年 4月,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宣布即将在香港公开拍卖 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出境的四
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为西洋楼前大水法的遗物——乾隆御制錾花铜虎首、猴首和牛首,另一件乾隆款
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原是圆明园的陈设品。2000年 4月 20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致函香港索斯
比拍卖行和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要求他们停止在香港公开拍卖 1860年被掠夺出境的圆明园文物。国家文物
局认为,这些文物在法律上的性质是“战争期间被掠夺的文物”。关于这一类文物的归还,国际法上的先
例在 20世纪就已出现。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掠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然而两家
拍卖行置国家文物局的严正立场和海内外舆论界的反对之声于不顾,坚持如期拍卖。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
物公司等企业遂参与竞拍,并最终购回上述四件圆明园遗物。
⑤被劫掠的圆明园国宝回归,就事情本身而言,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是若明眼人稍加分析,就会感
到这种回归的方式或途径,无异于在丰盛的筵席上吃进苍蝇一样令人尴尬万分。当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
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屈辱与痛苦。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又在自己的领土香港,以 4893万元的天价
购回被劫掠的四件圆明园文物,这难道不是自己向尚未愈合的心灵的创口上再撒一把盐吗?此种不光彩的
回归,绝不是“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所能解释得了的。只有无偿的追索回归,才能真正维护国家
的尊严,洗雪民族的耻辱,当凝目注视陈列在展柜中的这四件圆明园国宝时,我们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
女,不知当做何感想?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1.被掠夺的国宝文物只有无偿的追索回归,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尊严。
【解析】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
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
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此种不光彩的回归,绝不是‘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
用’所能解释得了的。只有无偿的追索回归,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尊严,洗雪民族的耻辱,当凝目注视陈
列在展柜中的这四件圆明园国宝时,我们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不知当作何感想?”概括:被掠夺的
国宝文物只有无偿的追索回归,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尊严。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2.举例论证。举圆明园四件国宝回归过程的例子,证明了追索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流失海外的
文物的工作有不少困难与挫折,突出说明了我国为追回文物所做的努力。
【解析】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结合语境首先指出论证方法。然
后结合论证方法的作用写出在本题中的作用即可。结合“2000 年 4 月,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
宣布即将在香港公开拍卖 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出境的四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为西洋楼前大水法的遗
物——乾隆御制錾花铜虎首、猴首和牛首,另一件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原是圆明园的陈设
品。2000年 4月 20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致函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要求他们停止在
香港公开拍卖 1860年被掠夺出境的圆明园文物。”分析,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结合举例论证作用(通
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写出在本题的作用即可。如:证明了我国
政府通过法律和道义等多种渠道追索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流失海外的文物,取得很大成功,然而在国宝回归
热逐渐兴起之时,困难和挫折也随之出现。突出说明了我国为追回文物所做的努力,增强了说服力。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海外文物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3.①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②一部
分流失海外文物是被非法掠夺的,这些文物的回归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第一段“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持续发
展从未间断,并为后世传流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积淀和化身,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见证。”得出: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积淀和化身,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见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许多流
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为了维护中
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得出: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
中华民族的尊严。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仔细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国宝回归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
链接材料:2018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是特设了《国宝回归》环节,讲述了巨幅画作明代宫廷皇家地图
《丝路山水地图》流落国外,如今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动人故事。20世纪 30年代,《丝路山水地图》在战
乱中流失日本,现由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出资 2000万美元(1.33亿元人民币)从私人收藏家手中购
回,并将之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答案】4.示例一:国宝因战乱流失海外,令人痛心,也让我们警醒: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保
护自己的国宝文物不被掠夺。因此我们要发奋读书,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
即可)
【解析】要求学生结合国宝回归祖国的意义(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对弘扬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一部分流失海外文物是被非法掠夺的,这些文物的回归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中
华民族的尊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如:新春佳节,又逢国宝回归,再添喜悦。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肯定会有更多流失的国宝回归的。
错
错
题
更
正第 8 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晨读晚练(原卷版)
赞誉(zàn yù):称赞。
恍若(huǎnɡ ruò):仿佛。
绸缎(chóu duàn):绸子和缎子,泛指丝织品。
琉璃(liú li):用某些矿物原料烧成的半透明釉料,常见的有绿色、蓝色和金黄色等,多加在黏土的外层,
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惊骇(jīnɡ hài):惊慌害怕。
瞥见(piē jiàn):一眼看见。
剪影(jiǎn yǐnɡ):照人脸或人体、物体的轮廓剪纸成形;指剪影作品;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劫掠(jié lüè):抢劫掠夺。
赃物(zānɡ wù):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制裁(zhì cái):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荡然无存(dànɡ rán wú cún):原有的东西消失净尽,不复存在。
丰功伟绩(fēnɡ ɡōnɡ wěi jì):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褒义词)
富丽堂皇(fù lì tánɡ huánɡ):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褒
义词)
1.走近作者
雨果(1802—1885),19 世纪前期积极 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
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 》
《 》等长篇小说。
2.交流背景
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既得利益,制造借口,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
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胜利”捧场。雨果站在全人类立场上,于 1861年 11月 25日大义凛然地写
下了这封书信。
3.知识链接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
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 20 万平方米,有 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一)写战争的好诗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写战争的好句
1.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震耳欲聋。士兵们在泥泞中冲锋,喊杀声此起彼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
绝和勇气。
2. 敌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投下一串串炸弹,瞬间地面上火光冲天,房屋崩塌,尘土飞扬,人们在废
墟中惊恐地奔逃呼喊。
3. 激烈的战斗中,子弹如雨点般飞射,战士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枪,不断地射击、躲避,身旁的战友一
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4. 战火纷飞的城市里,街道变成了一片废墟,熊火燃烧着,黑烟滚滚直冲云霄。坦克在废墟中横
冲直撞,碾碎了一切阻挡它的东西。
5. 双方的军队在旷野上交锋,刀光剑影交错,喊叫声、厮杀声交织在一起。士兵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
烁,却也掩盖不住他们身上的血迹和疲惫。
(三)写圆明园的美文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
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
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我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渺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
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对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
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遍地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
抚摸看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拱门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
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块、石柱、石
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
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咱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
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
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
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
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
蠢蠢地笑了。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
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流
泪……
(有删改)
老师简评:
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圆明园的惨痛历史而伤痛,为民族的耻辱历史而感到悲伤。第二次流泪表现
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无奈,对人们不理解废墟的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你的感言: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这是某种令人惊 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 xī(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
明的地平线上 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 jiǎn( )影。
(2)看到圆明园现在的模( )样,再看看古文物专家根据历史复原的相关模( )型,这一刻真是恍
( )如隔世,令人痛心啊!
