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04课 “探界者”钟扬
看到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时,你会想到什么?
看到巍峨耸立的雪峰时,你会幻想些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讲到了一个人,他从渺小和苍茫中,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人类的未来,亦看到了含蓄而厚重的生命之光,在热忱中不断的探索与前行。让我们一起走近--《“探界者”钟扬》。
导入
目 录
知人论世
01
初读课文
02
文本研读
03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叶雨婷
中国青年报90后记者。
了解作者
在这文章的背后,这名90后的女记者在2018年1月赴上海、成都、拉萨进行实地采访多日,采访及写作历时两月,克服高原反应,采访了钟扬老师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
和叶雨婷同行的,是经验丰富的各大媒体的老牌记者,她不惊不畏,在轮番轰炸的激烈同题竞争中,她没有选择一味煽情,而是给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和与众不同的探索者,文风清新扑面。
叶雨婷讲述“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
文章背后的故事
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走近中心人物—钟扬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19年9月25日,钟扬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走近中心人物—钟扬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对他的介绍:
明确 钟扬,是本文的中心人物;“探界者”是钟扬身上的核心品质,即不断的探索前行。
解题
第二部分
初读课文
问题思考
【思考1】概括主要内容
“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考入中科大;进入中科院工作;“胁迫”妻子结婚。
不讲究住房;致力于采集种子。
热爱科普。
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
学生延续探索之路;种子某一天会生根发芽。
身份 探界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追梦者
探教书育人之界
援藏干部
教育专家
探科普之界
科普达人
探植物学之界
探学习工作之界
植物学家
探生命之界
问题思考
【思考2】思考“探界者”的含义
问题思考
【思考3】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 本文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选取了从求学少年,写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的各种经历素材,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行文的。
第三部分
文本研读
【思考1】分析内容
(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
问题探究
明确 ①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②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做了铺垫。③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
【思考1】分析内容
(2)“‘英雄’少年”部分,其中的“英雄”作何理解?结婚时,钟扬24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作者为何还要把结婚这件事放在这一部分中?
问题探究
明确 ①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无线电专业毕业却进入了植物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一种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②作者将结婚放入这一部分,因为在“胁迫”妻子结婚这件事上,同样体现出了钟扬的这种勇于挑战困难、永不服输的英雄精神。
【思考1】分析内容
(3)“种子达人”部分为什么从钟扬的住房写起?
问题探究
明确 从住房写起,表现了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的特点,与下文钟扬在“种子事业”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衬托了钟扬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思考1】分析内容
(4)作为植物学家的钟扬搞好科研就可以了,可他却非常热爱科普,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探究
明确 钟扬热爱科普事业,因为他认为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思维教育非常重要。毕竟科研不能让科学知识走向大众,走进广大青少年,而科普却能让年轻人爱上科学。
【思考2】鉴赏语言
任务:赏析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①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问题探究
明确 “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
【思考2】鉴赏语言
任务:赏析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②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问题探究
明确 “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音相近意思却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
【思考2】鉴赏语言
任务:赏析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③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问题探究
明确 “惊险”和“惊喜”,虽都有“惊”字,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惊险”写的是钟扬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
【思考2】鉴赏语言
任务:赏析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④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
问题探究
明确 “奇葩”本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①钟扬参加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考试。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儿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
问题探究
明确 天资聪颖、有进取心。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②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
问题探究
明确 勤奋刻苦、勤学上进。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③那时,学习无线电专业的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
问题探究
明确 热爱科学、执着追求。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④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问题探究
明确 吃苦耐劳、毫无怨言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⑤“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问题探究
明确 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⑥“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 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
问题探究
明确 纯真可爱、直率朴实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⑦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问题探究
明确 身先士卒、无所畏惧。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⑧在钟扬的鼓励下,同学们在学校开设了“学与做科学社”。另外,钟扬还帮这个社团撰写舞台剧脚本,并利用零碎时间帮助同学们排练。
问题探究
明确 真诚热心、乐于助人。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⑨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颗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问题探究
明确 惜才若渴、关爱学生、重视教育。
【思考3】分析形象特征
任务:从文中找到相应细节,概括钟扬的形象特点。
⑩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各显神通”,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自己创业的。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每个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
问题探究
明确 因材施教、广施教化、思维开阔。
【思考4】分析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的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问题探究
明确 正面刻画:
①刻画人物语言。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
②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
侧面刻画:
①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
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
【思考5】鉴赏本文的语言特点
问题探究
明确 ①通俗易懂。如:“烫手山芋”“接盘”“流落街头”等
②真实可信。运用人物原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颗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③朴素自然。如: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带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等。
拓展思考
多方面、多渠道搜集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人物。文章从植物学家、科普达人等角度,选取钟扬的典型事例,既介绍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选择的众多人物中,有张扬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等;描写的角度有钟扬工作方面的,有生活细节方面的。文章所记事件虽然很多,而且看起来有点“乱”,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讴歌钟扬的爱岗敬业、牺牲奉献精神)来安排的,所以又散儿不乱,多而集中。
这篇通讯报道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新闻通过回顾钟扬教授生平的事迹,热切赞美了钟扬忠于祖国奉献人民、不懈探索追求的“种子”精神。钟扬做事总是充满着高远的诗意情怀,洋溢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追求。“人和树都要坚持下去”——再看钟扬的生前感言,尤其能感受到面向未来的“坚持”之可贵。钟扬走了,但精神还在。后人应该继续给孩子们心中点燃一把火,应该继续给时代的进步送去火种,当这种精神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也将释放出更澎湃的创造力。
明晰主旨
素材运用
【适用话题】
“刻苦钻研”“不怕吃苦”“追求梦想”“不忘初心”“坚守”“奉献”等。
【适用范例】
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梦想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朝的“时代楷模”钟扬不畏艰难,16年,攀越6000米的青藏高原,只为寻找“一粒种子”。
素材运用
【素材语段】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评
素材运用
在钟扬的宿舍里,可以看到衣柜里挂着的几条牛仔裤、已经裂开了口子的黑色登山鞋。他生前用过的背包里是几包方便食品、酒店里带回来的小肥皂,他舍不得扔,这些在野外正好可以用。一个便携药盒里装着他需要吃的药,药盒上标着星期几,防止忘记服用。拉琼把老师的牛仔裤摊在床上,他盯着这几条裤子,忍不住流下眼泪。那几乎是连拾荒者都会嫌弃的牛仔裤,其中一条是钟扬花29元在地摊上买来的,他一直在穿。裤裆处补缀着密密麻麻的補丁,而且都经过不止一次的缝补,两腿中间磨出了泛白的布料经纬,膝盖处是彻底撕裂的大洞。这些裤子诚实地记录了它们主人生前的辛苦和美德,记录了他的行动和工作时的状态——长时间地走着、蹲着、跪着或者坐着,在高原嶙峋的岩石上,在支离的浅草和荒滩上。
【素材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