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 课件(23)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 课件(2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5 09:47:06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单元 侵略与反抗
人教版 初中历史 八年级·上册
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
陶丽
复习目标:
◆了解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列强侵华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概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侵 略 史(屈辱史)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抗 争 史
探 索 史
单元剖析
中国近代史
一、血海仇深——列强的侵略
侵 略 史 / 屈 辱 史
(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列举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
课题探究1
解读题目:
列强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
与清政府签定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年份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近代屈辱史
战争名称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举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
知识归纳
 1.“輶轩出议和”的“上相”是谁?
2. 什么条约的签订引起”台人号泣”?为什么“台
人号泣?”中国的社会性质由此发生了什么变化?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you)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康有为
李鸿章
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读诗解史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链接中考
◎侵略与反抗
台湾问题
1、台湾被日本占领后,何时重归中国版图?
2、现今台湾问题的起源?
3、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内政问题还是外交问题?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政府败逃台湾,造成现在台湾和大陆的隔海相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内政问题
1840
1842
鸦片战争
1856
1860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94
1895
甲午战争
1900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主权完整程度
思维提升
分析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列强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抗争
二、血铸中华——中国人民的反抗
抗 争 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年份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近代抗争史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战争时期的
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
19世纪末的
义和团反帝运动
链接中考
◎侵略与反抗
材料一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皇帝写的挽联
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一歌颂的“左公”指谁?其受歌颂的业绩指什么?
2、挽联中提到的“公”指谁?他在什么战役中壮烈殉国?
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黄海海战
三、沉思过去——原因及结果分析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
课题探究2
答题思路:
国际背景(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国内背景(中国为什么被列强侵略?)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
课题探究2
国际背景
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地大物博,成为理想目标)
国内背景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危机严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影响)
课题探究3
践踏中国主权 史实
政治上破坏
中国领土主权
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政治赔款、勒索赔款、开设工厂
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五口通商
人权生活上严重践踏人权 侵犯中国人民生存权
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
国文化遗产
旅顺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八国联军将翰林院书室洗劫一空
用教材中的相关史实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马关条约》
论从史出
列强侵华的结果
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无视国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国人的财富。
(1)政治上:
(2)经济上:
(3)人权生活上:
主权独立的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日益贫困和灾难,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客观上冲击了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如何理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思维拓展
四、面向未来——教育与启示
通过学习 “侵略与反抗”,你得到哪些启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
的斗争精神。
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
“反抗史”的启示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血与火”的往事时刻警示我们永远引
以为戒: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九(5)班的同学要主办一期“近代史上的侵略与反抗”主题板报,下列资料不能选入的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林则徐虎门销烟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太平天国运动
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反馈矫正
3.“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事发生的历史
背景是 (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4.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
而言,这突出变现了 (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
C.政府的政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入侵,从主权独立的
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举
例说明封建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
解体的表现。
拓展提升
制作单位: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
录制时间:2015年5月 日