(一)摩耶之艺魂
冯骥才
①摩耶精舍在台北的正北面,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面朝一条从山林深处潺潺而来的溪水。一边是儒
雅的人文,一边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的故居貌不惊人,一座朴素的门楼静静地立在一条弯弯曲曲上坡
的小道边,倘若门楣上不是悬挂着台静农题写的“摩耶精舍”的墨漆木匾,谁知这是一代大师的故居?
②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他把一座别出心裁的双层楼式四合院放在这块土地的
中间。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前园很小,植松栽竹,引溪为池,大小锦鲤,游戏其间;房子中间还
有小园,立石栽花,曲廊环绕,可边走边赏。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
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边的山林相连。大千先生还在园中高处搭了两座小亭,以原木为柱,
棕榈叶做顶,得以坐观山色溪光晨晖暮霭林木飞鸟。
③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
他的泼墨山水。园内的地面依从天然高低,开辟小径蜿蜒其间;草木全凭野生野长,只选取少许怪木奇花
栽种其中;水池则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凿沟渠引山泉注入其内。院中有一长条木椅,式样奇特,靠背球
样地隆起,背靠上去很是舒服。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观山,吸纳
天地之气。
④细细琢磨,大千先生这后花园构思真是极妙。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
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到处陈放他喜好的怪木奇石,一排挂在墙
上的手杖全是山间的老枝、古藤、长荆、修竹,根根都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这情致与美感到了
他的画上,一定就是绝妙山水了。
⑤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
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
的崇拜与神往。这就更使我明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大千先生,为什么会忽然远
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
⑥现在,我们把敦煌的大千先生与这里的大千先生合在一起,就认识到了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
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这便是故居的意义。
——选自 2011年《中国艺术报》
1.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
2.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
思理念是什么?
3.细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 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
了一项什么工作?
4.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国宝回归热的反思
①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亘古以来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持续发展从未间断,
并为后世传流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化身,
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见证。
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鸦片战争以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
尊严荡然无存,大量珍贵文物被外国侵略者野蛮掠夺,祖宗基业遭受劫难,令国人痛心疾首。“落后就要
挨打”,的确是惨痛的历史教训,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
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促进流失海外珍贵
文物的回归,作为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国家文物局,做了大量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政府郑重声
明,我国保留对历史上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权利。
④我国政府通过法律和道义等多种渠道追索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流失海外的文物,取得很大成功,然而
追索海外文物的工作并非始终艳阳高照、一帆风顺。在国宝回归热逐渐兴起之时,困难和挫折也随之出现。
2000年 4月,香港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宣布即将在香港公开拍卖 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出境的四
件圆明园文物,其中三件为西洋楼前大水法的遗物——乾隆御制錾花铜虎首、猴首和牛首,另一件乾隆款
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原是圆明园的陈设品。2000年 4月 20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致函香港索斯
比拍卖行和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要求他们停止在香港公开拍卖 1860年被掠夺出境的圆明园文物。国家文物
局认为,这些文物在法律上的性质是“战争期间被掠夺的文物”。关于这一类文物的归还,国际法上的先
例在 20世纪就已出现。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掠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然而两家
拍卖行置国家文物局的严正立场和海内外舆论界的反对之声于不顾,坚持如期拍卖。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
物公司等企业遂参与竞拍,并最终购回上述四件圆明园遗物。
⑤被劫掠的圆明园国宝回归,就事情本身而言,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是若明眼人稍加分析,就会感
到这种回归的方式或途径,无异于在丰盛的筵席上吃进苍蝇一样令人尴尬万分。当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
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屈辱与痛苦。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又在自己的领土香港,以 4893万元的天价
购回被劫掠的四件圆明园文物,这难道不是自己向尚未愈合的心灵的创口上再撒一把盐吗?此种不光彩的
回归,绝不是“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所能解释得了的。只有无偿的追索回归,才能真正维护国家
的尊严,洗雪民族的耻辱,当凝目注视陈列在展柜中的这四件圆明园国宝时,我们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
女,不知当做何感想?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海外文物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仔细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国宝回归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
链接材料:2018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是特设了《国宝回归》环节,讲述了巨幅画作明代宫廷皇家地图
《丝路山水地图》流落国外,如今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动人故事。20世纪 30年代,《丝路山水地图》在战
乱中流失日本,现由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出资 2000万美元(1.33亿元人民币)从私人收藏家手中购
回,并将之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错
错
题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