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7:37:35

文档简介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1.(2024·沙依巴克)读拼音,写词语。
位于宣汉县境内的巴山大峡谷风景秀丽。夏日里,走进桃溪谷,阵阵凉意qīn xí    而来,潺潺的流水声伴和着qī xī    在林中的鸟的叫声,让人感觉恍如仙境。在去往桑树坪的路上,有乡民在路边bǎi tān    ,为你推荐当地的土特产。夜晚留宿桑树坪,你也不会觉得
wú liáo    ,因为有xī shuài    为你演奏乐曲。
【答案】侵袭;栖息;摆摊;无聊;蟋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侵袭”的“侵”不要写成形近字“浸”,“栖息”的“栖 ”不要写成形近字“洒”,“摆摊”的“摊”不要写成同音字“滩”,“蟋蟀”的“ 蟀”不要写成形近字“率”。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侵袭、栖息、摆摊、无聊、蟋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二、单选题
2.(2024·沙依巴克)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纤擢素手(普通) B.泣涕零如雨(落下)
C.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 D.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A.有误,“ 纤纤擢素手 ”意思是: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素:白皙。
B.正确。
C.有误,“中庭地白树栖鸦"意思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鸦鹊栖息在浓荫的树上。庭:庭院。
D.有误,“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
故答案为:B。
【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3.(2024·沙依巴克)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夸张 B.比喻 C.设问 D.反问
【答案】D
【知识点】反问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这句话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2024·沙依巴克)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B.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C.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鲁滨逊想要在荒岛上生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A、B、D正确。C,有误,关联词不当,“就”改为“也”
故答案为:C。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三、语言表达
5.(2024·沙依巴克)语言表达
毕业在即,难忘小学生活。李丽同学在知识竞赛中    ,王慧同学在诵读比赛中    ,张华同学在讲故事比赛中    。(在横线上填入夺得第一意思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答案】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四字词语及近义词的运用能力。对四字词语的考査,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词语含义,然后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解答。
表示夺得第一的四字词语有: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等。
故答案为: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
【点评】要想快速地正确地做好本题,关键是要增加词汇量,做到厚积薄发。
四、填空题
6.(2024·沙依巴克)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夜幕降 ____ ____然不同 死得其 ____ 精兵 ____政
____无人烟 引人入 ____ 聚 ____会 ____ ____晕 ____眩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夜幕降       然不同 死得其    精兵   政
   无人烟 引人入    聚   会       晕   眩
(2)蝴蝶和蜜蜂都是昆虫,但它们的外形    。
(3)这部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十分    。
(4)“   ”一词指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答案】(1)临;截;所;简;荒;胜;精;神;头;目
(2)截然不同
(3)引人入胜
(4)精兵简政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词语理解与辨析及选词填空能力。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夜摹降临:意思是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完全不同。
死得其所:是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精兵简政:政策或措施,旨在减少政府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效率。
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引人入胜:形容事物非常吸引人,使人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聚精会神:集中全部精神。
头晕目眩:意思是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
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1)应选“截然不同”;(2)应选“引人入胜”;(3)应选“精兵简政”。
故答案为:临、截、 所 、简、荒 、胜、 精 、神 、头、 目;(1)截然不同;(2)引人入胜;(3)精兵简政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7.(2024·沙依巴克)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要求,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
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改为转述句)
【答案】(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为我唱歌。;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太吵了,又好像它们在嘲笑我、讽刺我。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吗?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情景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情景写话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1)考查情景写话。作答时要突出“心情好”“心情不好”这两个主题。①心情好: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为我唱歌。②心情不好: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太吵了,又好像它们在嘲笑我、讽刺我。(2)考查句子的转述。去掉冒号、引号,“父亲”后面加逗号,引号里的“她”改为“我”“你”改为“父亲”即: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吗
故答案为:
(1)①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为我唱歌。
②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太吵了,又好像它们在嘲笑我、讽刺我。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吗
【点评】写话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8.(2024·沙依巴克)按原文填空。
(1)《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理由是“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理由是“   ”。
(2)爸爸教育我要接受批评,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4)在月夜,诗人王建面对月亮思乡的情绪油然而生,不禁写下了“今夜月明人尽望,   ?”
