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第三单元课件:第12课《巨翅老人》(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第三单元课件:第12课《巨翅老人》(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5 09: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巨翅老人马尔克斯一、从小说的情节构思、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入手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
二、了解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色。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右边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吗?
天使。天使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里是指神的使者。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今天我们来看看马尔克斯笔下一个另类的天使——“巨翅老人”。 马尔克斯——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出生。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学生年代,喜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小说。1967年,他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轰动。1972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纯真的埃雷迪拉》。作家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家长的没落》,成功塑造了一个军事独裁者形象。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及作品简介: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它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百年孤独》《巨翅老人》等是其代表性作品。 瘟疫( ) 蠕( )动 妨( )碍
拂( )晓 鹞( )鹰 不胫( )而走
栖( )身 肚脐( ) 惩( )戒
慰藉( ) 精辟( ) 相形见绌( ) 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形,比较。绌,不足 。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yìrúfánɡfúyàojìnɡqīqíchénɡjièpìchù一、巨翅老人形象分析
1.找到关于巨翅老人外貌描写的语句,然后予以概括。
【提示】“十分年迈的老人……因为有张巨大的翅膀……”(第1段)
“像个乞丐,……这副老态龙钟……搁浅在污水里。”(第2段)
“像一只可怜的老母鸡”,“难闻的气味”,“满是寄生的藻类和被台风伤害的巨大羽毛”,“可悲的模样”。(第3段)
特点:“巨大的翅膀”“老态龙钟”“肮脏”“可悲” 2.快速阅读小说第1~11段,画出有关巨翅老人言行的语句,并予以概括。
【提示】“用一种难懂的方言……回答他们。”(第2段 )
“他躺在一个角落里,……只是用他的方言咕哝了点什么。”(第3段)
“用一种费解的语言表示愤怒,他眼里噙着泪水,扇动了两下翅膀。”(第6段)
“有时也恼怒,……忍耐着孩子的恶作剧。”(第10段)
“天使像一只垂死的动物一样到处爬动……毫无挪威老人的天 趣可言。”(第11段)
特点:“费解的方言”“愤怒”“忍耐” 3.镇子上的人们对巨翅老人的身份有哪些猜测?
【提示】巨翅老人是海员、天使还是怪物、魔鬼,人们猜疑不定。
4.请根据以上分析,概括巨翅老人的形象。
【提示】巨翅老人是一个有着巨大的翅膀,说着费解的方言,忍耐的、可悲的、肮脏的、老态龙钟的、身份难以确定的怪物。5.巨翅老人象征着什么?
【提示】巨翅老人是不是天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老人年迈孤苦、衰弱无力,面对凌辱,他痛苦地忍受承担。巨翅老人象征着不应该衰弱、沦落的东西(如拉丁美洲传统文化)。对天使无情的打击、冷待和嘲弄,表现了现实的残酷。天使的重新飞翔,表明他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会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暗示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压迫而消亡,将会重新发扬光大)。二、小说(自然、社会)环境分析
1.小说中描写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提示】恶劣:连降大雨,螃蟹满地,瘟疫横行,海天苍茫,一切黯淡凄凉。
2.人们是怎样对待巨翅老人的?
【提示】虐待、嘲弄:“圈在铁丝鸡笼里”“戏耍”“俘获”“观看”“收取门票”“拔他的羽毛”“投掷石头”“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③衬托人物心理。
④象征和暗示。
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
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规律方法】3.除了巨翅老人,小说中还写了哪些人?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无聊的贝拉约夫妇,无智的神父,长有蝙蝠翅膀的杂技演员,计算自己心跳数目的妇女,受星星噪音折磨整夜失眠的葡萄牙人,总是毁掉自己东西的梦游症患者,蜘蛛体形的少女。
共同特点:无聊、愚昧、病残不正常。
4.请根据以上分析,归纳小说的环境特点。
【提示】这是一个自然环境恶劣,民众压抑、悖谬、荒诞不经的群魔乱舞的人间地狱 。 三、主题探究
1.巨翅老人和小镇居民之间为什么无法沟通?
【提示】表面来看,巨翅老人使用的是“一种难懂的方言”,语言的障碍造成了彼此的隔膜。实际上,小镇的居民并没有真正走近巨翅老人:贝拉约手持警棍监视着他,把他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神父提醒人们小心他这个魔鬼;残疾人拔下他的羽毛去触摸他的残疾处;有人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所以说,巨翅老人和小镇居民之间无法沟通的真正原因是小镇居民的冷漠、自私。2.巨翅老人最后飞离了小镇子,他一共在镇子上呆了多长时间?
【提示】巨翅老人刚到镇子上时,贝拉约夫妇的孩子刚刚降生,等巨翅老人飞离时,孩子已经上学了。
3.小说为什么采取这种计时方式?
