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六国论》课件(共5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 《六国论》课件(共5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4:3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历史上的战国是一“乱世”,各诸侯国都曾煊赫一时,展开了无数次兼并战争,上演了许多关于“合纵”“连横”的传奇。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很快就被大秦铁骑攻灭,归于一统,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历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名士儒生都曾对此展开过论述。汉代名士贾谊认为其原因是六国诸侯“仁义不施”,唐代文人杜牧也说六国“不爱其民”之故。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咏叹历史感慨时局之际,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这就是振聋发聩的史论文《六国论》。
导入新课








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揣摩词句的含义,领会文句意思,归纳整理重点文言知识,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品读语言,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知识,处理好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学会论证。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手法逐层展开论证的方法,学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评史说理的语言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提高人文素养。
知人论世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余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时人誉之为“王佐之才”,与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古文创作,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尤擅政论文,议论明畅,见解精辟,笔力雄健,奔放宏阔,格调高古,著有《嘉祐集》。
苏洵(1009-1066)
走近作者
  苏洵天资颖悟,青少年时终日嬉游,不习句读、属对和声律,这是当时考取功名的主要途径,此行也为其后来屡试不第的遭遇伏笔。第一次科举不中,苏洵始自我检讨,发奋读书,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中说:“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数年后,苏洵二次进京科考,再次落第,次年举茂才异等,亦不中,此后仍闭门苦读,至47岁时携苏轼苏辙进京应试,与二子同榜及第,名动京师。欧阳修极力赞赏其《权书》《衡论》《几策》等策论。
“仕途不顺,不受重用。洞察时弊,潜心著述。”
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
  1060年,51岁时才由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上,刊正文章),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从八品,掌管文书),其大器晚成,官职低微,一生远离政治中心,壮志难酬。因多次进京,接触社会面多,眼界开阔,这使得他得以更深刻地洞察时弊和朝廷内部的矛盾,后离职归家,潜心著述,享誉文坛。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咏苏洵
《三字经》: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六国与秦的相关史实:
写作背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邑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②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北宋立国后的“内忧外患”:
  自宋朝开国到英宗治平年间(一百年间),宋军和契丹、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当时北宋四面受敌,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此为省略式短语,即“六国破灭之论”或“论六国破灭”,旨在分析六国失败之因由,以咏叹历史,讽喻时弊。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是散文的一种,以议论为主,其特点是“善序事理,见解透辟”。
①政论

文题解读
②史论
③六国论
文本研读








赂秦 lù 互丧 sàng 率赂秦耶 shuài yé 获邑 yì
思厥 jué 暴霜露 pù 草芥 jiè 与嬴 yǔ
洎牧 jì 殆尽 dài 当与秦 tǎng 悲夫 fú
为…之所 wéi 日削月割 xuē 苟以 gǒu
听读正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器,武器
v,打仗,作战
亏损
道理,原因
相继灭亡
全都,一概
因为
adj→v,保全
承上文,表原因,因为
弊病,弊端
表判断
赠送财物
割地求和
锋利
连,因而
否定判断句
有人
灭亡
援助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第一段
《六国论》
文义疏通

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在结构上具有提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中心论点
第一段
《六国论》
文意研读
本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中心论点完备周密,
在逻辑上有理有据。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攻战(方法)取得
用,凭借,依仗
adj→n,小/大的方面
所得到的土地
代,以贿赂获得的土地
实际数目
丢失,丧失
同“其”,他们的
最想得到的东西
的确,本来
回想
泛指祖辈、父辈
同“曝”,暴露在霜露之中,即冒着霜露 。和“斩荆棘”连用,形容创业的艰苦。
看待,对待
喻面积小
拿,用
送给
表目的,来
第二段
《六国论》
文义疏通
珍惜,觉得惋惜
丢弃,扔掉
比较
因此
芥草,极言轻微
砍断
最大担忧的东西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代,这样
安稳熟睡
既然这样,那么
凶残
同“餍”,满足
奉送
更加
繁多
侵占
紧急,厉害
以至于,以致
决定,确定
灭亡,覆灭
v,应该
代,这样
v,侍奉
柴草
适宜,得当
代指道理,得其理
“这话说对了”
犹如
v,烧完
能够
表转折,然而
攻到
n→状,按道理
用,拿
表转折
割让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集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起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获有一点点的土地。可是子孙们对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池,明天割去十座城池,然后才能睡上一夜的安稳觉。待起身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攻打过来了。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紧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道理来说本来就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对比论证 小邑 大城 数量上 赂秦者丧
(分论一)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得难 失易 程度上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引用论证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道理上 比喻论证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第二段
《六国论》
文意研读
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观点?论证方法是什么?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v,招致
把…作为
计策,谋略
n→v,坚守正义
副,起初,当初

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
最终
副,跟着,随后
亲附,亲近
已经
第三段
《六国论》
文义疏通
援助
表转折
灭亡
幸免
长远谋略
守住
因此
用兵抵抗
效果
等到