【答案】(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忠言逆耳利于行
(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4)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课内文言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正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这句话强调了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直率忠诚的话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3)出自《昌氏春秋"伯牙鼓琴》。“善哉乎鼓琴,巍巍平若太山”的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善哉平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其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答案为: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忠言逆耳利于行;(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4)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中古诗、名言、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9.(2024·沙依巴克)整本书阅读。
(1)《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    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汤姆 索亚是一个    的孩子。
(2)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
A.玉米 B.高粱 C.水稻 D.麦子
【答案】(1)美;马克 吐温;有责任、有担当、爱冒险
(2)D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作家作品、形象分析。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1)考查了作家作品和形象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主要内容:汤姆幼年双亲去世,他不喜欢波莉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友哈克贝利到墓地试试胆量,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后来,汤姆、哈克带着乔哈波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失踪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在法庭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之后又在山洞里看见凶手,并告诉村民,众人找到杀人犯时,他已经饿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重返山洞,找到一处宝藏,成了村里的小英雄。;(2)考查了经典名著。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麦子,故选D。
故答案为:(1)美;马克·吐温;有责任、有担当、爱冒险;(2)D。
【点评】学生对名著要熟读。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五、语言表达
10.(2024·沙依巴克)口语交际。
光明小学提倡开展读课外书活动,六年级(2)班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张晓楷的爸爸则认为那些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如果你是张晓楷,你会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不少于50字。
【答案】爸爸,您好!我读的是一些名著,不是闲书的。读名著、读有意义的课外书通过读课外书,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课外书不同于教科书,它们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使我们具备更加开放和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爸爸这回您放心了吧!
【知识点】对话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劝告慰勉。劝说要有明确的目标,说话要委婉,有称呼,用征询的囗吻讲话,要有充分的理由。作答时要突出“读课外书活动”的意义。
故答案为:爸爸,您好!我读的是一些名著,不是闲书的。读名著、读有意义的课外书通过读课外书,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课外书不同于教科书,它们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使我们具备更加开放和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爸爸这回您放心了吧!
【点评】解答口语交际题,要注意语境的要求和语体的要求。
六、语段阅读
(2024·沙依巴克)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1.请将文中画出的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后写在下面横线上。
12.选文中,把    比作    和    ,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13.选文是《匆匆》一文的结尾部分,一连串带问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案】11.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12.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光阴易逝
13.一连串的问句,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惆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1. 考查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把“何曾”改为“不曾”,去掉“呢”,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12. 本题考查了修辞。依据句子特点辨析修辞手法。“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此句将“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光阴易逝的特点。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光阴易逝
13.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知,一连串的问句,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惆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情。
故答案为: 一连串的问句,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惆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七、文言文阅读
(2024·沙依巴克)课外阅读。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中止③,乃复进④。其母知其諠⑤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⑥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以后⑦,孟子不复諠矣。(选自《韩诗外传 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中止:突然中止了(背诵)。辍,停止,废止。然,……的样子。④乃复进:又继续背诵。⑤諠:忘记⑥引:拿来。⑦自是以后:从此之后。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孟母诫子。诫: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   
15.文中的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6.孟母诫子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14.告诫;割断
15.孟母是一个善于运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的人
16.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参考译文:孟子年轻时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然后再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这织物断了,还能连接起来吗?”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之后,孟子不再因分心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4.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结合译文作答,① 孟母诫子 :孟母通过割断自己正在织的布来警示孟子。诫:告诫。② 其母引刀裂其织 :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裂:割断。
故答案为:告诫;割断
15. 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孟母的言行中,可知她是一个善于运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的人。
故答案为: 孟母是一个善于运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的人
16. 考查了情感主旨。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根据自身理解作答。本文的重点部分即孟母对孟子的教导,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作答示例: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
故答案为: 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
八、现代文阅读
(2024·沙依巴克)阅读。
特殊的“高利贷”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小男孩很为难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③“加分?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④“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秦老师沉默了,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不经意地瞧了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⑤“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1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10分,怎么样?”“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⑥因为一直惦记着那10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后来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小男孩紧紧地抱着奖状和奖品,他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竹鞭都不哭的他,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⑦这是我的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7.文中的“高利贷”指的是什么?
