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乡愁》晨读晚练 PDF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同步作业(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乡愁》晨读晚练 PDF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同步作业(统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6:28:20

文档简介

第 4 课 乡愁 晨读晚练(原卷版)
1.走近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出
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集 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
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2.交流背景
余光中 1949年去台湾时年仅 岁,再还乡时已 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
再来已雪满白头。”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
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70年代初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
过程时他说:“随着日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
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 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 。”
(一)写思乡的好诗
《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秋夕旅怀》
李白(唐)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落日孤城闭。
独坐高台晚,荒城响砧杵。
鸟栖洞庭树,月照长安楼。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长笛一声人倚楼,
回首苍茫已暮秋。
《除夜作》
高适(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二)写思乡的好句
1. 夜深人静时,城市的灯火阑珊处,总有一盏灯光是我心底最温柔的牵挂,那是远方家乡的召唤。
2. 窗外的月光,静静洒在我的书桌上,如同童年时院子里的那抹明亮,引我穿越时空,回到魂牵梦绕
的故乡。
3. 每逢佳节,手机屏幕上的笑脸,虽能暂时慰藉异乡的孤独,却更勾起心底对家乡热闹团圆的深切向
往。
4. 行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偶尔飘来的熟悉菜香,瞬间唤醒味蕾深处的记忆,那是妈妈做的饭菜味道,
穿越万里,直抵心房。
5. 翻看旧相册,每一张泛黄的照片都承载着一段故事,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景致,如同一封封家书,述
说着回不去的过往,唤起无尽的乡愁。
6. 在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闭上眼,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家乡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心
灵得以片刻的宁静与回归。
(三)写思乡的美文
春 雨
楚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②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
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
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
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叮叮咚咚。我实在是贪婪的,
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
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
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
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
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 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笑满满的轻秋,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宜州只
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
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
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住了
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
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
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 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 暖流从那边飘过来……
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
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
老师简评:
本文以春雨为情感寄托物,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渴
慕。
你的感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chóu) 窄窄(zhǎi) 新娘(niáng)
B.海峡(xiá) 邮票(yōu )时候(hòu)
C.母亲(qīn) 长大(zhǎng) 浅浅(qiǎn)
D.坟墓(mù) 浅浅(qiǎn) 一湾(wān)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
梁孟伟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
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
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
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
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除了探望父
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乡音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休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
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
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
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一直
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
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
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故乡要修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
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
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回头凝望,这才发现,惟
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故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
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
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更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
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
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曾经生养自己的土地。
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对故乡的态度转变过程,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⑦段划线的句子。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4.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
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
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
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
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
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
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
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
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
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
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
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
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
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
《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
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
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
地赞呼。女儿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
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
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
2.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
(1)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2)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
3.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
4.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




