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4: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
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品读文本,厘清层次脉络,体会情感和语气,深入理解内容,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品味重点语句,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所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体会伟人讲话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了解开幕词的结构和写法,体会本文观点鲜明,态度坚决的语言风格;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忱,提升民族自豪感。
1


学习目标
1.开幕词的概念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或主持人,在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幕时发表的旨在阐明会议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中心任务和要求的讲话。(小型会议开幕词也叫“开场白”)。
明确文体——开幕词
2.开幕词的作用
  开幕词通常要着重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子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3.开幕词的特点:①内容针对性;②结构逻辑性;③语言的感染力。
4.开幕词的写法
  开幕词会对与会人员发生宣传作用,向社会公开后也可能产生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幕词的写作,就要把会议召开的目的、任务、方法、指导思想和意义阐述清楚。一般包括以下要点:
  ①开头要点出会议的全称;②说明会议性质,与会人员,召开背景;③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和议程;④对会议提出希望和要求;⑤表达致词者的祝愿。
  具体写作时,通常由首部、正文及结束语三部分组成。以会议开幕词为例:
  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
  ①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面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以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文字作为标题,后面常有副标题。
  ②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
  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会议筹备及与会人员情况;会议召开背景及意义;会议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
  结尾,简短有力,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语另起一段,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讲话背景
这次会议于1949年9月21至30日在北平召开。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这篇高屋建瓴的开幕词。
同月30日,毛泽东在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解读标题
感受中华民族“站”之不易——近现代奋斗历史时间轴
历史层面:中国人民从此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
情感层面:中国人民从屈辱的被压迫者成为有尊严的国家主人,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毅与自尊,胜利与自豪。
现实层面: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
本文刊登《人民日报》时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后选入《毛泽东选集》时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有什么深刻内涵?
【1】第一段“现在开幕了”、第二段“我们的会议包括”。
【2】第三、四段“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三年以前”。
【3】第五、六段“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第七段的“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4】第九、十、十一段“经济建设工作已摆在我们面前”“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的国防”。
【5】第12段的“让”、第13-16段的“永垂不朽”、“庆贺”。
认真圈点勾画信息,抓结构标志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梳理思路,明确“站”之视角
开头
主体
主体
主体
结尾
梳理思路,概括层意
毛泽东宣布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开幕,并介绍出席会议代表人员。
1-2段
回顾中国一路走来的历史,肯定革命胜利具有历史必然性。
3-4段
立足当下,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应作出的应对策略。
5-8段
展望未来,勾勒中国未来发展在经济、文化、国防方面的光明前景。
9-11段
悼念人民英雄,庆祝伟大胜利。
12-16段
  你认为伟人毛泽东是站在什么视角来发表这场开幕词的演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回顾过去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1.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
2.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3.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美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美好前景。
因果关系:
因为有革命胜利,所以才有新中国的独立。
条件和结果关系:
只有现在做好规划,未来才可能实现壮丽蓝图。
活动任务:请从文中找出你觉得最有感染力的句子,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并模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现场,读出“站起来”的情感。
品味语言,体会“站”之情感
  ①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这是对蒋介石及其帮凶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愤慨。
愤恨、坚毅
  ②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绝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绝无”“必”等词语语气非常肯定,不容置辩。
“是……的”表示强调。这些词显示出说话者的自信和坚决,显得铿锵有力。
两个“或者”表示选择关系,是对所涉及问题的列举,在“绝对”的基础上又给人一种看问题非常全面的感觉,显得睿智,富有逻辑。
自信、 坚决
  ③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共同”写出了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表明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中国有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用自己的努力奋斗迎来了独立,“站起来了”写出了中国人骄傲、自豪的心情。
骄傲、自豪
  ④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每日每时”说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甘于自己的失败。
“必然的”“毫无疑义的”“务必”等词语的运用,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警惕性,时时刻刻要提防他们破坏和捣乱,要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清醒、警惕
  ⑤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敌人的极大蔑视和对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自信心。
“发抖”是一个细节刻画所在,在强大、团结、英勇的人民面前,国内外的反动派也只能够发抖而已。
“稳步”“不屈不挠”体现了人民的自信心。
蔑视、自信
  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对英雄的礼赞与缅怀,也是对后继者的鼓励,我们必将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坚定不移地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缅怀、敬仰
总结:语言艺术特点
观点鲜明,语气坚定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来表明鲜明的观点,运用大量表示肯定强调的词语表现坚定的语气,如“从来”“必须”“务必”等。
用语精准,通俗典雅
  如“数百万”“基本”“已经”等;“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文章运用相似的句式反复强调,如“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等。此外,文章还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示例一:胸有丘壑,自信豪迈。展望未来,毛主席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巩固国防等方面出发,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必定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并会“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而且“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这些话都表达了一个革命家胸有丘壑,家国天下的建设蓝图早已构好,显示了建设强大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坚定信念。
1.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
赏析形象,感受“站”之精神
示例二: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在国防、经济、文化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
示例一:勤劳善良,历史悠远。“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通用性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勤劳善良是这个民族内化的优秀品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2.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中华民族。
示例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会富起来,强起来。
  这篇开幕词,毛泽东首先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同时,他也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
  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内容小结
  重温历史,毛主席的这份发言稿让我们百感交集。看今朝,我们紧跟时代,共绘蓝图。请以“中国人民   起来了” 为题,写一篇 100字左右的发言稿。
描绘蓝图,还看“站”之今朝
中国人民 强 起来了
  我们是经济强国,短短几十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也是科技强国,“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和谐号”高速列车……无数“中国奇迹”让世人惊叹;我们还是军事强国,国产航母、隐身战机、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等相继服役,我们有实力对抗一切来犯之敌。
中国人民 富 起来了
“富”不是局限于口袋里有钱,更体现老百姓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个时代能安放下每个奋斗者的梦想,能促进每个奋斗者的追求,能实现每个奋斗者的价值。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多元融合的社会风气让每一个赶路人找到幸福感。
中国人民 宏 起来了
  “宏”是大国气象的恢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壮丽辉煌,源远流长;大国气象,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与时俱进,不断书写着自己的灿烂辉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中国智慧也是大国担当。
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美丽中国展开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互通互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献词》节选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新时代的号角响彻河山。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千年梦想,今朝实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嫦娥探月,蛟龙深浅,
大国重器,世人惊艳。
科技强则国家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强起来
富起来
站起来
  百年前,中国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百年砥砺风雨,百年沧海桑田,我们的祖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壮大。
  愿以吾辈之青春、热力,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结 语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们将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请结合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在全校庆祝新中国成立百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小组合作交流,从题目、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演讲词的写作内容,并完成写作。
拓展训练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做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