A.向妈妈借钱。 B.向秦老师借一分。
C.向秦老师借钱买分。 D.借高额利息的贷款。
18.小男孩希望老师给他作文加上一分的原因是。
19.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0.秦老师有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
21.文章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说理由。
【答案】17.B
18.怕挨妈妈竹鞭。
19.这句话是对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较为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向老师借分数时的紧张、胆怯及害羞的心情。
20.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21.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分析,文中“高利贷”指的是向秦老师借一分。
故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分析,小男孩希望老师给他作文加上一分的原因是怕挨妈妈竹鞭。
故答案为: 怕挨妈妈竹鞭。
19. 考查了对文段句子的理解。阅读画线句子,从“难为情、很为难地抬起、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可知,这句话是对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较为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向老师借分数时的紧张、胆怯及害羞的心情。
故答案为: 这句话是对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较为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向老师借分数时的紧张、胆怯及害羞的心情。
20. 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合理即可。示例: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故答案为: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21. 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阅读全文,从文章内容及主旨等方面加以分析,合理即可。示例: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故答案为: 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九、写作题
22.(2024·沙依巴克)(任选一题)
(1)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你的童年有过哪些奇妙的幻想?你又为这些奇妙的幻想有过怎样的行动?现在回想起来又是怎样一种感受?请围绕“童年的奇思妙想”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请你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达方法,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③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1)童年的奇思妙想
风吹着树木沙沙的响,家里的鸡鸭也叫个不停,原本安静躺在门槛上的大白狗也都“汪汪汪”的吠了起来。
童年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搬着凳子坐着,然后看着家里后院的景象。那时候我听着树木晃动的声音,听着家禽吵闹的声音,我一直都认为它们在说话哩。
那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冒出来了一个想法,要是我能听懂它们说的话,并且能与它们一起交流就好了。自从这个想法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后,我就一直在心里头惦记着。曾有一段时间,我针对这个问题,将家里的长辈们全都问了一个遍。可是,没有人能为我解决这个问题,长辈们都说,我们人怎么能够听懂这些动物说的话呢。
每次家里的长辈这么对我一说,我可就不服气了。我想着等到我长大后,我要发明出一种助听器来,专门翻译这些自然界里生灵的声音。我们人类只要将助听器戴到耳朵上,那么我们就能听懂,并且还能与这些动植物们交流了。这个想法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整个童年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如今的我长大了,对于自己童年时的奇思妙想,现在也都感到惊奇。只不过,越是长大,就越能发现,自己童年时的奇思妙想可还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呢。若是真的发明出了这种助听器,那么我首先就得深入到大自然里,并且我要懂得很多,学习很多。
童年的奇思妙想很大的体现了我们幼年时对我们身边世界所存在的好奇,我们童年时的这些奇思妙想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向往。现在的我不能说我一定能发明出这种助听器,但是我会朝之努力,去深入自然的世界,并且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2)在逆境中成长 逆境,有时是一种折磨,有时是一种机遇,就看你自己如何衡量与把握。