指败少胜多
亡国祸患
表转折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国)刺客不行,(赵国)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革除,消灭
攻打
两次
接连
代指秦军
使动,使…退却
及,等到
因为
谗言
被诛杀
泛指武力
坚持到底
副,确实,实在
没有办法
古:智慧和力量;
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副,先前
过去
连,假使
如果
韩魏楚三国
都曾割地赂秦
动身出发
同“倘”,
倘若,假如
数、理:天数。胜败存亡的命运(互文)
轻易
估量,判断
几乎,将要
成为,变为
况且
可惜,值得惋惜
表转折
爱护
吝惜
还活着
较量
或许
依附,亲附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国刺客不行,赵国良将犹在。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本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对策是什么?
齐:与嬴离纵,齐亦不免
燕: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不赂者
以赂者丧
(分论二)
第三段
《六国论》
文意研读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终继迁灭 势所难免 鄙夷
燕国 以荆卿为计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赞美
赵国 牧以谗诛 惋惜

  齐国与秦本不接壤,不必割地赂秦,却目光短浅,不思进取,取“与嬴而不助五国”国策,即亲附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的外交方略。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王田建17年(前248),后胜相齐,广受秦间金玉,一改君王“事秦谨,与诸侯信”的国策,伙同众宾客私受秦国贿赂,力劝齐王去从(纵)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苏洵认为,齐国这一明哲保身的做法,导致自身孤立无援,最后“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在战国时期,齐国本为大国,可与秦国一较高下。然而,齐国表面上“未尝赂秦”,却以亲附秦国的方式变相“赂秦”,从而导致最终覆亡,令人痛惜、鄙夷。
与嬴而不助五国

  赵国曾凭借大将军李牧,多次击败秦兵,保卫国土。后来秦国派大将王翦进攻赵国时,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行反间计,郭开诬陷李牧等谋反。赵王听信谗言,捕杀李牧。于是王翦大破赵军,赵遂亡国。
  燕、赵两国起初坚守大义,以兵抗秦,保全领土,虽国土不广,实力不强,却能免于亡国。

  在秦王政二十年时,燕太子丹派遣荆轲,以樊於期的首级和燕督亢地图佯献秦王,图谋秦王嬴政,结果荆轲反而被秦王所杀。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秦王。秦王立即发兵伐燕,第二年就攻克了燕都。燕王喜逃到辽东,杀太子丹,献给秦王。不久燕国就灭亡了。
①举例论证: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举例。
——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剖析
②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本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破灭的结果
破灭的原因
不赂者以赂者丧
证明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合力,指六国合纵
n→v,礼遇,礼待
封赏
n→状,向西
朝向(对付)秦国
表被动,被
n→状,向下
n→v,吃饭
积久而成的威势
胁迫,挟持
n→状,每日/月
治理
v,让,令
同“毋”,不要
第四段
《六国论》
文义疏通
用,把
侍奉
心意
担心
表转折,却
削减
割让
走向
以至于
取独
优势
吞咽
表被动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政治主张
怎么办
假设论证。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本段论证方法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本段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第四段
《六国论》
文意研读
重能纳贤,
精诚团结。
本段中,苏洵提出了两条极富启示意义的治国方略:
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即以重金激励人才,以诚心礼敬人才,这是 内政之要 。
  ——激励“天下之谋臣”,重用“天下之奇才”,从而实现“兵良而食足,将贤而士勇”。这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主张,在北宋的政治现实中难以落到实处。但这种注重人才的观点的确是北宋士人的共识,苏轼在《论养士》中也有强调“重士”的主张。
②“并力西向”,即加强六国之间的团结,建立同盟,实现“合纵”的统一战线。这是 外交之要 。
  ——苏洵提出的“并力西向”之说,并非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苏秦就主张“合纵”:“六国为一,并力西向而攻秦,秦必破矣。”而苏洵所生活的北宋,是“天下大一统”的国家,不存在“六国为一,并力西向而攻秦”的战略选择。所以,苏洵的进言,实际是一记华而不实的“空拳”,为后面“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张本。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句首发语词,引起议论
代指六国
表比较
可以凭借
战胜
代指秦国
代指国家
旧事,先例

如果
第五段
《六国论》
文义疏通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可凭借不用割地贿赂而能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降低身份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皆为,都是
表转折,可是

形势
表凭借
降低身份
自取下策
跟随,重复
反而
在…之下
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如何论证的?
  六国与秦的地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弱于秦),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仍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辽、西夏等外患威胁,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六国” “秦”
“宋朝” “辽、西夏”
借古讽今
类比对比
第五段
《六国论》
文意研读
对比论证 - 明比
对比论证 - 暗比
本段得出了什么结论?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谈古(六国破亡之故事)论今(在六国下),纵横比较(类比、对比),讽喻现实。其作用是劝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外侮。本段议论的基础是建立在作者自已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的,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讽谏警告北宋统治者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从而申明文章主旨,点明写作目的。
壹 第1段 引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
贰 第2段 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力亏。
  分析六国破灭直接原因赂秦导致力亏的结果。
叁 第3段 论证第二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证不赂者因孤立失去援助而破灭,深入论证不赂者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肆 第4、5段 总结教训,以史为鉴。
  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借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文本结构
论证思路
写法鉴赏