【提示】作者有意使用这种模糊的时间概念,使得小镇仿佛停留在一种循环往复的生活中,以此表现小镇的孤独封闭。4.小镇居民们每天关注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提示】生计、累计自己的心跳、发出噪音的星星、毁掉自己白天做好的东西、变成蜘蛛的女孩……
空虚、琐碎和贫病的生活。
5.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分析归纳小说的主旨。
【提示】小说描写了一个自然环境恶劣,民众生活压抑、空虚、琐碎和贫病的孤独封闭的小镇,突然降临的天使暴露了民众的冷漠、自私,作者对此给予批评,并表达了希望树立尊重他人、尊重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思想。 四、马尔克斯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之一是:“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请据此结合《巨翅老人》谈谈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
【提示】(1)对人间世界的丑恶、虚伪的描绘极尽夸张、嘲讽之能事,借助离奇的幻想,将现实与梦幻交织,造成“魔幻”的艺术效果。如贝拉约夫妇的冷漠。(2)同时,一些细节的描写又是逼真、详尽、确切的。如对于巨翅老人的虚弱衰老的刻画,对于自然景色的描摹。
(3)魔幻境界无时无刻不在影射和暗示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如巨翅老人飞离镇子,似乎也传达出对这个人间世界的否定,他要去寻求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关键词——
“巨大的翅膀”
“老态龙钟”
“肮脏”
“可悲”巨翅老人的形貌特点是怎样的? 体会魔幻手法,品味现实情怀关键词——
“费解的方言”
“愤怒”
“忍耐”巨翅老人有怎样的言行? 遇难者(贝拉约)天使(女邻居)魔鬼(贡萨加神父)巨翅老人身份的猜测:如果巨翅老人是天使,和你心中的天使形象一致吗?
(谈谈你心中的天使是什么样的,你们内心怀有怎样的情感?) 在基督教传说中,天使是由上帝所造的专门事奉他的精灵,圣经里多次提到,天使显现在人的面前,说:“我是上帝差遣来的使者。”上帝差遣他们是为了向人间传达上帝旨意,帮助那些需要拯救的人。邪恶的精灵即是恶魔。有些天使以人的形象出现,也有的天使同时具有人、老鹰、狮子和牛的形象,也有的生有翅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表现的天使大多是有翅膀的天真烂漫的小娃娃。关于天使关键词——
“圈在铁丝鸡笼里”
“戏耍”“俘获”“观看”
“收取门票”“拔他的羽毛”
“投掷石头”
“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同样是天使,巨翅老人降临人间后,受到了镇上人们怎样的“礼待”? 面对这些行为天使能做的是什么? 年迈孤苦,衰弱无力,面对凌辱,只有痛苦的忍受着,承担着。 巨翅老人降临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首先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连降大雨,螃蟹满地,瘟疫横行,海天苍茫,一切黯淡凄凉。其次是无聊猎奇、病残不正常的人群,以及种种庸俗、丑恶、荒诞的怪现象。比如,神父辨别巨翅老人身份的依据以及为此与教皇的通信情形,杂耍班里的杂技学员长有蝙蝠翅膀,还有那些病人们,计算自己心跳数目的妇女,受星星噪音折磨整夜失眠的葡萄牙人,无可救药的梦游症患者,尤其是那位蜘蛛体形的少女,更是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怪异色彩。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吗?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老人?主题: 人在面对异类时总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类是当异类的地位高于我们时,我们满怀着敬畏之情(就像对待心中的天使);一类是当异类低于我们时(就像眼前这可怜的天使),我们的好奇总是充满戏虐式的残忍。叔本华说幸灾乐祸是人的天性,只要这灾祸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人类是很难明白怜悯是怎么回事的。 为什么老人会离开?这意味着什么?对人间世界的否定,去寻找美好的理想世界。拓展延伸: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做呢? 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授奖的理由之一是这样的: “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关键词:
(1)奇特、不可思议的奇迹、荒诞不经的传说——魔幻性。
(2)最纯粹的现实生活、细腻的景物描写、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现实性
结束语: 这样一个天使是另类的,但这样一个故事却是人伦的,马尔克斯将人心中最美好的形象丑化,以揭示出人心中普遍的丑陋。他也许在用故事跟我们说:”天使的形象永远存在,但他会根据人的追求而变化,至于是美丽还是丑陋,源于人自己的眼睛和行为。”巨翅老人降落人间巨翅老人飞离镇子小镇太封闭,人们太自私,我去寻找新世界!西方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体会到此中有深意。代表人物: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
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等。 荒诞派文学: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代表作家及代表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尤内斯库的
《秃头歌女》等。
存在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
《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1.阅读《百年孤独》的第一章,感受马尔克斯作品的魅力。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体会我国当代作家作品中的“魔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