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我的叔叔于勒 晨读晚练(解析版)
拮据(jié jū):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栈桥(zhàn qiáo):码头上延伸到海面上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或装卸货物用。
糟蹋(zāo tà):浪费或损坏。
别墅(bié shù):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或居住用的园林住宅。
端详(duān xiánɡ):仔细地看;端庄安详。
恭维(ɡōnɡ wéi):为讨好而赞扬。
阔绰(kuò chuò):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à bái):状态词。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形容很有把握。
褴褛(lán lǚ):(衣服)破烂。
女婿(nǚ xu):女儿的丈夫。
郑重其事(zhènɡ zhònɡ qí shì):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与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1.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19 世纪后半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自幼酷爱文
学,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有作品 300 多篇。代表作有《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项链》
等。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
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屠格涅夫认为他是 19
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2.交流背景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写于 1883 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
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
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
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
出来的。
3.知识链接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以及代表作:
法国莫泊桑——《羊脂球》
俄国契诃夫——《变色龙》
美国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美国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一)写亲情的好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二)写亲情的好句
1.亲情,宛如那温暖的春风,轻轻地拂过心灵的田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我们无尽的慰藉和力
量。它是母亲在昏黄灯光下为我们缝补衣物时那专注的神情,是父亲在风雨中为我们撑起的那把坚定的大
伞,是兄弟姐妹在我们遇到挫折时那鼓励的眼神和温暖的拥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分享着喜怒哀乐的
温馨场景。
2.亲情,是生命中最持久而深沉的情感纽带,它像一首悠扬的旋律,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在我
们疲惫不堪时,亲情是那柔软的床铺,让我们安心地陷入梦乡;在我们迷茫彷徨时,亲情是那明亮的灯塔,
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在我们取得成功时,亲情是那热烈的掌声,给予我们最真挚的赞美和祝福。
3.亲情,是一种默默的守护,是那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如一的关怀。当我们呱呱坠地,亲情是父母那
满含期待和喜悦的目光;当我们蹒跚学步,亲情是他们那张开的双臂,随时准备迎接可能的跌倒;当我们
步入校园,亲情是每天早晨精心准备的早餐和深夜陪伴在身旁的灯光;当我们步入社会,亲情是电话那头
永远的牵挂和等待我们回家的那扇敞开的门。
4.亲情,就像那冬日里的暖阳,在寒冷的时刻给予我们最贴心的温暖。它是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为我们烹制出一道道充满爱的美味佳肴;它是爷爷在庭院中讲述的古老故事,让我们在聆听中感受着家族
的传承;它是在我们遭受委屈时,亲人那宽厚的肩膀,让我们可以依靠着尽情哭泣;它是在我们遇到困难
时,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的那份坚定。
5.亲情,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是那永远不会干涸的爱的源泉。它是在我们生病时,家人日夜的
陪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在我们失落时,亲人那充满鼓励的话语和坚定的支持;是每逢佳节,一家人团
聚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和其乐融融;是在岁月的流逝中,那份始终不变的牵挂和深深的眷恋,无论相隔多远,
亲情都能将我们紧紧相连。
(三)写亲情的美文
《我的母亲》
老舍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
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
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
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
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
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
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
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
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
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
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
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
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
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
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
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
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
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
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
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
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
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
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
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
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
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
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
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
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
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
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
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
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
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
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
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
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
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
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
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
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
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
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
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
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
老师简评:
本文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勤劳、坚韧、善良和无私的形象。通过一件件生活琐事,
展现了母亲在困境中坚强撑起家庭的伟大,令人感受到深沉而动人的亲情力量。
你的感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撬开(qiào) 拮据(jù) 皱纹(zhòu) 赚钱(zhuàn)
B.于勒(lè) 变更(gèng) 糟蹋(tà) 流氓(máng)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èi) 牡蛎(lì)
D.别墅(shù) 无赖(1ài) 手帕(pà) 嘟囔(nang)
【答案】D
【详解】A.拮据(jù)——jū;
B.变更(gèng) ——gēng,
