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4: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积累名言名句。

  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和艺术特色,品味孟子散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学习目标

  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准确把握“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天下”的关系,理解本文的主旨,体悟孟子性善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尊称他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上的仁政王道学说(即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孟子简介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他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谈政治的理论根据,是其思想体系的中心环节。
哲学思想:性善论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保民而王、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仁政”“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社会政治:仁政德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
价值观上:舍身取义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思想主张
  《孟子》一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篇幅较长,内容更具体,描绘更细致。全文共七篇,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关于《孟子》
  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变,王权衰落,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瓦釜雷鸣。于是有思想的有识之士,面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主张。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乱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辩难、斗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诸侯,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中的著名篇章。
创作背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忍人”,指狠心地对待别人;“不忍人”,指怜恤、关爱别人;“心”即心思,心意。“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主张,即每个人都要有怜恤、关爱别人的心意。
  易中天《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
文题解读
一读
读准字音,划分层次。
读出抑扬顿挫,体会雄辩的文气。
恻 隐
孺 子
要 誉
怵 惕
内 交
羞 恶
(rú)
(cè)
(yāo)
(chù tì)
(nà)
(wù)
字词正音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诵读指导
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二读
研读文章,体会孟子的思想,
正确流畅地将原文译成现代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说:“每个人都要有怜恤关爱别人的心。古代君王有怜爱别人的心,于是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爱别人的心施行怜恤关爱百姓的政治,这样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刃人:狠心对待别人
不忍人:怜恤、关爱别人
于是,才

施行
运转,转动
状后,(于)掌上
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先王以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古代君王为例,突出以“仁心”行“仁政”的思想,有说服力
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仁心
仁政
思考: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看,本节内容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这个观点充分体现了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思想。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思考: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如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都有惊骇恐惧,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这不是想和孩子的父母结交的原因,不是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的原因,也不是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产生这种恐惧同情心理)。
表因果,…的原因
同乡,乡邻
惊骇,恐惧
哀痛,怜悯
“纳”,结交
非…也,否定判断,不是…
状后
厌恶
求取
突然
这样
“怵惕恻隐之心”即“悲悯之心”,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关注人生的意义。
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用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
思考:1.简要分析“怵惕恻隐之心”的含义?
思考:2.本节内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能称之为“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能称之为“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能称之为“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能称之为“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补足音节
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
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指事理的对与错
谦逊,推让
否定判断句
萌芽,发端
肯定判断句
取独

就像
四肢
思考: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括哪四个方面?
四端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向善和为善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为“端”。他认为人所具有的“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四心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表并列
名→动,伤害,暴弃
在自身
一切,所有
宾前
侍奉,赡养
安定
如果
流通,
泉水涌出
“燃”,燃烧

认为
扩大
充实
判断语气
…的人
表转折




思考: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呢?
要。人要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之意,这就告诫我们,人人都应该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只有经过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拥有“圣心”,从而“明明德”,成为一个仁者。
概括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及作用。
  本节内容总结了“四端”的意义。将“不忍人之心”和“四端”与“安定国家”“孝顺父母”联系到一起,升华了思想,点明了政治主张。
  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但从实践来说,他也是非常重视后天努力学习和实践的作用的。
三读
读出论证结构,分析论证特点
内容导图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孟子的论证思路,把握行文结构。
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多样
文章采用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论点的结构,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论证逻辑清晰
使用大量排比,判断,富有雄辩色彩。
论证语言气势磅礴
思考:孟子的文章有何论证特点?
思考:请梳理《<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核心概念、主要观点,并说说这些观点有何共通之处。
课文 核心概念 主要观点 共通观点
《论语》十二章 仁、诗教、君子、礼、义、恕等。 提倡仁、义、恕,要求做到“克己复礼”。  都主张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修齐治平”的目标,即完善由“内圣”而“外王”的追求。
大学之道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 “大学”的终极目标是“三纲”,途径是“八目”。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四心、四端等。 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性。 整合探究
  本文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即由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文章在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性时,也阐释了“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一个失去同情和怜悯之心的人,永远都不能体会仁爱和王道。正如孟子所说,人之初,性本善。你的生活深度取决于你对年幼者的呵护,对年长者的怜恤,对奋斗者的尊重,对弱者及强者的包容。孔子追求刚毅,曾子追求弘毅,孟子追求不屈,温良恭俭让的基因早已深深融注进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最坚实最勇敢最柔韧的文化品格。
  谢枋得《与李养吾书》: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
主题归纳
对接高考
写作实训
  儒家亚圣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主张“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法国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古罗马诗人尤维纳曾有这样的诗句:“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慈悲心,即怜悯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善念。正因为它的存在,人的修身或者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光明的起点。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永怀慈悲,拥抱光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展示
材料第一段引用名言,指出“不忍人之心”“怜悯”“温情”“慈悲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第二段先解释“慈悲心”的内涵,接着指出其存在的意义。
综合两段可知,本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就是“慈悲之心”“怜悯之心”,这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慈悲之心”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关注人生的意义。怀有慈悲之心的人对处于不幸境况的人会产生同情,心灵会受到触动,会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
审读题旨

