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
《小宝宝睡着了》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
2、能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模仿,体验音强弱。
教材分析:《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
2、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师生音乐问候 ( 指导连贯唱 )
二、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外面的天气怎么样?
a、(今天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那今晚一定有个繁星闪闪的夜空。
b、(今天是阴雨天。)明天天气就会转晴了,等晴朗的白天过去之后,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繁星闪闪的美丽夜空了。
师:那晚上除开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闪烁,还有什么呀?(月亮)
师:非常好,那你们喜不喜这美丽的夜空、静静的夜啊? (生答)
2、师:来,我们一起去欣赏和感受一下这美丽、宁静的夜吧!
出示“夜晚”和《小宝宝睡着了》的伴奏音乐律动,并跟着音乐哼唱。
3、师:猜猜看,这么晚了,是谁准备跟着这轻柔、动听的旋律歌唱呀?又是要唱给谁听的呢?
师:对,这是妈妈哄小宝宝入睡时的摇篮曲,它有非常好听的名字——板书:《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为什么听着这首歌就会睡着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了解。
二、初听体验
1、初听歌曲,感受歌声魔力
师:妈妈是用什么魔力使小宝宝这么快就入睡了呢?现在请仔细听听宝宝妈妈唱的这支歌,看看从中你能感受到妈妈有什么魔力?
(师放录音《小宝宝睡着了》,指导生用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
2、再听曲歌,对比感受魔力
a、师:妈妈唱得歌真好听!听完妈妈唱的,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了,大家再听听,看看老师有没有这种魔力。
(师以“欢快”的调子唱,让学生评议)
b、师:大家说说,我的歌声有魔力吗?小宝宝睡着了吗?为什么睡不着?那应该怎么来唱?
生:声音大,太开心了,小宝宝会很高兴,很难入睡.(点2人)
应该用比较慢一点的速度,轻一点的声音来唱这首歌。
c、师:哦,那现在大家来说说,妈妈的歌声之所以有魔力,是因为她唱得:慢,甜美,美丽,温柔,平稳,连贯……
d、评价:你们可真是小发现家!听得仔细,说得也很清楚。表扬大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在聆听中发现旋律特点,着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熟悉歌曲旋律做准备,表现歌曲声音的轻柔(弱)来做铺垫练习。
3、动作感受摇篮曲的摇荡感
a、师:除了妈妈富有魔力的歌声,还有一样东西,宝宝睡觉时很喜欢,是什么呀?(摇篮)
师:是的,小宝宝的摇篮我们从小大多都用过,那用我们的双手可以怎样摆成一个摇篮呢?(生摆,师指导,双手胸前成椭圆状)
B、师:摇篮是怎么摆动的?(模仿摇篮左右摆动)
怎样摇可以让宝宝感到舒服呢? 使劲摇行吗?为什么呢
(宝宝会头晕的、会哭的)
师:那应该怎么样做呢?你来摇一摇。你再试试!(点2人)
是的,我们要慢慢地、轻轻地摇,这样才舒服。如果能边摇边用“嗯”给小宝宝哼唱一首摇篮曲,那小宝宝就更喜欢了!
我们一起试试!(生边摇边哼唱)
评价:同学们摇得都很舒服,小宝宝肯定想躺在你们的摇篮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到摇篮曲的特点,让他们身心投入到摇篮曲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创设情境以不同的力度对比恰当的体会歌曲情感。
三、学习音乐
过渡:妈妈就是这样在摇篮边摇啊摇,摇啊摇,小宝宝慢慢地睡着了。
1、感悟优美旋律
师:小宝宝梦到了自己将要到神奇的童话王国,半路中仙女姐姐出现了,她伸手一指,把摇篮变成了小船,用手一捏,变成了航行路线(出示三天航行路线:起伏很大的波浪线、断开的直线、平缓的波浪线)。现在请大家为宝宝选一选,看看哪条路线是妈妈的歌声变化形成的,说说为什么?
