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教案+素材(含PDF版PPT)【松鼠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项目式学习】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教案+素材(含PDF版PPT)【松鼠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1 18:28:28

内容文字预览

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课题 4.古代诗歌四首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一单元,其人文主题是“四时之景”。这四首诗歌,从季节上看,分属于春季之诗和秋季之诗;从朝代上看,涉及汉、唐诗、元三代;从形式来看,有四言古体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散曲小令;从题材来看,有抒怀,有思乡,有赠友,有羁旅。学习本课,设计群文任务,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声韵美;通过赏析,理解诗中的景与情,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诗人情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趣。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及感情基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抓住景物的特点,赏析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趣美;3.联系诗人及创作背景,赏析不同题材中典型意象之妙,理解诗歌的情感美;4.为学习古典诗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素养和审美意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五首诗歌中寄寓的不同情感;赏析诗歌的典型意象,品味诗人写景之妙。
教学难点 了解解读、赏析诗歌的方法,联系作者及背景,理解四首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一首歌曲《中国话》描述了世界掀起的中国文化热。中国诗词等古典文化,一直让外国人为之倾倒,深广且浪漫的意蕴,征服了不少外国友人。为了让更多人能遇见中华文化之美,号称“中国通”的爱中华(外国友人的中文名)最近在网上发了许多学习古诗词的帖子,让我们也去看看其中的“古代诗歌四首”。
活动过程
【学习清单】
篇名 诗人简介 朝代 体裁
《观沧海》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其诗雄浑苍劲、慷慨悲壮。代表诗歌为《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东汉 乐府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唐 绝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693-751),号为德,洛阳人,唐代诗人,有“词翰早著”之誉;现存诗歌仅有10首,最著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唐 律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约1251-1321)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家、散曲家。曲词豪放洒脱,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 元 散曲
【知识清单】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如本课的《观沧海》。
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绝句、律诗叫近体诗。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如本课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
曲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它们最初的萌芽是从词蜕变出来的。曲是可以唱的,它受民间歌曲影响而形成,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散曲和词一样,分为曲牌和题目。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曲牌。
第一学时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联读
任务一:诵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1.听读诗歌,读准字音
播放音频,学生小声跟读,并标注字音。
沧(cāng)海 碣(jié)石 澹澹(dàn dàn)
竦(sǒng) 峙(zhì) 萧( xiāo)瑟( sè)
2.诵读诗歌,读出韵味
诗歌可以按“言”的来分类,即每一句诗歌的字数为几就为“几言”。请同学们由此说说这两首诗歌的形式。
明确:《观沧海》——四言乐府诗歌
《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
四言诗歌,一般的朗诵节奏为“二二”拍;五言诗歌节奏一般有“二一二”、“二二一”两种。请同学们用手打着节拍,读出节奏。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小组活动:爱中华想设计朗诵脚本,请同学们分组进行。
《观沧海》诵读脚本
诗句 重音、语气、语速 整体基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沧海”为重音,语气渐强,语速放慢。 豪迈、激情、奔放。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山岛”是重音,诵读时语调平淡。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语速较慢,“百草丰茂”“秋风”“洪波涌起”是重音,语势渐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两个“若出”和“星汉灿烂”是重音,语势要高。读时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有感慨之情,要读出气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至哉”重读,语速放慢;“歌以”“咏志”之间停顿,“咏志”声音上扬重读并拖音,读出喜悦庆幸之情。
《次北固山下》诵读脚本
诗句 重音、语气、语速 整体基调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行舟”为重音,语气渐强,语速放慢。 乐观、积极、向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风正”是重音,以平淡的语调诵读。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入”为重音,语速较慢,要想象壮阔的意境。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何处”语势要高,上扬,读出疑问语气;“洛阳”是重音,缓慢,读出思乡之情。
任务二:品读诗歌,体会诗意美
情境活动:爱中华诵读了诗歌,觉得意犹未尽,还想赏析这两首诗歌。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帮他完成心愿。
任务展现:(1)组长布置任务,组员协作,形成初稿;
小组内交流、修改;
推选代表上台展示;
师生修改,完成定稿。
《观沧海》
诗句 画面(意思) (远/近)景 景物(意象) 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出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远景 碣石、沧海 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辽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远景 水、山岛 海水汹涌澎湃,山岛突兀耸立,描绘出大海神奇壮观之景,蕴含豪迈之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近景 树木、草、风、洪波(波涛) 写景有动有静。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秋风萧瑟,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更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日、月、星汉(银河) 此处虚写,诗人运用想象,以沧海自比,用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虽是乐府合乐时的套语,但也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次北固山下》