C. 拖累(lèi)——lěi;
故选 D。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正所谓,好
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 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
然景物有天趣。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苏轼被贬官黄州时,他把“价
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
颂》,讲述烧制心得。另外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
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自己童稚时观虫斗、鞭虾蟆的乐事,文字盎然有趣,若非有趣之人,肯定写不出
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鲁迅先生不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本人也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
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我
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来
让人忍俊不禁。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
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
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
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
人。
(选自《人民日报》,有修改)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答案】2.调味剂,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有趣”的含义,点出本文的论
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2.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
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调味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将“有趣”比作生活中的“调味剂”,形象地说明了有趣对
于平淡生活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调味剂能让食物味道更丰富,同样,“有趣”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带来
乐趣和变化,使生活变得更有色彩和意义。这个词语突出了有趣在个人品质和生活中的价值,也起到了引
起读者兴趣,激发读者思考的作用,为文章的论题——有趣的品质,奠定了轻松且引人入胜的基调。
3.由于编辑失误,第④段第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了,请你试着恢复这一句话。
【答案】3.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解析】3.本题考查提炼论点的能力。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第③到第⑤自然段是并列结构,论述有趣的人具备的条件,且每段的第一句是论
点。结合第④自然段大意,由横线后的句子“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
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以及段中的论据《浮生六记》中的故事可知,这一段的论点为:有趣的人,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4.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本文论据,你建议放在第几段?并阐述你的理由。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
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 ”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
它一脚吗 ”
放在第 段 理由:
【答案】4.第⑤段。苏格拉底用一只发野性的的驴来比喻这种无教养之人的故事,表现了苏格拉底的
深刻洞悉人情世故的智慧,与第五段主要观点“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相一致。
【解析】4.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能力。
论据必须要能论证观点,第⑤自然段的论点为: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并列举了鲁迅先生吃柿霜糖,
是个好玩的人作为论据,论证了论点。材料主要写苏格拉底面对别人打自己的反应,他用一只发野性的的
驴来比喻这种无教养之人,他的回答中暗示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源于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
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且与第⑤小节主要观点“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相一致。所以材料
更合适放在第⑤段。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5.读了本文后,你们班内同学对“于勒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各执己见,你觉得呢?请结合这篇文章以及
你对于勒的了解,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案】5.示例 1:我认为于勒不是一个有趣的人。理由:于勒年轻时不懂得珍惜,浪费钱财,累及
兄长,被家人称呼为流氓。创业成功后,不懂得勤俭,又将财富挥霍掉,造成老来贫困的悲惨结局。可见
他是不会生活,殃及家人的无趣的人。
示例 2:我认为于勒是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知错就改,知恩图报。年轻时的于勒为年轻付出代
价,浪费家里的钱财,但他勇于走出,到遥远的美洲去拼搏发展,取得财富后,不忘回馈家人,弥补亏欠。
所以说于勒是一个有趣的人。
【解析】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延伸理解。结合文章内容以及对吴敬梓的了解来分析,围绕文章主题
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我认为吴敬梓是一个有趣的人。你看他富有时遇贫即施,偕文士饮酒歌呼;穷困时不求功名,
与程晋芳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作为读书人,穷到笔砚都无之时,却还能说“吾胸中自有笔墨,不
烦是也”。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过得兴致盎然,可见他对生活抱有大爱,因此,吴敬梓是一个有趣
的人。
示例二:我认为吴敬梓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你看他继承了殷富的祖业后邀约众人饮酒歌呼穷日夜,挥
霍无度不知珍惜,以致穷困潦倒到以书易米、连笔砚都无的境地,真是当官丢印。他在《真州客舍》诗中
流露的落寞惭愧之情;他去世前七日,知道友人程晋芳也变得贫穷,拉着友人的手哭着说:“子亦到我地
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显而易见的复杂沉重心情;你再看他不赴廷试、不应乡举、像仇人一样痛恨
写八股文的读书人,以及他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儒林“百丑图”,可见他是一个生活消极、游戏人生
的人,是一个无趣的人。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生命中的过客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
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
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
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
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
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
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为
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
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
的。”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张敬畏的脸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
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恶人,就会想起她,
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
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
令人感到意外的。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那天,很不幸
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见过他,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
年,数学老师的姓名与模样,我已忘却了。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国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
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
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
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
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
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
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
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
可弥补的遗憾。
(选自《最文摘》2018年第 4辑,有改动)