  在《六国论》一文中,作者在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之后就故意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疑问也正是别人的疑问,所以作者在别人发问之前自己发问,并给了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赂者以赂者丧……弊在赂秦也。”使文章的立论更周密,无懈可击。
1.巧用设问,引发思考,立论周密。
写法赏析
  比如文中有这样一段引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数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通过引用古人的比喻说明企图用割让士地的办法阻止秦国的人侵,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说理形象生动,易为人所接受。
  再如“如弃草芥”这一比喻,既表现了韩、魏、楚三国脚地的轻率态度,也显示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
2.巧用比喻,说理生动。
3.对比鲜明,论证有力。

六国
VS
( 1 )秦与六国的对比
  将秦“以攻取之外”所得土地与“战胜而得”的土地进行对比,前者是后者的“百倍”;将六国所赂之地与战败而亡之地进行对比,前者也是后者的“百倍”:这两个“百倍”触目惊心,秦之所得与诸侯之所亡对比鲜明,“弊在赂秦”的论点不言自明。
  接着,作者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诸侯“奉之弥繁”与秦“侵之愈急”的事实进行对比,进一步阐明论点。
( 2 )六国内部的对比
  以燕、赵与其他四国进行对比。燕国力量弱小,但用兵有效,故“后亡”;赵国曾“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之后面对秦的进攻也能“连却之”。这有力地论证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的观点。以燕、赵之抗秦与韩、魏、楚三国的“赂秦”及齐国的“与赢”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 3 )六国与北宋的对比
  文章最后以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指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当今北宋与昔日六国相比,其势远过之;辽、西夏与秦相比,其势远弱之。如果北宋屈从于辽和西夏,重蹈六国“赂秦”亡国之覆辙,那么就连六国都不如了。这一对比旨在劝谏北宋王朝统治者抛弃投降政策,励精图治,奋起抗击外侮。
VS
北宋
  本文运用对比、类比、举例、引用、比喻、假设等论证方法,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内政“重士人”,外交“促合纵”,团结一心,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维护、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文章立论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谨。行文纵横恣肆,论断斩钉截铁,感情强烈,气势逼人,富有表现力与说服力。
主旨解读
储欣《评注苏老泉集》: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
名家点评
徐乾学《古文渊鉴正集》:称悉情势,步步深入,归到大意,如千钧一发,壁垒皆新。杨慎曰:六国纵约,特欲摈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师,以为秦患,故秦得以闭关避敌,养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胜而无弊。诸侯所以摈之,适所以成其王业耳。故老泉曰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则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何景明曰: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臣(高)士奇曰:赂秦必亡,理也。然韩、魏与秦最逼,齐、楚、燕、赵莫为之援,势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韩、魏亡而四国亦随之。小苏《六国论》尝及此意,茅坤谓两篇宜合看,良然。
林纾:观诸侯之割地赂秦,非谋诎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论,不为无见。末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
浦起龙《古文眉铨》: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唐德宜《古文翼》: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若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篇末一结,若预烛南宋之主和,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
朱川: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
比较阅读








  《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论史的文章,也都抓住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评析,总结经验教训,针砭现实。但两者在立论角度、写作思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请比较分析。
苏洵《六国论》
比较阅读
杜牧《阿房宫赋》
对比角度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立论角度 以阿房宫这一具体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将阿房宫视为秦始皇骄奢淫逸、享乐误国的证据,是盘剥百姓、压榨民力的象征,是秦王朝覆灭的见证。 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这一角度立论。
表达观点 的方法 先铺排描写,着力渲染,接着以议论绾结,最后导引观点,水到渠成,但推理过程不够严谨缜密。 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分析,采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法,以议论为主,间以一些形象的描述,为所立之论张本。
写作思路 由物及人,由事及理,铺叙史实,引出结论。 由理论事,开宗明义,证以史实。
现实 针对性 借古讽今,针对唐敬宗在藩镇割据、国力衰微的情况下大兴宫室的事进行讽刺。 借古讽今,针对宋王朝外患严重而又无力抵御,只能用财务资敌以求苟安的现实抒发感慨。
课外延伸阅读—苏辙《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思考探究:苏辙的观点与苏洵有何区别?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话,六王对自己国家存亡的出路会有怎样的反思?请选取任一诸侯王为自己发声,结合本国政治(朝廷国君、谋臣)、军事、经济(民力)和国际关系等情况来分析自己或存或亡的原因,或谋划在割据纷争的情境下“自立自强”的对策。
写作实践
【示例】魏王说:割城池不是良方,勤政事为国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