诗句 画面(意思) (远/近)景 景物(意象) 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远景 青山、绿水舟 “客路”,指诗人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把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风吹来,帆正好高悬。 远景+近景 潮水、岸、风、帆船 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帆笔直高挂。诗人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呈现出一幅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之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近景特写 海、日、江、春(景) 寓情于景。时序匆匆交替,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的“生”“入”用拟人手法。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入旧年,驱严冬,蕴含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家书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能(捎信)到洛阳。 书信、大雁 紧承第三联,遥应首联,用“鸿雁传书”的典故,使全篇蒙上了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任务三:赏析诗歌,体会诗意美
1.理解诗情
品读完诗歌,爱中华发现同样是写“海”,两首诗歌的情感不一样。
请你观看视频,补充下面的表格。
【播放视频】
题目 诗人 创作背景 形象 情感
《观沧海》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凯旋途中,路经碣石山,想到秦皇、汉武曾登临此处,于是挥鞭策马,登临碣石。面对苍茫大海,他感慨万千,禁不住歌以咏志,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武将/政治家 壮志豪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约693—约751),唐代诗人,洛阳人。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王湾是北方人,《次北固山下》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时写的。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浩淼的江水,写出了盛世之景;时值冬尽春来,置身水路孤舟,诗人顿感时光流逝,顿生思乡之情。 文人/旅人 昂扬向上,赞美盛世,思念家乡。
结论: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身份,即使有同样的景象,塑造的形象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2.拓展延伸
诗人所吟之志,大多寄托于自然万物,于是便有了诸多唯美的诗词意象。与悠悠流水相似,迢迢青山也是诗人笔下最常见的物象之一。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南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思考:“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情感有异同。
同:都写出了人与山的相依相恋,恰如知己般的情谊。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写词人来见此山,心情大好,想必此山见自己,也是欢喜万分,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之情。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的“应如是”写出了词人的自喜之情。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试着归纳两首诗歌的主旨,教师点拨。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次北固山下》: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既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更替的哲思,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思乡之情。
第二学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联读
任务一:诵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1.学唱诗歌
播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手指舞视频,学生学唱。
为什么这首诗歌唱起来很好听?让我们去探究一下吧。
2.学习韵脚
请同学们试着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划分节奏,标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音,你会发现有趣的语言现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tí
闻道/龙标/过/五溪。——xī
我寄/愁心/与/明月,——yuè
随君/直到/夜郎/西。——xī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yā
小桥/流水/人家,——jiā
古道/西风/瘦马。——mǎ
夕阳/西下,——xià
断肠人/在/天涯。——yá
明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有“i”,《天净沙·秋思》中的一、三、五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为“a”,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为“ia”——这种语言现象就叫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任务二:赏析诗歌,感受离愁别绪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明确方法。
方法一:读题目
在学诗歌时,学会解题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请同学们结合注解,尝试解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注解:
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官,降职。
②《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秋思”是题目。
明确:《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所寄》——这是一首听说好友被贬官而写的诗歌。
《天净沙·秋思》—— 这是一首写在秋天里的思乡之诗。“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诗歌的内容往往与题目有关,“秋”,是“秋天”,“ 思”,是思绪,情思。这个题目说的是“秋天的情思、思绪”,或者说是“由秋天引发的思绪和情思”。
方法二:联背景
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创作是有一定的创作背景的,请你根据预习知识,说说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明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天净沙·秋思》就是他独自漂泊、羁旅途中写的一首散曲。
方法三:解诗意
翻译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首诗歌的大意。
明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赏析重点
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手法、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明确:诗人想象奇特,寄情于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并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人逐月到夜郎西;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把对友人的劝勉与宽慰写得浪漫,使诗歌更有韵味。
小结: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暗含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