6.请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文章叙述的事件 对“我”得影响
① 激发“我”的自信
米店的胖女人保证把米送到营地 ②
③ 让“我”难忘
“我”没有帮助衣衫褴褛的中年人 让“我”自责
【答案】6.①二年级的女老师表扬“我”会写“挖”字 ②让“我”感动 ③代数老师在泥地上给
“我”上最后一节课
【解析】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
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依据题干提示,这是前面第 2、3段所写的内
容,所以第①空的事件是:“我”写出“挖”字被二年级女老师表扬;据第 7段“她说“不敢”两字的时
候,那张敬畏的脸使我肃然”可知,米店的胖女人对诚信的敬畏让我敬佩;第③空依据让“我”难忘这一
提示,可知是第 11段所写的事,依据“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该事件可概括为:代
数老师在泥地上给我上最后一课。据此作答。
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答案】7.把“生命中的那些过客”比作“雨季中的晴空”,虽然看不见,却一直记得,强调了那些
生命中的过客对“我”的影响之大,帮助之多,含蓄地表达了“我”对他们深深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解析】7.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此题,要通读句子,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结合具体语
境,分析表达效果。本句把“生命中的那些过客”比作“雨季中的晴空”,表达了我对生命中的那些过客
的美好印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生命中的那些过客对我的帮助之多,影响之大,
同时暗含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8.下面这个句子写出了“她”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
的。”
【答案】8.米店胖女人因为“我”对米会不会准时送到的疑问、怀疑,产生了极度的惊讶、畏惧的心
理。
【解析】8.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赏析。句中“眼睛睁得圆突突”是神态描写,表现的是对于我的怀疑,
怕女人的惊讶,“啊!” “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是语言描写,“啊!”表现了怕女人的惊讶,“做
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表现的是胖女人对失信的畏惧。据此理解作答。
9.文章写到“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就会想起她”“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那陌生人
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而《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
见他(于勒)”,同样是对待他人,请问两文作者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答案】9.示例一:本文中的“那些生命中的过客”拥有着美好的人格与品质,他们有爱心、诚实善
良、尽职尽责,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学到了要做一个真、善、美的人,所以“我”非常感谢
他们,因而难以忘怀。而《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无赖、后来又穷困潦倒,对菲利普一
家人毫无用处,因而一家人躲避他。
示例二:本文中的“我”是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懂得感恩,因而总是铭记别人的帮助;而《我的叔
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金钱至上、漠视亲情,因此面对于勒采取躲避的方式。
【解析】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两文的写作内容不一样,写作目的不一样。本文要表现的是
“生命中的那些过客”给了我莫大的影响和帮助,让我懂得要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因为感谢所以铭记,
而《我的叔叔于勒》叙述的是于勒穷困潦倒,不能接济一家人因而只有躲避他。
错
错
题
更
正第 16 课 我的叔叔于勒 晨读晚练(原卷版)
拮据(jié jū):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栈桥(zhàn qiáo):码头上延伸到海面上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或装卸货物用。
糟蹋(zāo tà):浪费或损坏。
别墅(bié shù):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或居住用的园林住宅。
端详(duān xiánɡ):仔细地看;端庄安详。
恭维(ɡōnɡ wéi):为讨好而赞扬。
阔绰(kuò chuò):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à bái):状态词。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形容很有把握。
褴褛(lán lǚ):(衣服)破烂。
女婿(nǚ xu):女儿的丈夫。
郑重其事(zhènɡ zhònɡ qí shì):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与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1.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19 世纪后半期 ,被誉为“ ”。
自幼酷爱文学,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有作品 300多篇。代表作有《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
《项链》等。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
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屠格涅夫认为他是 19
世纪末法国文坛上“ ”。
2.交流背景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 ,写于 1883 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
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
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
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
背景下写出来的。
3.知识链接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以及代表作:
法国莫泊桑——
俄国契诃夫——
美国欧·亨利——
美国马克·吐温—
(一)写亲情的好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二)写亲情的好句
1.亲情,宛如那温暖的春风,轻轻地拂过心灵的田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我们无尽的慰藉和力
量。它是母亲在昏黄灯光下为我们缝补衣物时那专注的神情,是父亲在风雨中为我们撑起的那把坚定的大
伞,是兄弟姐妹在我们遇到挫折时那鼓励的眼神和温暖的拥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分享着喜怒哀乐的
温馨场景。
2.亲情,是生命中最持久而深沉的情感纽带,它像一首悠扬的旋律,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在我
们疲惫不堪时,亲情是那柔软的床铺,让我们安心地陷入梦乡;在我们迷茫彷徨时,亲情是那明亮的灯塔,
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在我们取得成功时,亲情是那热烈的掌声,给予我们最真挚的赞美和祝福。
3.亲情,是一种默默的守护,是那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如一的关怀。当我们呱呱坠地,亲情是父母那
满含期待和喜悦的目光;当我们蹒跚学步,亲情是他们那张开的双臂,随时准备迎接可能的跌倒;当我们
步入校园,亲情是每天早晨精心准备的早餐和深夜陪伴在身旁的灯光;当我们步入社会,亲情是电话那头
永远的牵挂和等待我们回家的那扇敞开的门。
4.亲情,就像那冬日里的暖阳,在寒冷的时刻给予我们最贴心的温暖。它是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为我们烹制出一道道充满爱的美味佳肴;它是爷爷在庭院中讲述的古老故事,让我们在聆听中感受着家族
的传承;它是在我们遭受委屈时,亲人那宽厚的肩膀,让我们可以依靠着尽情哭泣;它是在我们遇到困难
时,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的那份坚定。
5.亲情,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是那永远不会干涸的爱的源泉。它是在我们生病时,家人日夜的
陪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在我们失落时,亲人那充满鼓励的话语和坚定的支持;是每逢佳节,一家人团
聚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和其乐融融;是在岁月的流逝中,那份始终不变的牵挂和深深的眷恋,无论相隔多远,
亲情都能将我们紧紧相连。
(三)写亲情的美文
《我的母亲》
老舍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
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
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
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
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
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
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
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
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
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
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
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
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
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