人人都希望顺利地度过短短的人生,但是许多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人们只一味地去追求顺境,却忽视了逆境带来的意外和奇迹。逆境是体验生活的引路人,逆境是培养人顽强毅力的老师。在逆境中成长,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成熟而趋于完美了。海伦“凯勒失去了一个人不应该失去的东西,上天对她是最不公平的。但是逆境造就了她,磨砺了她。失去了听力和视力的她,从苦难中崛起,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她没有放弃,更没有气馁,她没有埋怨生活对她的不公平,没有计较命运的残酷和命运给它带来的苦难,毅然接受了这难得的赐予,与命运抗争,与自己抗争,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人活着不是为生而活,而是为活而生。生活是灿烂的,只要能把逆境变成考验自己的必需。逆境是培养人立足社会的能力之必要环境。一个在顺境中生活惯了的人,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麻烦就怨天尤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不可能走在世人前面。逆境中出人才,逆境中出奇迹。没有逆境的世界就如同没有摩擦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界。爱迪生因家庭的窘迫,无钱添置试验设施,就自己去当报童,刷盘子,挣钱来搞研究。上百次试验失败,他不动摇,努力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使用新的材料。最终以几千项的发明,赢得“发明大王”的称号。
顺境与逆境是相对的。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己能把逆境变成顺境。奇迹也就会从逆境中诞生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童年的奇思妙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你的童年有过哪些奇妙的幻想?你又为这些奇妙的幻想有过怎样的行动 现在回想起来又是怎样一种感受?注意写清楚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审题可知,这篇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可以在横线上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注意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点评】(1)小作者想象丰富,叙述生动。结尾“但是我会朝之努力,去深入自然的世界,并且去发现其中的奥秘。”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2)“人活着不是为生而活,而是为活而生”“没有逆境的世界就如同没有摩擦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界。”小作者充满辩证的思维,正确客观地看待逆境,激励自己战胜一切困难,以人类战胜困难的精英为榜样,努力拼搏,表现出一股不畏惧一切的成长勇气!
1 / 1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1.(2024·沙依巴克)读拼音,写词语。
位于宣汉县境内的巴山大峡谷风景秀丽。夏日里,走进桃溪谷,阵阵凉意qīn xí    而来,潺潺的流水声伴和着qī xī    在林中的鸟的叫声,让人感觉恍如仙境。在去往桑树坪的路上,有乡民在路边bǎi tān    ,为你推荐当地的土特产。夜晚留宿桑树坪,你也不会觉得
wú liáo    ,因为有xī shuài    为你演奏乐曲。
二、单选题
2.(2024·沙依巴克)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纤擢素手(普通) B.泣涕零如雨(落下)
C.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 D.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何)
3.(2024·沙依巴克)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夸张 B.比喻 C.设问 D.反问
4.(2024·沙依巴克)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B.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C.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D.鲁滨逊想要在荒岛上生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三、语言表达
5.(2024·沙依巴克)语言表达
毕业在即,难忘小学生活。李丽同学在知识竞赛中    ,王慧同学在诵读比赛中    ,张华同学在讲故事比赛中    。(在横线上填入夺得第一意思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四、填空题
6.(2024·沙依巴克)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夜幕降 ____ ____然不同 死得其 ____ 精兵 ____政
____无人烟 引人入 ____ 聚 ____会 ____ ____晕 ____眩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夜幕降       然不同 死得其    精兵   政
   无人烟 引人入    聚   会       晕   眩
(2)蝴蝶和蜜蜂都是昆虫,但它们的外形    。
(3)这部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十分    。
(4)“   ”一词指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7.(2024·沙依巴克)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要求,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
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改为转述句)
8.(2024·沙依巴克)按原文填空。
(1)《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理由是“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理由是“   ”。
(2)爸爸教育我要接受批评,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4)在月夜,诗人王建面对月亮思乡的情绪油然而生,不禁写下了“今夜月明人尽望,   ?”