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会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就是化抽象为具体,使之人格化。
赏析妙处
情境活动:画家根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创作了四幅画,结果三幅遗失了,请你根据诗歌的内容,补充遗失的三幅图画。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枯藤老树昏鸦图
小桥流水人家图
古道西风瘦马图
断肠人天涯图
明确:此曲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即九种景物(名词)并置,言简而意丰,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图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楚愁苦之情。
小结:这首曲子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清感人的天涯游子深秋漂泊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语言凝练,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方法四:会归纳
1.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目 景物 时间 季节 形象 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子规、明月 夜晚 暮春 友人、游子 伤感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傍晚 秋天 游子 伤感
小结:完成上面的表格后,我们会发现这诗歌中诗人的形象和情感有相似之处,抒发与友人分别之苦和深厚友谊的诗歌,称为赠友诗;而漂泊异乡的诗歌,称为思乡诗。
2.在诗歌中,诗人们要表达情感时,他们常常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明确:借助景物。诗歌中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我们叫意象。这些意象常常被赋予诗人的情感,所展现的意境不同。
篇名 典型意象 意境 情感
《观沧海》 沧海 雄浑开阔 豪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 凄清落寞 真挚
《次北固山下》 海日 壮丽开阔 赞美
《天净沙·秋思》 夕阳 落寞悲凉 悲伤
请你从这四首诗歌中,各选一个典型意象来展现其意境,你会选择哪一个?
课堂小结
看完爱中华学习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相信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感受颇多。请你按照下面的开头,引用一些诗句来抒发感情吧。
中华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气度,离不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胸襟,离不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挚,离不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怀。中国古诗词历久弥新,韵味优美,朗朗上口。让我们做诵读经典、薪火相传的传承人,将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古诗词传播海外!
布置作业
1.背诵四首古诗词;
2.小组活动:以四位诗人为小组名,搜集整理所选诗人的其他作品,制作一期学习曹操或李白,或王湾,或马致远的古诗词手抄报;
3.请同学们为本课的四首诗歌配图,写一个文案,模拟发送“朋友圈”。古
代诗四歌首
“赏”诗歌景韵,“品”诗中情韵
教 学 目 标
壹 贰 叁 肆
诵 节 受 抓 析 体 联 赏 意 的 为 做 热 和
读 奏 诗 住 画 会 系 析 象 情 学 好 爱 审
诗 及 歌 景 面 诗 诗 不 之 感 生 基 中 美
歌 感 的 物 , 歌 人 同 妙 美 学 础 华 意
, 情 音 的 理 的 及 题 , ; 习 , 文 趣
把 基 韵 特 解 意 创 材 理 古 培 化 。
握 调 美 点 诗 趣 作 中 解 典 养 的
诗 , ; , 意 美 背 典 诗 诗 学 素
歌 感 赏 , ; 景 型 歌 词 生 养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五首诗歌中寄 重
寓的不同情感;抓住赏析诗歌的典型意
象,品味诗人的写景之妙。 点
了解解读赏析诗歌的方法,联系作者及 难
背景理解四首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点
情 境 导 入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情感
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一首歌曲《中国话》描述了世
界掀起的中国文化热。中国诗词等古典文化,一直让外国人
为之倾倒,深广且浪漫的意蕴,征服了不少外国友人。为了
让更多人能遇见中华文化之美,号称“中国通”的爱中华
(外国友人的中文名)最近在网上发了许多学习古诗词的帖
子,让我们也去看看其中的“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学时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联读
学 习 清 单
篇名 诗人简介 朝代 体裁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
《观沧海》 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其诗雄浑苍 东汉 乐府诗
劲、慷慨悲壮。代表诗歌为《蒿里行》《观
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闻王昌龄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
左迁龙标遥 唐 绝句
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是中国
有此寄》
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学 习 清 单
篇名 诗人简介 朝代 体裁
王湾(693年-751年),号为德,洛阳人。唐
代诗人,河南洛阳人。有“词翰早著”之誉,
《次北固山
但留存至今的诗只有10首,最著名的就是《次 唐 律诗
下》
北固山下》。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
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马致远(约1251年-1321年)号东篱,一说字
《天沙·秋 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家、散曲
元 散曲
思》 家。曲词豪放洒脱,有“曲状元”之称。与关
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
知 识 清 单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
“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
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
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
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如本课的《观沧海》。
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知 识 清 单
绝句、律诗叫近体诗。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
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如本课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 ,有五言律诗、七言律
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 ,限制了对仗 ,八句可分为四联: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
知 识 清 单
曲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
称,它们最初的萌芽是从词蜕变出来的。曲是可以唱的,它
受民间歌曲影响而形成,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
韵也更接近口语。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散曲和词一样,分为曲牌和题目。如本课的《天净沙·秋
思》中的“天净沙”是曲牌。
任 诵读诗歌,

