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4光的折射【新新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4光的折射【新新标】(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02 11:1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4光的折射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两种介质的界面 是   (选填“ ”或“ ”)
2.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成语涉及物理知识。如:“海市蜃楼”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掩耳盗铃”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釜底抽薪”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有达到沸点和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
4.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则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
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填序号①慢慢向右移动、②慢慢向左移动、③慢慢向水面移动、④仍在原来位置不动)此时再向下看杯底感觉杯底位置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单选题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B. 水中山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铜勺的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B. 小狗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C. 玫瑰花在平面镜中成像
D. 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9.世界最早、距今约4700年前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所示是其结构示意图,据考古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上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其利用的光学原理与下列语句所对应原理相同的是(  )
A.绿树浓荫夏日长 B.对镜贴花黄
C.潭清疑水浅 D.杯弓蛇影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日偏食的形成 B.池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C.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D.白云在水中的倒影
11.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透过树丛的光 B.海市蜃楼
C.手影 D.水中倒影
1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日晷的影
B.筷子被“折断”
C.天空中的日食
D.水中的倒影
三、综合题
13.夏天,小明和同学游净月潭,看见一些现象,他们从物理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的深水波光粼粼有些刺眼,这是由于光在水面上发生了   反射,走近时小明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   像。
(2)鸟在距离平静水面 高处水平飞行,他们看到鸟在水中的“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4.某同学在家完成光学实践作业:
(1)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读数以及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它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b)如图乙所示,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杯中的“蜡烛”是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
(c)小明发现家中穿衣镜有一定厚度,他想确定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便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选填“A”或“B”)是反射面.
15.
(1)炎热的夏天,当把汽车停在室外的时候,由于阳光照射车内的温度会很高。如图1所示在车内前玻璃窗处放一铝箔材质的遮阳板,就可使射入车内的阳光发生   而不至于使车内温度大幅升高。行驶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会觉得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这是因为室外地表温度高,造成空气密度不均匀而发生光的   现象。
(2)寒冷的冬季,行驶时车内会长时间开暖风,所以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看到在汽车的前车窗的   (填“内”或“外”)侧有雾形成。
(3)为了安全,汽车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图2所示。据数据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是一个司机驾驶一辆汽车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从表中可知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54 15 20
72 20 34
108 30 54
(4)驾驶员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酒后驾驶,开车打手机,也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导致   (选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变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5)请在图3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大致图像。
四、科普阅读题
1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2.【答案】折射;人耳处;吸收
3.【答案】折射;同一种均匀介质
4.【答案】50;30
5.【答案】②;变浅
6.【答案】60°;小于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1)漫;折射;虚
(2)大于
14.【答案】(1)
(2)相等;虚;B
15.【答案】(1)反射;折射
(2)内侧
(3)行驶速度
(4)反应距离
(5)
16.【答案】(1)41.8°
(2)反射光线
(3)不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