9.(2024·沙依巴克)整本书阅读。
(1)《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    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汤姆 索亚是一个    的孩子。
(2)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
A.玉米 B.高粱 C.水稻 D.麦子
五、语言表达
10.(2024·沙依巴克)口语交际。
光明小学提倡开展读课外书活动,六年级(2)班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张晓楷的爸爸则认为那些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如果你是张晓楷,你会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不少于50字。
六、语段阅读
(2024·沙依巴克)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1.请将文中画出的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后写在下面横线上。
12.选文中,把    比作    和    ,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13.选文是《匆匆》一文的结尾部分,一连串带问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七、文言文阅读
(2024·沙依巴克)课外阅读。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中止③,乃复进④。其母知其諠⑤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⑥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以后⑦,孟子不复諠矣。(选自《韩诗外传 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中止:突然中止了(背诵)。辍,停止,废止。然,……的样子。④乃复进:又继续背诵。⑤諠:忘记⑥引:拿来。⑦自是以后:从此之后。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孟母诫子。诫: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   
15.文中的孟母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6.孟母诫子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2024·沙依巴克)阅读。
特殊的“高利贷”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小男孩很为难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③“加分?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④“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秦老师沉默了,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不经意地瞧了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⑤“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1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10分,怎么样?”“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⑥因为一直惦记着那10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后来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小男孩紧紧地抱着奖状和奖品,他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竹鞭都不哭的他,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⑦这是我的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7.文中的“高利贷”指的是什么?
A.向妈妈借钱。 B.向秦老师借一分。
C.向秦老师借钱买分。 D.借高额利息的贷款。
18.小男孩希望老师给他作文加上一分的原因是。
19.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0.秦老师有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
21.文章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说理由。
九、写作题
22.(2024·沙依巴克)(任选一题)
(1)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你的童年有过哪些奇妙的幻想?你又为这些奇妙的幻想有过怎样的行动?现在回想起来又是怎样一种感受?请围绕“童年的奇思妙想”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请你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可以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达方法,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③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侵袭;栖息;摆摊;无聊;蟋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侵袭”的“侵”不要写成形近字“浸”,“栖息”的“栖 ”不要写成形近字“洒”,“摆摊”的“摊”不要写成同音字“滩”,“蟋蟀”的“ 蟀”不要写成形近字“率”。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侵袭、栖息、摆摊、无聊、蟋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A.有误,“ 纤纤擢素手 ”意思是: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素:白皙。
B.正确。
C.有误,“中庭地白树栖鸦"意思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鸦鹊栖息在浓荫的树上。庭:庭院。
D.有误,“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
故答案为:B。
【点评】古诗的翻译: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古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3.【答案】D
【知识点】反问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这句话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A、B、D正确。C,有误,关联词不当,“就”改为“也”
故答案为:C。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5.【答案】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四字词语及近义词的运用能力。对四字词语的考査,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词语含义,然后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解答。
表示夺得第一的四字词语有: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等。
故答案为: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
【点评】要想快速地正确地做好本题,关键是要增加词汇量,做到厚积薄发。
6.【答案】(1)临;截;所;简;荒;胜;精;神;头;目
(2)截然不同
(3)引人入胜
(4)精兵简政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词语理解与辨析及选词填空能力。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夜摹降临:意思是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完全不同。
死得其所:是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精兵简政:政策或措施,旨在减少政府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提高效率。
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引人入胜:形容事物非常吸引人,使人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聚精会神:集中全部精神。
头晕目眩:意思是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