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
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
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
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
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
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
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
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
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
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
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
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
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
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
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
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
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
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
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
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
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
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
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
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
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
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
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
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
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
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
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
老师简评:
本文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勤劳、坚韧、善良和无私的形象。通过一件件生活琐事,
展现了母亲在困境中坚强撑起家庭的伟大,令人感受到深沉而动人的亲情力量。
你的感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撬开(qiào) 拮据(jù) 皱纹(zhòu) 赚钱(zhuàn)
B.于勒(lè) 变更(gèng) 糟蹋(tà) 流氓(máng)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èi) 牡蛎(lì)
D.别墅(shù) 无赖(1ài) 手帕(pà) 嘟囔(nang)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正所谓,好
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 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
然景物有天趣。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苏轼被贬官黄州时,他把“价
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
颂》,讲述烧制心得。另外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
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自己童稚时观虫斗、鞭虾蟆的乐事,文字盎然有趣,若非有趣之人,肯定写不出
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鲁迅先生不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本人也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
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我
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来
让人忍俊不禁。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
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
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
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
人。
(选自《人民日报》,有修改)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3.由于编辑失误,第④段第一句话不小心被删除了,请你试着恢复这一句话。
4.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本文论据,你建议放在第几段?并阐述你的理由。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
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 ”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
它一脚吗 ”
放在第 段 理由:
5.读了本文后,你们班内同学对“于勒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各执己见,你觉得呢?请结合这篇文章以及
你对于勒的了解,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生命中的过客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
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也
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
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
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
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
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为
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
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
的。”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张敬畏的脸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
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恶人,就会想起她,
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
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
令人感到意外的。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那天,很不幸
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见过他,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
年,数学老师的姓名与模样,我已忘却了。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国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
里总有点内疚,但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
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
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
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
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
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
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
可弥补的遗憾。
(选自《最文摘》2018年第 4辑,有改动)
6.请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文章叙述的事件 对“我”得影响
① 激发“我”的自信
米店的胖女人保证把米送到营地 ②
③ 让“我”难忘
“我”没有帮助衣衫褴褛的中年人 让“我”自责
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8.下面这个句子写出了“她”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
的。”
9.文章写到“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就会想起她”“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那陌生人
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而《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写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
见他(于勒)”,同样是对待他人,请问两文作者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错
错
题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