生:第一条起伏太大,小宝宝睡不着;
第二条断开了,不连贯;
第三条既平稳又连贯,很温柔,是妈妈的声音变化形成的。
师评价: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回答得也很精彩。
2、有节奏划旋律线
师:现在仙女姐姐邀请我们也一起坐船去童话王国了,可要想顺利到达童话王国,我们必须一起哼着歌儿、指挥船儿才行。你们愿意吗?好,请全体起立,伸出你的食指当指挥棒,让我们一边按照航行路线指挥船儿,一边用“U”哼唱摇篮曲。一句话指挥完,手指回来再接着指挥第二句。
(全体起立,边画旋律线边哼唱。)
评价:同学们指挥到位。这不,我们顺利地到达童话王国了。来,我们下船休息一下吧!(指挥轻坐)
3、熟悉歌词
过渡:妈妈真了不起,能够用歌声让宝宝进入童话王国,到底妈妈唱了些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看!(示词,指导有节奏读词两遍)
a、师:这是首四二拍歌曲,请伸出双手感受一下拍子。(强、弱)
来,带着拍子读读歌词吧!
学得真认真,我们齐读一遍试试!(配乐读)
b、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哪个音最长?(了,相机指导读音)
一共有几拍?再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要把“了”读得长点并且声音越来越小,免得吵到宝宝了。 (指导把拍子唱准)
4、电子琴教唱歌曲。
过渡:我知道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唱唱这首歌了,对吧!
a、师:来,唱歌之前先请大家坐正,保持气息通畅,这样歌声才会更动听。
b、好的,请跟我学,我教一句,大家唱一句。(分句教唱2遍)
c、小朋友最会听唱了,下面请作听唱准备。
相机指导: 好“摇呀摇呀摇”中最后一个“摇”声调要高上去;
唱“了”的时候要慢慢地收回来,声音越来越小;
整首歌要以轻、柔的调子去唱。
【设计意图】通过童话故事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学唱歌曲的欲望,继而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学唱歌曲,从简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其中有动作表演,让孩子们经常动一动,有利于下面的学习。
三、创造表现
1、合作探究
a、评价:大家学得已经很不错!如果大家能用像妈妈一样轻、柔、美并富有魔力的声音来唱唱这首歌,就更好了。下面我们来试试!
(跟伴奏唱)
b、师:咱们总共学了几句歌词啊?(三句)
你最喜欢歌曲的哪一句呢?站起来展示一下吧。
生:我喜欢‘小宝宝睡在摇篮微微笑’小宝宝的笑很甜很可爱;
我喜欢最后一句‘一摇一摇睡着了’宝宝听了好听的歌,所以睡着了 ……
2、多种演唱、评价
a、师:既然大家都很喜欢这支歌,我们就有感情的再来唱一唱吧!
(小组唱、男女生接龙唱、师生接龙唱。)
b、评价: XX同学的旋律唱得很准确,谁能给她一个好的建议,怎样可以使她的歌声更好听了呢?
XX同学唱得真好听,她的表情很美,微笑着,就像妈妈的笑脸一样,非常有感情的唱出了妈妈对宝宝深深的爱,我们要向她学习。
3、模仿表演
师:同学们,瞧!老师这里有个洋娃娃,她呀现在想睡觉了。谁愿意模仿妈妈的样子,为她唱一支甜甜的摇篮曲,哄她快快入睡呢
a、点生1表演,后评价。
b、再生2点,肯定优点,指导歌声与动作都要到位。
c、师:我们都来试一试。
d、评价:小宝宝已睡着了,谢谢你们的歌声!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共同评价,在展示中褒扬自己,在评价中提升自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艺术的能力。
4、拓展延伸
a、 启发性谈话:同学们,刚才为了哄宝宝,咱们又唱又摇,大家累吗?(不累——你真棒,不怕苦与累!
累—— 是呀!如果每天都要这样哄,哪有不累的。)
b、 师:大家知道吗,我们的妈妈每天就是这样做的,她不光给了我们生命,还教我们说话、走路、辅导我们学习,妈妈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吗?(各抒己见)
c、 千言万语此时都汇成一句话,让我们一起大声说一句(妈妈,我爱您!)
5、升华感情 (出示妈妈在睡觉的课件)
师:孩子们看,妈妈今天太辛苦了,躺在那里睡着了。那让我们也为妈妈唱支催眠曲吧!
(出示歌词“好妈妈—,睡在摇篮微微笑—。
摇篮像支船—,我来轻轻摇—。
摇呀摇呀摇—,一摇一摇睡着了————”)
生全体起立,伴着老师的音乐及歌声齐唱献给妈妈的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孩子们收到启示: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用丰富的情感表达对妈妈的一片深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音乐感受力,从而拓展学生视野,深化歌曲主题。
四、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你们唱给妈妈的歌真好听。希望大家永远铭记住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马上就要下课了,妈妈还在熟睡,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指导轻声离开)
我们下次再见!(伴奏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