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1)应选“截然不同”;(2)应选“引人入胜”;(3)应选“精兵简政”。
故答案为:临、截、 所 、简、荒 、胜、 精 、神 、头、 目;(1)截然不同;(2)引人入胜;(3)精兵简政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7.【答案】(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为我唱歌。;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太吵了,又好像它们在嘲笑我、讽刺我。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吗?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情景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情景写话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1)考查情景写话。作答时要突出“心情好”“心情不好”这两个主题。①心情好: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为我唱歌。②心情不好: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太吵了,又好像它们在嘲笑我、讽刺我。(2)考查句子的转述。去掉冒号、引号,“父亲”后面加逗号,引号里的“她”改为“我”“你”改为“父亲”即: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吗
故答案为:
(1)①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为我唱歌。
②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太吵了,又好像它们在嘲笑我、讽刺我。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吗
【点评】写话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8.【答案】(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忠言逆耳利于行
(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4)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课内文言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大得像一个车盖,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正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这句话强调了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直率忠诚的话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3)出自《昌氏春秋"伯牙鼓琴》。“善哉乎鼓琴,巍巍平若太山”的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善哉平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其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答案为: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忠言逆耳利于行;(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4)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中古诗、名言、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9.【答案】(1)美;马克 吐温;有责任、有担当、爱冒险
(2)D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考查了经典名著、作家作品、形象分析。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1)考查了作家作品和形象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主要内容:汤姆幼年双亲去世,他不喜欢波莉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友哈克贝利到墓地试试胆量,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后来,汤姆、哈克带着乔哈波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失踪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在法庭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之后又在山洞里看见凶手,并告诉村民,众人找到杀人犯时,他已经饿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重返山洞,找到一处宝藏,成了村里的小英雄。;(2)考查了经典名著。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麦子,故选D。
故答案为:(1)美;马克·吐温;有责任、有担当、爱冒险;(2)D。
【点评】学生对名著要熟读。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10.【答案】爸爸,您好!我读的是一些名著,不是闲书的。读名著、读有意义的课外书通过读课外书,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课外书不同于教科书,它们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使我们具备更加开放和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爸爸这回您放心了吧!
【知识点】对话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劝告慰勉。劝说要有明确的目标,说话要委婉,有称呼,用征询的囗吻讲话,要有充分的理由。作答时要突出“读课外书活动”的意义。
故答案为:爸爸,您好!我读的是一些名著,不是闲书的。读名著、读有意义的课外书通过读课外书,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课外书不同于教科书,它们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使我们具备更加开放和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爸爸这回您放心了吧!
【点评】解答口语交际题,要注意语境的要求和语体的要求。
【答案】11.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12.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光阴易逝
13.一连串的问句,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惆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1. 考查了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把“何曾”改为“不曾”,去掉“呢”,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12. 本题考查了修辞。依据句子特点辨析修辞手法。“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此句将“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光阴易逝的特点。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光阴易逝
13.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知,一连串的问句,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惆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情。
故答案为: 一连串的问句,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惆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答案】14.告诫;割断
15.孟母是一个善于运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的人
16.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参考译文:孟子年轻时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然后再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这织物断了,还能连接起来吗?”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之后,孟子不再因分心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4.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结合译文作答,① 孟母诫子 :孟母通过割断自己正在织的布来警示孟子。诫:告诫。② 其母引刀裂其织 :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裂:割断。