一 感受音韵美

小声跟读,并标注字音。










播放音频,学生小声跟读,并标注字音。


诗 cāng jié dàn dàn
歌 沧 海 碣 石 澹 澹

读 sǒng zhì xiāo sè

字 竦 峙 萧 瑟

二 诗歌可以按“言”的分类,即每一句诗歌的字数。请同学
诵 们说说这两首诗歌的形式。
读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读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韵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味 幸四甚至言哉乐,府歌以诗咏歌志。 五言律诗
二 请同学们用手打着节拍,读出节奏。
诵 四言诗歌,一般的朗诵节奏 五言诗歌节奏一般有“二一二”、
读 为“二二”拍; “二二一”两种。
诗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读
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韵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组活动:爱中华想设计朗诵脚本,请同学们分组进行。

读 《 》诵读脚本
诗 诗句 重音、语气、语速 整体基调







小组活动:爱中华想设计朗诵脚本,请同学们分组进行。

《观沧海》诵读脚本

诗 诗句 重音、语气、语速 整体基调
歌 “东临”“沧海”为重音,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气渐强,语速放慢。

“澹澹”“山岛”是重音,以 豪迈、
读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平淡的语调诵读。 激情、

“树木丛生”语速较慢,“百 奔放。
韵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草丰茂”“秋风”“洪波涌起”
味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是重音,语势渐强。

小组活动:爱中华想设计朗诵脚本,请同学们分组进行。

《观沧海》诵读脚本

诗 诗句 重音、语气、语速 整体基调
歌 两个“若出”和“星汉灿烂”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重音,语势要高。想象大海吞吐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星辰的宏伟气魄和博大 豪迈、
读 胸怀,有感慨之情,要读出气势。 激情、
出 “至哉”重读,语速放慢,“歌 奔放。
韵 以”“咏志”之间停顿,“咏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声音上扬重读并拖音,读出一种
味 喜悦庆幸之情。

小组活动:爱中华想设计朗诵脚本,请同学们分组进行。

《次北固山下》诵读脚本

诗 诗句 重音、语气、语速 整体基调
客路青山外, “客路”“行舟”为重音,语气渐强,语速
歌 行舟绿水前。 放慢。
, 潮平两岸阔,
读 “阔”“风正”是重音,以平淡的语调诵读。
乐观、
风正一帆悬。
积极、
出 海日生残夜, “生”“入”为重音,语速较慢,要想象壮 向上。
韵 江春入旧年。 阔的意境。
味 乡书何处达? “何处”语势要高,上扬,读出疑问语气;归雁洛阳边。 “洛阳”是重音,缓慢,读出思乡之情。
任 品读诗歌,

二 体会诗意美
情 境 活 动
爱中华诵读了诗歌,觉得意犹未尽,还想赏析这两首诗歌。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帮他完成心愿。
1 2 3 4
组 组 修 小 台 推 完 师
成 员 长 改 组 展 选 成 生
初 协 布 ; 内 示 代 定 修
稿 作 置
; , 任 交 ; 表 稿 改
形 务 流 上 。 ,
, 、
题目
诗句 画面(意思) (远/近)景 景物(意象) 赏析
《观沧海》
(远/ 景物
诗句 画面(意思) 赏析
近)景(意象)
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
向东进发登上碣 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
东临碣石, 碣石、
石山,得以观赏 远景 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
以观沧海。 沧海
大海的奇景。 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
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海水多么宽阔浩 大海汹涌澎湃,山岛突兀耸立,
水何澹澹, 水、
荡,海中山岛高 远景 这些都描绘出大海的神奇壮观,
山岛竦峙。 山岛
耸陡立。 蕴含豪迈之情。
《观沧海》
(远/ 景物
诗句 画面(意思) 赏析
近)景(意象)
碣石山上树木丛 写景有动有静。前两句是静
树木丛生, 树木、
生 ,各种草长得 景,后两句是动景。秋风萧
百草丰茂。 草、风、
很繁茂。秋风飒 近景 瑟,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
秋风萧瑟, 洪波
飒 ,海上涌起巨 丰美,更衬托出大海的生机
洪波涌起。 (波涛)
大的波涛。 勃勃、富有生命力量。
《观沧海》
(远/ 景物
诗句 画面(意思) 赏析
近)景(意象)
日月的运行,好像 这是虚写,诗人运用想象,
日月之行, 是从这浩渺的海 日、月、以沧海自比,用沧海吞吐日
若出其中; 洋中出发的。银 星汉 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
星汉灿烂, 河星光灿烂,好像 (银河) 自己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
若出其里。 是从这浩渺的海 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
洋中产生出来的。 立业的强烈愿望。
真是幸运极了,就
幸甚至哉, 虽是乐府合乐时的套语,但
用歌唱来畅抒心
歌以咏志。 也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中的情怀吧!
《次北固山下》
(远/ 景物
诗句 画面(意思) 赏析
近)景(意象)
客路青 孤单漂泊 “客路”,指诗人要去的路。“青山”
青山、 点题中“北固山”。先写“客路”而后
山外, 青山之外,
远景 绿水 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
行舟绿 独自行舟 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
水前。 绿水之间。 舟 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潮平两 潮水上涨, 潮水、 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
两岸之间更 远景 平,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帆笔
岸阔, 岸、
显宽阔;风 + 笔直直地高挂。诗人通过“风正一帆悬”
风正一 吹来,帆正 风、近景 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
帆悬。 好高悬。 帆船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次北固山下》
(远/ 景物
诗句 画面(意思) 赏析
近)景(意象)
寓情于景。时序匆匆交替,让身在
“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
夜色将尽,
海日生 的“生”“入”用拟人手法。诗人无
海上旭日东 海、日、
残夜, 近景 意说理,却在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理趣。
升;新年未 江、春
江春入 特写 海日生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
至,江中春 (景)
旧年。 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
意已现。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
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次北固山下》
(远/近) 景物
诗句 画面(意思) 赏析
景 (意象)
紧承第三联,遥应首
乡书何 家书已寄出,
联,运用“鸿雁传书”
处达? 会被送往何处? 书信、
的典故,使全篇都笼
归雁洛 希望北归大雁 大雁
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
阳边。 到洛阳。
的愁绪中。
任 赏析诗歌,