正第 4 课 乡愁 晨读晚练(解析版)
1.走近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出
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集 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
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2.交流背景
余光中 1949年去台湾时年仅 21 岁,再还乡时已 64 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
再来已雪满白头。”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
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70年代初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
过程时他说:“随着日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
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 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 20 分钟写出的是 20 年的思乡之情。”
(一)写思乡的好诗
《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秋夕旅怀》
李白(唐)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落日孤城闭。
独坐高台晚,荒城响砧杵。
鸟栖洞庭树,月照长安楼。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长笛一声人倚楼,
回首苍茫已暮秋。
《除夜作》
高适(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二)写思乡的好句
1. 夜深人静时,城市的灯火阑珊处,总有一盏灯光是我心底最温柔的牵挂,那是远方家乡的召唤。
2. 窗外的月光,静静洒在我的书桌上,如同童年时院子里的那抹明亮,引我穿越时空,回到魂牵梦绕
的故乡。
3. 每逢佳节,手机屏幕上的笑脸,虽能暂时慰藉异乡的孤独,却更勾起心底对家乡热闹团圆的深切向
往。
4. 行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偶尔飘来的熟悉菜香,瞬间唤醒味蕾深处的记忆,那是妈妈做的饭菜味道,
穿越万里,直抵心房。
5. 翻看旧相册,每一张泛黄的照片都承载着一段故事,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景致,如同一封封家书,述
说着回不去的过往,唤起无尽的乡愁。
6. 在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闭上眼,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家乡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心
灵得以片刻的宁静与回归。
(三)写思乡的美文
春 雨
楚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②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
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
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
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叮叮咚咚。我实在是贪婪的,
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
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
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
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
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 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笑满满的轻秋,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宜州只
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
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
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住了
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
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
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 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 暖流从那边飘过来……
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
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
老师简评:
本文以春雨为情感寄托物,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渴
慕。
你的感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chóu) 窄窄(zhǎi) 新娘(niáng)
B.海峡(xiá) 邮票(yōu )时候(hòu)
C.母亲(qīn) 长大(zhǎng) 浅浅(qiǎn)
D.坟墓(mù) 浅浅(qiǎn) 一湾(wān)
【答案】B
【详解】考查字音、字形。
B.邮票(yōu)——yóu,时候(hòu)——hou;
故选 B。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
梁孟伟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
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
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
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
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除了探望父
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乡音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休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
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
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
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一直
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
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
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故乡要修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
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
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回头凝望,这才发现,惟
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故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
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
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更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
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
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曾经生养自己的土地。
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对故乡的态度转变过程,请简要概括。
【答案】1.儿时,诅咒发誓;脱离故乡,对故乡日益模糊;一场疾病,让“我”有了依恋,梦想着退
休后回故乡安享田园生活;故乡要修水库变泽国,感到痛苦。
【解析】1.本题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对故乡的态度转变过程。
第②段“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一次次诅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
快乐的地方”,第③段“……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故乡的
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乡音日益陌生”写故乡的苦涩让我产生离开的梦想,后来终于脱离故乡,过上了城
市人的生活;第④段“记得有一年,因病休养期间,……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
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第⑤段“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
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一直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
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写一场疾病,让我对故乡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第⑥段“我梦
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
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第 段“今后,我只能梦回乡
关!”写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但故乡要修建水库,我只
能在梦中去追寻故乡,思念故乡。
2.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2.内容上:交待了自己“远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日渐陌生。与后
文对故乡的留恋形成对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
重回故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
【解析】2.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从内容上看,第三段主要交代了自己“逃离”故乡的时
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的日渐淡忘,与后文第⑤段“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
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一直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
晰,越来越深刻”形成对比,突出对故乡的依恋与不舍。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承接上文第②段“儿时的
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一次次诅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并引出下文的内容,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⑦段划线的句子。
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答案】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生动形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
们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隔断与故乡的联
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眷恋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们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隔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不
舍与眷恋之情。
4.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老人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后的未知生活心怀担忧,加
之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希望离开。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
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
【解析】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中描述,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们还幻想着修
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结合前文我对故乡的态度转变过程,“我”
在年轻时也想着逃离故乡,后来才对故乡有了难以割舍的依恋,由此可知,这是因为年轻人对故乡的情感
不深,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希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有一番作为;而老人生于故乡,又长于故乡,已经
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况且人老了不愿再折腾,所以希望稳定的生活,不愿离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
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
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
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
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
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
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
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
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
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
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
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
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
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
《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
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
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
地赞呼。女儿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
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
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空廓(或:旷远)、寂寥、萧索、色彩暗淡。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触目空廓而寂寥”“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
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可知“河景”的空廓寂寥;从“几乎什么也没有”“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
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可知环境的萧索;从“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
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可知“河景”色彩的暗淡。
2.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
(1)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2)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
【答案】2.(1)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文化,丰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①写出了女儿心中黄河的庄严与神圣;②表现了女儿对黄河的虔诚、崇敬以及对黄河情结的传承。
【解析】2.此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
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1)“奶”在这里是动词,即用自己的乳汁喂孩子,这是运用了拟人
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的源头。(2)“浸礼”本指基督教受洗而把人身
浸入水中的一种仪式,用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女儿把手伸入黄河时态度的虔诚,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她感悟到了黄河的神圣。
3.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
【答案】3.①触摸、领略到了黄洲深厚的文化成蕴;②表达了对黄河的景仰之情,确认了“我”与黄
河的血脉关系;③黄河接纳了“我”,使“我”汇入中华民族血统,精神有了归属。
【解析】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余光中的作品中,“黄河”就是祖国的象
征,从“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可知,黄河哺育了
中华文化,作者为自己终于接触到黄河这一中华文明的血脉而激动不已,表现了黄河母亲对自己这个游子
的接纳与认同,由衷地抒发了对黄河的眷恋、敬仰之情,这些就是作者认为“值得”的原因。
4.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
【答案】4.①借风沙写初到黄河的真实感受,与后文对黄河的亲近、敬拜形成反差;②与后面诗文里的风
沙形成呼应,以更好地表达对黄河的挚爱。
【解析】4.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结构上来看,开篇写黄
河的风沙与下文民歌中“风,也听见,沙,也听见”相照应,突出了黄河的特点;从内容上来看,“还未
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
沙尘暴”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黄河边的真实感受,与下文接触黄河的激动心情,将名片投入黄河的举动形
成鲜明的对比,抒发对黄河的景仰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