故答案为:告诫;割断
15. 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孟母的言行中,可知她是一个善于运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的人。
故答案为: 孟母是一个善于运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的人
16. 考查了情感主旨。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根据自身理解作答。本文的重点部分即孟母对孟子的教导,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作答示例: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
故答案为: 不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
【答案】17.B
18.怕挨妈妈竹鞭。
19.这句话是对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较为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向老师借分数时的紧张、胆怯及害羞的心情。
20.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21.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分析,文中“高利贷”指的是向秦老师借一分。
故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分析,小男孩希望老师给他作文加上一分的原因是怕挨妈妈竹鞭。
故答案为: 怕挨妈妈竹鞭。
19. 考查了对文段句子的理解。阅读画线句子,从“难为情、很为难地抬起、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可知,这句话是对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较为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向老师借分数时的紧张、胆怯及害羞的心情。
故答案为: 这句话是对小男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较为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向老师借分数时的紧张、胆怯及害羞的心情。
20. 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合理即可。示例: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故答案为: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理解孩子考试不及格害怕挨揍的心理;讲原则(有责任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用“高利贷”借分的方式激励孩子进步。
21. 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阅读全文,从文章内容及主旨等方面加以分析,合理即可。示例: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故答案为: 文章结尾写了朋友成长后的亲身感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老师对朋友的影响深刻,表达了朋友对老师的怀念、崇敬、感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也告诉我们老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22.【答案】(1)童年的奇思妙想
风吹着树木沙沙的响,家里的鸡鸭也叫个不停,原本安静躺在门槛上的大白狗也都“汪汪汪”的吠了起来。
童年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搬着凳子坐着,然后看着家里后院的景象。那时候我听着树木晃动的声音,听着家禽吵闹的声音,我一直都认为它们在说话哩。
那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冒出来了一个想法,要是我能听懂它们说的话,并且能与它们一起交流就好了。自从这个想法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后,我就一直在心里头惦记着。曾有一段时间,我针对这个问题,将家里的长辈们全都问了一个遍。可是,没有人能为我解决这个问题,长辈们都说,我们人怎么能够听懂这些动物说的话呢。
每次家里的长辈这么对我一说,我可就不服气了。我想着等到我长大后,我要发明出一种助听器来,专门翻译这些自然界里生灵的声音。我们人类只要将助听器戴到耳朵上,那么我们就能听懂,并且还能与这些动植物们交流了。这个想法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整个童年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如今的我长大了,对于自己童年时的奇思妙想,现在也都感到惊奇。只不过,越是长大,就越能发现,自己童年时的奇思妙想可还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呢。若是真的发明出了这种助听器,那么我首先就得深入到大自然里,并且我要懂得很多,学习很多。
童年的奇思妙想很大的体现了我们幼年时对我们身边世界所存在的好奇,我们童年时的这些奇思妙想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向往。现在的我不能说我一定能发明出这种助听器,但是我会朝之努力,去深入自然的世界,并且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2)在逆境中成长 逆境,有时是一种折磨,有时是一种机遇,就看你自己如何衡量与把握。
人人都希望顺利地度过短短的人生,但是许多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人们只一味地去追求顺境,却忽视了逆境带来的意外和奇迹。逆境是体验生活的引路人,逆境是培养人顽强毅力的老师。在逆境中成长,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成熟而趋于完美了。海伦“凯勒失去了一个人不应该失去的东西,上天对她是最不公平的。但是逆境造就了她,磨砺了她。失去了听力和视力的她,从苦难中崛起,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她没有放弃,更没有气馁,她没有埋怨生活对她的不公平,没有计较命运的残酷和命运给它带来的苦难,毅然接受了这难得的赐予,与命运抗争,与自己抗争,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人活着不是为生而活,而是为活而生。生活是灿烂的,只要能把逆境变成考验自己的必需。逆境是培养人立足社会的能力之必要环境。一个在顺境中生活惯了的人,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麻烦就怨天尤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不可能走在世人前面。逆境中出人才,逆境中出奇迹。没有逆境的世界就如同没有摩擦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界。爱迪生因家庭的窘迫,无钱添置试验设施,就自己去当报童,刷盘子,挣钱来搞研究。上百次试验失败,他不动摇,努力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使用新的材料。最终以几千项的发明,赢得“发明大王”的称号。
顺境与逆境是相对的。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己能把逆境变成顺境。奇迹也就会从逆境中诞生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童年的奇思妙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你的童年有过哪些奇妙的幻想?你又为这些奇妙的幻想有过怎样的行动 现在回想起来又是怎样一种感受?注意写清楚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审题可知,这篇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可以在横线上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注意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点评】(1)小作者想象丰富,叙述生动。结尾“但是我会朝之努力,去深入自然的世界,并且去发现其中的奥秘。”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2)“人活着不是为生而活,而是为活而生”“没有逆境的世界就如同没有摩擦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界。”小作者充满辩证的思维,正确客观地看待逆境,激励自己战胜一切困难,以人类战胜困难的精英为榜样,努力拼搏,表现出一股不畏惧一切的成长勇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