三 体会诗意美
一 读完诗歌,爱中华发现同样是写“海”,两首
诗歌的情感不一样。请观看视频。




一 读完诗歌,爱中华发现同样是写“海”,两首
诗歌的情感不一样。请观看视频。




一 补充下面的表格。
题目 诗人 创作背景 形象 情感
理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
曹操(155-220), 桓,大获全胜,凯旋途中,

字 孟 德 , 沛 国 路经碣石山,想到秦皇、
诗 《观沧 谯 县 ( 今 安 徽 汉武曾登临此处,于是挥 武将/ 壮志
海》 亳 州 ) 人 , 东 鞭策马,登临碣石,面对 政治家 豪情
情 汉 末 政 治 家 、 苍茫大海,感慨万千,禁
军 事 家、诗人。 不住歌以咏志,写下了这
首壮丽的诗篇。
一 题目 诗人 创作背景 形象 情感
王 湾 ( 约 693 王湾是北方人,《次北固
理 昂扬年—约751年), 山下》是他一路行来,泊
开阔,
解 唐代诗人,洛阳
船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时
《次北 人。玄宗先天年 写的。旭日初升,诗人面
文臣/ 赞美
固山下》 间(712年)进 对浩淼的江水,写出了盛
旅人 盛世,

士及第,授荥阳 世之景;时值冬尽春来,
思念
县主簿。 置身水路孤舟,诗人感受
家乡
情 时光流逝,顿生思乡之情。
结论: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身份,即使有同样的景象,
塑造的形象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二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诗人所吟之志,大多寄托于自然万物,于是便有了诸多唯美的诗词
拓 意象。与悠悠流水相似,迢迢青山也是诗人笔下最常见的物象之一。
展 独坐敬亭山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延 【唐】李白 【南宋】辛弃疾
众鸟高飞尽,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伸 孤云独去闲。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相看两不厌,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
只有敬亭山。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二 思考:“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和“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表达的
拓 情感一样吗?
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情感有异同。
延 异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相看”
伸 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之情。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
的“应如是”写出了词人的自恋与喜悦之情。

同 都写出了人与山的相依相恋,恰如知己般的情谊。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

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
展 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
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达到了感情上的交
延 流,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伸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写诗人来见
此山,心情大好,想必此山见自己,也是欢喜万分,山与
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课 堂 小 结
请同学们试着归纳两首诗歌的主旨。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
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
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
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
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
精神。全诗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课 堂 小 结
请同学们试着归纳两首诗歌的主旨。
《次北固山下》: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
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也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第二学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联读
任 诵读诗歌,

一 感受音韵美
一 为什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歌唱起来
很好听?让我们去探究一下吧。