永怀慈悲,
拥抱光明。
永怀慈悲之心,
净化自我心灵。

常怀慈悲之心,
让爱洒满人间。


心怀慈悲,
微笑向暖。
怀不忍之心,抒浩然正气!
确定立意
谋篇布局
  如“慈悲之心”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常怀慈悲之心,可以使人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中精神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慈悲之心是什么?
  “慈悲之心”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面对他人、他物的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做 慈悲之心的意义如何?
为什么要怀慈悲之心?
  慈悲之心,犹寒夜篝火,为身处困境之人送来温暖,犹沙漠甘泉,给予在生活中拼搏的人希望,犹开启圣殿钥匙,为自己和他人打开一扇通往温情的大门。
具体写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范文示例:以慈悲之声,奏光明之歌
  穆旦曾说:“我愿将感情的热流溢于心田,来温暖这人生寒酷的冬天。”我想,他心中的涌动的那份热流,应该就是人人皆有的那份慈悲之心吧!
  正如孟子所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份与生俱来的慈悲,是一个人修养的起点,是我们人性之歌在全社会奏响合鸣的前奏。个人因拥有这份慈悲,我们的灵魂才能走向光明;人人能以此为起点推己及人,扩而“充之”,世界才能奏响光明之歌。
  慈悲是什么?它是东方亚圣笔下的“怵惕恻隐”,也是西方哲人卢梭口中人人皆有的“怜悯”。我们如果将它时时保持,在看到流浪汉时,定会想去帮助他;在听到孩子啼哭时,定会心头一紧;当见到受伤的猫狗,必会想为其医治;哪怕看见的是饱受战火蹂躏的异国百姓,也同样会感同身受,潸然泪下。是的,慈悲只是上天赐给“人性”的一束微弱的光芒。如若守之,并发扬光大,可成炬火照亮人生;可一旦弃之,由善入恶,其成长定会误入歧途而坠入深渊。
  钱钟书曾有一位邻居,家中自闭症的弟弟常夜半而歌。邻居认为钱钟书乃一代学者,家中弟弟会影响其创作,可钱钟书却亲自登门拜访并提供物质帮扶,并直言:“看不得别人家有人生病。”邻居心有温情,想着不要影响了邻旁的学者;而学者更是心怀大爱,见不得“别人家”有人正遭受苦难。他们这种将他人境遇感同身受的慈悲,都发于灵魂,不带任何矫饰,不正是尤也纳所说的“心地的温情”吗?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万分珍惜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的这份“慈悲”和“怜悯”。在世间逐利之心和实用主义的渐染下,总有人“大踏步”走向了人性的反面。同样来世间一遭,怀有同样的“天生慈悲”,为什么有人能如袁隆平普惠众生?而有人却甘做“桀纣”而不自省呢?究其原因,人性的“初善”只不过是我们修身的一个起点,是我们修身走向光明大道的前提。但只有将人性之善终身践行,并推己及人,化于天下,方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反之则将背离人性而南辕北辙。
  孟子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可前提是个体必须走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沧桑正道,方可修己渡人,引领自己和世界一起拥抱光明!如此看来,只有永怀内心的慈悲,方能拥抱成长的光明。所谓修身立德,正是一个以“不忍人之心”为起点,不断放大内心之善,并将这种慈悲立己达人、推而广之、惠及天下的漫漫征程。诚如孔子言:“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我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谨记先哲的教诲,如穆旦一样心中永远涌动着感情的暖流,以慈悲之声,奏光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