二 请同学们试着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
划分节奏,标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音,你会发现有趣的语言现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学 杨花/落尽/子规/啼,——tí 枯藤/老树/昏鸦,——yā
闻道/龙标/过/五溪。——xī 小桥/流水/人家,——jiā
习 我寄/愁心/与/明月,——yuè 古道/西风/瘦马。——mǎ
韵 随君/直到/夜郎/西。——xī 夕阳/西下, ——xià断肠人/在/天涯。——yá
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
的韵母都有“i”,《天净沙·秋思》中的一、三、五句最后一个
字的韵母为“a”,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为“ia”——这
种语言现象就叫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任 赏析诗歌,

二 感受离愁别绪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一:读题目
在学诗歌时,学会解题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请
同学们结合注解,尝试解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注解】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
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官,降职。
②《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秋思”是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所寄》——这是一首听说好友被贬官而
写的诗歌。
《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写在秋天里的思乡之诗。“天
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诗歌的内容往往与题目
有关,“秋”,是“秋天”,“ 思”,是思绪,情思。这个
题目说的是“秋天的情思、思绪”,或者说是“由秋天引发
的思绪和情思”。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二:联背景
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创作是
有一定的创作背景的,请你根据预习知识,说说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
(749),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当时王昌龄从
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
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
道寄给他。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二:联背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年轻
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
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
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
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
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
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写下了
这首《天净沙·秋思》。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三:解诗意
1. 翻译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首诗歌的大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三:解诗意
2. 赏析重点
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手法、
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诗人想象奇特,寄情于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
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
心人;并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
竟会随人逐月到夜郎西;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把对友人的劝
勉与宽慰写得浪漫,使诗歌更有韵味。
小结: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
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暗含了诗
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当诗人们需要表
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会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就是化抽象为具体,使之人格化。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三:解诗意
2. 赏析重点
赏析妙处:画家根据马致远的《天净沙 · 秋思》创作了四幅画,结果
三幅遗失了,请你根据诗歌的内容,补充遗失的三幅图画。然后说说
你的发现。
枯藤老树 小桥流水 古道西风 断肠人
昏鸦图 人家图 瘦马图 天涯图
枯藤老树 小桥流水 古道西风 断肠人
昏鸦图 人家图 瘦马图 天涯图
此曲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即九种
景物(名词)并置,,言简而意丰,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
图,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
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枯藤老树 小桥流水 古道西风 断肠人
昏鸦图 人家图 瘦马图 天涯图
小结: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
但却描绘出一幅凄清感人的天涯游子深秋漂泊图,并且准确地
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
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四:会归纳
1.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目 景物 时间 季节 形象 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篇目 景物 时间 季节 形象 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 友人、
杨花、子规、明月 夜晚 暮春 伤感
龙标遥有此寄》 游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天净沙·秋思》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傍晚 秋天 游子 伤感
瘦马、夕阳、断肠人
小结:完成上面的表格后,我们会发现这诗歌中诗人的形象和
情感有相似之处,像抒发与友人分别之苦和深厚友谊的诗歌,
我们通常叫它赠友诗,而漂泊异乡的诗歌,通常叫它思乡诗。
在小学时,同学们学过许多的诗歌,你们知道如何赏析诗歌吗?
方法四:会归纳
2. 在诗歌中,诗人们要表达情感时,他们常常会怎么做?
借助景物。诗歌中有典型特征的景物,
我们叫意象。这些意象常常被赋予诗
人的情感,所展现的意境不同。
这四首诗歌中,请你从中各选一个典型意象来展现其意境,
你会选择哪一个?
篇名 典型意象 意境 情感
《观沧海》 沧海 雄浑开阔 豪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 凄清落寞 真挚
《次北固山下》 海日 壮丽开阔 真挚
《天净沙·秋思》 夕阳 落寞悲凉 悲伤
课 堂 小 结
看完爱中华学习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相信作为炎黄子
孙的我们也感受颇多。请你按照下面的开头,引用一些诗句
来抒发感情吧。
中华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气度……
离不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胸襟,离不开“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挚,离不开“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怀。中国古诗词历久弥新,韵味优美,朗
朗上口。让我们做诵读经典、薪火相传的传承人,将中华文化
经典中的瑰宝——古诗词传播海外!
布 置 作 业
1. 背诵四首古诗词;
2. 小组活动:以四位诗人为小组名,搜集整理所
选诗人的其他作品,制作一期学习曹操(或李白,
或王湾,或马致远)的古诗词手抄报。
3. 请同学们为本课的四首诗歌配图,
写一个文案,模拟发送“朋友圈”。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课堂”,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
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
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
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